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20kV 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147.66 KB
- 文档页数:5
土耳其XXX燃煤电站工程10.5kV发电机中性点接地电阻柜技术规范书2012年12月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土耳其XXX燃煤电站工程10.5kV发电机电阻柜成套装置,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供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应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标准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780-2001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JB/T 10777-2007 《中性点接地电阻器》GB/T 1234-1995 《高电阻电热合金》GB 1208-2006 《电流互感器》GB 16847-199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要求》GB 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T 12944.2-1991 《高压穿墙套管瓷套管尺寸和特性》GB 1985-2004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11022-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755.1 2006 《绝缘子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GB/T 755.2 2003 《绝缘子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GB/T 755.3 2006 《绝缘子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试验方法》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 156-2007 《标准电压》GB/T 762-2002 《标准电流》GB/T 16927-1997 《高压试验技术》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JB 2420-1978 《户外防腐电工产品的涂漆》GB/ T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IEEE 32-1972 《有关接地电阻器的要求》GB/T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GB 763-19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 10228-200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10229-1988 《电抗器》GB 1094.5-2008 《电力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5273—1985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T 6451-2008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 8287.1-1998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外购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满足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或GB/T)、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及国际单位制(SI)。
3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前言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到供电的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系统稳定诸多方面的综合技术问题,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发展水平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基于对系统电容电流的计算结果,综合经济性比较分析、人身安全问题和技术及设备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针对不同出线类型应当选择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3.1 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电容电流是确定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基本依据之一。
配电网电容电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要获得精确地数值,则需要选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对其进行现场测量。
一般情况下,电容电流可按精确计算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在进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时,首先应当对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计算。
3.1.1 线路电容的计算方法(1)架空线路图3.1-1所示为一条三相架空线路,Array导线a,b,c上分别载有电荷Q a,Q b和Q c,采用镜像法计算线路的对地电容,线路的电荷与对地电位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a a aa ab ac b ba bb bc b ca cbcc c c U Q P P P U P P P Q P P P U Q ••••••⎡⎤⎡⎤⎢⎥⎢⎥⎡⎤⎢⎥⎢⎥⎢⎥=⎢⎥⎢⎥⎢⎥⎢⎥⎢⎥⎢⎥⎣⎦⎢⎥⎢⎥⎣⎦⎣⎦(3-1) 式中,P aa 是当a 导线有单位电荷而其他导线没有电荷时,导线a 上的电位,由a aa a U P Q ••= (3-2)可得:'2a aa aa aQ HP In r πε•=(3-3) 式中:r a 为导线a 的半径,m ;H aa ’为导线与其镜像导线间的距离,m 。
同理可求出互导电位系数,再进一步求出电位系数矩阵。
架空线路的每相等值电容可由下式求得:022C h In rπε=(3-4) 式中:0ε为空气介电常数,F/m ;h 为架空线平均对地高度,m ;r 为架空导线半径,m 。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推广应用20kV电压等级中压配电网的需要而编制。
