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细胞与能量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13
第6讲,细胞与能量、酶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掌握酶的本质、特性及催化机理。
(3)、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曲线、图表分析。
(4)、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分析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2)、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3)、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情感目标(1)通过交流探讨酶的发现过程,领悟生物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
(2)通过讨论分析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3)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重点:(1)、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曲线、图表分析。
教学难点:(1)、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曲线、图表分析。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运用实验设计原则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酶已有较多接触,关于酶的概念以及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学生具有初步的印象。
酶的专一性、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学生设计实验、主动探究,理解及操作上可能会有相应的难度;如何通过对比、归纳以及联系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代谢与酶的密切关系,从而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另外,本节课有较多的资料、图表及课外阅读,学生如何分析阅读,需要较强的理解、分析、驾驭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将知识点联系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利用分类比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媒体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结合生活实际思考。
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中的代谢过程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细胞通过代谢反应将外界的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中与细胞的代谢及能量转换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
一、细胞的代谢类型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种类型。
1. 合成代谢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内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也称为合成反应。
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有机物从简单物质逐步合成,形成复杂有机物。
例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都是由细胞合成的有机物。
2. 分解代谢分解代谢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分解反应。
细胞通过将有机物分解为较小的分子,释放能量和废物。
例如,通过呼吸作用,葡萄糖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二、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中的能量转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中进行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该过程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产生光合色素激发态,进而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以产生能量。
呼吸作用分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类型。
- 无氧呼吸: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有机物在细胞内部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少量能量。
这种呼吸方式通常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产生的能量较少。
- 有氧呼吸: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有机物在线粒体内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这种呼吸方式在大多数生物体中普遍存在,产生的能量较为充足。
三、能量输入与输出细胞的能量输入主要来自外界的物质,如食物和光能,而能量的输出则通过一系列代谢过程进行。
1. 能量输入- 食物摄入: 细胞通过摄入食物,特别是富含有机物的食物,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用于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以精确的方式进行各种活动,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作。
其中,能量在细胞内的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细胞内能量转换的过程,并介绍与之相关的重要分子和机制。
1. 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细胞内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细胞呼吸进行的。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利用有机分子(如葡萄糖)和氧气产生能量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主要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1.1 糖解糖解是指有机物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并产生能量。
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一定量的ATP (三磷酸腺苷)。
糖解是细胞能量转换的起始阶段。
1.2 Krebs循环Krebs循环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Krebs循环中,丙酮酸被进一步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电子供体NADH(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
这些释放的电子被转移到细胞色素系统。
1.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NADH和另一个电子供体FADH2(呋喃腺嘌呤二核苷酸)释放的电子通过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最终被氧气接受。
这个过程产生的能量用于合成ATP。
2. 重要分子和机制与细胞的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分子和机制有许多。
2.1 ATPATP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供应分子。
它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核苷酸组成。
在细胞内,ATP通过释放磷酸基团的方式提供能量,这个过程称为ATP酶。
2.2 NADH和FADH2NADH和FADH2是电子供体,在细胞呼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在糖解和Krebs循环中捕获释放的电子,并将其转移到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
2.3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它以其形状和结构功能特异性而闻名。
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是细胞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
通过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将NADH和FADH2提供的电子转移到氧气上,同时释放能量。
3. 能量转换的重要性细胞内能量转换的过程对生物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1 3。
1细胞与能量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TP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来源相同B.ATP既可以贮存能量,又可以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1 mol ATP完全水解时释放30。
54 kJ能量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解析:选B。
ATP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来源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动物体内则没有光合作用过程,A 项错误;1 mol ATP水解成ADP释放出30.54 kJ的能量,这里仅仅是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C项错误;热能不能转化为ATP中的能量,D项错误.2.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它可以跟下列哪种类型的流通形式相类似()解析:选B。
ATP在细胞中易于再生,因此可以作为源源不断的能源。
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所含能量不多,像小额钞票一样,便于流通使用,所以又有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之称。
