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设计在地图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86.47 KB
- 文档页数:1
浅析色彩设计在地图节目中的应用摘要:色彩的合理搭配在地图节目制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应通过对比画面位置、面积以及加强色彩、配色、色相以及色调,根据节目性质、科学知识以及传统经验等,做好渐变色和标准色的应用、文字易见度、主次色强调、色调识别以及色彩的选择。
关键词:色彩搭配;色彩应用;地图节目前言:人类开展自我表达的主要方式就是色彩,一个人的情况、内涵、文化以及心理等各种变化与信息可通过色彩充分表达出来。
在对电视节目形象进行塑造过程中,色彩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与作用,通过对色彩搭配的运用,节目设计者可以使节目细节与演播室色调等主体风格,为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将自然与社会通过和谐的节目画面真实呈现,并成为情感的象征,满足受众视觉情感需求与心理平衡,传达与渲染人的心理与情感,加强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记忆。
当前各种新型地图节目在时代快速革新下层出不穷,而其自身的弊端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加突出,如全国地图节目形式与内容千篇一律,类似程度较高,唯一在色彩选择上存在一些差异性。
可见,重视色彩的科学应用与搭配在地图类节目中是至关重要的。
1配色的基础原则1.1色调无论什么颜色的色调在节目色调方面都可以采取任意方式合理搭配。
在此过程中,相容性较好的同色调颜色可以呈现给观众和谐的视觉,但若是相互搭配的颜色难以在同一方面的色调中找到,那么也可以对其他色调的搭配予以充分考虑,即使色相方面不同,只要搭配得当,也能为观众呈现出较好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
如很早的一档帮女郎说天气节目,主搭配颜色所应用的就是玫红与蓝色半透明色调,整体呈现出的风格较为活泼。
1.2色相画面视觉效果在节目制作配色时非常重要,与色调相比,色相也是画面感觉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配色过程中应对某色相与某色相是否适宜组合的问题加以重视,若在色相环上画面中的颜色差异性较大,说明极易形成明快感,颜色对比较为分明,在收看节目时,可以带给观众感觉、视觉、听觉上的快活与轻松的感觉。
色彩原理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导言在测绘领域中,色彩原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合理应用色彩原理,可以使测绘结果更加准确、直观,提高地图的可读性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色彩原理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探讨其具体实践。
色相的应用•使用色相以表示不同的地物类型:在测绘地图中,使用不同的色相代表不同类型的地物,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地物,提高地图的可读性。
例如,使用绿色表示植被,蓝色表示水域,灰色表示建筑物等等。
•利用色相变化表示不同的数据层次:通过在同一色相范围内变化色相的亮度和饱和度,可以表示同一类型地物的不同数据层次。
比如,在表示植被覆盖度的地图中,可以使用浅绿色表示低覆盖度,饱和度较高的深绿色表示高覆盖度。
•根据色相的对比提高地图辨识度:通过在地图中使用对比较强的色相,可以使地图中的地物更加醒目,提高地图的辨识度。
例如,在表示道路的地图中,使用鲜艳的橙色和蓝色,可以使道路更加显眼。
亮度和饱和度的应用•使用亮度和饱和度表示地形高低:在表示地形高低的等高线地图中,可以通过改变等高线的亮度和饱和度,表示地形的相对高低。
较亮的等高线表示较高的地形,较暗的等高线表示较低的地形。
•通过亮度和饱和度的变化表示数据变化:在表示数据变化的地图中,可以通过改变数据点的亮度和饱和度,表示数据的变化程度。
比如,在表示人口密度的地图中,可以使用较亮的颜色表示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较暗的颜色表示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
•利用亮度和饱和度的对比提高地图可读性:通过在地图中使用对比较强的亮度和饱和度,可以让地图中的地物更加突出,提高地图的可读性。
例如,在表示行政区划的地图中,可以使用对比较强的颜色,使不同的区域更加醒目。
色彩搭配的应用•使用色彩搭配提高地图的美观度:通过合理搭配色彩,可以使地图更加美观,提高用户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地图中使用类似的色彩组合来表示同一类型的地物,可以使地图看起来更加统一。
•根据颜色的对比提高地图可读性:通过在地图中使用色彩对比较强的组合,可以使地图中的地物更加清晰可辨认。
地图色彩设计与实践摘要:本文描述了地图色彩设计必须尊重科学,掌握方法,才能设计出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地图。
