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中国史对比1
- 格式:docx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外历史时期表(箭头上方为中国史,下方为世界史)(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西周建立春秋开始战国开始商鞅变法统一六国大泽乡起义西汉西域都护葡占荷占建立唐朝安史之乱唐灭亡澳门台湾清军入关清设台湾府中俄签订热月政变 雾月政变 法兰西第一帝国 美富尔顿 拿破仑帝国灭亡 英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英国议会改革 英国宪章运动拿破仑夺取政权 《拿破仑法典》 发明蒸汽船 波旁王朝复辟太平天国 太平军占领南英法联军攻陷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起义 京 改名天京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毁圆明园 京师同文馆 天京陷落六十~九十年代 洋务运动公车上书《万国公报》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12四一二政变8.1南昌起义国共合作. 广州国民政府 4.18南京国民政8.7八七会议7.23中共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国民革命军府成立建立井冈山农村美参加同盟国战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苏联斯大林开始推行协约国作战德国投降,一战结束成立工业化方针俄十月革命中共七大召开渡江战役《论联合政府》 4.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8.15日本投降9.~11辽沈战役4月海军成立9月第一届政协筹备建国汪伪政权重庆谈判6月全面6月挺进11~1949.1 淮海战役《共同纲领》朝鲜《停战协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抗美援朝西藏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万隆会议提出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土地改革法》解放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求同存异”三大改造完成人民公社化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日内瓦会议华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原子能共同体实施八字方针成功研制原子弹9.13九一三事件(林彪) 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开始人造卫星“东方红26届联大恢复中《中美联合公报》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战略导弹部队成立一号”发射成功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建交杂交水稻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美建交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告台湾同胞书四大经济特区成立南方谈话十四大召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十三大召开“九二共识”7.1香港回归欧盟成立WTO成立。
世界史和中国史对照表一、古代文明的诞生世界史: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世界各地的文明开始萌芽。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等地相继出现了独特的文明,他们建立起了城市、编写了文字、创造了艺术和科学。
中国史: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的华夏族人民开始种植作物、养殖牲畜,并建立了石器文化。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古代华夏文明。
二、政治制度的发展世界史:各个古代文明国家在政治制度上呈现出多样性。
古埃及采取了专制的法老制,古希腊发展出了民主的城邦制度,古罗马建立了强大的共和国和帝国。
中国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变革。
从夏、商、周三代的封建制度,到秦朝的集权制度,再到汉朝的官僚制度,中国历代政权在保持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改进政治制度。
三、文化与科技的进步世界史:古代文明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上,还表现在文化和科技领域。
古埃及人建造了庞大而精美的金字塔和神庙,古希腊人在哲学、艺术和体育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古印度人发展了复杂的数学和医学。
中国史: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也非常丰富多样。
古代中国人创造了汉字,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张制造和印刷术,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等重大科技。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也孕育了诗歌、戏剧、绘画和哲学等众多优秀艺术形式。
四、经济交流与文化传播世界史:古代世界各地的文明通过贸易和征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古罗马通过陆上和海上的贸易网络,将商品和文化传播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古印度和古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航线,将丝绸、茶叶和其他商品传播到远方。
中国史:中国古代经济交流也非常活跃。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带到了世界各地。
同时,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文化在东亚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
总结: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对照表展示了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古代史对照时间表古代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全球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经历了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体系和民族性格。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与世界古代历史的比较研究,是一项重大的学术课题。
以下是一份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古代史对照时间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对比,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在公元前六千年和公元前四千年之间,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最早的农业社会,为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世界的古代文明都出现了很多相似的特点。
例如,双江文化和甘肃鸭舌坪文化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出现,同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也在同一时期分别出现在亚洲地区,它们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农业经济。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和西亚地区都出现了铜器文化,指向了古代文明的高度。
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在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一千年之间,各大古代文明都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古文明间呈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通过不断的农业、贸易、商业和创新,已经形成了不少文化的特点。
此时的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有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和西周文化。
而在西亚地区,出现了较为重要的亚述、波斯、菲尼基亚和古巴比伦文化。
在埃及,古代王国的三大文化时期扎根于尼罗河流域,并成功地形成了独特的天文、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学科。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在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前五百年之间,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进入春秋和战国时期,各种学派和思想逐渐发展。
而在西亚地区,古希腊、波斯和亚述等帝国兴起,同时,犹太文化和基督教信仰也逐渐形成。
此外,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在这个时期也逐渐崛起。
这个时期,中国的儒家、道家、名教、墨家等学派悄然诞生,随着战国时期的朝代更迭,这些学派逐渐扮演起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没文化真可怕!唐伯虎原来跟达芬奇一个时期??总感觉中国历史和国外的对不上有木有!!这回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历史了……转自度娘来源:白鹏的日志中学学历史的时候,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来学的,尤其是学中国历史,总是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纵向对比,很少做横向的对比。
早就想排一张《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很想弄清楚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究竟牛到什么程度,中国发生那些伟大事件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在干些什么。