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也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解析:选D.ATP中的腺苷A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4.腺苷三磷酸的组成正确的是()A.一个腺苷,二个磷酸基团B.二个腺苷,二个磷酸基团C.三个腺苷,一个磷酸基团D.一个腺苷,三个磷酸基团解析:选D。
根据ATP的结构简式A-~~可知答案.5.(2014·宁波高二质检)在人体细胞内同时存在两个过程能量,以下对①过程和②过程中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和②过程中的能量均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①过程和②过程中的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利用C.①过程的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①过程的能量来自于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②过程的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解析:选C。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一【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 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在细胞膜的包裹下,细胞可以分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两个部分。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细胞核则包含遗传物质DNA和核仁。
1.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营养摄取、代谢物合成、能量转换、细胞分裂等重要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特殊功能,如红细胞携带氧气,肌细胞收缩等。
2. 细胞膜与细胞器2.1 细胞膜细胞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上还有许多受体,可以接收外界的信号。
2.2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内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参与能量合成,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等。
3.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3.1 细胞的代谢细胞通过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消耗等过程进行代谢。
代谢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3.2 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膜上的ATP从而获得能量,进行各种生物活动和维持生命。
线粒体是主要的能量转换器。
4. 遗传与细胞分裂4.1 DNA的结构与遗传信息的保存DNA是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由核苷酸组成。
DNA的双螺旋结构通过碱基配对的规则来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复制和传递。
4.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5.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5.1 生物进化的概念与细胞进化理论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类和特征随时间而改变的过程。
细胞进化理论认为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有机体。
5.2 物种形成的机制物种形成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由原种分化出新物种的过程。
包括隔离、突变、适应等等。
以上是对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归纳概述。
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学和探索生物界的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能够喜欢并且取得好成绩。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代谢过程获取和利用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是一个复杂但非常重要的主题,它涉及到多种生化反应和调控机制。
首先,让我们从细胞能量的来源开始讨论。
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卡路里的消化和氧的呼吸。
卡路里是一种单位,用来表示食物中的能量。
当我们吃下食物时,它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其中包括酶的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分子。
这些能量分子主要是葡萄糖分子,它们进入细胞并通过细胞质中的糖酵解途径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产生的主要产物是三碳和两碳的分子,它们被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葡萄糖进一步进入线粒体中的柠檬酸循环和呼吸链中。
柠檬酸循环是一种细胞代谢中的重要过程,它将葡萄糖分子分解为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更多能量。
呼吸链是一个系列的蛋白质和酶的复合物,它们通过电子传递的过程产生负电荷,并最终将氧气还原为水。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用来合成一种称为三磷酸腺苷(ATP)的分子,它是细胞内的能量储存分子。
ATP是细胞中最重要的能量跨膜传递分子。
细胞通过一种称为ATP 酶的酶来使用ATP分子中的能量。
这些ATP酶在细胞内的各种过程中催化化学反应,从而提供能量。
例如,对细胞的主要施加力量的肌肉组织,是通过ATP分子的分解释放能量来进行收缩。
此外,细胞还可以通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合成其他重要的有机分子。
例如,葡萄糖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从而用于脂肪的合成。
此外,氨基酸也可以通过酶的作用将葡萄糖分解为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
细胞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细胞内的酶和调节蛋白质。
酶是生物催化剂,它们可以加速复杂反应的发生。
酶的活性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和pH值。
此外,细胞中的调节蛋白质可以通过与酶结合或解离来调节其活性。
这种调控机制可以使细胞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总结起来,细胞的代谢过程与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苏教版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能够完成自我复制和功能表现。
1.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组成,其中细胞质是与细胞膜之间的细胞内液体,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小器官,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储存库。
1.3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具有选择性通透的特性,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1.4 细胞的功能细胞有营养、呼吸、排泄、运动、感应、生长、分裂等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代谢2.1 细胞的物质代谢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2 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能量代谢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从而维持生命活动。
2.3 细胞的遗传物质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可以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来实现遗传。
第三章细胞的生物学现象3.1 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能够使细胞进行复制,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3.2 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进行的分裂过程,能够将体细胞的遗传物质通过配子交换传递给下一代。
3.3 细胞的生长细胞的生长是细胞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细胞内的物质也得到不断合成和积累。
第四章遗传与进化4.1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核酸遗传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等。
4.2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包括DNA和RNA,DNA主要通过转录和翻译来表达某一基因的功能,从而实现遗传。
4.3 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变异、选择、隔离和演化等。
第五章生物体内物质的调节5.1 总论生物体内的物质调节是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等。
5.2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温度和营养等。
5.3 动物的体温调节动物的体温调节主要包括内感和外感两种,能够使其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2024年初二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 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变异规律;4. 能够理解和描述基本的遗传和进化原理;5.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1 生物体的组成1.2 细胞的基本结构1.3 细胞的功能和特点2. 细胞的代谢2.1 细胞的呼吸和发酵2.2 细胞的光合作用2.3 细胞的物质运输3. 遗传与变异3.1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3.2 基因和染色体的遗传规律3.3 突变和变异的产生和作用4. 进化与生物演化4.1 生物进化概述4.2 进化的证据与模式4.3 进化与物种形成5. 科学实践和探究5.1 设计和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5.2 科学观察和记录5.3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三、教学方法:1. 探究性学习方法: 提供问题和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
