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历史图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类型:一、地图类二、数据表格类(变式:曲线图、柱状图等)三、图画类(图:人物照片、实物图片、证件等画:漫画、海报、广告画等)一、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
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
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
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
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图表型选择题的解法。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③C.①③④D.②③【解析】有人说标题是图表的“眼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标题“国文教科书”及图片是文字“电话”可以作出判断,②④与材料无关,①③项正确,正确答案是C。
【例2】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图片的点晴之笔,是准确理解图片的窗口的切入点,审题时一定要特别加以关注。
历史选择题答题口诀历史选择题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难以克服的一道题目,因为它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点较多,而且相互关联,因此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口诀,才能在考场上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分数。
下面就是我总结的历史选择题答题口诀,供大家参考。
1. 看题干,掌握出题者的意图在做历史选择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了解这道题目想要考察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这一点非常关键。
有些选择题的干扰项比较多,有些选项可能看起来非常相近,但实际上是因为出题者想要测试你对于某些关键词汇的理解程度。
因此,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阅读题目,了解出题者的意图,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答案。
2. 划重点,找规律很多历史知识点之间都有联系,因此,在做题时要把握住这些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常常有一些历史选择题是以一种分析某件事情的方式出现的,这时我们要注意把题目中信息逐一剖析,找出其中的重点,并尝试在其中找出规律。
只有掌握了历史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模式,才能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3. 多掌握点历史名人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答题,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并掌握历史名人的基本属性和事迹。
众所周知,历史名人虽然时间距离我们很远,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因此,在历史选择题中,很有可能会以某位历史名人或某个历史事件作为答题的主要依据。
4. 加强实际练习历史选择题不是纸上谈兵,要想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就必须将其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因此,在做完一道历史选择题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看历史纪录片、阅读历史书籍、进行历史实验等等。
只有在不断实际练习和实践中,才能在做历史选择题时游刃有余。
总之,历史选择题答题口诀并非简单而单一的技巧,它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结合各个方面的知识点,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性地进行提高。
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并应用这些答题技巧和口诀,在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 8 条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1. 哎呀呀,一定要先认真读题呀!就像走迷宫前先看清地图一样。
比如题目说“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什么什么”,那你就得仔细琢磨每个选项呢。
2. 别着急选答案啊,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好比挑苹果,得看看哪个没坏呀。
像有时候会有那种特别相似的选项,就得小心陷阱啦。
3. 注意关键词啊喂!这就好比在大海里抓住那根救命稻草。
比如说提到“第一次”“转折点”这些词,肯定很重要呀,得特别留意。
4. 知识要融会贯通呀!历史可不是孤立的哟。
比如学到唐朝的文化繁荣,那就要联想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呀,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答题了。
5. 哎呀呀,遇到不会的可别慌哦!你就想,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嘛。
然后利用排除法,说不定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啦,就像排除掉坏苹果,剩下的可能就是好的啦。
6. 要对历史时间轴很熟悉呀亲!就如同你熟悉回家的路一样。
比如问你某个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你得马上能定位呀。
7. 大胆猜测有时候也不错哦!别小瞧了自己的直觉呀。
就像你感觉今天会下雨,有时候真的就会下呢,说不定猜着猜着就对了呢。
8. 做完一定要检查检查呀!可不能虎头蛇尾呀。
看看自己选的答案是不是真的符合题意呀。
总之啊,做初中历史选择题可不能马虎,要认真细心,多动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历史地图类试题解题技巧解题历史地图类试题的技巧主要如下:1.熟悉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理解历史地图的基础,包括各地的位置、地形、气候等信息。
了解地理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内容。
2.确定时间和空间范围:试题中一般会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确定这些范围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内容并进行相关推断。
3.分析地图内容:仔细观察地图中的标注、符号和线条,理解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和相关信息。
常见的地图要素包括国家、城市、山脉、河流、海洋等。
同时,注意地图上的尺度和比例,以便正确理解地理距离和关系。
4.了解历史背景:地图是历史的产物,了解地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解读地图。
包括了解地图所处的历史时期、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人口等情况。
5.运用知识进行推断:通过对地图内容的分析和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可以进行一些推断。
比如,根据地图上的行政界线、标注的主要城市等信息,推测出地图所示区域的政治、经济等重要特征。
