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第2期 文摘辑要
- 格式:pdf
- 大小:717.21 KB
- 文档页数:8
材料表面工程论文第一篇:材料表面工程论文纳米表面工程1、引言表面工程技术是表面处理、表面涂镀层及表面改性的总称。
表面工程技术是运用各种物理、化学和机械工艺过程来改变基材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或应力状态而使其具有某种特殊性能,从而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日益增多,制造技术与加工技术已由亚微米层次进入到原子、分子级的纳米层次。
如日本已研制成功直径只有1mm~2mm的静电发动机、米粒大小的汽车。
美国已研制成功微型光调器,并计划研制微电机化坦克、纳米航天飞机、微型机器人。
在光电子领域,日本NEC公司在GaAs基体表面上,利用分子外延技术,把所需的原子喷射到一块半导体表面上,形成特定的岛状晶体而成功制作出具有开关功能的量子点阵列。
美国已制造出可容纳单个电子的量子点,而量子点小到可在一个针尖上容纳几亿个。
这些技术都是在特定表面上实现的,属表面工程范畴。
但随着尺度的减少,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增大,表面效应增强,表面影响加大,传统的表面设计和加工方法已不再适用。
为适应纳米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
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使杂质在界面的浓度大大降低,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同一材料, 当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由于位错的滑动受到限制,表现出比基体相材料高得多的硬度,其强度和硬度可提高4一5倍。
如n一Fe晶断裂强度比普通铁高12倍;纳米碳管密度仅为钢的1/6,但其强度比钢高100倍,杨氏模量估计可高达5TPa,这是目前可制备的最高比强度的材料12,3]。
研究发现,骨、牙、珍珠和贝壳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强度,是因它们由纳米轻基磷酸钙、纳米磷酸三钙与少量的生物高分子复合组合而成。
纳米材料界面量大,界面原子排列混乱,原子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时,很容易迁移、扩散,表现出甚佳的塑性、韧性、延展性,比粗晶高1016-1019倍的扩散系数。
如28nm的n一20Ni一P在280oC时的伸长极限比257nm的高3.7倍,n-euFZ和n-TIOZ室温下的塑性变形也有类似现象。
表面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徐滨士1,谭俊1,陈建敏2(1. 装甲兵工程学院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2;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摘要:近年来,表面工程已由传统表面工程向复合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及表面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表面工程应用从对应磨损与腐蚀向抵抗疲劳与蠕变拓展;表面工程新的增长点正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中萌生;表面工程产业化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与资源循环中得到迅速发展。
文中对近5年来我国表面工程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我国机械制造的工程需求为背景,突出表面工程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重点对面向绿色制造和节能减耗的表面工程、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中的表面工程、极端环境下的表面工程、新能源中的表面工程、生物医学中的表面工程、轻合金构件的表面工程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表面工程;进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H16; T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89(2011)02–0001–12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Surface EngineeringXU Bin–shi1, TAN Jun1, CHEN Jian–min2(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Remanufacturing Laboratory,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 Lubric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urface engineering developed from single surface engineering to multi–surface engineering, nanosurface enginee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e engineering ranges from resisting wear and corrosion to preventing fatigue and creep. The new growth of surface engineering rises in the fronti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rface engineering gets a quick development in the aviation, aerospace, new energy, new mater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s circulation industries. This paper carried on a research on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surface engineering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Focusing on the engineering need of machine manufacture and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urface engineering, it mainly comments the new progress, achievement, view,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surface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ing, maintenance and re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biomedical science, light metal components, extreme environment and so on.Key words:surf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tendency0 引言表面工程是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处理,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况,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1]。
中国表面工程审稿流程介绍表面工程是一项涉及材料、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的技术,主要用于改变和提高材料表面的性能和功能。
中国在表面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在科研与应用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确保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推广应用的可靠性,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审稿流程来保证论文在发布前得到充分的评估和修改。
