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X86架构的IPTV-STB硬件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65.27 KB
- 文档页数:2
IPTV系统架构技术的深入解析IPTV简洁来说就是交互式网络电视,它能为用户供应电信级的服务和使用简便的电视式体验。
IPTV业务是伴随着宽带互联网的飞速进展而兴起的一项新兴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它利用宽带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和电脑作为主要终端,利用网络机顶盒(STB,Set-TopBox),通过互联网协议来传送电视信号,供应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
IPTV系统概述到目前为止,IPTV虽然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但IPTV实现电视的网络化却是不容置疑的,它的详细表现形式肯定是基于IP 网的流媒体服务。
整个IPTV系统的中心任务是如何为用户供应流媒体服务。
围绕这个问题,必需充分考虑电信级系统所必要的一些保证体系,如运营支撑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等。
一般认为,IPTV系统在规律上可以划分成五个部分:媒体处理子系统、媒体管理子系统、电子节目单服务子系统、运营支撑子系统、流服务子系统。
另外,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系统的协同工作状况,还可以依据设备的功能,将系统的相关组件根据功能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媒体平台层、服务支持层、运营支撑层、终端层。
实际上,完整的IPTV系统还应当包括IP承载层。
虽然IPTV系统的运作和IP承载层息息相关,但IP承载层并非IPTV系统独有的,只是IPTV系统对其有一些相对特别的要求,例如对组播的支持、高带宽的需求等,所以本文中将不对其做具体介绍。
IPTV系统规律结构(1)流服务子系统流服务子系统是为用户直接供应流服务的子系统,是系统的核心。
无论是视频点播,还是直播电视,或者其他的增值业务,IPTV系统最终都将通过流服务子系统来供应服务,终端总是和流服务子系统进行流媒体的交互。
其他的子系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流服务子系统供应服务的。
流服务子系统对整个流媒体的服务供应保障,它是系统的关键规律组件,其他的相关子系统都是为其服务的,并围绕其设计的。
(2)媒体处理子系统媒体处理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原始的节目源转化成符合规定编码格式的流媒体节目源。
iptv智慧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智能电视是指在传统电视功能基础上,增加了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操控等功能的一种产品。
而IPTV是一种利用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将数字视频信号传输到智能电视观众的智能电视系统。
下面是一份IPTV智慧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1. 用户需求:- 稳定流畅的视频播放体验;- 多样化的影视资源,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等;- 支持高清及4K视频播放;- 用户友好的界面,易于操作。
2. 运营商需求:- 支持多频道、多用户的视频传输;- 系统可扩展性强,方便添加新的频道和服务;- 安全可靠的系统,防止盗版资源。
二、系统结构设计1. 客户端:智能电视终端是系统的接入点,通过互联网接收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IPTV信号进行播放和交互。
2. 服务器端:- 视频流服务器(VOD):存储和管理影视资源,根据用户请求提供相应的视频流;- 频道服务器:存储和管理各个频道的实时视频流,并向客户端提供多路复用的视频流;- 负载均衡器:负责将用户请求分流到不同的频道服务器上,以提供流畅的视频播放服务;- 安全认证服务器: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确保系统安全;- 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用户信息、订购记录等相关数据。
三、系统功能设计1. 用户身份认证:用户需要通过智能电视账号或订购ID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合法的视频播放权限。
2. 视频点播: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或浏览影视资源的方式选择播放视频,系统从VOD服务器获取相应的视频流,并进行解码和播放。
3. 直播功能:用户可以选择观看实时的电视频道,系统从频道服务器获取多路复用的视频流,以确保多个用户同时观看同一频道时的流畅体验。
4. 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偏好,系统可以通过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相关的影视资源,提高用户体验。
5. 高清和4K支持:系统需要具备支持高清和4K视频播放的能力,确保用户获得高质量的视频观看体验。