并以防洪工程专题地图的设色为例,论述了地图的色彩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图;色彩设计;专题要素;专题地图引言地图是以视觉图像为特征的科学产品,而色彩设计是地图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图色彩设计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地图的信息含量、读者读图兴趣及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地图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地图的现势性、准确性、实用性,还对地图的艺术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色彩设计的原则地图在本质上主要是一种科学、技术的产品,同艺术品之间有所不同。
所以,地图色彩设计应该服从于地图科学以及技术的相关要求。
1.1 科学性地图的色彩是传递空间信息较为有效的方法,读者凭借色彩获取想要的信息,所以,地图色彩应该满足地图科学性的要求。
地理基础底图使用色彩来表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内部结构、数量以及质量特征等。
地理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形象地反映出这一特性。
如《中国人口密度图》中,人口密度使用浅黄到橙红的渐变色彩,不仅清晰地反映了我国各地人口密度的大小,还将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特点显著的表现出来。
1.2 重视明辨性地图上的内容通常较为复杂,各种地理要素交织在一起,因此在色彩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内容的明辨性。
不同的地理要素通常使用不同的色彩表示,地理要素的色彩还应该和它在图面上所处的地位彼此适应。
以专题地图为例,专题要素通常放在第一个层面,在色彩设计时应以饱和度高的、鲜艳的色彩为主;而次要的内容则应该位于第二层面,设色应该比第一层面的颜色偏淡;地理基础底图要素应该放在最低层面,设色时应以清丽、淡雅为主。
使之沉着于下层平面,如此设计出来的地图富有层次感,比较清晰易读。
1.3 强调艺术性一幅色彩设计较好的地图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
色彩是赋予地图艺术性最为有效的工具,色彩设计不应该只停留在正确表现地图内容的层面上,应该追求一种审美的价值,让读者在美学的意义上欣赏地图,获得艺术享受与熏陶,延长视觉注意时间,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湖北大学学年论文浅述旅游地图制作中的色彩设计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08地理信息系统学生姓名:叶玲学号:2008221108120008指导老师:王红2011 年9 月9 日摘要:本文从色彩心理、色彩对比设计、色彩符号设计几个方面浅述了如何在色彩方面提升题图制作的美感。
最后给出城市旅游图色彩设计实例,从三个层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凸显重要要素。
关键词:地图符号色彩设计引言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地图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已经越来越密切了,人们已经不满足仅仅能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而是更需要视觉上美的享受。
故而,只有提高地图的艺术感染力,才能提高地图的表现力和实用效果,扩大地图的群众基础,更好地传输地理信息。
正如著名地图学家尹霍夫所说:地图学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而是一门美术倾向很强的技术科学,地图是带有强烈艺术倾向的科学作品。
虽然制图技术发展迅速,但地图在符号、色彩、版式与传统纸质地图没有大的视觉变化。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一、地图的科学性、政治性要求高于一般的地图产品,精度要求较高。
二、地图产品的设汁、印刷多为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对于地图设计制作的理论比较了解,但对于美学原理了解甚少。
三、在古代,地图产品主要用于战争为国家统治阶级服务,平民百姓很难接触到,制图理论那时发展也比较缓慢,作为战争胜利的保障,地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其艺术性没能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地图产品目的特定化,设计流程化,制作工业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必要的美学思考和艺术加工,只注重其实用性。
本文主要先统摄地图色彩设计,然后再浅述旅游地图制作中的色彩设计。
