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疾病介绍
◆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 孕期肝脏未见明显增大,胎盘循环的出现
使肝脏血流量相对减少,肝细胞大小和形 态略有改变,但无特异性;肝功能无明显 改变,由于血液稀释所致,血清总蛋白降 低,60~65g/L,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主; 凝血因子有所改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 三酯等均增加。
16
疾病治疗
◆ 3、产科处理 ◆ 1)妊娠早期:妊娠早期急性轻症,应积极治疗,
可继续妊娠,慢性活动性肝炎,妊娠后对母儿危 险性较大,故适当治疗好终止妊娠。 ◆ 2)妊娠中、晚期:尽量避免终止妊娠,避免手术、 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加强胎儿监护,防止妊娠期 高血压疾病,避免妊娠延期或过期。 ◆ 3)分娩期:备血、防止滞产,缩短产程,防止产 道损伤及胎盘残留。 ◆ 4)产褥期:应用对肝脏损害较小的广谱抗生素控 制感染,回奶不能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雌 激素,可口服生麦芽或乳房外敷芒硝。
◆ 1)宫内传播:占9%-36%, ◆ 2)产时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
40%-60%,胎儿可通过母血、羊水、阴道 分泌物或母血进入胎儿体内感染。 ◆ 3)产时感染:与接触母乳及母体唾液有关。
9
传播途径
◆ 丙型病毒肝炎:母婴传播的比率为4%-10%, 仅当母血在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病毒量是 才发生母婴传播,且有许多宫内感染的新 生儿在生后一年内自然转阴。
6
疾病介绍
◆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 妊娠与肝炎互为不利因素, 即肝炎可影响
妊娠的正常发展,对母儿可产生不良后果, 如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 后出血;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生长 发育受限、死胎、死产等的发生率均明显 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小血管 痉挛, 使肝脏、肾脏血流减少, 而肾功能损 害,代谢产物排泄受阻, 又进一步加重肝 损害, 易致肝细胞大块坏死,易诱发成为 重型肝炎,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