审稿流程的重要性审稿流程的实施可以确保科技论文的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同时,审稿流程还可以帮助作者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来改进论文,并提供一个公正公开的评估机制,使作者得以了解自己研究工作的盲点和不足之处。
因此,审稿流程对于推动表面工程领域的发展非常关键。
审稿流程的步骤1. 投稿作者在选择期刊或会议后,将论文按照期刊或会议的要求进行投稿。
在投稿过程中,作者需要确保论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提供充分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以支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
2. 编辑初审在论文投稿后,编辑会首先对论文进行初步审查。
这一步的目的是检查论文是否符合期刊或会议的投稿要求,包括格式、语言、长度等方面的要求。
如果论文不符合要求,编辑可能会拒绝论文或要求作者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同行评审如果论文通过了初审,编辑会将论文送交给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的目的是评估论文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及结论的合理性。
评审专家会对论文进行详细的评价,并提供修改意见和建议。
4. 修改和再次审稿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作者需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给编辑。
编辑将再次对修改后的论文进行审稿,并决定是否接受论文。
如果论文仍然需要修改,编辑将再次将论文送交给评审专家进行评估。
5. 终稿提交如果论文通过了修改和再次审稿,作者将被要求提交终稿。
终稿要求作者将论文按照期刊或会议的格式进行排版,并确保各个部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终稿提交后,编辑将进行最后的审查,如果一切符合要求,论文将正式接受并进入出版流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出了七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第七版(2014年版),以下为第八版(2017年版)于2018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序号中文刊名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 中国社会科学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3 学术月刊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7 社会科学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江海学刊14 南京社会科学15 中山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 社会科学研究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天津社会科学19 学术研究20 文史哲2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求是学刊26 社会科学战线27 学习与探索28 探索与争鸣29 浙江社会科学30 人文杂志3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江汉论坛34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5 中州学刊36 江苏社会科学37 学海38 广东社会科学39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0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 江淮论坛4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5 浙江学刊46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7 贵州社会科学48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0 江西社会科学5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3 河北学刊54 甘肃社会科学55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7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5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9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东南学术62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3 东岳论丛64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5 社会科学辑刊66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 湖湘论坛70 山东社会科学7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2 学习与实践73 国外社会科学7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河南社会科学7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 思想战线78 齐鲁学刊79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0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86 北京社会科学87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8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9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0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版91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2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93 学术交流94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5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6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97 云南社会科学98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5 内蒙古社会科学106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8 湖南社会科学109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 湖北社会科学111 学术论坛11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14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6 社会科学家117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8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9 学术界120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1 理论月刊B(除B9、B84).哲学(除心理学) 1 哲学研究2 哲学世界3 中国哲学史4 哲学动态5 道德与文明6 周易研究7 现代哲学8 孔子研究9 伦理学研究B84.心理学1心理学报2 心理科学进展3 心理发展与教育4 心理科学5 心理学探新6 心理与行为研究B9 宗教1 世界宗教研究2 世界宗教文化3 宗教学研究4 阿拉伯世界研究5 中国道教6 中国宗教C8.统计学1 统计研究2 统计与决策3 数理统计与管理4 统计与信息论坛C91.社会学1 社会学研究2 社会3 社会学评论4 青年研究5 妇女研究论丛C92.人口学1 人口研究2 中国人口科学3 人口学刊4 人口与发展5 人口与经济C93.管理学1 管理学报2 管理科学学报3 中国管理科学4 管理工程学报5 领导科学C96.