2. 合作学习方法: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教具,如PPT、视频等,增强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周1.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3 细胞的功能和特点的实验2. 第二周2.1 细胞的代谢2.2 细胞的呼吸和发酵2.3 生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3. 第三周3.1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3.2 基因和染色体的遗传规律3.3 突变和变异的产生和作用的实验4. 第四周4.1 生物进化概述4.2 进化的证据与模式4.3 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实验5. 第五周5.1 设计和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5.2 科学观察和记录5.3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的实验五、教学评估:1. 课后小测验: 每周结束时进行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进行科学观察和推理能力的评估。
3. 小组合作评估: 对小组的合作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分工协作和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讲义(6)细胞与能量2015-8-19一、能量的转化:1、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存在形式2、生物体以及细胞必须是的系统,必须不断地与外界发生和的交换。
3、维持细胞中的有序状态必须要消耗二、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1、吸能反应: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中的势能高。
细胞中的吸能反应::绿色植物细胞中的最重要的吸能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所需的能量来自于放能反应。
2、放能反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比生成物高。
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都是,即。
三:A TP1、名称:,A 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其中,A代表,T代表,P代表。
2、元素:3、结构简式:4、结构式:可见,一个ATP分子包含腺苷,磷酸基团,一个普通磷酸键,两个键。
特别提醒:ATP中的A代表腺苷,而不是!要辨析好腺苷和腺嘌呤的区别!判断:A TP和RNA分子都含有核糖这种单糖成分,都是由C、H、O、N、P这五种元素组成,DNA不含核糖()5、功能:ATP是生物体和细胞内的能源物质,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
糖类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只有转化为A TP后才能被细胞所利用。
6、ATP和ADP的转化,即A TP得水解和合成(1)ATP的合成:酶ADP + Pi + 能量———→A TP场所:生理过程:能量来源:来自于能量的去向:储存于远离腺苷的(2)ATP的水解:酶ATP———→ADP + Pi + 能量场所:生理过程:的各项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的碳反应、主动转运、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合成、神经冲动的传导、细胞分裂、肌肉收缩。
能量来源:来自于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能量的去向:被各项消耗能量的生命活动所利用,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光能、化学能、热能等。
(3)注意:ATP的合成和A TP的水解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原因:①两个反应发生的均不相同②催化两个反应的酶种类不同③两个反应涉及到的均不相同总结:物质可逆,但能量不可逆,总体。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一节细胞与能量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1、认知结构论者奥苏伯尔重视原有知识经验系统的作用,又强调关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
本节课从学生的认识经验出发,以问题为纽带,以展示图片、视频为媒介,架设起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重视教材中三大线索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其主动探究生物知识。
2、运用STS教育思想融入教学过程,通过生活实际问题的解答与认识,初步了解相关现象的科学本质以及现代技术与人类健康发展的关系,为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终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以“探究式学习”为指导思想,营造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和氛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组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现象来建构系统学习知识,达到转变学习方式的目的。
4、斯金纳提出的及时反馈原则:在学生对新知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检测反馈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与观点。
二、教材分析《细胞与能量》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浙科版)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一节。
教材内容分析:先介绍了细胞中有哪些能源物质,它们可以通过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代谢吸能、放能。
把学生带入到细胞与能量的学习情景中,又为后面“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做好了铺垫。
在ATP部分,主要介绍了ATP分子结构、ATP与ADP相互转化及ATP 的形成途径等内容。
教材内容特点和地位分析: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生物新陈代谢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与能量的关系。
由于ATP知识贯穿于生物的整个新陈代谢过程,是细胞代谢的重要环节,为后续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理解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细胞需要物质的认识比较深入,对于能量守恒以及之间转化的相关知识在高一下学期物理课学习上有一定的掌握,但对细胞中能量转化的实质不甚了解。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图示、视频与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识细胞中的能量通货,通过阐明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自觉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相统一的观点。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整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一、设计理念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属于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进行深入理解,并可以延伸至社会责任层次。
“内容聚焦大概念”是提倡的生物学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对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的重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围绕重要概念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对重要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迁移应用重要概念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二、概念内容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所构成的,这些在特定区域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是细胞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这些化学反应及其反应场所就是此重要概念的核心,同时也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的知识反馈和拓展延伸。
浙科版教材将这一重要概念编排成四部分内容:“细胞与能量”、“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具体如下:“细胞与能量”主要包括细胞内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ATP的结构以及ATP-ADP循环。
这节内容以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组成为基础,涉及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与能量相关联的观念,为后续的“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酶”主要包括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细胞的代谢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并往往需要酶的催化。
酶的本质主要是蛋白质,易受pH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同时也为后续探究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作好铺垫。
“细胞呼吸”这一细胞内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此重要概念的核心,是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