由于现行国标、行标和企业标准等一般未涉及20kV电压等级设备的内容,为保证20kV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满足要求,特此编制《20kV变电设备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同时编制的11个20kV变电设备技术规范之一,这11个技术规范分别是:220/110/20、220/2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110/2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110/20/1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20kV断路器技术规范20kV隔离开关技术规范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2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20kV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技术规范20kV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20kV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20kV成套消弧装置技术规范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峻、高山、陈少波。
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20kV系统所需的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设备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二类,Ⅰ类: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Ⅱ类: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
变压器110KV/220KV中性点成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书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中性点成套装置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4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投标人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投标人技术差异表”中写明为“无差异”。
1.1.5本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6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7本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合格的资格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1.2.1满足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的近年内相对应电压等级设备的销售记录及相应的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2.2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 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2.3具有履行合同所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有关资料(提供生产、检验设备一览表)。
★1.2.4投标人必须提供5年内投标产品或类似产品的整体及主要元件型式试验报告。
1.2.5投标人必须提供投标产品或类似产品的鉴定证书、产品的近期抽样试验报告及供货产品的逐个试验报告。
20kV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的参数选择在城市电网里面,电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作输电线路。
这种电网通常有比较大的系统电容电流,又因使用了耐压标准不高的电缆,不允许单相接地后长时间运行。
通过小电阻接地的运用,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之后,马上切除故障线路,不但促使继电保护装置能正确地检测切除故障回路,还让接地故障时的内部过电压值变小了。
标签:20千伏;接地装置;小电阻;参数选择1 经消弧线圈和经小电阻两种接地方式的比较主要针对经消弧线圈与经小电阻两种接地方式的电网运行特征做出对比。
在文章中,所有的“前者”都象征着经自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所有的“后者”都象征着经小电阻接地。
首先是过电压水平。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前者继续运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而后者经过小电阻接地,非故障相电压处在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过电压比前者小。
其次就是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故障范围。
在电网出现了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前者把接地故障电流减少至残流值以后,永久性故障进行了跳闸检修,瞬时性接地故障可以逐渐地消失,有时可带故障运行若干小时,其主要由于接地电容电流受到了补偿,单相接地故障将变成不了相间故障;后者由于属于低电阻接地的电网,具有不低的接地点电流,零序保护要是没有定时的动作,会让接地点与其周围的绝缘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相间故障不断出现,从而使永久性及非永久性的单相接地线路的跳闸次数均明显增加。
最后就是对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干扰。
在电力系统里面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产生的零序电流与电压属于强大的干扰源。
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它属于静电感应;在经小电阻接地的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其属于电磁感应。
消弧线圈接地能明显地减少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干扰,此种优势非常可观,要是出现了单相接地故障,感应回路中的电流于里面的分布均受到制约,与接地没有关联。
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就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干扰来说属于不完美的接地方式。
2 小电阻接地装置的概念若2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在不发生谐振过电压的情况下,健全相的电压将从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1.73倍),而且这种运行方式允许持续2小时。
变电站20kV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应用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
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决定了变电站主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本文通过对目前配电网几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论述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变电站20kV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应用。
