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药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 格式:docx
- 大小:17.39 KB
- 文档页数:5
⼤专药学学什么课程主要学什么内容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药事法规》、《药品市场营销学》。
⼤专药学学什么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药事法规》、《药品市场营销学》。
药学主要研究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合成与分析、药物⽣产设备操作与维护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向制药⾏业进⾏药品的⽣产、加⼯、检验、营销与管理等。
例如:中成药和西药的⽣产,胶囊、含⽚等药物制剂的加⼯,药品质量的检验,药品的销售与管理等。
专科药学专业好找⼯作吗
社会对药学⼈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专业的⼤学⽣就业率⾼达95%.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活⽔平提⾼以后,⼈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企业对药学⼈才⽐较青睐。
还有⼀块就是⽣化药品,这是⼀个新兴也是尖端的⾏业,发展前景很好。
药学专业毕业⽣主要分配到制药⼚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产质量保证和合理⽤药等⽅⾯的⼯作,也有很多⼈从事药品销售代理。
大专药学主修课
大专药学主修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药物学:主要学习不同药物的研发、制备、存储和使用等方面知识。
包括药物分类、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的药理学作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
2. 药剂学:主要学习药物的制剂和配方等内容。
包括药物的配方设计、药物的稳定性研究、药物的制剂方法等。
3. 药理学:主要学习药物对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包括药物的药理学作用、药物的药效学研究等。
4. 病理学:主要学习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过程。
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反应等。
5. 药事管理学:主要学习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
包括药物安全监测、药物信息管理等。
6. 临床药学:主要学习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包括用药指导、药物剂量的调整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等。
7. 药物分析学:主要学习药物化学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包括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纯度分析等。
除了以上主修课程,还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专业选择,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药理毒理
学、微生物学等。
不同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可参考相关学校的课程介绍。
专科药学专业学什么专科药学是一门深入学习药物科学和药物应用的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药物生产、研发、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医药人才。
学生在专科药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将学到以下内容:1.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专科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学习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将了解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掌握药物的命名规则和命名方法。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药物分子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其他药物和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专科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学生将学习药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以及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检验的技术。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学会使用各种仪器仪表进行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 药物学与药理学药物学与药理学是专科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科学课程。
药物学主要涉及药物的种类、药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物的质量控制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类药物的特性和应用。
药理学则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学生通过学习药物学和药理学,能够理解和分析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和效果,以支持合理的药物应用。
4. 药物生物学药物生物学是专科药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学生将学习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药效学特性。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药物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内容。
5. 药物制剂学药物制剂学是专科药学专业中关于药物制剂开发和生产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药物制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药物在不同制剂形式中的选择和适应性处理,了解不同制剂形式对药物吸收和释放的影响。
通过学习药物制剂学,学生将具备开发和优化药物制剂的能力。
大专药学主修课大专药学专业是一门涉及药物知识、药理学、药剂学以及药物制剂等领域的学科。
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希望从事药物相关工作的人才。
主修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药学领域中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
大专药学专业的主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的基础科学。
它主要研究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以及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化学课程涵盖了有机化学、药物分析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的学科。
药理学课程使学生了解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方式、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等知识,为合理用药提供基础。
3.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制药技术和药物制剂的学科。
药剂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药学制剂技术,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剂型设计和药物质量控制等知识。
4.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的分离和定量方法的学科。
药物分析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现代仪器仪表和分析方法,对药物的成分和质量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是药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技术。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课程外,大专药学专业的主修课程还会涉及到临床药学、药事管理、药物毒理学以及药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药学知识和技能。
大专药学专业的主修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并重。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初步了解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实验课程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有机会亲自参与药物的制备、分析和检测过程。
