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孙美兰)
- 格式:ppt
- 大小:9.62 MB
- 文档页数:71
一、填空:1.艺术起源说有巫术说、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心理映射说。
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4.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5.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9.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0. 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等。
(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自己选着写吧)11. 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12. 中国画独特美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结合。
13. 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的雕塑美术。
14.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15. 艺术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
16. 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专著。
二、名词解释: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第二章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第一节艺术的发生一、原始“艺术” 1.原始“艺术”2.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3.促使艺术发生的其他因素二、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三、促使艺术发生的其他因素第二节艺术的发展一、艺术随时代而嬗变二、艺术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第三节艺术的社会功用一、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二、艺术的社会功用第一节艺术的发生“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德国诗人席勒!一、原始“艺术”艺术界公认以下两点①承认艺术是人的创造物而非自然存在物;②艺术这种创造物的主要价值是供人们观赏,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其他实际功利性的用途。
1、史前“艺术”最高成就代表是距今二至四万年前的洞穴壁画和原始雕塑。
洞穴壁画最著名的有:在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的阿尔泰米拉洞穴壁画、拉斯科克斯洞穴壁画及三兄弟洞穴壁画。
绘制的题材都是一些原始动物及打猎的画面,而这与原始巫术和宗教有密切联系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史前雕刻法国拉赛尔的持牛角的女裸浮雕、奥地利威林多夫的女裸石雕像,这个雕像主要突出性特征(胸、腹、腿),实际用途是作为当时女性崇拜或生殖崇拜的偶像。
2.“原始艺术”是人类最早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对于原始人来说它主要价值是实用功利属性而非审美属性,是后来艺术史概念上引发出的特定含义。
也称其为“原始艺术”、“萌芽期的艺术”或“艺术前的艺术”。
二、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1、劳动说:①艺术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
②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
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③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精神需要并由人自己创造的,而导致这种需要产生的原因和准备了艺术创造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则是人类的劳动实践。
优点:艺术起源于劳动,找到了艺术发生的终极根源,并能解释部分原始艺术现象。
缺点:艺术最初是从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劳动之中萌发出来的。
一、填空题1、艺术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2、艺术概论组要研究艺术本质、艺术的发生于发展、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风格、艺术接受、艺术功能、艺术教育。
3、根据艺术形象媒介方式,艺术分为造型艺术、音响艺术、语言艺术。
4、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是精神生产形态。
5、《毛诗序》中写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6、艺术与现实美是表现与被表现得关系。
7、生产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8、普列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师由它的境况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结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
9、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艺术的性质以及艺术的发展。
10、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狱、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1、艺术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
12、艺术世界是由艺术家、艺术作品、欣赏者三者共同构成的,艺术家是艺术的创造者。
13、艺术家是具有某些特殊品质和能力,可以用艺术语言作为表达和交流的手段的人。
14、真正的艺术家是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具备广博修养和高超专业技能的人。
15、艺术家的价值是指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分为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
16、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它是连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中心环节,是艺术生产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
17、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
艺术体验一般分为自发艺术体验和自觉艺术体验。
18、自发艺术体验指无意识中形成的艺术体验。
19、自觉艺术体验指艺术家为艺术创造而进行的艺术体验。
20、灵感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式思维状态,是创作的发现与飞跃,常有伴随迷狂情感。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
孙美兰教授对于艺术概论的研究和阐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艺术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对孙美兰艺术概论中的重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录。
一、艺术的本质孙美兰教授指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
它反映着社会生活,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艺术并非简单地对现实的复制,而是艺术家通过主观的感受和表达,对现实进行提炼、加工和创造。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艺术家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同时,艺术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审美教育、认知功能和娱乐功能等,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
无论是视觉艺术中的绘画、雕塑,还是听觉艺术中的音乐,或是语言艺术中的文学,都通过独特的形象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二)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以及艺术欣赏都具有主体性。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其个性、气质、修养和审美理想等都会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艺术作品则是艺术家主体性的物化形态,反映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而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也具有主体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
(三)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
艺术作品通过美的形式和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艺术的审美性不仅体现在形式美上,如色彩、线条、构图等,更体现在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力量上。
