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25
第八章艰难奋进的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主旋律:国家要稳定,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一、第三世界概念的由来和发展法国阿尔菲雷德.索维在《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中最先使用这一概念;1955年万隆会议上,称亚非拉为“第三世界”;在中国,最早使用“第三世界”概念的是毛泽东,提出两个‘第三世界’(一个是指亚、非、拉;一个事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和后来的“第三世界”(广大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概念可以接续使用的理由:1、从第三世界概念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2、第三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统一整体,具有其内在的基本特征(共同的历史遭遇;落后的经济状况;共同的现实任务;共同的国际立场与一致的对外政策);3、第三世界客观存在。
二、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1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兴起的阶段;2从50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民族解放运动用分散到集中,由各自为政到联合斗争的发展阶段;(1960年,非洲17独立,被称为“非洲年”;不结盟运动)3从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是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兵最终完成的阶段。
(1990年,纳米比亚宣告独立,结束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的历史;“77国集团”)。
三、战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战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日日益成为一直不忽视的具有独特作用的重要力量。
1、第三世界是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力量;2、第三世界是促进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3、第三世界是建立世界经济秩序的基本力量;4、第三世界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主要力量;5、第三世界是改变联合国面貌的积极力量。
战后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与对外关系特征一、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道路选择和政治发展1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党:总统制、议会共和制、君主制(议会、二元、绝对)、军人政权、政教合一制;一党制、多党制、两党制.2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思潮:1、民族主义思潮、2、社会主义思潮;3、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4、民主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