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简介 - 中国青少年研究网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突出变化和影响?重点词:互联网互联网像一个巨大的图书室,已成为知足人们认知需要的一个崭新世界主持人:在此刻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产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突出变化和影响?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跟着博客、播客、微博客等“自媒体”形式的出现,网络进入Web2.0 时代,网民能够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公布者,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单向关系被打破。
在此刻网络时代,交际性媒体将虚构的网络社会变为为一个熟人的社会,将人际交往中的感情加入到网络中,在必定程度上加强了网络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曹进(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睡眼惺忪,先拿起手机看几眼微博而后再起床;上班时间赶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翻开电脑上网、挂QQ、挂 MSN 、挂飞信,随手翻开阅读器看看新闻,走走社交网站;通勤车上,快餐店旁,地铁站里,利用挪动数据网络持续进行人际交往或打几盘在线游戏来消磨时间这就是网络时代,这就是现代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邓伟志(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是人有高级意识,有思想。
谁都知道,作为思想器官的大脑是不会凭幻想象的。
思想需要原资料,需要半成品。
大脑这个加工厂所需的原资料和半成品,就是信息。
有了丰富的信息才会有去粗取精的比较和鉴识,才会有由此及彼的推理、联想和创新。
今日的网络,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道、信息流,既有原资料,也有半成品。
电脑是人脑的延长,其社会心义比火的发明,比弓箭的发明,比铁的发明,比蒸汽机的发明更伟大。
从初露的端倪看,网络打破了信息垄断,减小了“先知先觉”与“后知后觉” 、“不知不觉”之间的距离,带来人际关系扁平化。
吴万伟(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 :作为新式的流传媒介,网络为人们供给了自我表现、接触信息的时机以及互相沟通的便利。
外国有学者以为,网络让信息限制更困难,让人专注于研究前沿而不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
互联网应当被看作图书室,有时到里面找素材带走,到一个时间和空间不受搅乱的地方思虑以便有时机创建出真切风趣的东西来。
浙江省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沈杰;傅小悌;陈捷
【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1
【摘要】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作为测量工具,对浙江省10所中学2497名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方面.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一年级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和学校.
【总页数】5页(P99-103)
【作者】沈杰;傅小悌;陈捷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4.1
【相关文献】
1.普通高中生高考选考科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5所高中首批选考学生为例 [J], 张雨强;顾慧;张中宁
2.黄石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汪颖
3.浙江省瑞安市农村职业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陈蓓蓓
4.黄石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汪颖
5.重点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彭勃;刘诏薄;万冬莲;周念港;龚建萍;李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学习目的导航1.初步理解当前青少年有哪些新的消费观念。
2.学习文章通过大量确凿的数据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进展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3.通过学习本文,进展自我教育,形成科学、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念。
自主切学平台一、作家作品1.沈杰(1963—),男,人,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国际社会学协会会员。
199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开展和社会心理。
参与、主持“中国社会变迁研究〞“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研究〞等十多项国家、社科院和有关部委重大研究课题。
论文中国社会构造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凝聚力建构获国际社会学协会举办的“世界青年社会学家论文竞赛〞优胜奖。
社会心理学理论现代应用社会心理学等一些HY物曾获不同等级的优秀学术成果奖项。
2.调查报告:是报告调查研究结果的书面材料。
它起着总结推广经历、反映情况、揭露问题的作用。
写调查报告,要选好典型,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深化调查,获得详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展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归纳提炼,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最后按调查报告的写法,整理成文。
调查报告的种类按目的可分三类:一类是提供经历的调查报告。
主要是反映与推广现实生活中比较成熟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先进经历,用典型带动一般,指导与推动全面的工作。
一类是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内容比较广泛,可反映各方面的情况,以供指导部门理解动态与信息,作为决策的根据。
一类是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主要揭露社会生活或者工作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详细事实说明问题的性质,分析产生的原因,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予以解决。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局部组成,正文一般又分前言、主体、结尾三局部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选自2003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沈杰的一篇社会报告。
当前,随着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场竞争的日益剧烈,使货币这一本来普普统统的日常交换流通单位,不仅成为财富的象征,更成为个体或者集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
沈功玲简介
沈功玲,女,1945年出生,上海团市委《少先队研究》主编,中学高级。
1992年起,任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学会会刊《少先队研究》主编;2005年起任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致力于研究、推进少先队的改革与发展、1979年协同段镇启动以“主体化”思想为核心的“少先队自动化”改革;80-82年在校主持“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验”,实验报告由中宣传部推荐发表于《光明日报》及《人民教育》。
她与她的团队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组织发展“全童化”、组织体制“分层化”(小学低年级建立儿童团、初中少先队全员全程一体例化、团队一体化)、组织制度“民主化”、组织建设“最优化”、组织生活“快乐化”等一系列改革。
主要代表作:《改革开放与少先队》《少先队的自动化》《少先队工作基本理论》《沈功玲少先队教育文集》《中国少年先锋队大全》组织卷(主编),先后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理论书籍或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4年的中国青年沈杰2004年,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程又更加深入一步,中国青年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
这一年,党和国家对青年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社会有关方面在努力为青年发展不断优化环境和营造有利氛围。
2003年12月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做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对于青年发展而言,这也是促使广大青年努力成为中国现代化有用之才的一种激励。
2004年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地关系我国青年发展的重要文件,主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
