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第12章:广域网PPP协议封装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57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的封装一、目的和范围本协议旨在规定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协议的封装方式,以实现数据在广域网中的传输和交换。
本协议适用于广域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二、术语定义1.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指覆盖广范围的网络,由多个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相互连接而成。
2. 协议封装(Protocol Encapsulation):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将上层协议的数据包封装到下层协议的数据包中,以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
三、协议封装方式1. 数据链路层封装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在数据链路层进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 帧封装:将上层协议的数据包封装到数据链路层的帧中,添加帧头和帧尾等必要字段。
b. MAC地址封装:在帧头中添加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以标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方。
c. 网络类型封装:在帧头中添加网络类型字段,指明数据包所属的网络类型(如以太网、ATM等)。
d. CRC校验封装:在帧尾中添加CRC校验字段,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2. 网络层封装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在网络层进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 IP封装:将数据链路层的帧中的数据包提取出来,封装到网络层的IP数据包中。
b. 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封装:在IP数据包头部添加源IP地址和目的IP 地址,以标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方。
c. TTL封装:在IP数据包头部添加TTL(Time to Live)字段,用于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生存时间。
d. IP选项封装:根据需要,可以在IP数据包头部添加一些可选字段,如记录路由信息等。
3. 传输层封装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在传输层进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 TCP/UDP封装:将网络层的IP数据包提取出来,封装到传输层的TCP或UDP数据包中。
b. 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封装:在TCP或UDP数据包头部添加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以标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方。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的封装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广域网协议的封装方式,确保数据在广域网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本协议适用于广域网通信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过程中。
二、术语定义1.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指覆盖范围广、跨越较大地理区域的计算机网络。
2. 协议封装(Protocol Encapsulation):指将数据包按照特定的协议格式进行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
3.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指OSI模型中的第二层,负责将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分组封装成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4. 网络层(Network Layer):指OSI模型中的第三层,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三、协议封装的基本原则1. 封装格式:协议封装应采用标准的封装格式,如以太网帧格式、PPP封装格式等,以确保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
2. 封装字段:协议封装应包含必要的字段,如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等,以便接收方正确解析和处理数据包。
3. 封装协议:协议封装应选择适合广域网传输的协议,如IP协议、MPLS协议等,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路由功能。
4. 封装效率:协议封装应考虑广域网传输的带宽和延迟特性,尽量减少封装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5. 封装安全:协议封装应支持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安全机制,以保护数据在广域网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四、常用的广域网协议封装方式1. IP封装:将数据包封装为IP数据报的格式,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类型和数据等字段。
IP封装适用于基于IP网络的广域网通信。
2. MPLS封装:将数据包封装为MPLS标签的格式,包括标签头、标签值和数据等字段。
MPLS封装适用于基于MPLS网络的广域网通信,可提供更好的路由和负载均衡能力。
3. PPP封装:将数据包封装为PPP帧的格式,包括起始标志、地址、控制、协议和数据等字段。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的封装一、引言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指覆盖范围广泛的计算机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通过路由器或其他设备连接而成。
为了实现广域网的数据传输和通信,需要使用特定的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和解封装。
本协议旨在规范广域网协议的封装过程,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定义1.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WAN Protocol Encapsulation):指将待传输的数据包添加协议头和协议尾,以便在广域网中进行传输和路由的过程。
三、协议封装的流程1. 数据分段(Segmentation):将待传输的数据包根据最大传输单元(MTU)进行分段,确保每个数据段的大小不超过MTU的限制。
2. 协议头添加(Header Addition):在每个数据段的开头添加协议头,用于标识数据段的类型和相关信息,如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版本等。