在主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大专药学专业的学生将接触到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医药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通过实践案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药学的实际应用;而了解医药行业的最新动态,则让学生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脉搏,为将来从事药物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总之,大专药学专业的主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不仅掌握了药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临床思维和科学精神,为日后从事药物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卫生行业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在这个行业中,药学专业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大部分人攻读的专业。
在我国,也有不少人选择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攻读自己的梦想。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是以培养药学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为重点的专业,主要课程包含有医药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品管理等等。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依据这些学科的基础,学习药物的制剂、使用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药学专业的培养主要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要教育方式。
在理论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类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在实践教学阶段,学生将会接触到各类药物的实验室制剂和现实应用、执业技能、患者咨询等等。
此外还需通过实习来加强对临床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阶段性毕业设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医学、卫生、科研、企业等各个领域的招聘需求。
它主要对接对象为从医学院、卫生学院毕业并希望成为执业药师的大学本科生和其他各类中专、技校机构提供的药学技能人才。
这一专业既注重知识面的丰富和多样化,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药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它需要学生拥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挑选学生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包括学业成绩、实际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等。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背景、人际交往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并且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
在完成药学专业学业后,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药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从事医药企业的研发管理、科技创新、生产制造、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医疗机构从事药房管理、药品咨询与指导等工作。
此外,药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从事药学研究与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卫生学科,具有广阔的学科前景、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国家开放大学医药卫生大类药学类药学(中药方向)专业(专科)专业规则说明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科,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最长八年。
专业培养目标:面向大中药健康产业链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从业人员,培养掌握现代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备中药生产、管理、销售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中药使用与服务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本专业共设置6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延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
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7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统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
统设选修课:英语Ⅰ(1)、大学语文。
非统设选修课:法律基础、英语Ⅰ(2)。
2.专业基础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8学分。
统设必修课: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药)。
统设选修课:人体解剖生理学、医用基础化学。
3.专业核心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24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30学分。
统设必修课:中医药学概论、药剂学、调剂学、药物治疗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
统设选修课:药事管理与法规。
非统设选修课:方剂学、制药工程、生药学。
4.专业延展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4学分。
统设选修课:医药商品营销实务、中草药栽培技术、老年人体质辨识与养生保健。
非统设选修课: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医学信息学概论、中药商品学、健康管理、中老年疾病与保健、环境卫生学、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5.通识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参照开放教育专科专业通识课模块选修。
6.综合实践社会实践,4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
7.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相关课程的关系《药物化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科类药学专业专科层次统设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要在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的基础上,主要学习药物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合成方法等,为后续课程如药剂学、药用分析化学等的学习打下基础,是全面掌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知识的重要桥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典型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体内代谢与活性及毒副作用的关系,掌握化学结构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和特殊个性,为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物准备必要理论基础;理解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结构形成和制备原理,为质量控制和检验准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了解新药发展的去向,初步掌握由结构命名查找资料的方法,理解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为基础的应用学科,有较多复杂的结构式和反应式,比较难学。
根据电大的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合理控制总量,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降低教学难度。
2、本课程通过具体的药物实例,讲解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体内转化、稳定性、药效等关系,药物品种繁多,新药层出不穷,各类典型药物的选择应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成熟的、久用不衰的代表药。
3、实验的安排最好与课程学习进度同步。
4、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理论要紧密结合实际。
5.本课程可以与药理学同步开课或在药理学后开课。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熟悉)、了解。
专科药学专业课
专科药学专业课程涵盖了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
以下是一些通常在专科药学专业课程:
1. 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化学变化。
2. 药物分析学:学习药物分析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用于质量控制和药物研究。
3.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
4. 药物代谢学: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5. 药剂学:学习药物剂型的设计、制备和评价。