标签: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土地资源的紧缺,用电和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与10kV配电网相比,采用20kV电压等级供电,能够减少变电站的数量,节约土地占用面积,节省线路走廊,同时能提高输送能力,降低单位输配电成本,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半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或缓解了用电和用地之间的矛盾。
对于负荷容量大、密度高的地区尤其是新开发建设工业区20kV 电压等级供电适合推广应用。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20 kV配电网建设或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变电站主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因此变电站主变压器20 kV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至关重要,必须慎重考虑。
1. 中性点接地方式种类和特点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直接影响配电网的绝缘水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设备的运行安全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等,影响着人身安全。
目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1.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最简单,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仍保持对称不变,流过故障点的接地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电容电流,与负荷电流相比不大,允许带故障运行1~2h,对用户供电基本无影响,供电连续性好、可靠性高;同时由于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小,对邻近的通信线路、信号系统等干扰也小。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如果是暂时性故障,一般能自动消除,但在永久性故障情况下,需要在一定时间(2h)内切除故障,以免发展成相间故障。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一.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规定了35kV接地电阻成套装置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条件。
2.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35kV系统所需的中性点接地电阻。
3.本技术规范书是最低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要求,也未充分引用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制造商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4.本技术规范书如与制造商所采用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5.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
6.规范书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可能需要与用户沟通后进一步完善。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书引用了下列标准的相关条文,如下列标准经过修订,则使用者应探讨采用最新标准的可能性。
GB311.1~6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GB12944.1~2 高压穿墙瓷套管GB8287.1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GB50150 电气安装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GB1208 电流互感器GB1094.11 干式电力变压器GB10229 电抗器GB1094.1~5 电力变压器GB7328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1094.3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GB734 局部放电测量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T780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使用环境条件1.海拔高度:≤2000m2.最高环境温度: +50℃3.最低环境温度: -25℃4.日照强度: 0.1Wcm5.最大风速: 35m/s6.最大日温差: 25℃7.户内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8.系统额定电压: 35 kV9.系统额定频率: 50Hz10.负荷:同时有10mm覆冰和17.5m/s风速11.外绝缘爬电比距:户内≥20mm/kV, 户外≥30mm/kV四.技术参数1.额定电压: 20kV2.短时允许通流: 400A3.频率: 50Hz4.通流时间: 10s5.电阻值: 50±5%Ω6.极限温度:≤760℃7.电阻值:1)电阻器在25℃时的电阻值误差在订货值的±5%范围以内。
20kV配电网应用及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摘要:在电力配电网中,和10kV电压等级相比,20kV电压等级配电网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电网投资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在20kV配电网进行建设、升压、改造时,中性点接地方式成为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对设备选型、系统运行及继电保护等具有重大的影响。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体会,探讨了在中等电压等级配电网中,20kV配电网的特点,分析了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灵活接地方一、在中等电压等级配电网中,20kV配电网的特点(一)设备投资费用较低20kV的设备费用(电缆、变压器、环网开关等)总体比10kV的高10%~20%,设备尺寸稍微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10kV和20kV都属于中压,两者技术要求并无太大差异,国内在技术实现和工艺制造方面没有难度,只是随着电压等级提高,对电器绝缘水平的要求逐渐加强,一旦具备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条件,相信制造成本就会下降。
(二)电力运行费用更加经济若新建时采用20kV直接配电,则由于扩大了供电半径,因而相比10kV配电网可减少变电站数量和投资;若将10kV配电网改造成20kV电压等级,可以在原有电缆、变压器等设备、10kV线路走廊基础上稍加改造,不仅能够为大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和经济的电缆接入方式,而且还可实现全架空线路20kV工程,且采用过渡形式可以解决10kV与20kV的联络问题。