3. 协议尾添加(Footer Addition):在每个数据段的结尾添加协议尾,用于校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4. 封装完成(Encapsulation Complete):经过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原始数据包已完成封装,可以进行广域网传输。
四、协议封装的安全性保障1.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在协议封装过程中,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
2. 认证机制(Authentication Mechanism):在协议头中添加认证信息,确保数据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合法和可信。
3. 防篡改机制(Tamper-Proof Mechanism):通过协议尾中的校验值,验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4. 防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 Prevention):引入时间戳或序列号等机制,防止恶意攻击者重复发送已经传输过的数据包。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的封装一、引言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指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网络,它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通常通过公共或专用的电信线路进行连接。
为了在广域网中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需要对数据进行封装,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协议旨在规定广域网协议的封装标准,以确保各种网络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格式;2.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过程;3.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参数;4.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算法。
三、术语和定义1.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公共或专用的电信线路进行连接。
2. 封装(Encapsulation):将数据包装成特定格式以便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
3. 封装格式(Encapsulation Format):广域网协议在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包封装格式。
4. 封装过程(Encapsulation Process):将数据进行封装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5. 封装参数(Encapsulation Parameters):影响封装过程的配置参数。
6. 封装算法(Encapsulation Algorithm):用于对数据进行封装的算法。
四、封装格式1. 数据包格式广域网协议的封装格式应包括以下字段:1.1 头部字段:包含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1.2 负载字段:包含待传输的数据。
2. 头部字段格式头部字段应包含以下信息:2.1 源地址:指示数据包的源设备地址,使用IP地址格式;2.2 目标地址:指示数据包的目标设备地址,使用IP地址格式;2.3 协议类型:指示数据包中封装的协议类型,使用数字或代号表示;2.4 长度:指示数据包的总长度,以字节为单位;2.5 校验和:用于验证数据包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
网络工程与实践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配置
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PAP验证配置
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CHAP验证配置
实验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实验目的:
1.掌握广域网HDLC封装配置
2.理解DCE、DTE
3.理解封装匹配
4.掌握PAP、CHAP验证配置
5. 理解验证过程
实验设计:
PPP是一种比HDLC功能丰富的广域网封装协议,支持身份认证、多链路捆绑等,此实验将要验证PPP协议。
设备配置记录:
一.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配置
1.恢复出厂设置
姓名:
班级:
组号:
年级:
指导教师:
成绩:
2.Router-B的配置
3.查看配置
4.测试连通性
二.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PAP验证配置
1.恢复出厂设置
2.Router-B的配置
3.查看配置
4.测试连通性
三.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CHAP验证配置
1.恢复出厂值
2.Router-B的配置
3.测试连通性。
广域网协议封装与认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PPP协议及其组成、帧结构。
(2)理解PPP会话建立的过程。
(3)理解PAP认证、CHAP认证及其特点。
(4)掌握PPP封装、PAP认证、CHAP认证的配置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完成PPP协议封装的配置。
(2)能够完成PAP单向、双向认证的配置。
(3)能够完成CHAP单向、双向认证的配置。
3.素养目标(1)培养沟通交流及团队合作意识(2)养成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3)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学重点】PAP单向、双向认证的配置。
【教学难点】CHAP单向、双向认证的配置。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企业组建局域网后都要接入广域网,在接入广域网过程中有多种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用,但使用最广泛的是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简称PPP),它不但能够将局域网接入广域网,而且还能够兼容不同厂商的设备,同时它还提供了两种认证方式,以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如何实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教学过程】任务一:PPP协议拓扑结构:PPP协议拓扑结构如图10-1所示。
图10-1 PPP协议拓扑结构所需设备:路由器(型号1841)两台、V.35线一根。
规划IP地址:路由器RA端口s0/0/0的IP地址:192.168.0.1/24。
路由器RB端口s0/0/0的IP地址:192.168.0.2/24。
设备连线:路由器RA端口s0/0/0→路由器RB端口s0/0/0。
任务要求:在路由器RA和RB的s0/0/0端口上封装PPP协议。
知识点链接:4.封装PPP协议的配置路由器串行端口默认封装的是HDLC协议,如果要封装PPP协议,使用如下命令配置。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串口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配置时,需要在两个串口上都配置,另外,串行端口上除了可以封装PPP协议外,还可以封装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帧中继链路协议(Frame-relay)、封装X.25分组交换协议等。
通过广域网端口S0连接总公司与分公司网络。
分别对两台路由器的广域网端口S0封装PPP协议、分配IP地址,并配置静态路由,这样,公司网络内的主机设置IP地址及网关后就可以相互通信了。