人才学1 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1 民族研究2 广西民族研究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世界民族6 民族学刊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 广西大学民族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黑龙江民族丛刊10 贵州民族研究11 青海民族研究1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 回族研究D1,D3,D5,D7,D8.国际政治1 世界经济与政治2 当代亚太3 外交评论4 国际问题研究5 现代国际关系6 国际政治研究7 国际观察8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9 欧洲研究10 美国研究11 国际政治科学12 东北亚论坛13 国际安全研究14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5 国际论坛16 国外理论动态17 俄罗斯研究18 太平洋学报19 西亚非洲D0,D2,D4,D6(除D035.3,D631),A.中国政治(除公安工作)1 中国行政管理2 政治学研究3 公共管理学报4 开放时代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6 求是7 行政论坛8 马克思主义研究9 社会主义研究10 公共行政评论11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12 教学与研究13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5 探索16 理论探讨17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8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19 理论探索20 科学社会主义21 人民论坛2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3 中共党史研究24 新视野25 理论与改革26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7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8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改名为:治理研究)28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改名为:学术前沿)29 台湾研究集刊30 党政研究31 党的文献32 求实33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34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35 红旗文稿36 理论学刊37 学习论坛38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39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40 长白学刊41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42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43 台湾研究44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45 理论导刊46 行政管理改革47 中国青年研究48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D9 法律1 中国法学2 法学研究3 中外法学4 法学5 法商研究6 法学家7 现代法学8 法律科学9 清华法学10 当代法学11 法制与社会发展12 政法论坛13 法学评论14 政治与法律15 中国刑事法杂志16 比较法研究17 法学论坛18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9 环球法律评论20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1 法学杂志22 河北法学23 行政法学研究24 法律适用25 东方法学26 北方法学27 知识产权28 政法论丛F.综合性经济科学1 经济研究2 管理世界3 经济学4 南开经济研究5 经济学家6 经济科学7 经济评论8 经济学动态9 当代财经10 财经科学11 经济管理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3 当代经济科学14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 经济纵横17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19 现代财经20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1 经济问题22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3 当代经济研究24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5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F1(除F12).世界经济1 世界经济2 世界经济文汇3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 世界经济研究5 现代日本经济6 国际经济评论7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8 亚太经济9 外国经济与管理F0,F12,F2(除F23,F27).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管理(除会计,企业经济)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 政治经济学评论4 改革5 地域研究与开发6 城市发展研究7 上海经济研究8 宏观经济研究9 南方经济10 中国经济问题11 经济问题探索12 城市问题13 经济体制改革14 西部论坛(重庆)15 中国流通经济16 华东经济管理17 科技管理研究18 科学管理研究19 技术经济20 现代经济探讨21 消费经济22 产经评论23 当代经济管理24 运筹与管理25 经济与管理评论26 区域经济评论27 生态经济28 中国经济史研究29 宏观经济管理F23(除F239).会计(除审计)1 会计研究2 会计与经济研究3 会计之友4 中国注册会计师5 财会通讯6 财会月刊7 财务与会计F239.审计1 审计研究2 审计与经济研究3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改名为:南京审计大学学报)F3.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1 农业经济问题2 中国农村经济3 中国土地科学4 农业技术经济5 中国农村观察6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农村经济8 农业现代化研究9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 林业经济问题16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17 农业经济F4/F6(含F27,除F59)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含企业经济,除旅游经济)1 南开管理评论2 中国工业经济3 管理科学4 管理评论5 产业经济研究6 软科学7 预测8 经济与管理研究9 工业技术经济10 企业经济11 工业工程与管理12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3 技术经济与管理14 管理现代化15 建筑经济16 工业工程F59.旅游经济1 旅游学刊2 旅游科学F7 贸易经济1 国际贸易问题2 国际贸易贸易探索3 财贸经济4 商业经济与管理5 国际商务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国际贸易8 国际商务研究1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11 商业研究12 国际经济合作13 价格理论与实践14 商业经济研究15 对外经贸实物16 价格月刊F81 财政1 税务研究2 财政研究3 地方财政研究4 财经研究5 国际税收6 税务与经济7 税收经济研究8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9 财经论丛10 财经问题研究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 金融研究2 国际金融研究3 金融经济研究4 证券市场导报5 金融论坛6 上海金融7 中国金融8 投资研究9 财经理论与实战10 保险研究11 新金融12 金融理论与实战13 金融评论14 金融监管研究15 南方金融16 金融与经济17 金融发展研究18 武汉金融19 西南金融20 征信G0/G21.