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装发展史(1)
- 格式:ppt
- 大小:13.77 MB
- 文档页数:72
西方服饰的历史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
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
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
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
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
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
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西方宗教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待肉体的态度,而人们对待肉体的态度,又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对奥林帕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
这些被尊奉的诸神是多元的、富有人性欲望的。
不仅神有七情六欲,而且人、神之间也可以沟通,二者结合的产物叫做英雄。
因此,这是一种“此岸性的充满了肉感和人情味的观念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这一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赞美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希腊人“对肉体的重视更甚于对精神的关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西方服装设计简史一、古代服装设计在古埃及时期,服装设计已经初具雏形。
人们开始注重衣物的质地、颜色和图案,尤其是法老和贵族们的服饰更是精美绝伦。
古希腊人则注重简单自然的美感,他们的衣物多以白色为主,并以几何图形进行装饰。
古罗马时期,服装设计则更多地体现出豪华和繁琐的特色。
二、中世纪服装设计中世纪的服装设计以欧洲为主,主要分为拜占庭时期、哥特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
拜占庭时期的服装设计注重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哥特时期则以黑色为主调,表现出神秘和庄重的美感。
文艺复兴时期则强调人体的自然美,服装设计更加注重贴身和展示人体曲线。
三、文艺复兴时期服装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设计以意大利为中心,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
这个时期的服装设计注重人体的曲线美,衣物多采用丝绸、锦缎等华丽的材料,色彩丰富多样,表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
四、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是欧洲17世纪的两个重要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上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巴洛克风格注重夸张和豪华,色彩浓烈,多用于宫廷和贵族的服装设计。
洛可可风格则更加精致和细腻,色彩柔和,常见于上层阶级的日常穿着。
五、工业革命与现代服装设计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服装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批量生产的出现使得更多人能够穿上时尚的衣服,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定制服装。
同时,服装设计的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从浪漫主义、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等,都为现代服装设计奠定了基础。
六、20世纪时尚20世纪是时尚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服装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的表现,从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到朋克文化等,都为时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高级定制时装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
七、当代服装设计进入当代社会后,服装设计的风格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
设计师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技术和设计理念,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舒适性的需求。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也在相互融合,为服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罗马的男子服与希腊服装文化相比,特点一:在衣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上是从单纯和朴素向复杂化发展;特点二:罗马服装具有更加明确的性别意识。
(1)托加:1.托加?普拉: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毛织物的罗马市民的正式服装。
2.托加?普莱泰克斯塔:紫色边饰的官员制服。
3.托加?康迪达:经漂白处理过的竞选官吏专用的托加?普拉的一种。
4.托加?普尔拉:灰暗色、深褐色、接近黑色的丧服。
5.托加?佩克塔:紫色织物上有金线刺绣花纹的豪华托加,凯旋将军和皇帝穿用。
6.托加?特拉贝阿:是大礼服,有紫色边饰的彩色托加,颜色依据地位而不同。
(2)其他以方形为基础的外衣:1.拉凯鲁那2.萨古姆3. 帕鲁达门托姆4.阿宝拉5.帕留姆6.佩奴拉7.比尔鲁斯8.莱纳(3)丘尼卡内衣丘尼卡,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装贯头衣,在肩部和腋下缝合,呈“T”字形,袖长及肘,也有长袖和无袖,男子的丘尼卡衣长及膝,女的衣长及踝,腰部系带子。
贵族或官吏的丘尼卡还在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条饰,-“克拉比”,用其宽窄表示官阶的大小。
根据丘尼卡衣长、袖长、用途、及其装饰“克拉比”的变化,可分为:1.丘尼卡?塔拉里斯:衣长及踝、一般有长袖,主要用于女性。
2. 丘尼卡?印提玛:作为内衣,男女都穿。
3.达尔玛提卡:衣身前后都有两条紫色的装饰线-“卡拉比”,帝政后期成了基督教徒的象征物。
5. 丘尼卡?昂古斯提卡拉比亚: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窄条装饰的达尔玛提卡,是上流阶级的标志,公元300年后纯粹成了装饰。
6. 丘尼卡?拉提卡拉比亚:指那两条紫色装饰条较宽,是元老议员门穿的不束腰的丘尼卡。
7. 丘尼卡?帕塔嘎塔:女性专用的丘尼卡,衣身前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装饰带。
8. 丘尼卡?帕尔玛塔:在紫色衣料上用金线绣纹样,由凯旋将军发展为皇帝专用,拜占庭时成了宫廷服。
9. 丘尼卡?佩克塔:也是一种有刺绣装饰的丘尼卡,是神官穿的衣服。
毫无装饰的丘尼卡叫丘尼卡?阿塞玛。
四、罗马的女装(1)斯拖拉:与希顿是一个意思,已婚妇女的衣服,穿在丘尼卡?印提玛外面,衣长直达地面,甚至后下摆托地,贵妇下摆有滚边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