爆破
- 格式:ppt
- 大小:1009.00 KB
- 文档页数:42
爆破分类及特性爆破分类及特性控制爆破是为达到一定预期目的的爆破。
如:定向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岩塞爆破、微差控制爆破、拆除爆破、静态爆破、燃烧剂爆破等。
一、定向爆破定向爆破是一种加强抛掷爆破技术,它利用炸药爆炸能量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将一定数量的土岩经破碎后,按预定的方向,抛掷到预定地点,形成具有一定质量和形状的建筑物或开挖成一定断面的渠道的目的。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可以用定向爆破技术修筑土石坝、围堰、截流戗堤以及开挖渠道、溢洪道等。
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定向爆破方法修建上述建筑物,较之用常规方法可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劳力和资金。
定向爆破主要是使抛掷爆破最小抵抗线方向符合预定的抛掷方向,并且在最小抵抗线方向事先造成定向坑,利用空穴聚能效应,集中抛掷,这是保证定向的主要手段。
造成定向坑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辅助药包,让它在主药包起爆前先爆,形成一个起走向坑作用的爆破漏斗。
如果地形有天然的凹面可以利用,也可不用辅助药包。
二、预裂爆破进行石方开挖时,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设计轮廓线先爆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以缓冲、反射开挖爆破的振动波,控制其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影响,使之获得较平整的开挖轮廓,此种爆破技术为预裂爆破。
预裂爆破不仅在垂直、倾斜开挖壁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则的曲面、扭曲面、以及水平建基面等也采用预裂爆破。
预裂爆破要求: (1)预裂缝要贯通且在地表有一定开裂宽度。
对于中等坚硬岩石,缝宽不宜小于 1.0cm;坚硬岩石缝宽应达到 0.5cm 左右;但在松软岩石上缝宽达到 1.0cm 以上时,减振作用并未显著提高,应多做些现场试验,以利总结经验。
(2)预裂面开挖后的不平整度不宜大于 15cm。
预裂面不平整度通常是指预裂孔所形成之预裂面的凹凸程度,它是衡量钻孔和爆破参数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可依此验证、调整设计数据。
(3)预裂面上的炮孔痕迹保留率应不低于80%,且炮孔附近岩石不出现严重的爆破裂隙。
一、名词解释:1、爆炸: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某些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其内部的能量瞬间释放,并借助系统内原有气体或爆炸后生成气体的膨胀,对系统周围介质做功,使之发生冲击破坏效应现象。
2、炸药:在一定外界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生成大量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3、炸药的氧平衡:炸药中的含氧量与能够把可燃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叫炸药的氧平衡。
4、炸药的敏感度:炸药在外界起爆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能易程度称为炸药的敏感度。
5、使用感度:对用起来爆炸药的起爆能所呈现的感度。
6、爆发点:指炸药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5分钟)起爆所需加热的最低温度。
7、殉爆:某处炸药爆炸时,通过某种惰性介质中产生的冲击波,引起另外一处炸药爆炸的现象。
8、殉爆距离:指主爆药卷和从爆药卷被置于直径略大于药卷直径的半圆槽中,使两药卷的纵轴处于同一水平上且相距一段距离,当主爆药卷被8#雷管引爆后,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足以使从爆药卷全爆的药卷间最大距离,单位为cm。
9、C——J条件:炸药能稳定爆炸的条件是反应终了时爆轰产物的流速u H与声速c H之和必须等于爆速。
10、爆容:是指每公斤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气体产物,在标准条件下的体积数。
11、暴热:是指定量炸药(一般是1kg)在定容条件下爆炸时所释放处的热量。
单位:kJ/kg.12、爆温:是指炸药爆炸瞬间所放出的热量将爆生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
13、临界直径:能维持爆轰波稳定传播的最小药柱直径。
14、临界爆速:临界直径所对应的爆速。
15、炸药的间隙效应(管道效应):混合炸药连续装药时,在炮孔内,如果药柱与炮孔的孔壁存在间隙,常常会发生爆轰中断或爆轰转变为爆燃的现象。
16、猛度:是指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和爆生气体产物直接对装药邻近的介质产生局部压缩、破碎和击穿的能力。
17、爆力:是指炸药爆炸后爆生气体产物膨胀作用的能力。
18、最大安全电流:给电雷管通以恒定直流电,5分钟内不致引爆雷管的电流最大值。
爆破注意事项爆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作业,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关于爆破注意事项的介绍。
首先,必须保证进行爆破作业的人员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进行爆破作业,否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核实作业人员的资质和经验,确保其具备进行此类作业的能力和知识。
其次,爆破作业必须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进行。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并核实所用物资的品质、数量和储存条件。
在作业现场周围必须设置明显的禁止通行标志,确保没有无关人员进入。
爆破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过程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爆破方案。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所有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手册,并按照规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
任何未经授权或未经许可的操作都是严格禁止的。
第四,必须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稳定。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确保作业现场没有可燃物质和易爆物质,确保工作区域周围没有其他人员和设备。
作业现场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包括设置临时防护栏、警示标志等,以确保工作现场的安全稳定。
最后,爆破作业后必须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清理工作。
在爆破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清理,确保没有遗留的易爆物质和危险物质。
同时,作业人员还必须对所用物资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必须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爆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注意事项。
必须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并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进行作业。
