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石方工程_1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725.00 KB
- 文档页数:23
土石方工程一、概述土石方工程,是指在建筑、道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对地表土壤、岩石进行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作业的工程。
它是各类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先行工程,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石方工程的分类土石方工程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四类:挖方、填方、借方和弃方。
1.挖方:指将地表土壤、岩石等物质从原地挖掘出来,用于工程建设的作业。
挖方工程包括地面开挖、地下开挖、水下开挖等。
2.填方:指将挖掘出来的土壤、岩石等物质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填筑的作业。
填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路基填筑、堤坝填筑等。
3.借方:指将其他工程或地点的土壤、岩石等物质运至本工程进行填筑的作业。
借方工程主要包括借土填筑、借石填筑等。
4.弃方:指将挖掘出来的土壤、岩石等物质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堆放的作业。
弃方工程主要包括弃土堆放、弃石堆放等。
三、土石方工程的特点1.工程量大:土石方工程通常涉及大量的土壤、岩石等物质的开挖、运输、填筑和压实,工程量较大。
2.施工条件复杂:土石方工程受地形、地质、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施工条件较为复杂。
3.环境影响大:土石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噪音、振动等环境问题,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4.安全风险高:土石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坍塌、滑坡、爆炸等安全风险,需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四、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技术1.开挖技术:包括人工开挖、机械开挖、爆破开挖等。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
2.运输技术:包括自卸车运输、皮带运输、管道运输等。
根据运输距离、物料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3.填筑技术:包括分层填筑、碾压填筑、水力填筑等。
根据填筑材料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填筑方法。
4.压实技术:包括静压压实、振动压实、夯实等。
根据土壤类型和压实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实方法。
五、土石方工程的质量控制1.工程勘察:在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应对工程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为施工提供依据。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一、岩土的分类和工程性能岩土的工程分类及工程性质是地基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是勘察工作及勘察报告的重要内容。
1.岩士的工程分类(1)土按其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可划分为巨粒类土、粗粒类土、细粒类土,是土的基本分类。
根据地质成因,土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击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根据粒径和塑性指数,土可划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
(2)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3)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4)根据土方开挖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石分为八类,以便选择施工方法和确定劳动量,为计算劳动力、机具及工程费用提供依据。
①一类土:松软土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等,坚实系数为0.5~0.6,采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
②二类土:普通土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6~0.8,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
③三类土:坚土主要包括软及中等密实黏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8~1.0,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
④四类土:砂砾坚土主要包括坚硬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坚实系数为1.0~1.5,整个先用镐、棍,后用锹挖掘,部分使用楔子及大锤。
⑤五类土:软石主要包括硬质黏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石灰及贝壳石灰石等,坚实系数为1.5~4.0,用镐或棍、大锤挖掘,部分使用爆破方法。
⑥六类土:次坚石主要包括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等,坚实系数为4.0~10.0,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
⑦七类土:坚石主要包括大理石;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石、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等,坚实系数为10.0~18.0,用爆破方法开挖。
土石方的分类土石方工程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工程分支,它涉及到土壤和石方的开挖、运输、填筑和回填等工作。
在土石方工程中,对土壤和石方的分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土石方的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按照物理性质分类土石方根据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土、岩石和矿石。
(1)土:土是由各种颗粒状的矿物、腐殖质和水分组成的自然固体。
土壤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颗粒大小、组成比例、含水量和比重等。
根据颗粒大小不同,土壤可以进一步分为砂土、粉土、黏土和淤泥等。
(2)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质组成的坚硬的地质体。
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火成岩是由岩浆或岩浆侵入形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风化、侵蚀和沉积过程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3)矿石:矿石是含有一定有用矿物质的岩石。
矿石可以根据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类,如铁矿石、铜矿石、金矿石等。
2. 按照工程性质分类土石方在工程上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因此根据其工程性质的不同也可以将其分类。
(1)承载性土石方:这类土石方主要用于承载工程建筑物的重量。
承载性土石方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要求,如承载力要求、排水性要求等。
(2)填筑性土石方:这类土石方主要用于地基填筑,用于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填筑性土石方需要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和可压缩性。
(3)隔离性土石方:这类土石方主要用于隔离地下结构和地面结构之间的不同层次,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隔离性土石方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抗渗性和抗腐蚀性能。
3. 按照用途分类土石方在不同的工程中具有不同的用途,因此也可以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1)填方土石方:这类土石方主要用于填方工程,如路基填筑、堤坝填筑等。
填方土石方需要满足一定的坚实度和稳定性要求,以确保填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第一节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级在进行土石方开挖及确定挖运组织时,须根据各种土石的工程性质及其具体指标来选择施工方法及施工机具。
对土石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土壤级别与特征。
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土包括土质土和岩石两大类。
由于开挖的难易程度不同,水利水电工程中沿用16 级分类法时,通常把前Ⅰ~Ⅳ级叫土(即土质土),Ⅴ级以上的都叫做岩石。
一、土的工程性质(一)土的颗粒分类根据土的颗粒级配,土可分为碎石类土、砂土和黏性土。
按照土的颗粒大小分类,又可分为块石、碎石、砂粒等,详见表4-1。
表4-1 土的颗粒分类(二)土的松实关系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扰动之后,因土体变得松散而使体积增大,这种性质叫做土的可松性。
其松散程度可用土体的可松性系数K (开挖后的松散体积/开挖前的自然体积)表示,各种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4-2。
表4-2 土的密度γ和可松性系数K当自然状态的土挖松后,再经过人工或机械的碾压、振动,土可被压实。
例如,在填筑拦河坝时,从土区取1m3 的自然方,经过挖松运至坝体进行碾压后的实体方,就小于原1m3的自然方,这种性质叫做土的可缩性。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经常有三种土方的名称,即自然方、松方、实体方。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土的体积关系土体在自然状态下是由土粒(矿物颗粒)、水和气体三相组成。
当自然土体松动后,气体体积(即孔隙)增大,当土粒数量不变,原自然土体积V自<松动后的土体积V松;当经过碾压或振动后,气体被排出,则压实后的土体V实<V 自。
三者之间的关系即V实<V自<V松,V实为经压实后的实体方,V松为经扰动后的松方。
对于砾石、卵石和爆破后的块碎石,由于它们的块度大或颗粒组,可塑性远小于土粒,因而它们的压实方大于自然方,详见表4-3。
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为密度。
当1m3的自然土体松动后,土体增大了,因而单位体积的重量变轻了;再经过碾压或振动,使土粒紧密度增加,因而单位体积质量增大,即表4-3 几种典型土的体积变化换算系数式中ρ松——开挖后的土体密度,kg/m3;ρ自——未扰动的土体密度,kg/m3;ρ实——碾压后的土体密度,kg/m3。
土石质分类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请问各位:1、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和桩基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是一样的吗?2、它们各自的分类标准是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分类好像定额比较模糊;3、可以简单地理解:桩基础钻孔中全为土,强为软石、为次坚石、弱风化为坚石吗?4、分类IV、III类分别为路基工程中的哪一类?不好意思,问的比较凌乱,请各位高手指点!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一、土的工程分类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密度(1)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2)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注: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上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基坑底压实及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2、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注: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
5%以下称干土、5%—30%称潮湿土、30%以上称湿土。
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
3、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表示,单位为。
注:土的渗透性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土质。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主要用土的松性系数来判断: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