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格式:docx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7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摘要:世界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新中国外交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后,也站在了一个空前的起点上。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即新中国的外交史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在这里,我主要是根据新中国各时期对外关系的转变,把新中国外交史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联苏反美、反美反苏到联美遏苏,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中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
World the wheel of history has sailed into the 21st century, new China’s diplomacy in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after the clouds, and changes in a new starting point. Over half a century of China, one should not be evaded the history of diplomacy the problem before us that China’s history of diplomacy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 Here, I mainly based on the new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with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new china's diplomatic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our phases can be summed up in revolt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oppose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halt the Soviet uni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our friendly relations. China's diplomatic continue to matur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 complete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and its foreign style.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霸权主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由此,新中国的外交也正式开始启动。从此,中国告别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的历史。从50年代的“一边倒”的战略抉择,联合苏联,对抗美国,60年代“两个拳头大人”的外交战略,既反对苏联又对抗美国,到70年代“一条线”的战略调整,逐步确立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走向独立的“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由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中国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一.联苏反美
1948年春,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国民党的败绩日趋明显,美、苏、法等一些外国政府或驻华使者先后向中共表示,希望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1949年1月至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两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条方针,并明
确地说“我们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即“一边倒”的方针。这三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这一阶段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一)“另起炉灶”的方针
“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三大战役胜利后,在原则性规定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基本政策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提出的。“另起炉灶”方针有其对外和对内两层含义,即怎样处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与外国的现有关系问题和怎样奖励新中国外交队伍的问题。其核心是不继承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制定的外交关系,把不平等的外交关系彻底割断。毛泽东指出凡与国民党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国都可与之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关系彻底割裂相对应的是建立一支全新的外交队伍,这也是“另起炉灶”的另一层含义。有了一个新的外交关系的基础,又有了一支合格的外交队伍,新中国便有了执行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基本保证。
(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1949年2月,毛泽东在石家庄会见苏联领导人米高扬时,在谈到新政权的对外政策总方针时首次阐述了这一政策思想。后来周恩来总理在解释毛泽东这一思想时更明确的指出:“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楚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帝国主义的军事力量被赶走了,但帝国主义百年来的经济势力还很大,特别是文化影响还很深。这种情况会使我们的独立收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该政策的核心含义就是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与势力清楚干净以后再谈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三)“一边倒”的方针
“一边倒”也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在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坚定的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将发展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根据该方针,我国与苏联、东欧以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近的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
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此外,我国还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亚非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同非洲各国的联系。
二.反苏反美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外交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同时在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压力下,开拓前进。中国采取了反美反苏,“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方略。
(一)展开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1958年苏联提出建立中苏共有共管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毛泽东和中国其他领导人严辞拒绝了这种要求。苏联领导人大为不满。随后,苏联采取了恶化两国关系的一系列步骤。1959年6月,单方面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及有关技术资料。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后,苏联不问是非曲直,于1959年9月发表指责中国、偏袒印度的声明,把中苏分歧公之于众。1960年4月,为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不指名的批评苏共领导的某些观点。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以后,苏共领导、苏联报刊和受苏共影响的一些国家共产党连篇累牍地发表决议、声明、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挑起中苏大论战。中苏论战打破了长期以来苏共在国际共运中以老子党自居的局面,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自主地位,反对了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这对于各国共产党摆脱苏联的控制,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的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斗争
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美国继续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一方面它武装插足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武装侵略越南,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台湾海峡采取的军事冒险政策不但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且在其盟国中引起了强烈不安,美国国内也有许多人反对这一政策。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9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