一说到中国历史,总是说秦汉唐宋元明等等朝代,不习惯明确标出年代,这种说法,一般人很难直观地在世界历史坐标上做出对比,弄不清同一时间段里人家在干什么,同一时代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骄傲起来总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
经过全面的对比,该骄傲的就骄傲到明处,很一般的甚至落后的也别妄自尊大。
这张表还很粗略,发在这里有些行怎么也对不上。
以后有时间,再好好分分类,从人、事、物、技、艺五个方面都做一下横向对比。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昨天我才发现,中国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及和他并称吴中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生活在同一时代,唐伯虎比米开朗基罗大两岁,而拉斐尔死后4年,唐伯虎也去世了。
元代写“古道西风瘦马”的杂剧家马致远,和写《神曲》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死于同一年——1321年。
曹雪琴写《红楼梦》的同时,伏尔泰正在写《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
再比如,中国三国演义打的正欢的时候,欧洲也正在打仗,当时罗马爆发了奴隶大起义,史称三世纪危机,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这不是和同一时期的东汉的情况很相似吗?再比如,中国大唐贞观之治的同时,日本正在搞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日本从此了进入封建社会。
做这样的对比,就是想看看,咱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中国人的人种素质到底怎么样。
世界中国近代史对比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在近代史的发展中,中国作为东方大国,在世界舞台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比世界各国与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以探讨其异同之处。
一、政治体制的差异在政治体制方面,世界各国和中国在近代史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世界各国多以民主制度为主导,政府的组织和权力分立十分明确。
而中国则以封建专制为主,皇权至上,政府的权力高度集中。
这种差异导致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并迅速适应社会变革,而中国则在政治体制上相对滞后,难以有效应对社会发展所引起的问题。
二、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在现代化进程方面,世界各国相对较快地实现了产业革命和现代化的转型。
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而中国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到封建专制和列强侵略的双重打击,现代化进程较为缓慢。
直到近代史末期,中国才真正开始进行现代化建设,步入了工业化的轨道。
三、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世界各国的近代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殖民主义时代,西方列强逐渐崛起,并通过殖民和侵略扩张自身的势力范围。
相反,中国由于封建主义的限制和内外因素的影响,沦为列强的瓜分对象,长期处于半殖民地状态。
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崛起,并调整了外交政策,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四、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世界各国和中国在近代史上的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也具有巨大差异。
在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了社会的快速变革,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运动和文化变革。
而中国社会则在封建主义的束缚下,难以快速转变,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相对滞后。
直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思想解放和文化改革。
结语通过对比世界各国和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世界各国借助民主制度和先进的科技,实现了现代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史与世界史对照表
以下是中国史与世界史对照表的一些主题和内容:
1. 年代对照:
-中国史:从上古时代(夏朝、商朝、西周)开始,继而进入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
-世界史: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进入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现代历史(如工业革命、殖民时代)等时期。
2. 政治制度对照:
-中国史:古代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封建制度,以君主为核心,如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皇帝的专制统治。
-世界史: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政治制度,如民主制度、君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3. 文化与思想对照:
-中国史: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世界史:世界各地也有各种独特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如古希腊哲学、宗教的传播与变迁(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4. 经济与社会对照:
-中国史:中国古代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逐渐发展出了农耕经济的特点,如封建农业社会和商业的兴盛。
-世界史:世界各地的经济也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涌现出了商业
和工业的发展,如欧洲的农奴制和工业革命。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对照表,具体内容还会更加复杂和细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发展路径和特点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对比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会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别特点。
第一讲古代希腊罗马与夏商周、秦汉一、公元前9—3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二、公元前8—3世纪的中西比较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讲欧洲的中世纪与隋唐、宋元一、公元6—13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二、10—13世纪的中西比较西方中世纪,中国宋元时期。
第三讲欧洲迈入近代文明与明清一、公元14—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二、14—18世纪的中西比较西方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中国明清时期。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到20世纪初,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要围绕三条线索。
一个是农业文明内部矛盾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上。
一个是对外民族矛盾,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分割;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但是没有能够取得成功。
一个是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变动,到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变革,再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制度层面的变革。
第四讲欧洲工业时代与晚清半殖民地时代一、19世纪初——6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二、19世纪中期的中西比较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讲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欧洲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一、19世纪中晚期—20世纪早期的世界与中国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比较西方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中国近代化起步。
第六讲20世纪上半期:动荡的世界与中国一、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与中国二、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比较西方动荡、调整、战争,中国从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
第七讲20世纪下半期: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全球化一、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与中国二、二战结束以来的中西比较1.二战后初期的西方与中国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与中国3.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与中国。
一部中国史,半部世界史书评
《中国史》是一部介绍中国历史发展的巨著,它以生动的文字和丰富的事实,详细地展现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的历史进程。
