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曲线图及其与遗传定律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865.50 KB
- 文档页数:22
有丝分裂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新壁现。
一、减数分裂(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2N)(N)3个极体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2N)复制(2N) 1个次级母细胞(N)1个卵细胞(N)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染色体 2N 2N N 2N N NDNA 2C 4C 4C 2C 2C C C 1、减数分裂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细胞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染色体和DNA 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期末期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在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 数目不变。
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发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
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五、图形判断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分布,有染色单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奇数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均匀:初级精母细胞不均匀:初级卵母细胞末期:染色体排列散乱,无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减Ⅱ联会:四分体减一前期有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一中期偶数同源染色体分离减一后期均匀:初级精母细胞不均匀:初级卵母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有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分离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染色体排列散乱,无染色单体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曲线图分析》张建尚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1.减数分裂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1)BC段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2)DE段和GH段,核DNA数目都减半,原因分别是什么?DE段: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核内DNA 数目减半;GH段: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开后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核内DNA数目减半。
(3)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哪一段?cd段。
(4)染色体第一次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发生在de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5)ff′段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到与体细胞一样,原因是什么?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6)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个区段?efgh段不含同源染色体。
2.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1)AB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染色体(DNA)复制。
(2)CD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同源染色体分离。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变化的曲线图(1)bc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bc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
(2)cd段包含减数分裂的哪些时期?cd段是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包含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3)de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子。
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1)BC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DNA复制,由含有1个DNA分子的染色体形成含有2个DNA分子的染色体,比值为0.5。
(2)DE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比值是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归纳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有丝分裂过程图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三、减数分裂过程图1.精子的形成过程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四、细胞分裂各时期图像的主要特征五、概念1.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b b a b 分裂期 b a 分裂间期(2)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2.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1)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一个四分体图为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六、分裂各时期特点1、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数目未增加,DNA加倍,合成有关的蛋白质)图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仍然是4条,DNA却变成了8个)2、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前期特点:核膜核仁消失,出现了纺锤体和染色体(膜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特点: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出现四分体,交叉互换。
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3、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特点: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形数清晰赤道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4、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点裂数增均两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5、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有丝分裂末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消失,出现核膜、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