连接拓扑图如图10.1所示。
1. Router0路由器的配置第1步: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将路由器名称配置为“RouterA",输入命令后,马上生效,立即下以看到提示符改为RouterA.PPP协议封装第2步: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密码。
进入路由器vty0至vty4虚拟终端线路模式。
将路由器远程登录口令设置为“100”。
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第3步:配置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将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配置为“100"第4步:为路由器各接口封装PPP协议及分配IP地址。
为fa 0分配IP地址。
为端口S0封装PPP协议并分配rp地址。
由于RouterA的S0端口为DCE,要配置时钟,此处配置时钟频率为640000查看此时路由器的S0端口状态。
第5步: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静态路由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指定去目标网络192.168.2.0时的下一跳地址192.168.12.2(下一个路由器的入口地址);另一种方法是指定去目标网络192.168.2.0时的本路由器的出口serial 0第6步:查验路由表,此时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路由表,此时没有S0端口所在网段的直连路由,原因是此时这条链路还没处在连通状态。
2. Router1路由器的配置第1步: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将路由器名称配置为“RouterB "第2步: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密码。
进入路由器vty0至vty4虚拟终端线路模式。
将路由器远程登录口令设置为“100"0第3步:配置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将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配置为“100"第4步:为路由器各接口封装PPP协议及分配IP地址。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尊敬的客户,感谢您选择我们作为您的协议撰写专家。
根据您的任务名称,我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广域网协议封装的标准格式协议。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
【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协议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定义广域网协议的封装标准,以确保在广域网环境中的数据传输安全、稳定和高效。
【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广域网进行数据传输的相关方。
【协议内容】:1. 定义1.1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指覆盖广泛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LAN)互连而成。
1.2 协议封装:指在广域网传输过程中,将数据包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封装,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协议封装标准2.1 数据包格式:广域网协议封装应采用标准的数据包格式,包括数据包头部和数据包载荷。
2.2 数据包头部:数据包头部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等,以便于数据的正确路由和处理。
2.3 数据包载荷:数据包载荷应包含待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数据。
3. 封装过程3.1 数据封装:在发送端,数据包应按照协议规定的格式进行封装,包括添加头部信息和载荷数据。
3.2 数据解封:在接收端,数据包应按照协议规定的格式进行解封,以获取原始数据。
4. 协议安全性4.1 数据加密: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协议封装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4.2 认证机制:为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协议封装可以包含认证机制,对发送方和接收方进行身份验证。
5. 协议性能优化5.1 压缩算法:为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协议封装可以采用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5.2 数据分片:为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需求,协议封装可以将数据分割成多个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6. 协议维护与更新6.1 维护责任:协议的维护责任由协议的发布方承担,包括修复漏洞、更新功能等。
广域网PPP协议封装样本广域网P PPP协议封装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网广域网PPP协议封装某公司下属有多个分公司,并且总公司与分公司分别设在不同的城市,为了顺利开展公司业务,要求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网络通过路由器相连,,实现公司网内部主机相互能信.P IP地址::掩码::P IP地址::掩码::F F0/0:F F0/0:S S2/0:S S2/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一个路由器:Router>en Router#conf tRouter(config)#int f0/0Router(config-if)#ip add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s2/0(进入串口)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给端口定义P PPP 协议,,encapsulation[in?k?psju?lei??n])Router(config-if)#ip addRouter(config-if)#clock rate64000(为由于端口为DCE,要配置时钟,此此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为处配置时钟频率为6400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p route(配置静态路由)Router(config)#exit第二个路由器: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int f0/0Router(config-if)#ip add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s2/0(进入串口)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给端口定义PPP协议)Router(config-if)#ip addRouter(config-if)#clockrate64000(为由于端口为DCE,要配置时钟,此此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一、引言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指覆盖广泛地域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互连而成。
为了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需要对数据进行封装和解封装。
