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其他细菌
- 格式:ppt
- 大小:13.24 MB
- 文档页数:103
第17章其他细菌第一节假单胞菌属, 无芽胞、有200余种,与人类关系较大的有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鼻疽假单胞菌等,其中铜绿假然界的水、空气、土壤及医院环境中。
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也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引起医院内感染。
一、生物学特性(一)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大小为(0.5~1.0)×(1.5~3.0)μm。
无芽胞,单端有1~3根鞭毛,运动活泼。
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荚膜。
(二) 培养与生化反应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
在4℃不生长而在42℃可生长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特点。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不一,扁平湿润,边缘不整齐,由于能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青脓素与绿脓素)而使菌落及培养基呈亮绿色。
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透明的溶血环。
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其表面易形成菌膜。
铜绿假单胞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乳糖、甘露醇、麦芽糖和蔗糖。
不形成吲哚,氧化酶试验阳性。
(三)抗原构造OEP是一种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类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氏菌和霍乱弧菌等。
OEP抗体不仅对同一血清型细菌有特异性保护作用,且对不同血清型的假单胞菌也有共同保护作用。
(四)抵抗力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力强,对许多化学消毒剂和多种抗生素有耐受性,56℃需1小时才能杀死细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和外毒素A,此外菌毛、荚膜和多种胞外酶也与致病性有关(表17-1)。
表17-1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胞外酶、外毒素及其作用致病物质生物学活性神经氨酸酶分解细胞表面神经氨酸而促进细菌侵入毒素A 抑制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坏死和实验动物死亡胞外酶S 抑制蛋白质合成弹性蛋白酶降解弹性蛋白而损伤血管,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与细菌扩散有关碱性蛋白酶具有损伤组织、抗补体、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磷酸脂酶C 分解脂类损伤组织细胞杀白细胞素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和淋巴细胞功能绿脓菌素催化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产生有毒氧基团,损伤组织细胞(二)所致疾病铜绿假单胞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也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第17章 厌氧性细菌1. 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芽胞椭圆,位于菌体次极端 C A.破伤风梭菌B.炭疽杆菌C.产气英膜梭菌D.肉毒梭菌E.艰难梭菌2.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BA.厌氧芽孢梭菌感染B.无芽胞厌氧菌感染C.淋病奈瑟菌感染D.霍乱弧菌感染E.伤寒沙门菌感染3.对气性坏疽早期诊断较有价值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是D A.取坏死组织分离培养B.取坏死组织做"汹涌发酵"试验C.取坏死组织做动物实验D.从伤口深部取材直接涂片染色镜检E.以上都不是4. 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用BA.抗生素B.抗毒素C.类毒素D.细菌素E.破伤风菌苗5. 造成气性坏疽最主要的致病菌是CA.破伤风梭菌B.艰难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枯草杆菌E.炭疽杆菌6. 牙关紧闭及角弓反张是何种细菌感染所致AA.破伤风梭菌B.腊肠杆菌C.炭疽杆菌D.白喉杆菌E.肉毒梭菌7. 不属于肉毒毒素特点的是DA.可被肠道胰酶水解B.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C.引起以神经中毒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D.细菌生活状态下释放E.以上都不对8. 导致破伤风的原因是DA.吸入破伤风杆菌之孢子导致肺炎B.误食孢子产生神经性毒素导致昏迷C.菌血症D.伤口遭孢子污染产生神经性毒素E.以上均不对9. 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是BA.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B.阻碍乙酰胆碱释放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D.使自主神经麻痹E.使脑神经和外周神经兴奋性增强10. 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CA.伪膜性肠炎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C.食物中毒D.TSSE.感染性心内膜炎11. 下列何种细菌在牛奶培养基中培养时会产生“汹涌发酵”现象D A.破伤风梭菌B.炭疽杆菌C.艰难梭菌D.产气英膜梭菌E.肉毒梭菌12. 关于防治气性坏疽的叙述错误的是CA.感染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及高压氧舱B.伤口及时处理、清创C.对战士、民工等用类毒素预防D.肌肉注射青霉素E.严格隔离病人,对所用器械辅料彻底灭菌13. 新生儿结扎脐带时消毒不完全而导致脐带风,是感染了哪种细菌A A.破伤风梭菌B.炭疽杆菌C.白喉杆菌D.肉毒梭菌E.流感嗜血杆菌14. 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DA.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B.严格厌氧C.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D.引起疾病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E.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七章支原体第十七章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膜含固醇,能通过0.45?m滤菌器;但呈二分裂繁殖,含DNA与RNA。