一、色彩心理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是直接的刺激,有些要通过间接地联想发生作用,更高层次则涉及到人的观念、信仰。
1.色彩的记忆性对于色彩的记忆,因人而异,并且差别很大。
一般情况下,暖色系要比冷色系的色彩记忆性强,原色比间色容易记忆。
2.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测绘技术中的色彩运用与地图表现技巧导言:地图是人类认知和理解地球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测绘技术中,色彩运用和地图表现技巧是使地图更具可视性、易读性和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测绘技术的角度探讨色彩运用和地图表现技巧在地图制作中的重要性及影响。
第一部分:色彩运用对地图可视性的影响色彩是传达地理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地图制作中,适当运用色彩可以使地图更具吸引力并凸显地理特征。
首先,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纯度可以用来表示地形的高低、湖泊和河流的水深等。
浅蓝色表示浅水,深蓝色表示深水,通过颜色的变化,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地形的变化。
其次,色彩的对比度可以突出重要地理要素,比如采用鲜艳的红色标记主要城市和道路等,使其在地图上更加突出。
再者,色彩的组合和配比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辨识地图上的各类信息,比如使用绿色表示山地,红色表示平原,人们可以根据色彩的差异迅速理解地区的地貌特征。
第二部分:色彩运用对地图易读性的影响地图的易读性是指地图上的信息易于被用户理解和识别。
色彩的运用对地图易读性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色彩的明确性和鲜明性可以使地图上的元素得到清晰区分。
例如,使用鲜艳的红色标记道路,明亮的绿色标记公园。
这样的明确和鲜明的色彩运用能够让人们在快速浏览地图时,更容易区分各个要素。
其次,色彩的渐变和过渡可以增强地图信息的层次感。
通过在不同要素之间运用逐渐变浅或变深的色彩过渡,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的层次结构,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再者,适当运用色彩可以提高地图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表示人口密集区域时,采用红色的渐变色彩,这样能够更好地突出区域的繁忙程度,有助于用户理解该区域的特征。
第三部分:地图表现技巧的作用地图表现技巧是地图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技巧,能够更好地表达地理要素和信息。
其一,阴影与明暗处理技巧。
通过巧妙运用灯光和阴影,可以使地图上的地形更加形象逼真,增强立体感。
其二,符号与标注技巧。
通过选取合适的符号和标注方式,可以准确传递地理信息,提高地图的易读性。
路况地图色彩设计研究摘要:红绿色觉异常人群对于明度变化的感受比正常视觉者更加敏感,可以弥补色相辨别的缺陷。
通过针对黄色明度对比实验得出红绿色觉异常人群对明度对比各等级的视觉感受,找出对红绿色觉异常人群既可以容易识别又不会觉得刺眼的明度对比范围。
实验结果引入地图设色,结合色彩象征意义,做出红绿色觉异常人群和正常人群通用的路况地图。
在路况信息清晰表达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色彩象征意义,并保证地图的观赏性。
通过路况地图色彩明度对比实验制作出红绿色觉异常人群既能无障碍识别又带有警示象征意义的路况地图。
关键词:红绿色觉异常;路况图;色彩象征;明度对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导致全国各地交通堵塞日益严重,由此衍生出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
所以,实时掌握路况信息,可有效提高道路使用率,减少因为交通拥堵而引起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路况地图,就是在交通地图上标示主要交通要道的路况信息。
包括拥堵、缓行、畅通以及是否有发生突发事故、施工等信息[1],以地图的形式展示,方便出行用户。
例如百度路况地图,如图1(a)所示,用户可以在出门之前根据路况图实时显示的路况信息,选择一条最佳、最快捷的出行路线。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
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u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
色觉异常包括色盲和色弱两大类,色盲是指辨色能力消失,色弱是指对颜色辨认能力降低。
红绿色觉异常即部分视觉异常,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看成两色调:长波(红、橙、黄、绿)部分为黄色,短波(青、蓝、紫)部分为蓝色。
据统计,红绿色觉异常人群占世界总人数的8%[2]。