6. 频道和服务管理:系统需要提供频道和服务的管理功能,方便运营商添加、删除和修改频道和服务。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Product version产品版本Confidentiality level密级Coop STB V100R002 机密产品名称:合作机顶盒Total pages:共58页IPTV V100R003C02B190海外版本STB设计规格(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Prepared by拟制IPTV解决方案系统组、扩展组Date日期2008-1-10Reviewed by 评审人杨岭香、胡蕾、谭兴文、软学松、杨岭香、赵安全、禄艳阳、赵文鹏、朱成华Date日期2009-3-12~2009-3-15Approved by批准Date 日期Authorized by签发Date日期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Date 日期RevisionVersion修订版本CR ID/DefectIDCR号SectionNumber修改章节Change Description修改描述Author作者2009-03-091.0.0 initial 初稿完成(基于B180设计规格) STB TDT2009-3-171.0.1 跟据评审意见修改沈国华/411712009-3-19 1.0.2 4.5.5 DVB-S 与IPTV切换功能键由原来的“*”键改为“switch”键,键值为A0x0118沈国华/411716 键功能描述,将switch描述为双模切换2009-3-23 1.0.3 1、由于只有部分浏览器版本支持Utility.get和Utility.set,将所有get和set改成iPanel.ioctlWrite和iPanel.ioctlRead2、相应的附加的文档也作了更新沈国华/41112009-3-231.0.4 沈国华/4111Distribution LIST 分发记录Copy No. Holder's Name & Role持有者和角色Issue Date分发日期1 <PDT R&D Representative开发代表> yyyy-mm-dd2 <SE系统工程师> yyyy-mm-dd3 <SE Extended Team members SE扩展组成员> yyyy-mm-dd4 <Others其它> yyyy-mm-ddCatalog 目录(仅供内部使用) (1)1Introduction 简介 (10)1.1Scope 范围 (10)1.2Purpose 目的 (10)1.3identification and diagrams 标识和图例 (10)2Overview 概述 (10)2.1Description of V version V版本描述 (10)2.2Description of each R versions within V version V版本各R版本描述 (11)2.3Service Profile 业务简述 (11)2.4Networking and independence of equipment 组网与设备独立性 (11)3System overall description 系统总体描述 (11)3.1System Context 系统上下文 (11)3.2System States and Modes 系统状态和模式 (11)3.3Standards and major Telecom protocols followed 遵循的标准及主要通信协议 (11)3.4System Function Lists 系统功能列表 (11)3.5System Performance Lists 系统性能列表 (13)3.6System upgrade and capacity expansion 系统升级与扩容 (14)3.6.1Function loss of new system 新系统的功能丢失 (14)3.6.2System Upgrade Spec. 系统升级规格 (14)3.6.3System scalability design 系统可扩充性设计 (14)3.7License design LICENSE设计 (14)3.8Software basic design idea 软件基本设计思想 (14)3.9Hardware basic design idea 硬件基本设计思想 (14)3.10Other design decisions 其它设计决定 (15)4System design specifications 系统设计规格 (15)4.1System architecture 系统架构 (15)4.2System concept of execution 系统运行概念 (15)4.3System external interfaces 系统外部接口 (15)4.4Interfaces between subsystems 子系统间接口 (16)4.5支持DVB-S (16)4.5.1总体设计思想 (16)4.5.2关键实现流程 (16)4.5.3接口列表 (16)4.5.4设计约束 (17)4.5.5子系统规格分解 (17)4.6支持USB免配置方案 (18)4.6.1总体设计思想 (18)4.6.2关键实现流程 (18)4.6.3接口列表 (19)4.6.4设计约束 (19)4.6.5子系统规格分解 (19)4.7IRDETO软卡CA (TBD) (23)4.8浏览器语种本地化 (23)4.8.1总体设计思想 (23)4.8.2关键实现流程 (23)4.8.4设计约束 (23)4.8.5子系统规格分解 (23)4.9支持高清/标清以及高清标记 (24)4.9.1总体设计思想 (24)4.9.2关键实现流程 (24)4.9.3接口列表 (24)4.9.4设计约束 (24)4.9.5子系统规格分解 (24)4.10DHCP Option 60/61(TBD) (25)4.10.1总体设计思想 (25)4.10.2关键实现流程 (25)4.10.3接口列表 (25)4.10.4设计约束 (25)4.10.5子系统规格分解 (25)4.11已用带宽统计 (25)4.11.1总体设计思想 (25)4.11.2关键实现流程 (26)4.11.3接口列表 (26)4.11.4设计约束 (27)4.11.5子系统规格分解 (27)4.12支持马赛克以及马赛克音频 (29)4.12.1总体设计思想 (29)4.12.2关键实现流程 (29)4.12.3接口列表 (29)4.12.4设计约束 (29)4.12.5子系统规格分解 (29)4.13按快进快退时上报EPG键值 (30)4.13.1总体设计思想 (30)4.13.2关键实现流程 (30)4.13.3接口列表 (30)4.13.4子系统规格分解 (30)4.14PVR支持 (31)4.14.1总体设计思想 (31)4.14.2关键实现流程 (31)4.14.3接口列表 (34)4.14.4设计约束 (38)4.14.5子系统规格分解 (38)4.15支持下载业务 (40)4.15.1总体设计思想 (40)4.15.2关键实现流程 (40)4.15.3接口列表 (45)4.15.4设计约束 (47)4.15.5子系统规格分解 (47)4.16支持PIP (49)4.16.1总体设计思想 (49)4.16.2关键实现流程 (50)4.16.3接口列表 (51)4.16.4设计约束 (52)4.16.5子系统规格分解 (52)4.17.1总体设计思想 (54)4.17.2关键实现流程 (54)4.17.3接口列表 (54)4.17.4设计约束 (54)4.17.5子系统规格分解 (54)4.18UCD摇控器的支持 (55)4.18.1总体设计思想 (55)4.18.2关键实现流程 (55)4.18.3接口列表 (55)4.18.4设计约束 (55)4.18.5子系统规格分解 (55)4.19支持频道与MDN分离 (57)4.19.1总体设计思想 (57)4.19.2关键实现流程 (57)4.19.3接口列表 (58)4.19.4设计约束 (58)4.19.5子系统规格分解 (58)4.20支持开机认证型号上报 (58)4.20.1总体设计思想 (58)4.20.2关键实现流程 (58)4.20.3接口列表 (59)4.20.4设计约束 (59)4.20.5子系统规格分解 (59)4.21支持本地地控和本地UI (59)4.22支持统一图形配置工具 (59)4.23STB对心跳中非法状态的处理 (59)4.23.1总体设计思想 (59)4.23.2关键实现流程 (60)4.23.3接口列表 (60)4.23.4设计约束 (60)4.23.5子系统规格分解 (60)4.24支持A2接口以及华为扩展 (60)4.24.1总体设计思想 (60)4.24.2关键实现流程 (61)4.24.3接口列表 (61)4.24.4设计约束 (61)4.24.5子系统规格分解 (61)4.25支持根据用户类型区分CA/非CA流程 (61)4.25.1总体设计思想 (61)4.25.2关键实现流程 (62)4.25.3接口列表 (62)4.25.4设计约束 (62)4.25.5子系统规格分解 (62)4.26延用华为认证接口 (63)4.26.1总体设计思想 (63)4.27支持双NTP (63)4.27.1总体设计思想 (63)4.27.2关键实现流程 (63)4.27.3接口列表 (63)4.27.5子系统规格分解 (63)4.28支持双EDS (64)4.28.1总体设计思想 (64)4.28.2关键实现流程 (64)4.28.3接口列表 (64)4.28.4设计约束 (64)4.28.5子系统规格分解 (64)4.29EPG失效向EDS重新申请 (65)4.29.1总体设计思想 (65)4.29.2关键实现流程 (65)4.29.3接口列表 (65)4.29.4设计约束 (65)4.29.5子系统规格分解 (65)4.30机顶盒休眠时的处理 (66)4.30.1总体设计思想 (66)4.30.2关键实现流程 (66)4.30.3接口列表 (66)4.30.4设计约束 (66)4.30.5子系统规格分解 (66)4.31支持Reminder提醒EVENT_REMINDER (67)4.31.1总体设计思想 (67)4.31.2关键实现流程 (67)4.31.3接口列表 (67)4.31.4设计约束 (68)4.31.5子系统规格分解 (68)4.32继承V1R3台标显示特性 (68)4.32.1总体设计思想 (68)4.32.2关键实现流程 (68)4.32.3接口列表 (68)4.32.4设计约束 (69)4.32.5子系统规格分解 (69)4.33支持TVMS (69)5Specifications List规格列表 (71)6Appendix附录 (71)6.1华为统一键值表 (71)6.2统一错误错码与展示分工 (75)6.3STB与EPG/MEM约定的参数 (79)Table List 表目录Table表1Specifications List规格列表 (71)Table表2键值表 (71)Figure List 图目录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IP STB 系统构架及规划介绍
不断翻新的IP STB 互动服务
通过电视系统可以提供的互动数字内容服务包括电视点播(VoD)、数字
视频记录(Digital Video Recorder , DVR)、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EPG)、电视商务(television commerce, t-commerce)、讯息服务、音乐、游戏、IP 电话、网络网关器和网页浏览等等,而且还不断有新的服务在推陈出新。
由于提供这些功能的难易程度不同,同样是IP STB 还可以再分为简单
型和进阶式两大类。
简单型是强调成本效益的入门级设备,主要是能提供基本
的广播电视服务、VoD、EPG 和网络浏览等功能;进阶型则定位为全功能的媒体
中心,这类产品往往在STB 中置入硬盘(HDD),让STB 有足够的储存容量录
制节目,进而能提供DVD 播放和录像、PVR 和个人多媒体储存功能,不仅如
此,这类设备还可能具有家庭网络的连接端口,让STB 进一步成为家用网关器(Residential Gateway)。
图1IP STB 的功能定位示意图
IP STB 的系统架构
IP STB 通过IP 的连结即可传送交互式、个人化的视频内容到今日的电
视上头,为了提供安全、高品质的内容,一个IP STB 必需要建置一个弹性的
平台,才能支持符合产业标准的资料传送和网络协议。
以IP STB 的系统架构来说,包含三个独立的子系统:TV 单元、条件存
取(conditional access, CA)单元和PC 单元。
TV 子系统由调变器(tuner)和影像译码器组成,它们用来处理数字串流信息;CA 子系统让服务商具有控制能力,能。