支原体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过去曾称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ropneumonia-likeo rganism,PPLO),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
第一节概述支原体因其没有细胞壁故归属于柔膜体纲(Mollicute)的支原体目(Mycoplasmatal es)。
下分3个科:?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无胆甾原体科(Acholeplasma-t aceae),生长时不需要外源性胆固醇;?螺原体科(Spiroplasmataceae),生长至一定阶段呈螺形。
在支原体科中又分支原体(Mycoplasma)和脲原体(Ureaplama)2个属。
支原体属现知有64个种,而脲原体属仅2个种。
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为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人型支原体(M.hominis)、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穿透支原体(M.penetraus)和溶脲脲原体(U.urealyticum)。
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支原体是原核细胞生物中最小的,大小一般在0.2~0.3?m,很少超过1.0? m。
最外层是细胞膜,由蛋白质与脂质组成的三层结构。
内、外二层主要是蛋白质,中间层为脂质。
在脂质中固醇约占36%。
凡能作用于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皂素、毛地黄苷等能引起支原体细胞膜的破坏而死亡。
有的支原体在细胞膜外还有一层由多聚糖构成的荚膜,有毒性,是支原体的一种致病因素。
支原体以二分裂繁殖为主,也见出芽、分枝或由球体延伸成长丝,然后分节段成为许多球状或短杆状的颗粒。
有的支原体有一种特殊的顶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在宿主上皮细胞表面。
这与支原体在粘膜上的定植和致病有关。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呈红色B.专性需氧,生长缓慢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耐酸碱,在6%H2SO4或4%NaOH中可存活30minE.耐煮沸,100℃15min才死亡2.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丙型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支杆菌E.肺炎链球菌3.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布氏杆菌C.肉毒梭菌D.结核分枝杆菌E.产气荚膜梭菌4.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沙保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疱肉培养基D.巧克力色培养基E.亚碲酸钾培养基5.细胞壁中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衣氏放线菌D.霍乱弧菌E.幽门螺杆菌6.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索状因子B.磷脂C.分枝菌酸D.蜡脂DE.硫酸脑苷脂7.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泌尿道E.节肢动物叮咬8.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绿脓假单胞杆菌E.布氏杆菌9.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有菌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10.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构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11.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C + D1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况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E.12-18小时观察结果13.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可能情况错误的是: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C.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D.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14.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 结核分枝杆菌二、多项选择题1.结核杆菌对下列化学因素具有抵抗力:A.70—75%酒精B.4%NaOHC.3%HCID.6%H2SO4E.5%石炭酸2.结核杆菌培养特性表现为:A.严格厌氧B.专性需氧C.营养要求高D.生长缓慢E.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3.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途是:A.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测定B.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不宜接种卡介苗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婴幼儿可作结核病诊断D.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力功能状态的检测E.在未接种卡介苗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4.麻风杆菌所致的瘤型麻风,其特点:A.潜伏期长,病变严重B.主要侵犯皮肤粘膜.神经等C.病灶组织不易找到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阳性E.血清中查到大量抗体5.麻风杆菌所致的结核样型麻风,其特点:A.病程缓慢.稳定B.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神经C.病灶组织查到大量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阴性E.该型麻风传染性小三、名词解释1.BCG2. acid-fast bacilli3.结核菌素试验4.感染性免疫5.麻风细胞四、问答题1.简述抗酸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