(三)35kV配电网的建设投资远远高于20kV配电网在负荷密度大时,若采用35kV直接配电,则受容量限制,将会大量增加电缆线路,消耗大量金属,且导致电网结构复杂、电容电流大量增加,若采用架空线,则受电磁环境及安全距离要求的限制,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全部改造成35kV直接配电,不仅设备尺寸、造价、占用通道等投资过大,而且也无法利用原有10kV的设备和线路走廊,受到低压设备热稳定和短路容量的限制。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一、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1、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应按照配电网远期规划可能达到的最大对地电容流来选择, 并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断路器开断能力、抑制单相接地过电压作用、设备绝缘配合、继电保护灵敏性、人身安全、通信干扰和电磁兼容以及接地电阻器的制造、通行特性等因素手以确定。
2、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的通用范園如下:a) 全电缆供电网:b) 以电缆线路为主的电缆和架空线混合供电网。
3、低电阻参数的选择,按故障电流中的降阻性分量I R=(1~4)I c选择电阻值。
应校核最长出线线路末端接地故障下零序保护的灵敏度能满是切除故障线路要求, 限制故障电流在400A~600A范国内为宣。
同时应校核按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对通信的干扰和电磁兼容在允许范围内。
低值电阻取值一般为20Ω一40Ω,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宜取较大值。
接地电阻器的热容量等参数应满足DL/T780的要求。
二、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和中性点不接地方式1、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的适用范田如下:a) 全架空线路供电网.b) 以架空线路为主的电缆和架空线混合供电网.2、当単相接地故障电流不超过下列数値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按地方式,当超过下列数值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不超过2h时, 应采用谐振接地方式:a) 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 10A:b) 非钢筋温凝土或非金属杆塔的架空线, 20A:c) 全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 10A.3、谐振按地电网故障点的残余电流不应超过10A,以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4、接有消弧线圈或预调式自动调谐的消弧成套装置的变压器中性点的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电网标称相电压的15%。
20kV配电网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及设备的选择0 前言随着我国GDP总量的不断攀升,用电量的需求大大增强,对用户供电的配电网要求也在提高,配电网的输送能力亟待增强。
相比传统的10kV配电网,更高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优势明显。
在相同导体截面、输送相同负载功率时,20kV 供电距离是10kV的4倍,能有效地增大线路输电能力,减少线路上功率的损耗,提高线路的供电半径。
20kV配电网在我国的运行时间不长、经验不足,若能对其设计及运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加以探讨,会有利于我国配电网输送水平的发展。
本文对配电网中三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和范围进行比较分析,考虑了将配电网电容电流进行简化计算的方法,重点研究20kV 配电网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下的接地电流大小及接地设备参数的选择,为低电阻接地设备选择提供一种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
1 中性点接地的基本方式目前我国10 kV-35 kV配电网中,中性点基本接地方式有以下3种: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每种方式有其各自的应用优势及适宜场合。
1.1 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时,该线路的电压仍对称,基本不影响用户的供电,但要求在2小时内尽快切除故障。
因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能会产生较高的工频过电压、电弧接地过电压,长时间运行会烧毁设备。
10 kV-35 kV配电网中,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10A时,应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5]。
1.2 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时,系统中的容性接地电流会与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相消,大大减小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可有效避免接地电弧的出现。
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允许工作2小时,使得配电网供电有更高的可靠性;但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复杂,寻找故障点较难,由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工频过电压对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
10 kV、20kV配电网中,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可能出现大于10A的情况时,小于100-150A时;35kV配电网,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A,小于100A时;宜采用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5]。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试行)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20kV系统所需的中性点接地电阻器。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设备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2~6 高电压试验技术GB 12944.1~GB 12944.2 高压穿墙瓷套管GB 8287.1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GB 1208 电流互感器GB1094.11 干式电力变压器GB10229 电抗器GB1094.1~5 电力变压器GB7328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1094.3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GB7354 局部放电测量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DL/T 780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IEC 168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浙电生(2008)363号《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版)执行规定》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DL/T 780等标准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4 使用环境条件4.1 海拔高度 1000m4.2 最高环境温度 +40℃4.3 最低环境温度 -20℃4.4 日照强度 0.1W/cm² (风速:0.5m/s)4.5 最大日温差 25K4.6 户内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4.7 最大风速 35m/s(注:风速是指离地面10m高度的10min平均风速)4.8 系统额定频率 50Hz4.9 荷载 同时有10mm覆冰和17.5m/s的风速4.10 耐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垂直加速度0.1g同时作用。