由于他们在色彩辨识方面存在缺陷,在阅读一般地图时,有时不能清晰分辨颜色,致使不能正确获取地图上传递的信息,如图1(b)所示。
地图上借助颜色想要传递的一些情感和信息也不能很好的被他们所感知。
基于地图成图中的色彩运用探讨0 引言色彩在地图成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色彩运用得当,会使地图内容丰富且具有语言性,其特别语言不仅形象直观,视觉传达力强,还可增强地图成图的艺术性和有用性,更具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1地图的色彩地图美可以表现在外观、构图、符号、色彩等方面。
其中,色彩是地图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地图的重要表现形式。
运用好色彩可增强地图各要素分类、分级的概念,反映制图对象的质量与数量的多种变化;可增强地图的感受力,赋地图于美感,并且可以烘托地图的主题;可简化地图符号的图形差别和减少符号的数量(例如,用黑、棕、蓝三色实线表示道路、等高线和水涯线);同时又可使地图内容相互重叠而区分为几个“层面”,提高了地图的表现力和科学性。
2色彩的三属性在地图中的应用大自然中色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黑、白及各种灰色;另一类是出了黑、白、灰以外的各种颜色,称为彩色。
自然界的色彩绚丽繁多,但都具有共同的三个属性,即:色相、亮度、纯度。
色相又称色别,是指色彩的相貌,即色彩的类别。
如品红、黄、青、绿、橙、紫等。
在地图上,多用不同的色相来表示不同类别的对象。
例如,多用蓝色表示水系,绿色表示植被,棕色表示地貌。
在专题地图上,多用不同的色相来区别不同对象的质量特征,其分类概念特别明显。
亮度又称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
在地图上,多用不同的亮度来表示对象的数量差异,特别是同一色相的不同亮度更能明显的表达数量的增减。
例如,用蓝色的深浅表示海部的深度变化。
纯度,又称色度和饱和度,是指色彩接近标准色的纯净程度。
色彩的纯度越高,色彩就越鲜艳;反之,纯度越低,色彩就越暗淡。
例如,地图上用许多颜色组合表示对象的分布范围时,一般小面积、少量分布的对象多使用纯度较高的色彩,以求明显突出;大面积范畴设色时,通常应使其纯度偏弱,以免过分明显而刺眼。
3地图设计中符号的色彩设计色彩是符号的一种形式。
作为地图符号的色彩既有符号的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它的表现功能是一般图形符号不能相比的。
第10 卷第 4 期三晋测绘Vol. 10 No. 4 2003 年12 月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S HANXI December 2003浅谈色彩及色彩设计在地图中的应用冯建军李志强(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太原030002)Element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Colour and Colour Design in MapFeng Jianjun Li Zhiqiang摘要: 就如何增强地图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 通过对色彩的基础知识及其设计的一般规律的阐述, 理论联系实际, 说明了色彩设计在地图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色彩; 色彩设计规律; 地图中的作用色彩在地图作品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色彩运用得当会使地图作品图面丰富且具有语言性, 这种特殊的语言不仅形象直观, 视觉传达力强, 还可增强地图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使其更具说服力。
但如何能把握住色彩并非易事, 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 1888 —1967) 曾说: “如果你能不知不觉地创作出色彩杰作来, 那么你创作时就不需要色彩知识。
但是, 如果你不能在没有色彩知识的情况下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 那么你就应当寻求色彩知识。
”因此, 我们在靠直觉工作时, 色彩理论法则显得至关重要。
没有足够的色彩理论知识, 工作中总显得手忙脚乱, 往往一不小心, 图面就失去和谐, 显得五花八门。
不仅使地图本身的作用大打折扣, 而且更无艺术性可言。
可见色彩设计这一艺术上共有的美学规律在地图中的应用是何等重要。
要使地图作品具有艺术价值, 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 即地图作品只是技术工作的认识。
要转变这一观念, 就要努力使地图产品的技术性与艺术上的美学规律高度统一。
在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产生地图作品的同时, 将设计理念与思想传达给读者, 使读者在接受地图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感染。