6. 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安全性。
7. 药物管理学:学习药物使用的合理用药原则和管理方法。
8. 药物信息学:了解药物信息的获取、评估和应用。
9. 药物制剂技术:学习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10. 药学实习:实践性课程,学生在医院、药房等药学实践场所进行实习,了解药学工作的实际应用。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药物化学》是中央播送电视大学医科类药学专业专科层次的统设必修课。
课内学时90 ,5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验27学时。
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学习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构效关系等,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的根底知识、根本理论和根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等打下必要的根底。
本课程文字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抗过敏、抗溃疡药、拟肾上腺素药、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心血管系统药物、抗菌药和抗病毒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甾类药物、维生素、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途径和方法、药物化学实验。
二、课程教学资源本课程选择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主教材、实验教材〕、录象教材、网上教学等。
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1.文字教材是主要媒体,录象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网上教学是文字教材的辅助媒体。
几种媒体所表现的内容有共同之处,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互相配合,各有侧重。
2.教材是合一型,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药科大学尤启冬主编。
文字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根本载体,是三种媒体中的核心,包括了学生全部学习内容的知识点。
3.录象教材是用形象化手段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网上主要是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考核说明、阶段的总结和辅导、自测题、综合练习题、学习方法指导、网上答疑等。
三、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四、教学媒体的安排1.录象教材〔16学时+2节复习课〕2、网上教学:主要内容: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辅导答疑,根据教学进度安排12次阶段辅导,两次阶段自测题及答案,3次综合练习题,一次综合自测题。
内容安排如下表。
五、学习方法建议1.实验学员必须重视实验、训练技能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必须认真做好实验,实验前作好预习,实验时认真观察现象,既提高动手能力,又能稳固书本上所学的知识。
国家开放大学药学(专科起点)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规格:药学本科(专科起点),本专业学制2年,8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2.5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从事药学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修业年限:本专业学制2年,8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2.5年。
学习形式:开放教育。
总学时学分:1296学时,72学分。
主干课程: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调剂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治疗学、药学信息检索等。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药物治疗学课程说导学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药物治疗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一门必修课程。
药物治疗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药的结合点,对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学是一门较新的跨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广泛。
新的药物治疗学教材,将药物治疗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常见病的药物治疗有机的联系起来,系统阐述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并对现代药物的临床应用动态及最新药物有所介绍。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及基本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使学员在掌握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及病因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正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了解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全书共有十八章。
第一至六章,为总论部分,介绍药物治疗学概论、处方的调配与管理、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个体化给药的理论与方法;第七至十八章为各论部分。
其中第七至第八章,介绍特殊人群和特殊病理状态下的药物治疗、药学信息、第九章至十四章,介绍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第十五至十八章,介绍疼痛的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中毒解救。
二、开设学期、所占学分和课内学时本课程课内学时126,7学分。
三、教材名称和版本本课程的主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药物治疗学》,主编翟所迪,2005年8月第1版。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强调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及基本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使学员在掌握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及病因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正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了解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教学要求如下:第一章药物治疗学概论(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物治疗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第二节合理用药的概念第三节标准治疗指南第四节循证医学的概念与合理用药第五节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教学要求:一、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药学专业(专科)《药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药学英语课程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药学专业(专科)第三学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音、语法、词汇、结构等知识的学习和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医学专业文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本课程教学为一个学期,每周4学时,共72学时,4个学分。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应在原有1500词汇的基础上,掌握的1-20课的所有词汇、结构、语法,能阅读并理解每课的课文内容,阅读每课后的补充材料,完成汉译英练习。
21—30课为补充阅读材料。
希望学生在课后阅读。
三、教材本课程选用的文字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邵循道、周璐玲主编的《英语》第一册。
四、教学内容(详见教材)本学期完成教材第一册的前20课的内容。
本教材共有3个单元,30课。
每单元有10课。
第一单元:1-10课的重点主要是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熟读。
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
复习课后的语音和语言结构(已经学过)。
完成课后的练习。
每课后的汉翻英必做。
补充阅读材料也必须要读懂。