这本书可以被视为一部集中展示中国历史的瑰宝,对于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重要事件,从上古时代的夏、商、周到现代的共和国时期,每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详细的描述和解析。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演变和发展。
其次,这本书的作者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历史视角。
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研究,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而全面的中国历史图景。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既注重对历史事实的客观呈现,又不乏作者的个人见解和分析,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最后,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历史的介绍,它同时也是一部世界史的补充。
中国作为世界上古代文明之一的发源地,其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析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
总的来说,这部《中国史》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历史读本,它不仅仅是一部介绍中国历史的著作,更是一部了解中
国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参考书。
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
北印度分为16个小国,最后统一为“摩揭陀”天国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路撒冷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38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屈原(约前340-前278年) 楚国的诗人,作“楚辞”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80年,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时间表中国史世界史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7000~5000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4000~5000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5000~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夏 (公元前2070~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商 (公元前1600~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公元9年西汉灭亡东汉(25年~220年)公元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东晋(317年~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83年淝水之战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南北朝(420年~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隋(581年~618年)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646年日本大化改新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676年新罗统一朝鲜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713年-741年开元盛世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755年-763年安史之乱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北宋(960年~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12世纪初期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元(1271年~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明(1368年~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381年英国瓦特。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
北印度分为16个小国,最后统一为 “摩揭陀”天国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路撒冷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38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屈原 (约前340-前278年) 楚国的诗人,作“楚辞”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80年,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公元前450 年米隆创作雕塑《掷铁饼者》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 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30年 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灭波斯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4-3世纪,玛雅人已应用了“0”这个数学概念公元前3世纪 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14年开始筑秦长城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在意大利,发现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布匿战)公元234年萨珊伊朗灭贵霜帝国公元前150年亚力山德罗斯创作维纳斯公元前150年罗马人征服希腊帝国公元前一世纪,塞克人在伊朗东部和印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85-前160年汉马王堆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度西部建立了一系列王国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25年东汉建立,东汉(25年到220年)73年班超出使西域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公元2世纪末-3世纪末,罗马奴隶制爆发全面危机奴隶大起义,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帝国西部,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
世界史与中国史的阶段对比及联系一、早期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14-----16世纪)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宗教改革(16世纪):因信称义3、文化:文艺复兴(14—16世纪):人文主义;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开创实验科学。
莎士比亚戏剧4、世界: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拓展二、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工业革命前)1、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英国圈地运动2、政治:英(1689)美(1787)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法国大革命(1789)3、文化:牛顿力学,启蒙运动(17----18世纪):理性主义4、世界: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英国成为殖民霸主18世纪中期)——手工时代资本主义与中国(相当于明中期到清前期1840年之前)的联系:①美洲的高产农作物传入,使中国能养活更多人口②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③西学东渐,西方的科技传入中国,如《农政全书》记录④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沿海,中国被迫实行闭关锁国。
当时中国的基本情况: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区域性大商帮;白银广泛流通等。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出现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封建制度衰落。
文化:出现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文化专制;小说是文学的主流;西学东渐。
对外:闭关锁国。
思考:明清之际中国开始落后的原因:三、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765----18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经济:生产力迅速提高,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形成,工业城市兴起;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交通运输革命,出现轮船、火车;经济思想由重商主义转向自由主义;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环境污染。
2、政治:①资本主义工业化带动民主化,政治改革,民主进程加快,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潮流: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美国内战(1861--1865)、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国统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这些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更多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