广 州 杰 赛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GCI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机顶盒硬件参数资料目 录1. 概要 (4)2. 芯片方案 (4)2.1. 海思-Hi (4)2.1.1.Hi3109 ................................................................................................. 4 2.1.2.Hi3110Q............................................................................................... 4 2.1.3.Hi3110E ............................................................................................... 5 2.1.4.Hi3130 ................................................................................................. 5 2.1.5.Hi3560 ................................................................................................. 5 2.1.6. Hi3560Q.. (5)2.1.7. Hi3570 (6)2.2. 意法-ST (6)2.2.1.STi5189................................................................................................ 6 2.2.2.STi5197 & STi5198 .......................................................................... 6 2.2.3.STi5197L.............................................................................................. 7 2.2.4.STi5202................................................................................................ 8 2.2.5.STi5512................................................................................................ 8 2.2.6.STi5516................................................................................................ 9 2.2.7.STi5517.............................................................................................. 10 2.2.8. STi5518. (10)2.2.9. STi5528 & STi4629 (12)2.2.10. STi7105 (13)2.2.11. STi7106 (14)2.2.12. STi7108 (15)2.2.13. STi7111 (16)2.2.14. STi7141 (17)2.2.15. STV6110A & STV0903 (18)2.3. 日电—NEC (19)2.3.1.EMMA3SL/LP & EMMA3SL/L ...................................................... 19 2.3.2.EMMA3SL/HD & EMMA3SL/SD ................................................... 20 2.3.3. EMMA2SE .. (22)2.3.4. EMMA 2SL/P (24)2.3.5. EMMA3SL/P (24)2.3.6. EMMA TM3TL (29)2.3.7. EMMA TM2TS (31)2.4. 恩智浦-NXP (34)2.4.1. CX2450x (34)2.4.2. PNX847x/8x/9x (35)2.5. 博通-Broadcom (36)广 州 杰 赛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GCI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2.5.2.BCM3556 ........................................................................................... 37 2.5.3.BCM7003 & BCM7004........................................................................ 38 2.5.4.BCM7019 & BCM7025 ................................................................... 38 2.5.5.BCM7205 & BCM7206 ..................................................................... 39 2.5.6.BCM7340 & BCM7342.................................................................. 39 2.5.7. BCM7405 . (40)2.5.8. BCM7466 (41)2.5.9. BCM7580 (41)2.6. 杭州国芯 (42)2.6.1.信道芯片系列..................................................................................... 42 2.6.2.GX1502--DTMB GX1502是一款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解调芯片; ....... 42 2.6.3.GX1501--DTMB+DVB-C .................................................................... 44 2.6.4.GX1201--DVB-T................................................................................. 45 2.6.5.GX1131--DVB-S2 ............................................................................... 46 2.6.6.GX1121C--ABS-S ............................................................................. 