幻灯片1地图色彩和注记幻灯片2地图色彩和注记●本讲主要内容:●一、地图用色设计●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三、注记幻灯片3一、地图用色设计(一)地图上色彩的作用1、色彩的运用可以简化地图符号系统2、丰富了地图内容3、提高地图内容表现的科学性4、改善地图语言的视觉效果5、提高地图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幻灯片4(二)地图色彩设计的一般要求1、地图色彩设计与地图的性质、用途相一致2、色彩与地图内容相适应3、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4、和谐美观、形成特色幻灯片5(三)色彩的选择1、点状色彩(1)利用不同色相表示质量差异(2)利用色彩渐变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3)点状符号的色彩应尽量与地物的固有色相似或在含义上有某种联系,以便读者引起联系(4)同地图用途、符号本身的图形大小、技术条件、制印成本相联系(5)点状符号的色彩面积应与饱和度成反比幻灯片62、线状色彩(1)各类界线的色彩主要界线—鲜、浓、深、艳次要界线—灰、浅、淡色色相—质量、类型差异浓淡、粗细等级—分级差异(2)线状物体符号的色彩(3)各类运动线的色彩运动线的宽度用来表示专题现象的数量关系幻灯片73、面状色彩(1)质别底色描述区域质量特征、分类质底图设色:象征性、联想性、用色标准(2)区域底色不描述质量和数量特征幻灯片8幻灯片9幻灯片10(3)色级底色表示分级数量关系(4)衬托底色衬托和强调图面上的其他要素,起辅助作用幻灯片11幻灯片12幻灯片13幻灯片14幻灯片15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聚类感受、视觉对比、层次结构、图形与背景、视觉平衡,都是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
(一)聚类感受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
视知觉对视觉场内的刺激物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进行活动的结果,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
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产生分离感。
幻灯片161、相似性相互类似的刺激容易组成整体利用符号的形状、颜色及纹理变量来表达地理要素定性特征幻灯片172、接近性相距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刺激物,容易组成整体图a中相距较近的直线自然地组成图形,在图b中居民地注记适当排密,就产生了与图形符号突出的整体效果。
第29畚苇3囊2006年06焉测绘与空问地理信息GEo髓解lCs&SPA零l&LlNF0鬏麓ATloNTECHNOLOGYVol。
29。
No。
3Jun。
,2006地图色彩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周丽燕(哈尔滨地网出版社,黑毙江哈尔滨150086)攘要:龋确毛彩在地图申懿诈建,更好地翻燕包彩媳特缓及英穗互阏妁配色,提高逑零的艺术拄务捷臻徐值。
关键词:地图;色彩;色彩配色中圈分类号:P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867(2006)03—0098—02DiscussionontheColourApplicationinMapZHOUEl-yah(HarbinCartographicPublishingHouse,Harbin150086,China)Abstract:Thearticleaimstoidentifythefunctionofcolourinmap.inordertobetterapplycharacteristicsofeol硼randcolourmatc—hing.Itisabletofurtherimprovetheartisticqualityandvalueinuseofthemap.Keywords:map;colour;colourmatchingO引言随着地图皮耀的越来越广泛,人嬲对地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让地豳能更好地渗透到各行各业,服务于社会、被广大百姓所喜爱,地图工作者必须设计出具有一定科学挫、艺术性、清晰易读的地图。
丽地图产品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逡接取决予色彩酶应瘸。
如果地图色彩搭配欠佳,就会使图面出现色彩不协调、内容要素不能充分体现、读图困难、艺术效果差等情凝,这样就降低了地图酶使糟价基。
在现代地图设计中,地图色彩的应用已从传统的几种发展到现在几十种,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已认识到色彩具鸯瞪显的嚣分穰表瑰事物的功麓,两璺色彩运爝豹势调、富有韵律,在视觉上给读者一种舒适的美感。
色彩的感觉及其在地图中的应用【摘要】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带有自然遗传的共性的感觉。
色彩也是产生美感和艺术魅力的基本要素。
在地图中利用色彩的感觉,可以增强地图的表现力,提高读者的视觉感受能力,增加图形传递的信息量。