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稳定。
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清理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爆破方法分类
爆破方法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常规爆破:使用炸药或其他爆炸物进行爆破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来进行操作。
2. 水下爆破:在水下进行的爆破作业,需要在水面上或水下建立专门的平台或设施来支撑和控制爆破过程。
3. 定向爆破:通过控制炸药的爆速、方向和位置来实现特定目标的爆破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拆除建筑物、挖掘隧道等工程中。
4. 地震爆破:利用地震波产生的能量来加速炸药的爆炸,从而产生更大的破坏效果。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时。
5. 机械爆破:使用机械装置来破碎岩石、混凝土等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矿山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6. 激光爆破:利用激光技术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控制的爆破方法。
这种方法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爆破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工作,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技术要求,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爆破基本知识介绍爆破是一种将爆炸能量释放出来的方法。
在军事、工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爆炸能量瞬间释放的特性,在瞬间的大范围压力和温度变化下,达到破坏、破碎或分离的目的。
爆破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爆破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
随着炸药的发明和研究,爆破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今,爆破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军事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筑领域,爆破技术可以用于拆除或破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结构。
通过合理控制炸药的种类、数量和爆炸的时机,可以将目标物体破坏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从而方便后续的拆除和清理工作。
对于那些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进行拆除或破碎的建筑物,爆破技术可以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军事领域,爆破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破坏武器。
通过合理选用炸药和爆炸装置,可以对敌人的防御工事、战车和装备等进行破坏。
同时,爆破技术也可以用于防御,例如埋设地雷来阻止敌军的进攻。
爆破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是军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高战场上的战斗力。
在民用领域,爆破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采石业中,爆破可以用于开采石料,提高开采效率。
在矿坑中,通过合理布点和控制爆炸时机,可以将矿石破碎成适合运输、加工的尺寸。
此外,爆破技术还可以用于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隧道开挖等工程。
通过控制爆炸能量的释放,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爆破技术的安全性是使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爆破操作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全评估。
专业人员需要根据目标物体的性质和周围环境的情况,合理选用炸药和爆炸装置,确保爆破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同时,在爆破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之,爆破技术是一种将爆炸能量释放出来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建筑、军事和民用领域中,爆破技术可以用于拆除、破碎或破坏目标物体,提高工程效率或战斗力。
然而,爆破技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专业人员的规划和监控,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爆破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爆破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活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爆破事故,制定爆破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责任部门。
1. 爆破作业单位,负责组织爆破作业,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2. 应急救援单位,负责在爆破事故发生后进行救援和处理。
3. 相关部门,包括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协助应急救援单位开展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预防措施,爆破作业单位应提前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爆破作业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同时,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爆破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应急通知,一旦发生爆破事故,爆破作业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救援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4. 人员疏散,在爆破事故发生后,爆破作业单位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现场人员安全撤离。
5. 救援处置,应急救援单位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和处置工作,确保人员伤亡得到及时救治,同时尽快清理现场。
6. 事后处理,爆破作业单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
1. 爆破作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组织实施,确保人员安全和现场环境的保护。
2. 应急救援单位要迅速响应,迅速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和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
爆破应急预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六、总结。
