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制转换
- 格式:ppt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39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重要入门课程。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归纳一下这门课程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是首先要了解的。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电子设备。
从早期的巨型机到现在的微型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
计算机的分类也有多种方式,按照性能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按照用途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如内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U 盘等)。
软件系统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等)。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常见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而编码则用于表示字符、数字等信息,如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第二章: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是我们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
了解其基本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桌面的认识,包括桌面图标、任务栏等。
掌握如何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个性化设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重点,要学会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如只读、隐藏等)。
Windows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工具,如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系统还原等,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维护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型:单选题(50分)、填空题(10分)、操作题(40分)。
考试注意事项:附加题也要做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4代,4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主要的设计思想:用于科学计算的计算机其特点是2.数制转换(二、八、十六进制的整数,小数)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
机器指令以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内部在计算机中,负数是按进行存储和参与运算的。
计算机中,一个浮点数由。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八个二进制位表示的无符号十进制数的范围0~255,有符号的十进制数的范围-127~127例. (123.75)10=( 1111011。
11 )2=( 173。
6 )8=( 7B。
C )16下列四个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
D(A)二进制数11111111 (B)十进制数219(C)八进制数334 (D)十六进制数DA逻辑或运算10101010 OR 01001010,其结果是111010103.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ASCII)7位编码,128个字符;在机器内部,一个字符的ASCII码采用一个字节存储,最高位为0;例.字符A的ASCII码为65,则字符D的ASCII码为(68)二进制为()例:字符中,ASCII码值最大的是()。
D(A)字符9 (B)字符 A (C)空格(D)字符m⏹汉字编码(国标码GB2312-80、机内码、字形码)汉字的处理流程:汉字的输入、汉字的存储、汉字的输出。
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输出码国标码作为汉字交换码用2个字节表示汉字的机内码是将汉字国标码的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置为1转换而来的。
点阵字形编码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以16×16点阵为例):16×16/8=256/8=32 B用32×32点阵的汉字字形表示100个汉字,需要的存储空间是(12800 )B图1.4 汉字信息处理的流程图⒋描述存储容量的单位1B=8bit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 1GB=1024MB=210MB第二章硬件基础⒈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是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只能通过软件起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制的概念,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2、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3、通过学习数制转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和特点。
(2)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难点(1)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理解不同数制之间转换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制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2、示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数制转换的过程。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制转换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中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来处理数据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数制的概念。
2、数制的基本概念(10 分钟)(1)讲解数制的定义:数制是用一组固定的数字和一套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目的方法。
(2)介绍常见的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3)分别讲解不同数制的特点:十进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由0、1、2、3、4、5、6、7、8、9 这十个数字组成,逢十进一。
二进制: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数制,只有 0 和 1 两个数字,逢二进一。
八进制:由0、1、2、3、4、5、6、7 这八个数字组成,逢八进一。
十六进制:由0、1、2、3、4、5、6、7、8、9、A、B、C、D、E、F 这十六个数字和字母组成,逢十六进一。
3、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25 分钟)(1)二进制转十进制方法: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然后将各项相加。
示例:将二进制数 1010 转换为十进制。
计算过程:(1010)₂= 1×2³+ 0×2²+ 1×2¹+ 0×2⁰= 8 + 0 + 2 + 0 =(10)₁₀(2)十进制转二进制方法:除 2 取余,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