本协议旨在规定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和解封装的标准格式,以确保数据在广域网中的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协议内容1. 封装过程广域网协议的封装过程是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的关键步骤之一。
封装过程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1 确定目标主机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1.2 将数据包分割成合适的大小,以适应广域网传输的要求。
1.3 添加协议头部信息,包括源主机地址、目标主机地址、数据包大小等。
1.4 添加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5 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1.6 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到广域网中。
2. 解封装过程解封装过程是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从广域网传送到目标主机的关键步骤之一。
解封装过程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接收到封装后的数据包。
2.2 检查数据包的协议头部信息,包括源主机地址、目标主机地址、数据包大小等。
2.3 进行错误检测和纠错操作,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4 对数据包进行解密操作,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5 将解封装后的数据包传送到目标主机。
3. 封装和解封装的标准格式为了确保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和解封装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需要遵循以下标准格式:3.1 协议头部信息应包括源主机地址、目标主机地址、数据包大小等必要信息。
3.2 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应采用可靠的算法和技术,如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3.3 加密和解密操作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加密算法和技术,如AES、RSA等。
3.4 数据包的分割大小应根据广域网传输的要求进行调整,以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3.5 封装和解封装过程中的操作顺序应一致,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的封装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广域网(WAN)协议的封装方式,确保数据在广域网中的传输安全、高效和可靠。
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域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需求,封装协议的设计和使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协议旨在提供一种通用的广域网协议封装标准,以便各种网络设备能够无缝地进行数据传输。
三、协议封装格式1. 数据帧头部- 源地址:4字节,表示数据源的物理地址。
- 目标地址:4字节,表示数据目标的物理地址。
- 协议类型:2字节,表示封装的协议类型。
- 标志位:1字节,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特殊属性。
- 长度:2字节,表示数据帧的长度。
2. 数据帧负载- 数据:根据协议类型的不同,数据帧的负载可以是各种格式的数据。
3. 数据帧尾部- 帧校验码:2字节,用于校验数据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协议封装流程1. 获取待封装的数据。
2. 构建数据帧头部,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标志位和长度。
3. 将数据帧头部与待封装的数据拼接成完整的数据帧。
4. 计算数据帧的帧校验码。
5. 将帧校验码添加到数据帧尾部。
6. 将封装后的数据帧发送到广域网中。
五、协议封装示例假设我们要封装一个以太网协议数据包,具体步骤如下:1. 获取待封装的以太网数据包。
2. 构建数据帧头部,源地址为00:11:22:33:44:55,目标地址为AA:BB:CC:DD:EE:FF,协议类型为0x0800(表示IP协议),标志位为0,长度为数据帧长度。
3. 将数据帧头部与待封装的以太网数据包拼接成完整的数据帧。
4. 计算数据帧的帧校验码。
5. 将帧校验码添加到数据帧尾部。
6. 将封装后的数据帧发送到广域网中。
六、协议封装的优势1. 数据传输安全性:通过封装协议,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在广域网中的传输安全性。
2. 数据传输效率:封装协议可以对数据进行压缩、优化等处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减少网络带宽的消耗。
广域网协议的封装尊敬的客户,感谢您选择我们作为您的协议撰写专家。
根据您所提供的任务名称,我们将为您撰写一份关于广域网协议封装的标准格式协议。
以下是详细内容:协议名称:广域网协议封装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定广域网协议封装的标准格式,以确保在广域网通信中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安全性。
二、定义1.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指由多个局域网(LAN)或城域网(MAN)组成的网络,覆盖较大地理范围。
2. 协议封装:将传输层或应用层数据包装成适合在广域网中传输的格式。
三、协议封装规范1. 协议类型:协议封装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类型,如IP(Internet Protocol)、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等。
2. 头部格式:协议封装应包含头部信息,以便接收方正确解析数据包。
头部格式应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数据长度等字段。
3. 数据分片:若数据包长度超过传输介质的最大限制,则应将数据包进行分片,并在头部中标识分片信息,以便接收方正确重组数据。
4. 错误检测:协议封装应包含错误检测机制,如校验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等,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5. 安全性保障:协议封装可以加密数据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如使用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进行加密传输。
四、协议封装实施1. 实施环境:协议封装应在支持广域网通信的设备上进行,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2. 配置要求:在设备上配置协议封装时,应设置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等参数,并确保设备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带宽以支持协议封装的运行。
3. 网络拓扑:协议封装应根据实际网络拓扑进行配置,包括确定广域网连接的物理链路、路由器的路由表等。
五、协议封装管理与维护1. 监控与故障排除:对协议封装进行定期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保障广域网通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