47 2.6.7.GX1101--DVB-S ................................................................................. 47 2.6.8.GX1001--DVB-C ................................................................................ 48 2.6.9.信源+视频后处理芯片....................................................................... 50 2.6.10. GX2001--Scaler+Deinterlace . (50)2.6.11.GX3000--MPEG2+CA ......................................................................... 51 2.6.12.GX3001--MPEG2+CA ......................................................................... 52 2.6.13.GX3002-- MPEG2+ PVR+PIP .............................................................. 53 2.6.14.GX3101-- A VS/MPEG2+ PVR .............................................................. 54 2.6.15.GX3601--CA+USB.............................................................................. 55 2.6.16. 信道+信源+视频后处理芯片 ............................................................ 56 2.6.17. GX6201--DVB-T+MPEG2 . (56)2.6.18. GX6108--DVB-S+MPEG2+PVR (57)2.6.19. GX6107--DVB-S+MPEG2+PVR+PIP (57)2.6.20. GX6106--DVB-S+MPEG2+CA (58)2.6.21. GX6105--DVB-S+MPEG2 (58)2.6.22. GX6103--DVB-S+MPEG2+PVR (59)2.6.23. GX6102--DVB-S+MPEG2+CA (59)2.6.24. GX6101--DVB-S+MPEG2 (60)2.6.25. GX6101D--DVB-S+MPEG2 (61)2.6.26. GX6101M-- RF+QPSK+MPEG2+SDRAM (62)2.7. 卓然--Zoran (62)2.7.1. ZR39104 (62)2.8. 飞利浦--Philips (62)2.8.1. TDA15500 (62)2.9. 富士通--Fujitsu (63)2.9.1. MB86H20B (63)广 州 杰 赛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GCI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2.9.3. MB86H60 (63)2.9.4. MB87L2250 (64)2.10. 美商巨积--LSI Logic (65)2.10.1. SC2000 (66)2.10.2. SC2005 (67)2.10.3. SC2005B (69)2.10.4. A ViA-9600 (69)2.10.5. A ViA-9700 (69)2.11. 科胜讯--Conexant (70)2.11.1.CX24152/5 ......................................................................................... 70 2.11.2.CX24109 ............................................................................................ 71 2.11.3.CX24116 & CX24118 & CX23883 .......................................................... 71 2.11.4.CX24143 ............................................................................................ 72 2.11.5.CX2427X ........................................................................................... 72 2.11.6. CX2445X . (72)2.11.7. CX2310X (73)2.11.8. CX24116 & CX2417X & CX2418X & CX20552 (76)广 州 杰 赛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GCI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1. 概要本文档阐述了数字机顶盒产业的芯片方案(机顶盒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厂商,包括芯片厂商、CA 厂商、中间件厂商、ODM 和机顶盒制造厂商,对机顶盒产业进行了完整的勾画)。
持续增长中的IPTV STB与OTT STB市场
黄勤颖
【期刊名称】《《电子与电脑》》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一、2011年全球IP STB市场预估根据台湾工研院IEK统计,2010年全球IPSTB市场总产量为2,314万台.其中IPTVSTB产量约占95%.其余为OTTSTB,产值则达到892亿新台币。