三、艺术的分类孙美兰教授将艺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实用艺术包括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具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特点,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探索。
孙美兰老师对于艺术概论的研究和阐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艺术的大门。
以下是对孙美兰老师相关重点知识的整理和记录。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什么?这是艺术概论中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
孙美兰老师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表达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艺术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艺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这种形象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家经过选择、加工和创造的结果。
同时,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而审美性则是艺术的核心价值,它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二、艺术的起源关于艺术的起源,孙美兰老师介绍了多种学说。
其中,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游戏说主张艺术是人类过剩精力的发泄,是一种无目的的游戏;表现说强调艺术是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现;巫术说则指出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活动;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
这些学说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的起源进行了探讨,但都有其局限性。
实际上,艺术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革新性。
孙美兰老师指出,前代艺术总是给后代艺术以巨大的影响,后代艺术总是在继承前代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同时,艺术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都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经济繁荣的时期,往往会出现艺术的繁荣;而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艺术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四、艺术的创作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孙美兰老师强调,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高超的表现力。
《艺术概论》孙美兰复习知识要点胡於怀整理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1.什么是艺术?p12.艺术的三个突出特点是什么?p2●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3.《黄河大合唱》光末然词冼星海曲第二节艺术形态的划分主要看我给大家的笔记内容,包括涉及到的名词、作者、作品、国籍等!!要注意的知识点有:●时间艺术有哪些?音乐、文学问:为什么音乐能够显示出特殊的魅力?答:P6《送别》李叔同●空间艺术有哪些?绘画、雕塑问:运用色彩传达审美经验的三种方式是什么?答:P9●时空艺术有哪些?舞蹈●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绘画连作《卢昂大教堂》●后印象主义三杰:法国塞尚、高更;荷兰凡高(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各自的代表作●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巡回画派(列维坦、列宾等代表作)●俄罗斯的康定斯基属于热抽象;荷兰的蒙德里安属于冷抽象●美国当代“乡土写实主义“画家怀斯代表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舞蹈的三要素:姿势、结构、动作。
(参考我讲课内容的笔记)●芭蕾舞P18●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戏剧的体验派与表现派。
(参考我讲课内容的笔记)●中国梅兰芳的表演体系P21●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建筑美学法则之一:“形式服从功能”,19世纪末美国建筑学家路易斯.沙利文提出。
●问:西方古代建筑(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利斯(男性)、爱奥尼亚(女性)、科林斯分别不同的特点有哪些?P25●印度的泰姬陵。
第三节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1.外在世界2.内在世界4.二者构成关系特点是: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来展示内在世界、通过物质世界来展示精神世界,通过自然世界来展示社会文化意识世界,通过实体世界来展示心灵世界.这是各种类型的艺术形态构成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一、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人类思维着的头脑是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和理论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二、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之一而论)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予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
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三、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音乐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的实现的。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音乐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画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使绘画与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所以在艺术形态学和美学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
四、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舞蹈的姿态、结构、动作三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肢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是整个肢体的语言及多种因素的结合。
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五、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一、单选:1.运用色彩传达审美经验的三种方式包括纹章学的方式、色调表情的构成和( B )A、抽象色彩构成B、纯粹色彩的构成C、几何线条的构成D、明暗的构成2、被称为20世纪的“现代绘画之父”的艺术家是( D )A、莫奈B、凡高C、高更D、塞尚3、提出“绘画应该朴实和忠于自然,”,代表作为《弗拉基米尔路》的俄罗斯巡回画派的画家是( C )A、列宾B、安德鲁、怀斯C、列维坦D、凡高4.西方有关艺术起源的最优影响的理论是( C )A、劳动说B、游戏说C、巫术说D、模仿说5、通过“反面”形象来表现艺术的目的美的作品是( A )A、《钦差大臣》B、《茶花女》C、《俄狄浦斯王》D、《奥德赛》6、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并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的是南齐的( A )A、谢赫B、苏东坡C、张彦远D、石涛7、艺术语言除了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品内容外还具有( B )A、认知功能B、审美功能C、教育功能D、社会功能8、我国近代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字弘一大师)( A )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艺术大师,临终写下“悲欢交集”四字,体现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A、李叔同B、鲁迅C、嵇康D、老舍9、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中最高尚的情致体现是( D )A、审美感觉B、审美理知C、审美心象D、审美共鸣10、建筑按照功能用途分为祭祀、家用和( A )五类A、纪念、民用、***用B、私用、农用、公用C、庆典、农用、***用D、装饰、农用、公用2023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试《艺术概论》考试大纲Ⅰ、考试内容了解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掌握艺术形态的划分,从深层的主、客观因素不同的组成方式理解艺术形态的实现,理解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
(一)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1、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2、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