Lesson OneTEXT: A medical University---- A Manifold Center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Sentence Pattern I: S + be + predicative SUPPLENTARY READING: Study Hard To Be DoctorsLesson TwoTEXT: A Hospital and Its Departments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Sentence Pattern II: There + is (are) + S + modifier SUPPLENTARY READING: A Modern HospitalLesson ThreeTEXT: How Do We Know When Something Is Alive?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The Simple Tense: 1) Verb ‘to be’2) Notional VerbsSentence Pattern III: S + V + ____ (or modifier)Sentence Pattern IV: S + V + O (object)SUPPLENTARY READING: CellsLesson FourTEXT: The Microscope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The Simple Past Tense: 1) Verb ‘to be’: was, were2) Notional Verbs: SUPPLENTARY READING: The Light Microscope and the Electron MicroscopeLesson FiveTEXT: Use The Library Often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1) shall, will + V2) be going to + V SUPPLENTARY READING: Let’s Go To A LibraryLesson SIXTEXT: The word ‘Medicine’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am, is are + V-ing Sentence Pattern III: S + V + ____ (or modifier)Sentence Pattern IV: S + V + OSUPPLENTARY READING: The Medical StaffLesson SevenTEXT: Health Informatics—New Solutions To Old Challenges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The Passive Voice: be + P.P. (past participle) + (by-phrase)SUPPLENTARY READING: A Key ToolLesson EightTEXT: More Than Ever, We Need Nurses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Sentence Pattern IV: S + V + I.O. + D.O.S + V + D.O. + to (for)-phraseKinds and Uses Of PrepositionsSUPPLENTARY READING: On The TelephoneLesson NineTEXT: An Ounce Of Prevention Better Than A Proud Of Cure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have (has) + P.P. Sentence Pattern III or IV: S + have (has) + P.P. +___ OSUPPLENTARY READING: A Heroic DoctorLESSON TENTEXT: How The Human Body Is BuiltLANGUAGE STRUCTURE PRACTICE: The Comparative & Superlative Forms of Adjective & Adverbs1) adj. + -er, the adj. + -est2) more + adj., the most + adj.3) irregular formsSUPPLENTARY READING: The Wonderful Human Body第二单元:11—20课的重点一是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熟读是课文。
《有机化学》课程实施细则一、课程概况《有机化学》是广播电视大学医科类药学专业专科层次的统设必修课。
课内学时99 ,5.5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验27学时。
第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文字教材分(1)、(2)两册,(1)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包括链烃、脂环烃、对映异构、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红外光谱知识。
(2)的主要内容包括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及知识,包括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糖类、类脂和萜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有机化学与药学、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学实验。
二、课程教学媒体的选择1、教学媒体本课程选择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主教材、实验教材)、录象教材、直播课堂及网上教学等。
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1)文字教材是主要媒体,录象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网上教学是文字教材的辅助媒体。
几种媒体所表现的内容有共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互相配合,各有侧重。
教材是合一型,分(1)、(2)两册,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药科大学陆涛主编。
文字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三种媒体中的核心,学生全部学习内容的知识点尽在其中。
(2)录象教材是用形象化手段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直播课堂主要通过习题及阶段的总结和辅导,练习和巩固主教材的内容。
(4)网上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考核说明、学习指导、例题解析等文本以及一些动态信息、网上答疑(课程讨论区或电子邮箱),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
2、教学媒体的使用(1)录象教材(拟定16学时)(2)网上教学:主要内容: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辅导答疑,根据教学进度安排8次阶段辅导,内容安排如下表。
课程设置及课程说明(一)课程设置本专业教学计划设有统设必修课、省开课(包括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课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体解剖生理学、无机化学、英语I(1)(2)、有机化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用分析化学、药剂学(1、2)、药事管理学等14门,计66.5学分,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省开课共4门,计23学分。
由省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提供教材和考试服务,教学管理工作由省电大负责。
所开设的课程为“药物治疗学”、“专业英语(药学)”、“医药商业营销学”、“生药学(含植化)”和“素质与思想品德教育”。
选修课开设3门,计8.5学分,由教学点负责教学及管理工作。
课程为“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所有统设课程的教学主要根据中央电大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省开课程的教学由省校制定要求,组织实施;自开课程的教学由各教学点自行组织实施。
集中实践环节由省校依据中央电大的原则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包括毕业作业和毕业实习2部分。
毕业作业的题材主要包括单篇论文、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形式;毕业实习包括社会药房、医院药房、制药厂和药检所等4个部分,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或就业需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自行调节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 2部分实践共计18学分,本环节学员不得免修。
各教学点依据省电大的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组织本教学点的实践教学。
(二)课程说明1. 无机化学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其中电视课20学时,实验9学时,开设一学期。
无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溶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配位化合物、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及试验。
国家开放大学医药卫生大类药学类药学(中药方向)专业(专科)专业规则说明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科,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最长八年。
专业培养目标:面向大中药健康产业链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从业人员,培养掌握现代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备中药生产、管理、销售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中药使用与服务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本专业共设置6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延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