6.综合分析地理与历史:历史地图类试题一般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和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结合地理背景和历史背景来理解地图。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地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地理特征。
7.练习做题:多做历史地图类试题,加强对地图和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积累经验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最好选择一些实际的历史地图进行分析,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解题历史地图类试题需要结合地理和历史知识,综合分析地图内容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地图的仔细观察和分析,结合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历史地图问题。
根据历史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万能
公式)
一、问题分析
在回答历史地理综合题时,首先需要针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
梳理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题目要求的方向和范围。
同时,注意题
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地理概念或相关知识。
二、知识串联
根据题目要求和所涉及的知识点,将相关历史事件和地理概念
进行串联。
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关系,将相关事件或概念进行连接,形成清晰的知识链条。
这有助于构建论述框架和组织答案内容。
三、事例支持
为了增强答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可以在答案中引入相关的历
史事例或地理案例。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事例进行引用,并
进行简要说明。
事例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及所涉及的知识点相符合,同时确保事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多角度思考
在回答历史地理综合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地理的角度,考虑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多角度思考,可以
全面且深入地回答问题,并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
五、结论总结
最后,在答案的结尾进行总结和归纳。
根据论证的过程和结论,对整篇答案进行总结,概括主要观点和结果。
同时,可以提出自己
的见解或思考,展示个人的思维深度和创造性。
六、注意事项
1. 确保答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答非所问。
2. 不引用无法确认真实性的内容,避免引入虚假信息。
3. 把握字数限制,确保答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以上是根据历史地理综合题的万能答题思路,希望能对您的答
题有所帮助。
历史选择题做题技巧1. 哎呀呀,读题很重要哇!就像在地图上找宝藏,题目里藏着关键线索呢!比如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什么措施”,那你得仔细读题,抓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些要点,才能选对呀。
2. 排除法真的超好用嘞!这就好比是在一堆苹果里挑出坏的,把那些明显不对的选项先去掉。
比如说有个题说唐朝的事情,结果有个选项说的是宋朝的,那不就可以轻松排除掉嘛。
3. 知识积累可不能少哇!平时就像收集宝贝一样积累历史知识,到做题时就会特别得心应手啦。
就好像玩游戏,你的装备越多,玩起来越厉害呀。
咱要是知道很多历史事件的细节,那做题不就不在话下咯。
4. 要注意时间顺序哟!这就像排排队,历史事件也是有先后顺序哒。
比如问哪个事件在前哪个在后,咱得心里有数哇。
像汉朝在唐朝之前,这可不能搞混嘞。
5. 联想记忆很有效哇!把历史知识和自己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
比如说把某个历史人物想象成自己喜欢的明星,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啦。
这样做题的时候就能快速想起来咯。
6. 可别死脑筋哇!有的题可能需要灵活思考,多想想别的角度。
就像走迷宫,不一定非要走常规路,也许换个思路就走通啦。
遇到难题别着急,深呼吸,换个方式试试嘛。
7. 仔细比较选项呀!这就像是在挑最好的礼物,得对比清楚每个选项的不同之处。
比如有个题问哪个制度更好,那就要好好对比每个选项说的制度特点咯。
8. 做完题要检查检查嘞!别匆匆忙忙就交卷啦。
好比出门前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啥问题。
检查一遍,说不定就能发现自己之前忽略的小错误哟。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历史选择题做题技巧,能让咱做题更厉害,成绩蹭蹭涨!。
高考历史选择题5大解题技巧!历史选择题是专门多文科生的难题,然而事实上解题有技巧性。
把握这5大技巧,帮你快速攻破难题!技巧1:“两招”全面快速猎取材料信息材料型试题仍将是2021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因此全面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剔除虚假和错误信息,储存正确的史观、史论,是制胜高考的关键所在。
第一招:紧扣题意,抓核心信息,快速联系教材知识。
审读关键信息(时刻、人物、地点、事件)→定时空,定位教材知识(分析题干的内涵、外延、考查意图,定位教材知识)→分析判定选项,得出答案。
第二招: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
高考试题中涉及的史料由于受时代局限以及记录者的政治立场、阶级立场、认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阻碍,并不一定差不多上科学的,因此要对材料记录的事件、陈述的观点等进行真与伪、正与误的区分,储存正确和真实的观点。
另外,材料表述的内容可能只涉及表面问题,要综合分析并认清其本质。
技巧2 :“四招”搞定数据型选择题第一招: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表格类试题信息量大,对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要注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第二招: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曲线数据图能够显示出随时刻变化的连续的数据,题目常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数据变化的缘故。
第三招: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柱状图易于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在进行数据比较时要注意数据变化的背景。
第四招: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饼状图要紧反映的是各构成项目的比例,遇到单个饼状图时要注意比例之间的大小差别,遇到多个饼状图时则要注意同一项目在不同的图中比例的变化。
技巧3:“四结合”搞定图像型选择题图像型选择题一样有历史地图、漫画、文物照片、真实场景四种类型,其解题关键是“里里外外看注解”。
解题时要注意图像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注意图像内容所反映的史实,然后通过“审、联、察、定”四结合,搞定图像型选择题。