3、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
(二)艺术形态的划分1、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把艺术形态划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这个充满魅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人的探索和追求。
孙美兰的《艺术概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艺术的大门,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知识要点。
以下是对这些重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艺术概论中首先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孙美兰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了社会生活,同时又高于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和升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
艺术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的表达。
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情感性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形象性则是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传达内涵;审美性则使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二、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家根据社会生活,经过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有感情色彩和审美意义的感性形式。
艺术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等。
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
2、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都具有主体性。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气质、素养、才能等都会在作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主体性的体现,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艺术欣赏也是主体性的活动,欣赏者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感受。
3、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之一。
艺术作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审美性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方面。
形式美包括色彩、线条、构图、声音等元素的组合和搭配;内容美则包括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4、情感性情感是艺术的内在动力,没有情感的投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也会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感染。
孙美兰《艺术概论》第三章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艺术作品艺术语言意蕴意象有意味的形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驭文之首术”是“”。
2、唐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司空图认为,诗歌有“”。
3、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1859_1891)是的代表人物,他的《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就是此画派的代表作品。
4、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就是利用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5、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是通过传达形象之神韵的。
6、埃及金字塔是依赖显示其建筑性格的。
7、17世纪意大利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表明了艺术语言的“”。
8、艺术作品的外部形式即。
9、明代著名大画家感慨:“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
10、荷兰后期印象主义画家凡·高于1890年10月27日自杀,他的名作《鸢尾花》在其死后两年即1892年才以的价格售出。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所谓意象,意即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创作意图要通过()来表达。
A.概念B.形象C.图式D.符号2.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从内部而言就是()。
A.人物和素材 B.意象和媒介 C.主题和题材 D.内部结构及其秩序3.艺术作品的意蕴是其内涵而外显的一种()。
A.精神B.素养C.构思D.意象4.艺术语言具有()的功能。
A.描绘自然和社会形态B.塑造艺术形象和传达思想感情C.揭示客观事物现象和本质D.预测未来发展及其结果5、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是指()。
A.主题及其思想内容 B值得回味的美感 C.作品和形式因表达的高度协调而产生的魅力 D.审美的意境6、艺术是一种语言体系是说()。
A.不同种类的艺术共同组合成语言表达体系B.艺术家在熟练掌握本种类艺术语言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和借鉴其它各种类艺术语言元素的方式C.艺术家运用自身语言体系中的范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D.艺术语言体系可以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7、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表现在艺术作品的()。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这个充满魅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人的探索和追求。
孙美兰的《艺术概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艺术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对其重点知识的笔记整理。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问题。
孙美兰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它反映了社会生活,但又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升华。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情感,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
同时,艺术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人类的理想、愿望和情感。
二、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总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无论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还是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
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2、情感性艺术是情感的结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将自己强烈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从而产生共鸣。
3、审美性艺术具有审美价值,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美、内容美等方面的表现,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照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以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电影等)。
2、按照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可以分为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听觉艺术(音乐等)、视听艺术(电影、戏剧等)和想象艺术(文学等)。
3、按照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可以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和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等)。
四、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创造性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生活积累艺术家在生活中不断观察、体验和积累素材,为创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