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7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统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
统设选修课:英语Ⅰ(1)、大学语文。
非统设选修课:法律基础、英语Ⅰ(2)。
2.专业基础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8学分。
统设必修课: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药)。
统设选修课:人体解剖生理学、医用基础化学。
3.专业核心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24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30学分。
统设必修课:中医药学概论、药剂学、调剂学、药物治疗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
统设选修课:药事管理与法规。
非统设选修课:方剂学、制药工程、生药学。
4.专业延展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4学分。
统设选修课:医药商品营销实务、中草药栽培技术、老年人体质辨识与养生保健。
非统设选修课: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医学信息学概论、中药商品学、健康管理、中老年疾病与保健、环境卫生学、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5.通识课该模块国家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参照开放教育专科专业通识课模块选修。
6.综合实践社会实践,4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
7.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实施方案
《药剂学》是电大药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它是研究药物剂型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一、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使学员掌握剂型、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调剂、制剂的生产以及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
二、教材、授课方式和学时数
本课程选用由张强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药剂学》一书作为教材。
全书共十六章,另含药剂学实验部分。
与之配套的教学媒体还有录像教材和IP课件。
各教学班可采用面授辅导(聘请熟悉该课程内容的教师任课)与自学相结合方式完成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参加面授辅导、完成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其中电视课27学时,实验54学时,其它自学,开设两学期。
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章至第七章的内容,第二学期讲授第八章至第十六章的内容。
三、课程重点内容
本书的内容可分为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剂学实验三大部分。
重点讲授各种剂型的定义、分类、特点、辅料、处方设计、制备方法、质量评价等内容,介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药剂学的定义、重要性、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剂型、制剂、制剂学、调剂学等名词的意义
3、掌握原料药必须制成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的原因
4、熟悉药剂学的主要分支科学
5、熟悉中国药典与国外药典概况、发展以及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使用中的法律效力
6、熟悉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资料要求
7、了解药品的药典外标准及“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第二章液体药剂(1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应用特点及分散度与疗效的关系
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与应用
3、掌握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
4、掌握常用的防腐剂
5、掌握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6、掌握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稳定剂,制备方法与质量评定
7、掌握乳化剂的种类,选用要点及常用乳化剂,乳剂的类型与稳定性,制备与质量评定
8、熟悉液体药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9、熟悉溶胶剂的概念与特性
10、熟悉合剂、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
11、了解乳剂的形成理论,复乳的制备与应用
第三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各种因素与解决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各种方法
2、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特别是加速实验法与有效期制定的依据
3、熟悉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与某些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第四章灭菌法(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湿热灭菌法,特别是热压灭菌法及其安全操作
2、掌握无菌操作法与无菌检查法
3、熟悉干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
4、了解F0的定义、数学表达式、计算方法及其在灭菌中的意义
第五章注射剂(10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方法
2、掌握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和制备注射用水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注射剂的附加剂
4、掌握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5、熟悉注射剂生产车间的设计要求,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6、熟悉注射用油的要求
7、熟悉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方法
第六章滴眼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滴眼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
2、掌握滴眼剂的常用的附加剂
3、掌握滴眼剂的制备工艺
4、熟悉影响眼用药物吸收的因素
第七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方法、器械与影响因素
2、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制备和质量要求
3、熟悉散剂的吸湿及包装、贮藏
四、考试方式、其他
期末考试性质(统、市)见中央电大期末考试安排,考试时间:2小时
本期各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可在一起研讨教学问题,或采用个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若有教学方面的问题请于每周一、
三及周五(上午)来市电大理工导学中心或来电话商讨。
现电大新校区地址:重庆市九龙坡九龙科技园华龙大道1号邮编:400052
Tel :68465120 E-mail:Wangliyan@
五、药剂学实验安排(45学时)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员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
(一)、说明
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员掌握制剂实验的基本技能,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各类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要求。
通过实验培养学员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各类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三乳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四注射剂的制备(8学时)
实验五滴眼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六片剂的制备(12学时)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八凝胶剂的制备(4学时)
实验九栓剂的制备(4学时)
实验十微囊的制备(4学时)
实验十一滴丸的制备(4学时)
实验十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4学时)
说明:实验共54学时,该课程的实验市电大不作统一安排,各教学班自行与市内高校联系完成或在有条件完成实验的单位解决,并根据当地实验条件来确定开设项目。
由于各地仪器设备及药品等多方面条件不同,各教学班可根据当地实验条件来确定选做上述实验项目。
实验完成后,应由指导教师批改,并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各办学单位应将学生实验报告交当在电大分校、工作站验收盖章,并将验收后的学生实验成绩填入市电大教学处统一下发的实践性环节验收表(一式三份)。
各验收单位应保存好相关的原始资料,市电大对其进行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