主要增长因素为全球IPTV用户数的持续增加,在成熟IPTV市场运营商不断更新服务内容吸引消费者加入,而新兴IPTV市场部分,随着宽带网络的积极布建及IPTV运营商的快速增加.亦带来可观的用户量。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黄勤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9.291
【相关文献】
1.基于STB7100的高清IPTV机顶盒设计 [J], 林德才;李悦;魏芳
2.基于interX86架构的IPTV-STB硬件设计 [J], 武欣;杨会玲
3.持续增长中的IPTV STB与OTT STB市场 [J], 黄勤颖
4.iSuppli:全球IPTVSTB销量上升 [J],
5.支持微软IPTV平台的新一代STB [J], 文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PTV机顶盒的研究及设计黄璇;李文耀;江爱珍【摘要】在IPTV(IP电视)系统中,IPTV机顶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IPTV的发展.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IGMA DESIGNS EM8622L芯片、以Linux为操作系统的IPTV机顶盒的设计方案,该方棠包括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3个部分.基于该方案设计的IPTV机顶盒具有基本业务功能和扩展业务功能.【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年(卷),期】2008(000)006【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IP电视;机顶盒;Linux操作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作者】黄璇;李文耀;江爱珍【作者单位】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国家广电总局561台,江西,南昌,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4IPTV 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IP机顶盒(STB)为主要终端,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为主要显示设备,以遥控器为主要输入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和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IP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崭新技术。
IPTV机顶盒(IPTV-STB)在IPTV系统中处于用户接入端的位置,它具有视音频编解码处理、用户信息上传和根据系统下达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功能或转换的能力。
IPTV-STB可以直接与接入网相连,也可以通过户内网络与接入网相连,当IPTV-STB直接连接接入网时,可视为网关设备下连其他类型的业务终端。
在IPTV系统中,IPTV-STB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IPTV 的发展。
它不仅是收看电视节目的终端,而且还是一个信息汇聚、交互的平台,被认为是构成未来家庭多媒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1 IPTV-STB的总体设计IPTV-STB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STB 机顶盒上Linux软件系统解决方案近年来,国内巨大的STB潜在市场,吸引了包括芯片厂商、CA厂商、中间件供应商、机顶盒生产厂商等厂家的热情,围绕STB的竞争全面展开。
机顶盒是一种专用设备,包括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
软件模块包括系统引导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硬件模块根据CPU的不同,分为ASIC专用芯片组、多媒体DSP、X86三种。
低档机顶盒一般采用专用芯片组或多媒体DSP,只支持较少的几种媒体编解码标准,业务扩展能力较弱,价格比较低。
高档机顶盒大多基于X86硬件,使用WinCE或Linux操作系统,甚至配有硬盘,与PC机非常相似,业务功能丰富,当然,价格也不菲。
事实上,随着IPTV的兴起,对机顶盒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X86硬件提升机顶盒的性能已是大势所趋。
但是,在提供更丰富业务功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机顶盒成本,也是机顶盒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
本文将讲述基于兼容X86的STB上Linux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不涉及技术开发细节。
主要将从以下方面进行介绍:一、硬件环境介绍二、Bootloader开发三、Linux裁减与移植四、浏览器程序选择五、JVM移植六、其它应用程序扩展七、媒体播放软件实现八、VOD实现九、软件远程更新问题十、小结一、硬件环境介绍本机顶盒核心部件包括:STPC CPU,2M FLASH,64M DOM和32M RAM。
其中FLASH中存放Bootloader代码,DOM中存放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当然,机顶盒需要一些外围硬件电路,比如网络接口、遥控器接口等等。
二、Bootloader开发Bootloader 是跟底层硬件关联性非常强的一层软件,也称为BSP。
开发人员需要相当熟悉硬件结构,一般来说,可以由硬件人员完成,也可以由软硬件人员共同协助完成。
Bootloader 除了初始化CPU,RAM和基本的串口输出等功能外,还需要一些扩展功能,比如实现通过网络接口或者串口烧录操作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