尤其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也对中国青年发展及其环境的变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青年的发展环境与自身状态1、未成年人保护:有关法规政策在进一步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之后,一些省市又台了新的法规政策,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上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例如,深圳市政府公报发布新修改的《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第10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不得隐匿、拆阅或者废弃未成年人的信件,不得擅自查阅未成年人的日记。
”同时,第43条对违反该办法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违反本办法第10条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批评教育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写入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条文,表现了一种积极的与国际接轨的姿态。
不仅对父母在尊重子女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父母违规行为的处罚限制措施也考虑到了我国的具体国情。
特别企划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多元,“流行语”这一青年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表征(沈杰语)已经今非昔比。
大量的新词新语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中流动、翻新,折射着一代新人喜怒哀乐的生存状态,需要青年研究者去及时地了解、认识与把握。
从研究的方向和手段来看,起步阶段的“青年流行语”研究,为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不同城市青年中流行的词语(词条),为我们留下一份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青年的珍贵资料,但研究者多从不同城市的方言切入,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与简单语言学阐释的特点。
近两年有些研究者开始采用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网上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青少年“流行语现象”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方向与方法是合适的:(1)将“流行语”视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一种现象,重点探讨“流行语”背后青少年的社会文化心态;(2)主要采取社会学实证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加以分析、阐释。
以下的有些文章在这两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但应该说还只是一个开头、一个新的起步,未来之路还需更加坚实地走下去。
让我们:点击“流行语”,进入“新世纪”!■●点击“流行语”●“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沈 杰 杨长征[前 言]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策划、主持,与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YNET网站承办,上海青年报社、重庆青年报社、广州青年报社及其相关网站联动,网上评选“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活动,于2002年2月6日至3月31日举行。
有2001名35岁以下的青年上网投票,在30几个候选词语中,评出自己认为的“2001年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10个词语”。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评选结果及排序如下:(1)“9.11”;(2)本・拉登;(3)申奥成功;(4)入世;(5)WTO;(6)“翠花上酸菜”;(7)出线;(8)QQ;(9)反恐;(10)flash。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文通过对本校初中部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及社会中小学生上网现状的分析.围绕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预期和如何进行有效引导这一主题,文章探究了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生;影响;应对策略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它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改变政府的组织架构和国家体制,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对法律、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据本人对我校初中部上网学生的调查,约有72%的人上网玩游戏,18%的人上网聊天,5%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5%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
由于中学生有着求新求异、喜欢幻想、追求娱乐的强烈需求。
互联网络的新奇性、虚拟性、游戏性正好满足了中学生特殊的心理需求。
加之中学生身体和心理还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中学生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少学生流连于网吧,冲浪于网络,沉迷于游戏,倾情于聊天,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让不少的家长操碎了心,不少老师无比的困惑.众多媒体、专家以及各类社会人士对此忧虑万分。
以下是我在对本校初中部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结合本校实际和社会动态,对中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互联网给中学生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国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35岁以下的互联网络使用者占到了80。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共青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布日期】2006.10.23•【文号】中青办发[2006]32号•【施行日期】2006.10.23•【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共青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的通知(中青办发[2006]32号)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团中央机关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自2005年11月下发《关于做好共青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中青办通发〔2005〕12号)以来,各地团组织及相关单位和人士踊跃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申报。
截止到2006年6月,全国各地共向团中央课题评审办公室申报研究课题431项。
在初审的基础上,由有关方面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团干部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请立项的课题进行了评审,并报团中央课题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最终确定共青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160项。
其中,“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共青团服务青少年工作研究”等40项课题被确立为共青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
“对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再认识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品质提升”等120项课题被确立为共青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一般项目。
以上课题的立项情况均以立项通知书的形式送达了课题主持人。
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不断把握新时期青少年成长和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有效地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经团中央书记处同意,从本年度开始,团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立项课题的经费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这些课题的研究进度和研究质量的督促与管理,推动重点课题研究多出精品。
收稿日期:2018-10-26作者简介:刘斌志(1980—),男,江西鹰潭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文鸿敏(1988—),女,重庆永川人,社会工作实验室助理,主要研究社会工作实务。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招标项目(16xzb02)。