【关键词】色彩;感觉;地图;应用1. 色彩的感觉1.1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有的色彩能唤起人的情感,使人兴奋,我们称之为兴奋色或积极色;有的让人伤感,使人消沉,我们称之为沉静色或消极色。
[1]在色相方面,最令人兴奋的色彩是红、橙、黄等暖色,而给人以沉静感的色彩是青、蓝、蓝紫、蓝绿等冷色。
兴奋感最强的是红橙色,沉静感最强的是青色。
在饱和度方面,不论冷色或暖色,高饱和度的色彩总比低饱和度的色彩给人的冲击力强,并且感觉积极、兴奋。
在明度方面,同饱和度不同明度的色彩,一般明度高的色彩比明度低的色彩视觉冲击力强。
低明度、低饱和度的色彩属于沉静色,无彩色系的黑色最为沉静。
1.2 色彩的冷暖感。
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燃烧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系;蓝色、青色、蓝紫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海水、天空、月夜、阴影等,因此有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系。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两种色彩的相互比较是决定其冷暖的主要因素,如与红色相比,紫色偏于冷色;与蓝色相比,紫色偏于暖色。
对于无彩色系,黑色是暖色,白色是冷色,灰色中性。
[2]1.3 色彩的进退和胀缩感。
在相同的背景衬托下,有的色彩似乎离眼睛近,有凸起的感觉,同时显的大一些,我们称之为前进色、膨胀色;有的色彩似乎离眼睛远,有凹下的感觉,同时显的小一些,我们称之为后退色、收缩色。
在色相方面,暖色,如红、红橙给人以前进、膨胀的感觉;冷色,如蓝、蓝绿、蓝紫给人以后退、收缩的感觉。
在饱和度方面,高饱和度的色彩有前进、膨胀感,低饱和度的色彩有后退、收缩的感觉。
在明度方面,明度高,有前进、膨胀感;明度低,有后退、收缩感。
1.4 色彩的注目感。
色彩的注目感与周围的颜色关系密切,通常色彩的属性差越大,瞩目的可能性也越大,尤其是明度差是决定注目不注目的最主要的因素。
⾊彩在城市道路中的应⽤2019-10-11摘要:近年来,随着交通问题的⽇益严重和⼈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提⾼,城市道路⾊彩的应⽤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先概述了⾊彩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进⽽介绍了道路体系中⾊彩的应⽤以及配⾊原则。
最后根据我国现存的⼀些问题进⾏了总结分析,对⾊彩的应⽤前景进⾏了展望。
关键字:⾊彩;城市道路;路⾯⾊彩;植物⾊彩;1 引⾔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们对道路的功能也有了新的要求。
作为城市景观的⼀部分,道路⾊彩的应⽤成为⼈们的关注重点。
在设计规划时,只有兼顾各⽅⾯的⾊彩特征和要求,把握城市道路中视觉元素的⾊彩关系,才能更好的提⾼道路的安全性和美观性,使道路与城市环境完美的融合在⼀起。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彩的规划设计。
之后法国⾊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在⼀些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先提出了“⾊彩地理学”的概念。
英国格林尼治⼤学的景观学教授―⽶切尔·兰卡斯特⼜进⼀步提出了“⾊彩景观”的概念,使⾊彩进⼊了应⽤阶段。
到⽬前为⽌,世界范围内较权威的⾊彩研究机构有30个,美国和⽇本的⾊彩规划中⼼发展较快。
2.2 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关于城市⾊彩研究的起步⽐较晚,在最开始仅仅是对西⽅颜⾊科学理论的引⼊和融合。
⽬前的对⾊彩规划的研究⼀直处于被动地位,⾊彩规划的系统化研究也尚未成熟。
2003年尹思谨教授[1]从不同的研究对象范畴⾥提出了“城市⾊彩景观”的概念。
2004年,北京举办了⾸届关于⾊彩与城市的论坛,这次论坛的召开推动了中国城市建设与⾊彩的融合,促进了城市⾊彩的规划发展。
3 ⾊彩3.1 ⾊彩简介⾊彩是通过⼈的感官和⽣活经验所产⽣的⼀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彩的三属性包括⾊相、明度和纯度。
我们所见的⾊彩是这三个属性的综合体,同时⾊彩的三要素也是我们分析和识别⾊彩的主要依据。
⾊彩会让⼈产⽣复杂多变的⼼理感受,也就是⾊彩⼼理效应。
⾊彩的冷暖感、轻重度这种⾊彩⼼理效应在我们进⾏城市道路⾊彩设计时有很⼤的影响。
地图配色方法与策略1引言色彩搭配无时无刻不都在影响着我们对物品的感知和评价。
超市货架上商品的包装盒,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等,往往人们第一眼关注到的是物品整体呈现的色彩效果,其后才是具体的设计细节。
一幅优质的地图,除了文字描述、符号布局合理外,地图的幅面色彩和地图上各地物的色彩搭配也应符合地图的应用特色。
合理的地图配色可以简化地图符号系统,如同一种线型,蓝色表示河流,棕色为等高线;地图色彩可以改善地图的视觉效果,使地图更容易判读。