技巧4:捋清四方面关系,精准解题关系一:从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入手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历史选择题蒙题口诀
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正确率。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口诀:
1. 了解基本知识: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答选择题。
因此,平时要多积累历史知识,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特点。
2. 快速阅读题干:在答题时,先快速阅读题干,了解题目的大致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找到答案。
3. 注意关键词:在题干中,注意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定位答案。
4. 排除法:在答题时,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这样可以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5. 相信第一感觉:在答题时,有时候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
因此,在答题时,可以先凭第一感觉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再用排除法进行验证。
6. 不要纠结:在答题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题目,不要纠结太久。
可以先做一个标记,等其他题目都答完后再回来仔细思考。
总之,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各种技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同时,平时要多积累历史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模板题型特点1.从图画种类看,一般分三类:(1)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2)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牲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意义的漫画。
(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
2.从试题考查看,有两个特点:(1)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能力。
(2)题干中一般都有标示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解题技巧1.“四审”:①审时间和空间②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③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④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2.对被选项要“三判”:①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②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③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①是要以图补文;②是要以文补图;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高考真题1.(2020全国Ⅰ卷·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 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答案】C【解析】阎立本的《步辇图》是唐朝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唐朝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具有史料价值,故选C项;吐蕃不属于西域地区,与西域风情无关,排除A项;《步辇图》属于人物画,与表达文人意趣的文人画、反映市井风情的风俗画无关,排除B项;阎立本的《步辇图》再现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
2.(2020全国Ⅱ卷·25)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答案】C【解析】由材料“梁思成、林徽因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可知梁思成、林徽因根据唐代壁画的记录发现了历史遗存古迹,壁画的内容印证了文化遗存,故选C项;材料提及的壁画“大佛光寺”和实物佛光寺,说明壁画的创作还是有实物作为创作原型的,并不是源于艺术想象,排除A项;“完整还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壁画和遗迹的价值来自于历史传承,不是学者的发掘,排除D项。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历史地图类)孙明理(悬瓠城黄仁晓)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过程中,在历史知识迁移、核心素养渗透、问题设计考量等方面都有相似性的命题立意和结构。
本人尝试将相似表达的高考选择题进行全新的梳理、归纳和解读,希望能够为高考备考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命题模板:1、命题立意:历史地图是教材历史必备知识的扩展和延伸。
历年高考真题“历史地图”类试题的考查中,综合考查理解、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内容,涵盖了学业质量的多种层级水平。
透过“历史地图”时空信息,并依据课本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实质上就是要发现隐藏在历史地图背后的内容2、命题结构:文字材料和历史地图的结合,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兼有材料分析题;涉及地图类型众多,有疆域图、路线图、分布图、战役图等。
一般而言,历史地图的解题路径包括把握主题、弄清时空;注意图例、看清标注;理解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迁移历史知识、挖掘历史本相。
(二)真题典例:1、(2018新课标全国卷III)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历史地图——反映的是战国以前,铁器发现地集中在新疆地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铁器代表的是地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历史地图——反映的是河流对地区间商业发展的影响(河流代表着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3、(2011新课标全国卷)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例谈中考历史地图型探究题的命题思路及备考策略命题思路
历史地图型探究题让考生利用地理洞察力,以地图为基础,从地理侧面结合历史故事,来探究历史中的人文地理事物,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
一般的历史地图题的命题可以以两大类为主:一类是简单的概括性描述类,有一定可比性,比较传统,例如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时期的地图格局,把各个地区分别简单介绍。
另一类则强调考生从地理上结合历史事实所讲到的问题,特别是突出某一信息对其他信息的影响,或者某一历史信息对当时地图格局的影响。
