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常服务安全隐患附带标准
- 格式:pptx
- 大小:35.97 MB
- 文档页数:174
现场作业隐患排查附带标准吊装作业1. 背景介绍生产线上的作业涉及到很多操作,其中涉及到吊装作业。
吊装作业在生产工艺流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
但是,在进行吊装作业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旦发生吊装事故,不仅会导致人身伤害,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进行吊装作业之前需要对现场作业隐患进行排查,以确保吊装作业能够安全进行。
2. 现场作业隐患排查在吊装作业之前,需要对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这是保障吊装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措施。
常见的现场作业隐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人员安全隐患人员安全是吊装作业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进行吊装作业之前,需要考虑人员的安全问题,例如作业人员是否已经接受过吊装作业的培训、是否具备进行吊装作业的资质证书、是否穿足够安全的工作服。
2.2. 设备安全隐患设备安全是吊装作业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进行吊装作业之前,需要对吊装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吊装设备没有安全隐患。
例如吊装设备是否得到了合适的检修、维护、保养、保管,以及设备的荷载是否匹配、吊装点和吊装方向是否正确、绳索或钩子是否经过检查和确认等。
2.3. 现场安全隐患现场安全是吊装作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在进行吊装作业之前,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现场的安全。
例如现场是否保持整洁、是否有高空坠物的危险、是否有临时物体阻挡吊装、是否防止火灾等。
3. 标准吊装作业进行吊装作业之前,需要对吊装作业中涉及到的标准进行了解。
标准吊装作业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3.1. 规划吊装作业规划吊装作业是吊装作业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一阶段,需要明确吊装方案、吊装点、吊装高度、起重设备、起重机动力、吊装用具等。
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作业人员合理安排吊装作业。
3.2. 进行安全评估进行安全评估是吊装作业之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在安全评估中,需要考虑吊装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一般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检查通用标准在工业生产中,确保安全生产是企业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检查通用标准至关重要。
一、基础管理方面1、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以及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检查时需查看是否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考核机制。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危险作业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等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检查这些制度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安全操作规程对于各类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检查操作规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员工是否熟悉并严格遵守。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复训、专项培训等。
检查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和考核情况,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5、应急管理企业应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检查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演练的效果和记录。
二、设备设施方面1、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检测,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设备的安全附件应完好有效。
2、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可靠,线路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配电箱、开关柜应具备防雨、防潮、防尘等措施,漏电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
3、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应设置防护装置,联锁、制动装置应灵敏可靠,设备的润滑、冷却系统应正常运行。
4、消防设备设施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设施应齐全完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畅通无阻,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符合要求。
5、厂房建筑厂房的结构应稳固,承重构件无变形、裂缝等现象,防雷、防静电设施应有效,通风、采光应良好。
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标准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排查工作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排查标准、排查内容、排查方法和排查周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排查标准。
1. 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包括《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符合法律规定。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安全隐患特点,企业应当根据所属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排查,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3. 企业内部标准,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排查工作的落实和有效性。
二、排查内容。
1. 生产设备,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排查,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性等。
2. 生产场所,对生产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包括场所的通风情况、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危险化学品的存放情况等。
3. 员工行为,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排查,包括员工是否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等情况。
4. 管理制度,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排查,包括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情况、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意识的普及情况等。
三、排查方法。
1. 定期检查,建立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对生产设备、生产场所、员工行为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2. 不定期抽查,除了定期检查外,还应当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某一特定方面或者某一特定部门进行抽查,增加排查的全面性和随机性。
3. 深度排查,针对某一重大活动、某一新设备投入使用等情况,进行深度排查,确保特定情况下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
四、排查周期。
1. 日常排查,对于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应当进行日常排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处理。
2. 定期排查,建立定期的排查周期,如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等,对企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
企业常见隐患清单及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或其他不正常事件发生的安全或环保问题。
企业中存在的隐患不仅会危及员工的生命健康之外,还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隐患排查体系,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企业运营期间,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身伤害隐患1.司机超速行驶、追尾、疲劳驾驶等交通安全隐患;2.机械设备受损、使用不当、保养不到位等机械安全隐患;3.高处作业、操作无防护措施等高处作业安全隐患;4.超员、挤压、污染等人群安全隐患;5.高温、低温、噪声、粉尘等环境因素造成的职业病隐患。
环保隐患1.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污染隐患;2.噪音扰民、污染周边环境等环境污染隐患;3.操作不规范、污染物料管理不当等操作污染隐患。
在发现企业存在安全隐患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此隐患是否属于重大安全隐患。
下面是重大安全隐患的判定标准。
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重大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装置、场所领域内存在重大的、多发的、漏报漏查的事故隐患;2.涉及人员和环境中重大风险因素的场所出现可导致严重后果的巨大安全隐患;3.过程、装置、场所产品、工艺、设施等项目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隐患;4.其他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安全隐患。
在评估安全隐患等级时,需要考虑规模大小、潜在风险、危害程度、严重后果等因素。
如果安全隐患确实存在并且属于重大安全隐患,应该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消除危险。
总之,隐患排查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减少潜在风险,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工业企业常见安全隐患整改对应依据标准在工业生产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工业企业常常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并整改这些安全隐患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工业企业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应的整改依据标准。
一、电气安全隐患1、电线电缆敷设不规范隐患表现:电线电缆未按照规定的路径敷设,随意吊挂或铺设在地面上,容易受到外力损伤,引发短路、漏电等事故。
整改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18),其中明确规定了电缆敷设的方式、路径、间距等要求。
2、电气设备接地不良隐患表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连接不可靠,接地电阻过大,无法有效将漏电电流导入大地,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整改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该标准对电气设备接地的方式、接地电阻值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3、配电箱、开关柜防护不足隐患表现:配电箱、开关柜的门未关闭或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容易触及带电部位。
整改依据标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总则》(GB 72511-2013),规定了配电箱、开关柜的防护等级和防护措施要求。
二、消防安全隐患1、消防设施配备不足隐患表现:企业内未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或者消防设施已经过期或损坏无法使用。
整改依据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其中明确了不同类型、规模的工业建筑应配备的消防设施种类和数量。
2、疏散通道堵塞隐患表现:疏散通道被货物、杂物堵塞,或者疏散通道的宽度不符合要求,影响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逃生。
整改依据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对疏散通道的宽度、畅通性等有严格的规定。
3、防火分区不符合要求隐患表现:工业厂房内的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控制火势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