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39
(二)职业性化学中毒(含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职业性化学中毒总论(1)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掌握)(2)毒性和靶器官(掌握)(3)毒物种类、来源及存在形式(掌握)(4)接触机会及进入途径(掌握)(5)毒物对人体危害(掌握)(6)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掌握)2、常见化学物的危害(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掌握)(2)汞及其无机化合物(掌握)(3)锰及其化合物(掌握)(4)镉及其化合物(熟悉)(5)铬及其化合物(熟悉)(6)砷、磷及其化合物(熟悉)(7)钡、铊、氟、氰及腈类(了解)(8)刺激性气体;代表物:氯气、氮氧化物、氨、光气(掌握)(9)窒息性气体;代表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掌握)(10)有机溶剂及其他有机物苯、正己烷(掌握)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汽油、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化硫(熟悉)甲苯、二甲苯、甲醇、甲醛、丙烯酰胺、四乙基铅(了解)(11)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熟悉);代表物: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12)农药(熟悉);代表物:有机磷、拟除虫菊酯3、职业性化学中毒诊断(1)诊断原则(掌握)(2)职业病诊断标准应用(掌握)(3)常见化学物中毒诊断要点(熟悉)4、职业性皮肤病(1)职业性皮肤病临床表现(掌握)(2)职业性皮肤病诊断(熟悉)5、职业性肿瘤(1)苯所致白血病(掌握)(2)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熟悉)(3)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β-萘胺所致膀胱癌(了解)6、其他职业病(1)其他职业病(金属烟热)(熟悉)(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了解)。
8章中毒第一节总论【病因和机制】(一)病因1.职业性中毒:中毒途径是经呼吸道。
农药厂、煤气厂工人,电池厂工人铅中毒,温度计厂工人汞中毒。
2.生活性中毒:中毒途径是经消化道。
毒蘑菇中毒等。
(二)机制局部刺激,腐蚀作用,造成组织细胞缺氧,麻醉作用,抑制酶的活性,干扰细胞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竞争受体。
【治疗和预防】(一)治疗原则:终止接触毒物,迅速清除进入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或拮抗剂,对症治疗。
1.催吐:饮温水300〜500ml,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导泻:选用硫酸镁。
1:5000钾洗胃。
(昭昭老师速记:“高”手“对”决)。
②敌百虫在碳酸氢钠碱性溶液的环境下转变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因此敌百虫中毒禁用2%碳酸氢钠(昭昭老师速记:不要“轻敌”(敌百虫-氢氧化钠))。
③禁忌洗胃:强酸、强碱;惊厥、昏迷患者。
1999-50A.服毒后的洗胃处理,下列哪项术正确?A.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有效B.超过6小时多数洗胃已无必要C.吞服强腐蚀性毒物者,不宜洗胃D.惊厥患者不宜穿管洗胃E.昏迷患者插胃管易致吸入性肺炎,洗胃应慎重(共用题干)A.l:5000高保酸钾B.2%碳酸氢钠C.0.3%H2O2 C.0.3%氧化镁D.5%硫酸钠2003-103B,有机磷(对硫磷)农药中毒的洗胃液是2003-104B.镇静药物中毒的洗胃液是1994-59A.误服下列哪种药物应禁忌洗胃?A.东苞着碱B.水杨酸盐C.盐酸麻黄碱D.亚硝酸盐类3.导泻:一般不使用油性泻药,以免促进脂溶性的毒物吸收。
导泻药常用的是硫酸钠或硫酸镁溶液,口服或经胃管内注入。
硫酸镁吸收过多,可导致镁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故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昏迷、硫化锌或有机磷中毒晚期都不宜使用。
(共用题干)A.硫酸钠导泻B.硫酸镁导泻C.二者均可用D.二者均不可用1998-133C.脂溶性毒物中毒后导泻用1998-134C.昏迷患者导泻用(共用题干)A.生物毒类中毒B.已二醇中毒C.氯酸盐中毒D.导眠能中毒E.短效巴比妥类中毒2005-121B.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的首选指征是2005-122B,最适于血浆置换治疗的中毒是(共用题干)A.短效巴比妥类B.苯巴比妥C.水杨酸类D.甲醇E.锂2002-105B.血液灌注可清除2002-122B.透析疗法不能很好清除(共用题干)A.血液透析B.应用强的利尿剂C.二者均可用D.二者均不同2000-131C.苯巴比妥钠中毒2000-132C,有机磷杀虫药中毒1999-153X.下列哪种物质中毒可釆用血液透析?A.苯巴比妥B.甲醇C.导眠能D.有机磷杀虫药2016-171X.下列药物中毒时,釆用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的有A.苯巴比妥B.茶碱C.水杨酸类D.有机磷杀虫药第二节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有机磷毒物进入体内后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功能,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呼吸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命活动。
中毒总论讲稿一、中毒的定义: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称中毒。
包扩三个层面意思:1.有毒的化学物质2.达到中毒剂量3.对全身造成损害。
学习中毒的目的:了解中毒的途径和引起人体致病的规律,指导预防和诊治疾病。
病例分享二、毒物的来源据来源和用途分:1.工业毒物:硫化氢,砷2.药物:感冒药,降压药3.农药:百草枯,有机磷农药4.有毒动植物:曼陀罗,毒蛇,野蜂三、中毒分类及病因急性:短时间内吸收大剂量毒物可引起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不积极治疗,可危及生命。
如急性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长时间吸收小量毒物可引起慢性中毒,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缺乏中毒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容易误诊和漏诊,如化妆品导致的重金属中毒。
病因分为:职业性中毒及生活性中毒,生活中自服毒物占比较大。
四、中毒的机制:(难点)1 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如强酸、强碱。
2 缺氧:CO、氰化物等。
3 麻醉作用:如有机溶剂和吸入性麻醉药。
4 抑制酶活力: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
5 干扰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如百草枯、酚类。
6 受体的竞争:如阿托品阻断毒蕈碱受体五、毒物在体内的代谢:吸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途径进入人体。
经呼吸道吸收入血的毒物较消化道快20倍,故患者中毒症状严重,病情发展快,如一氧化碳中毒。
代谢: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作用进行代谢。
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少数毒性反而增加,如对硫磷氧化为对氧磷毒性增加300倍排出:气体和易挥发的毒物吸收后,一部分以原形经呼吸道排出,大多数毒物由肾脏排出。
很多重金属及生物碱由消化道排出,少数毒物经皮肤排出,此外,铅、汞、砷等可由乳汁排出。
六、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理化性质:化学物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空气中毒物的颗粒愈小,挥发性愈强,溶解度愈大,吸入肺内的量愈多,毒性也愈大。
个体的易感性:对毒物的敏感性不同,这与性别、年龄、营养、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有关七、诊断(重点):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问诊:对生活性中毒,如怀疑服毒,要了解生活情况、精神状况和长期服药的种类、身边有无药瓶、药袋、家中药物有无缺少等,同时估计服药时间剂量对CO中毒,了解室内炉火、烟囱以及当时同室内其他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