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专利权许可合同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专利权1.2 许可1.3 许可人1.4 被许可人1.5 专利实施第二条专利权许可范围2.1 许可内容2.2 许可区域2.3 许可期限2.4 许可方式第三条专利实施条件3.1 技术支持3.2 技术培训3.3 技术服务第四条许可使用费用4.1 许可费用4.2 费用支付方式4.3 费用调整第五条专利权保护5.1 许可人责任5.2 被许可人责任5.3 侵权行为处理第六条保密义务6.1 保密信息范围6.2 保密期限6.3 保密义务的解除第七条技术改进与成果分享7.1 技术改进7.2 成果分享第八条合同的变更与终止8.1 合同变更8.2 合同终止第九条违约责任9.1 许可人违约9.2 被许可人违约第十条争议解决10.1 争议解决方式10.2 诉讼管辖第十一条法律适用11.1 合同适用的法律第十二条其他条款12.1 合同的签订地点和日期12.2 合同的附件第十三条合同的生效13.1 合同的生效条件13.2 合同的生效时间第十四条双方签字盖章14.1 许可人签字盖章14.2 被许可人签字盖章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专利权: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许可人拥有的法律意义上的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2 许可:指许可人根据本合同的约定,允许被许可人在许可范围内使用专利权的行为。
1.3 许可人:指拥有专利权,并依据本合同授予被许可人专利权使用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1.4 被许可人:指根据本合同的约定,获得许可人专利权使用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1.5 专利实施:指被许可人在许可范围内,根据本合同的约定实施专利技术的行为。
第二条专利权许可范围2.1 许可内容:许可人同意授予被许可人实施专利技术的权利,允许被许可人在许可范围内使用专利技术。
北海市科技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二、行政处罚2-1、对专利违法行为的处罚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3-1、对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检查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3-2、对规范专利标识标注的检查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6-1、对涉嫌假冒专利行为的查处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9-1、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10-1、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相关调解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10-2、其他专利纠纷的调解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10-3、展会期间专利保护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10-4、发明专利请求优先审查承办机构:知识产权科、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服务电话:2028177(知识产权科) 2028637(北海市专利管理办公室)监督电话:2026148(政策法规科)。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新型发明)本合同目录一览1. 许可人信息1.1 许可人名称1.2 许可人地址1.3 许可人联系方式2. 被许可人信息2.1 被许可人名称2.2 被许可人地址2.3 被许可人联系方式3. 专利信息3.1 专利名称3.2 专利号3.3 专利类别3.4 专利有效期4. 许可内容4.1 许可范围4.2 许可方式4.3 许可地域5. 许可期限5.1 起始日期5.2 终止日期6. 许可费用6.1 许可费用金额6.2 支付方式6.3 支付日期7. 技术支持与培训7.1 技术支持内容7.2 培训时间7.3 培训地点8. 保密条款8.1 保密信息范围8.2 保密期限8.3 违约责任9. 违约责任9.1 许可人违约责任9.2 被许可人违约责任10. 争议解决10.1 争议解决方式10.2 争议解决地点10.3 适用法律11. 其他条款11.1 知识产权保护11.2 合同的转让11.3 合同的解除12. 合同的生效12.1 生效条件12.2 生效时间13. 合同的终止13.1 终止条件13.2 终止时间14. 双方签字盖章14.1 许可人签字14.2 被许可人签字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 许可人信息1.1 许可人名称:X科技有限公司1.2 许可人地址:省市区路号2. 被许可人信息2.1 被许可人名称:X制药厂2.2 被许可人地址:省市区路号3. 专利信息3.1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药物制备方法3.2 专利号:ZL.3.3 专利类别:发明专利3.4 专利有效期:自申请日起年4. 许可内容4.1 许可范围:专利号为ZL.的发明专利使用权,包括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
4.2 许可方式:独占许可4.3 许可地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5. 许可期限5.1 起始日期:本合同签订之日起5.2 终止日期:专利号为ZL.的发明专利有效期届满之日6. 许可费用6.1 许可费用金额:人民币万元整6.2 支付方式:银行转账6.3 支付日期:本合同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7. 技术支持与培训7.1 技术支持内容:许可人应向被许可人提供专利产品的制造工艺、技术标准、操作指南等相关技术资料。
知识产权和解协议本协议由以下双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甲方:(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1.甲方拥有______项知识产权(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2.乙方在未经甲方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甲方的知识产权,导致甲方权益受损;3.双方为了解决上述纠纷,达成和解,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双方同意如下:1.乙方承认对甲方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负有法律责任,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乙方同意立即停止使用甲方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撤销相关产品、销毁侵权产品及相关宣传资料;3.乙方同意向甲方支付人民币______元作为侵权赔偿,用以弥补甲方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4.乙方承诺在______年内,未经甲方书面授权,不再使用与甲方知识产权相同或相似的标识、图案、文字等;5.乙方同意将其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______年内获取的与甲方知识产权相关的任何信息、资料、数据等保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6.双方同意放弃对彼此的诉讼请求和抗辩,解除由此产生的纠纷;7.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年;8.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争议解决:1.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2.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代表(签名):______________乙方代表(签名):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请注意,此示例仅供参考,您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5)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65号原告梁锦水。
被告李昌众。
被告上海欧纳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郑康林,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潘伯虎,该公司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胡瑞鑫,浙江海疆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梁锦水诉被告李昌众、上海欧纳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下称欧纳公司)专利侵权纠纷一案,于2005年5月18日向本院起诉。
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
同年7月21日,本院委托上海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进行技术鉴定。
同年10月17日,本院第一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原告梁锦水,被告李昌众、被告欧纳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潘伯虎、胡瑞鑫到庭参加诉讼。
同年12月1日,本院第二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原告梁锦水,被告李昌众、被告欧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郑康林及其委托代理人潘伯虎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于2001年7月12日同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瓦楞蜂窝复合纸板的制造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该两项专利分别于2003年7月2日以及2005年1月19日被授予专利权。
专利号分别为:ZL01231324.6和ZL01120410.9。
该两项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内容基本一致。
2005年3月,原告与案外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每套设备的专利使用费为人民币30万元。
后原告发现被告李昌众将仿制原告专利的设备销售给被告欧纳公司使用,并获得了高额利润。
为此,原告诉诸法院要求判令两被告停止侵权,登报赔礼道歉,被告李昌众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60万元,被告欧纳公司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万元,两被告共同支付调查取证费人民币2,000元,两被告对上述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庭审中,原告撤回了要求被告欧纳公司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万元的请求。
原告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1、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发明专利证书及其相关文件;2、两项专利的年费发票;3、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文件;4、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5、原告与瑞安市红旗轻工设备厂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6、原告与被告李昌众签订的《定购设备合同书》;7、被告李昌众与他人签订的部分设备合同;8、证人证言;9、被告欧纳公司介绍涉案设备的网页;10、原告寄给被告李昌众的公函及其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