2颜色的基本知识2.1颜色构成三要素颜色的品种变化无尽、绚丽多彩,但各种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一种颜色都可用3个参数来确定,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Hue):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色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发射的各波长对人眼产生的感觉,由色光的主波长决定。
色相最基本的代表色是红R、黄Y、绿G、青B、紫P五种。
此五种颜色在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有明确的特征,色相的心理反应特征是暖色或冷色。
色相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色相环表示。
明度(Lighteness):也称为亮度,是表示物体表面明暗程度变化的特征值;通过比较各种颜色的明度,颜色就有了明这和深暗之分。
人眼感觉到的颜色明暗程度,与光的反射率项对应,最亮为白色,最暗为黑色,把黑白两色中间的灰色按明度等级间隔序列组合成明度10个等级0-10.光线的强弱影响人们的情感,明亮的物理对人们的心理刺激大,暗淡的物体对人们的心理刺激小。
饱和度(Chroma):也称为彩度,是表示物体表面颜色浓淡的特征值,使色彩有了鲜艳与阴晦之别。
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用这三者建立标度,我们就能用数字来测量颜色。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
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
以《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交通地图》为例浅谈地图色彩设计摘要:要编制出优秀的地图,需要得当的色彩设计。
它能使读者感受到地图的美,还能加强地图信息的传递能力,便于地理信息交流。
本文结合地图色彩的设计要点,详细分析《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交通地图》色彩设计的应用,展现了地图色彩设计对地图作品的重大作用。
通过对地图色彩设计的研究及应用,制图者能编制出更优秀的地图作品。
关键词:地图设计、色彩设计、地图色彩1.引言色彩是一种视觉感受,和明暗关系一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空间,使人们对它产生认识。
作为地图语言的要素之一,色彩不仅能让读者更容易产生联想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增强地图的美感,还能提高地图的表现力,增强地图内容的层次结构和信息传递功能[1]。
本文结合地图色彩的设计要点,详细分析《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交通地图》色彩设计的应用。
2.地图色彩设计要点色彩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图产品设计的成败。
得当的色彩设计,不仅能够加深读者对地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地图产品的作用,而且能因色彩和谐,设计富有韵律,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但是,影响色彩设计的因素较多,如读者对于色彩的偏好、感觉、审美鉴赏力的不同以及国家、地域、民族、信仰等的不同,导致色彩设计成为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
因此,地图色彩的设计应在保持与主题内容协调的基础上,更多地把握读者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感情效果和心理效应[1]。
地图色彩主要采用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的不同变化与组合,结合色彩的象征性,利用读者的色彩感受,建立起色彩与制图对象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色相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亮度和饱和度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和重要程度。
而地图色彩的设计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1)增强地图的表现力正确选择色彩是增强地图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地图色彩的选择,部分是以生理学为基础的,受人的知觉机制影响,如由于对比作用,读者的色彩感受会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又由于色彩的恒常性,读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所看的地图颜色保持不变;部分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对色彩产生主观的、象征性的效果;部分是按照逻辑和习惯设定,并经过长期沿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