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刘斌志 文鸿敏(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重庆401331)摘 要: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加剧,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日益加剧,相关的研究日渐丰富。
文献综述发现,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描述性研究、影响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学科性研究、比较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六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奠定了研究的坚实基础。
但随着网络社会的全面来临,相关研究领域有待拓展,研究视角有待丰富,研究范式有待创新,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未来要深化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转换研究的视角和理念,拓展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整合研究的学科体系和资源,从整体上提升研究的数量和质量。
关键词:青少年;虚拟社会;网络犯罪;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5424(2019)01 0122 07DOI:10.19576/j.issn.1008-5424.2019.01.018RetrospectionandProspectabouttheResearchonYouthNetworkCrimesinChinaintheNewCenturyLiuBinzhiWenHongmin(DepartmentofSocialWork,Chongqing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City,401331)Abstract:Intheprocessofsocialtransformation,variouschangesareintensified,andyouthnetworkcrimesalsoincreaseaccordingly.Relevantresearcharemadeandenrichedincreasingly.Throughtheliteraturereview,itisfoundthatinthelate20years,theresearchonyouthnetworkcrimesinChinamainlyfocusesonsixaspects:de scriptiveresearch,influentialresearch,relevanceresearch,disciplineresearch,comparativeresearch,andcoun termeasureresearch.Certainachievementshavebeenmadeintheprocess,whichlaysasoundbasisforfuturere search.But,withtheoveralladventofnetworksociety,relevantresearchspheresaretobeexpanded,theangleofresearchshouldbeenriched,theparadigmofresearchneedstobeinnovated,andthequalityofresearchshouldbeimproved.Whendoingresearchwithyouthnetworkcrimesinthefuture,weshoulddeepenthesphereandcontent,transformtheangleandideal,expandtheparadigmandmethods,andintegratethedisciplineandresourcesoastoimprovecomprehensivelythequantityandqualityoftheresearch.Keywords:adolescence;virtualsociety;networkcrime;summaryofresearch 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在2017年12月已达到7.72亿,并且青少年已然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关乎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犯罪”问题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沈杰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03(000)007
【摘要】@@ 社会发展是青年发展的基本前提,青年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经历了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国策、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两个重要的中国发展的转折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青年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转折点,它将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从而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契机.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沈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博士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J], 帅传系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J], 帅传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J], 董朝晖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J], 张道全
5.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J], 陈松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5城市儿童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陈晨;陈卫东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2004年4月到2005年12月期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亚太地区儿童参与权”课题组在北京、杭州、沈阳、西宁、重庆5城市进行了有关“中国儿童
参与状况”的调查研究(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凡18岁以下的人都是未成年人.本文中使用的儿
童概念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目的旨在通过对诸如“怎样理解儿童参与”、“儿童参与的领域”、“儿童参与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促进和阻碍儿童参与的因素”、“促进儿童参与的好处”、“儿童参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焦点访谈,了解中国内地儿童参与的现状.
【总页数】6页(P55-60)
【作者】陈晨;陈卫东
【作者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亚太地区儿童参与权"课题组;中国青少年研究
中心"亚太地区儿童参与权"课题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我国大学生公民参与状况的调查报告 [J], 高旺
2.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武汉市武昌区居民参与"883行动计划"情况调查报告 [J], 李薇;何方龄
3.残疾人士公共参与状况调查报告——基于广州市海珠区的研究 [J], 欧阳璨;赵梦冉;邓轶伦;曾玲
4.北京市听障群体社会保障参与状况研究调查报告——以朝阳区为例 [J], 李冬雪; 郝晓丽; 王也清; 阎开
5.《中国城市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发布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父母影响居首位[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沈杰简介
沈杰,男,1963年出生,副研究员。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任。
沈杰,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曾任《中国青年研究》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副主编。
主要兼职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理事,北京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志愿服务信息资料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际社会学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论文《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凝聚力》1993年获国际社会学协会举办“世界青年社会学家论文竞赛”优胜奖;2002年个人获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5年个人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共同授予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
参加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问题研究”工作,多次主持共青团中央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重点课题研究工作。
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青年发展:一种宏观视角的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青年研究何去何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