采用共振、正弦、拍波试验方法;激振5次,每次5波,每次间隔2s。
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4.11 外绝缘爬电比距 户内:纯瓷绝缘≥18mm/kV;有机绝缘≥20mm/kV户外:c级及以下污区≥25mm/kVd级及以上污区≥30mm/kV5 技术参数及要求5.1 接地电阻成套装置主要技术参数5.1.1 额定电压 24/3 kV5.1.2 额定发热电流 300~600A(对应额定电阻值40~20欧姆)5.1.3 频率 50Hz5.1.4通流时间 10s5.1.5极限温度:不锈钢电阻器的温升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值(10s试验条件为额定发热电流,长期运行电流为额定发热电流的10%)。
表1 不锈钢电阻器的温升不应超过的规定值通电时间 温升K10s 7602h(长期) 3855.1.6电阻值a)电阻器在25℃时的电阻值偏差应在订货值的±5%范围以内。
b)电阻器随着温度的变化,电阻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可由电阻率的温度系数进行计算:R2=R1 ×(1+α(θ2-θ1))。
在额定发热条件下,电阻值变化不应超过15%。
注:R2和 R1分别为θ2和θ1(℃)时的电阻值(Ω),α为电阻温度系数。
c)电阻器材料的温度系数应不超过4×/℃,接地故障发生时电阻器的阻值升高应保证重合闸0.2−10时继电保护仍有足够的灵敏度。
10s温升试验中,达到温升限值时电阻器电流衰减值不应超过初始电流的20%。
5.1.7绝缘性能a)电阻器应能承受的工频试验电压,如表2所示。
表2 电阻器应能承受的工频试验电压电压等级kV(有效值) 工频试验电压kV(有效值)20 55b)如多节电阻结构,增加节与节之间绝缘试验,增加每节电阻对自己支架的工频耐压,电压值为每节电阻额定电压的2.5倍加2kV。
5.2接地电阻结构要求5.2.1产品的结构设计、电器安装、电路接线、布置,必须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
5.2.2电阻器中的电阻元件应确保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电气和机械的稳定可靠,且电阻材料应为不锈钢合金金属材料。
5.2.3电阻器电阻元件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不应使用低熔点合金作连接,栓接紧固件时应考虑是电阻运行温度产生的不利效应。
5.2.4电阻器的支柱绝缘子应符合GB 8287.1的要求,并在相应的温升下应可正常工作。
5.2.5电阻器的套管应符合GB 12944.1~GB 12944.2的要求。
5.2.6箱体的设计应便于安装和维护。
箱体的结构可分为户外和户内。
户外型外壳宜采用不锈钢板,外壳应有可靠接地的端子,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2mm。
户内箱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户外箱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3。
5.2.7 使用寿命30年。
5.2.8进出线方式:进出线方式宜根据现场具体布置要求确定。
5.2.9 电流互感器(干式)a) 变比: 150~300/5b) 二次绕组(2个):保护级10P10;测量级0.5级,容量20VAc) 局放小于5pCd) CT安装位置:电阻箱内,连接于电阻的末端e) 互感器其他条款按照20kV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5.2.10真空接触器(如采用)a)单极,采用具有机械保持特性的产品b) 额定电压:20kVc) 额定电流:1250A5.2.11 接地电阻回路中宜增加中性点电流监测或接地电阻温升检测装置。
5.3接地变压器(不宜兼作所用变)5.3.1 型式:干式(户内)、油浸式(户内/户外)5.3.2 接地变技术参数a) 接地变压器的容量大于720 kV A,适用于600A/10sb) 电压:20±2×2.5%/0.4kVc) 联结组及联结组标号接地变压器的联结方式推荐采用曲折形联结方式。
d) 零序阻抗:容量1200kVA ≤10Ω、750kVA≤16Ωe) 冷却方式:自冷(带温显、温控及远传功能)f) 绝缘水平:Ⅰ) 接地变压器各绕组对地和绕组间的绝缘水平满足表3的规定。
表3 接地变压器各绕组对地和绕组间的绝缘水平工频耐受电压 kV(有效值) 雷电全波冲击耐受 电压 kV( 峰值)电压等级 (kV)绝缘水平干式 油浸式 干式 油浸式 主绕组对二次绕组 55 55 125 125 主绕组对地 55 55 125 12520二次绕组对地 3 3 3 3Ⅱ)接地变局部放电水平(pC):在施加1.8U r、时间30秒后,将电压降至1.3U r继续试验3分钟的放电量小于5pC。
(U r为 额定相电压,即20kV等级U r为20/√3kV)Ⅲ) 接地变压器应进行两倍额定电压的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频率为200Hz,时间为30s。
Ⅳ) 承受短路能力:接地变压器应能承受系统单相接地短路时变压器线端施加三相对称额定线电压所产生的短路电流的冲击。
g)温升及声级水平参照《20kV并联电抗器技术标准》。
5.3.3 性能与结构要求a)材料和结构:干式接地变参照20kV干式变压器相关标准,油浸式接地变参照2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相关标准执行。
b) 其他要求应满足GB10229电抗器第六篇“接地变压器”的要求。
c) 寿命: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负荷条件下运行,并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维护,使用寿命为30年。
d) 出线端子及连接引线:Ⅰ) 接地变压器的出线端子及连接引线应与绝缘水平、最大长期使用电流和短时负载电流相适应。
出线端子应满足GB 5273的规定。
Ⅱ) 绝缘子带电部分对地及其它带电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应符合下表4的规定。
表4 绝缘子带电部分对地及其它带电体之间的空气间隙电 压 等 级 设备最高电压 最小空气间隙(户内) 最小空气间隙(户外)kV(有效值) kV(有效值) mm mm20 24 180 300e) 防护等级:接地变压器如有外壳,其应符合GB 4208的规定。
f) 接地变的铁芯和金属结构件均可靠接地(铁轭螺杆除外)。
接地装置应有防锈涂层,并附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g) 主绕组表面(树脂表面)易见位置应有“高压危险”的标志,并符合GB 2894的规定。
h) 接地变应备有承受整体重量的起吊装置。
6 试验6.1例行试验6.1.1 外观及一般检查6.1.2 电阻值测量6.1.3 绝缘试验6.2型式试验6.2.1 外观及一般检查6.2.2 电阻值测量6.2.3 绝缘试验6.2.4 温升试验6.2.5 外壳防护等级的验证试验6.2.6 可选件的有关出厂试验6.3 现场试验6.3.1 电阻值测量6.3.2 绝缘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