爆破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爆破事故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预案,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爆破安全注意事项爆破工程是一项危险性非常高的作业,正确的操作和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爆破安全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需要遵守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1.由专业人员负责:爆破作业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业公司负责。
不得由无经验或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作业,以保证安全性。
2.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应精确测量待炸物体的距离、方位、高度、深度等相关数据,并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
方案要遵循相关的爆破规程和标准,确定爆破的时间、起爆点、药量、孔深度等参数。
3.安全防护设施: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配备充足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可靠的安全防护帽、护目镜、防护服、手套、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具。
同时,作业现场应设置明确的警告标志,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4.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周围应进行合适的封闭,阻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设立安全警戒线,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同时,要检查爆破区域是否存在不稳定的地质条件,避免因地质原因引发意外事故。
5.确保火源安全:在进行爆破前后,应清理爆破区域内的可燃物,并采取措施防止火源的产生。
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静电积累物的产生,以免引起爆炸。
6.控制爆炸风险:爆破作业中的爆炸风险非常高,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适当的爆炸品。
同时,要使用专业的引爆器材和合适的爆炸线路,确保爆炸的起爆准确和安全。
7.人员疏散和应急预案: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制定详细的人员疏散和应急预案,提前确定逃生通道和安全的集合地点。
同时,要保持通讯设备的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沟通和求助。
8.爆炸后的处理:爆炸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清除残留的爆破物和石块等杂物。
同时,要对爆炸效果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
9.做好文明爆破宣传教育工作: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应进行相关的文明爆破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建立事故报告和教训总结机制:在爆破工程中发生任何事故或差错时,应及时上报并进行事故报告和教训总结,以便后续工程能够及时纠正和改进。
爆破的原理
爆破是一种利用爆炸物释放大量能量以引发破坏的过程。
它的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能量转换和物体结构破坏。
首先是能量转换。
当爆炸物被引爆后,其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巨大的热能和气体压力。
这些能量以极高的速度释放出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波。
冲击波传播到物体表面时,它会对物体施加极大的压力,同时产生剧烈的震动和穿透力。
这会导致物体的结构发生严重变形或破裂。
其次是物体结构破坏。
爆炸波的压力和温度能够迅速超过物体的承载极限,导致物体产生瞬时应力集中和超过材料强度的区域。
这会引发裂纹扩展和断裂,从而导致物体的破坏。
特别是对于具有较低强度或易断裂的材料,如玻璃、陶瓷、混凝土等,其破坏更容易发生。
因此,爆破通常被用作工程拆除、矿山开采、军事战术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择和布置爆炸物,可以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精确破坏,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爆破也是一种危险的活动,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爆破安全基础知识爆破器材1. 爆破安全基础知识:爆破是指利用爆炸物瞬间释放的能量来破坏或改造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设施的一种工程技术方法。
爆破作业涉及到安全风险,因此在进行爆破作业前,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安全知识:1.1 爆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爆破作业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包括设施的结构、强度、材料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收集现场的环境、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爆破方案。
1.2 爆破方案的制定:根据现场勘察和分析结果,制定爆破方案。
爆破方案应包括爆破点的选择、爆破药剂的种类和量、引爆方式、引爆时间等信息。
1.3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设立警戒线、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控、禁止未授权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通风良好、设置消防设备等。
1.4 紧急应急措施:在爆破作业中,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应急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迅速疏散人员、通知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封锁现场、进行救护等。
2. 爆破器材:2.1 爆炸物:爆炸物是进行爆破作业所必需的器材,根据爆炸物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炸药:炸药是一种能够产生爆炸反应的物质,包括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
炸药的选择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安全要求进行。
- 引爆装置:引爆装置是用于引爆炸药的器材,包括电雷管、雷管、导火索等。
引爆装置的选择应根据炸药种类、爆破方式和作业条件等因素进行。
2.2 爆破工具:爆破作业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来进行作业,包括:- 钻孔机:钻孔机是用于在建筑物或岩石中进行钻孔的工具。
钻孔机可以通过旋转或冲击的方式将钻头钻入岩石或混凝土中,形成钻孔。
- 敲击器:敲击器是用于在钻孔中安置和固定炸药的工具。
敲击器可以通过冲击的方式将炸药安置在钻孔中,并用泥土或其他材料进行固定。
- 张力器:张力器也是用于在钻孔中安置和固定炸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