这类题可以考虑从关键性的地理区域来结合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
备考策略
1. 认真研究历史及地理内容:历史地图题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因此备考时要从国家颁发的《历史课本》中系统的梳理历史及地理知识,把历史背景及地理现象弄清楚,这样才能逐步转进到考试中历史地图型探究题的应用。
2. 熟悉历史及地理地图:备考时考生应该注重地图的熟练运用,要广泛收集历史及地理地图,要懂得正确看图、熟悉地图上的各种标示、分析地图上符号的含义,才能熟练的应用地图。
3. 练习地图探究题:备考时,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大量习题练习,把解答历史地图型探究题练习流利,才能把考试中的难点熟悉、掌握,从而提升解答这类题的速度和质量。
历史选择题满分八大技巧历史选择题满分八大技巧_ 历史选择题一直是最令考生头疼的考题,而每一次的历史考试中,总有让考生忐忑不安的选择题。
要想轻松过关,就必须掌握一些应对技巧。
下面就来介绍历史选择题满分八大技巧。
## 一、读懂题目_ 首先,考生必须读懂题目。
多数历史选择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考生仔细阅读,分析出考题的精髓,理解考题的要求,然后在知识点中进行检索,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 二、根据规律找答案_ 其次,考生应根据历史考试的规律来找答案。
历史考试中,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如重复出现的历史事件,重复出现的历史人物,重复出现的地名,重复出现的时间等。
考生在备考中,应特别注意这些重复出现的信息,以便在考试时找到正确的答案。
## 三、正确理解历史知识_ 再者,考生在做历史选择题时,要正确理解历史知识。
不要偏见和偏心,要正确客观地看待问题,有时候即使历史事件发生了很久,也要以当前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 四、了解历史背景_ 此外,考生要多了解历史背景信息,因为历史背景会影响到历史事件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历史选择题的正确性。
所以考生在备考时要多关注历史背景信息,以便能正确回答选择题。
## 五、多思考多总结_ 另外,多思考多总结也是做好历史选择题的关键所在。
考生在备考时要加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期的思考和总结,从中找出事件的共同特征,人物的共同特征,时期的共同特征,从而有助于在考试时回忆答题。
## 六、重视文字信息_ 同样重要的是要重视文字信息。
有时候,文字信息会在历史选择题中出现,如地名、人名、书名、文章名等。
这些文字信息会影响到选择题的正确性,所以考生在备考时也要注意文字信息的学习。
## 七、多做选择题_ 另外,多做选择题也是做好选择题的必要条件。
因为历史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做出正确答案,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
## 八、注意时间安排_ 最后,考生在做选择题时要注意时间安排。
历史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历史地图类选择题是近年来中考较常见的一种试题类型,该类型试题信息提供的方式有文字和历史地图,地图多数属于试题的题干部分,起辅助说明的作用。
历史地图主要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分布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此类试题融知识的抽象性与图片的形象性于一体,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可较全面地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现以2008年中考中的两道试题为例,谈谈这类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技巧。
【例1】(2008年中考河北省文综卷22)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
回答:
右图最适合陈列在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B.西柏坡纪念馆
C.平津战役纪念馆
D.抗美援朝纪念馆
【解析】本题从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历史情景入手,配以历史地图,主要考查考生的识图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是认真看图,提取有效信息。
地图的主要部分在朝鲜半岛,能与此空间区域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只有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发生在中国境内,西柏坡位于中国河北省平山县,平津战役发生在北京、河北、天津区域,都与图中所示的地理方位不符。
故答案为D。
【例2】(2008年中考连云港市7)若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学习活动,应选择右图航线中的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历史地图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读地图反映的内容,且准确掌握哥伦布的航
线。
回顾所学知识,①是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航线,②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线,③是麦哲伦船队环球的航线,④是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故答案为B.②。
【方法指导】要想解答好此类题,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从地图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
从图片中获取信息,不仅包括图片本身,也包括题干对图片的文字说明以及图片名称、来源等,尽量做到图文互补,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
如例1图中的“朝鲜”、“上甘岭”等名称,及左下角的“志愿军入朝路线和联合国军”等字样。
二是把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认识,再分析判断选项。
即在准确提炼出历史地图中的信息的基础上,再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弄清地图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
如例2,必须把地图中的“①②③④”与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是要强化对历史地图的熟悉和识记。
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对历史图片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积累储备必要的知识;同时把历史知识与相关图片反映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掌握,运用“左图右史”的学习方法,是很有效的。
【变式练习】
1.(2008年临沂市中考14)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
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与右图相关的内容是
A.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C.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维护国共合作局面答案:1.A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