文化理论/新闻事业1 新闻与传播研究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大学5 新闻记者6 当代传播7 新闻界8 新闻爱好者9 新闻与写作10 青年记者11 传媒G22.广播、电视事业1 电视研究2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G23.出版事业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 编辑学报3 出版发行研究4 编辑之友5 科技与出版6 中国出版7 出版科学8 现代出版9 编辑学刊10 中国编辑G25 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1 中国图书馆学报2 图书情报工作3 大学图书馆学报4 情报学报5 图书与情报6 图书馆论坛7 图书馆杂志8 图书馆学研究9 图书馆建设10 图书情报知识11 情报资料工作12 情报理论与实践13 国家图书馆学刊14 图书馆15 情报科学16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7 情报杂志18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改名: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G26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核心期刊1 中国博物馆G27 档案学1 档案学通讯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4 档案管理5 浙江档案6 北京档案7 档案与建设G3 科学、科学研究1 科学学研究2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4 中国科技论坛5 科技进步与对策6 中国软科学7 研究与发展管理G40/G57,G65.教育学/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1 教育研究(北京)2 开放教育研究3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4 远程教育杂志5 中国电化教育6 教师教育研究7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8 电化教育研究9 全球教育展望10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1 教育发展研究1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3 现代教育技术14 教育学报15 比较教育研究16 现代远距离教育17 教育与经济18 外国教育研究19 中国教育学刊2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1 教育理论与实践22 教育科学23 教育学术月刊24 现代教育管理25 当代教学科学26 当代教育与文化2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8 国家教学行政学院学报29 当代教育论坛3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各科教育)1 课程、教材、教法2 教育科学研究3 外国中小学教育4 人民教育5教育研究与实验6上海教育科研7 教学与管理8 基础教育9 中小学管理10 基础教育课程G623.1,G633.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 思想政治课教学G623.2,G63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1 中等语文教学2 语文建设G623.3,G633.4.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外语)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 中小学外语教学G623.41,G633.5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 1 历史教学G623.45,G633.55.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地理) 1 地理教学G623.5,G633.6.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1 数学教育学报2 数学通报G633.7.中等教育(物理)1 物理老师G633.8.中等教育(化学)1 化学教育2 化学教学G633.91.中等教育(生物) 1 生物学教学G64.高等教育1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 中国高教研究3 复旦教育论坛4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6 中国高等教育7 现代大学教育8 江苏高教9 思想教育研究10 高校教育管理11 高教探索12 研究生教育研究13 大学教育科学14 中国大学教学1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6 高教发展与评估17 黑龙教高教研究18 中国高校科技G71/G79.职业技术教育/自学1 中国特殊教育2 职教论坛3 职业技术教育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5 民族教育研究6 中国远程教育7 教育与职业G8 体育1 体育科学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 体育学刊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6 体育与科学7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8 中国体育科技9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0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1 体育文化导刊12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5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体育学研究)16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H(除H3/H9)语言学,汉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1 中国语文2 中国翻译3 世界汉语教学4 汉语学报5 语言教学与研究6 语言研究7 当代语言学8 语言科学9语文研究10 汉语学习11 古汉语研究12当代修辞学13 上海翻译14 方言15 语言文字应用16 民族语文17 中国科技翻译H3/H9.外国语言1 外语教学与研究2 外语界3 外语教学4 外国语5 现代外语6 外语与外语教学7 中国外语8 外语学刊9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0 外语电化教学1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2 外语研究13 外国语文I(除I21/I29)文学(除中国文学作品)1 文学评论2 文学遗产3 外国文学品4 当代作家评论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6 外国文学研究7 文艺争鸣8 当代外国文学9 文艺理论研究10 文艺研究11 外国文学12 南方文坛13 中国文学研究14 鲁迅研究月刊15 中国比较文学16 明清小说研究17 国外文学18 红楼梦学刊19 民族文学研究20 当代文坛21 小说评论22 新文学史料23 现代文学刊24 曹雪芹研究25 文艺理论与批评26 中国文化研究27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8 华文文学I21/I29.中国文学作品1 人民文学2 上海文学3 当代4 收获5 花城6 十月7 扬子江8 作家9 江南10 小说月报.原创版11 中国作家12 北京文学.原创13 长江文艺14 民族文学15 小说界J(除J2/J9).艺术(除绘画/电影、电视艺术)1 民族艺术2 艺术百家J2,J3,J5绘画,工艺美术1 美术研究2 新美术3 装饰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5 美术6 美术观察7 美术学报8 美术大观9 美苑(改名为:艺术工作)J6.音乐1 中国音乐学2 音乐研究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4 中国音乐5 音乐艺术6 人民音乐7 黄钟8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9 音乐创作J7.舞蹈1 舞蹈J8.戏剧1 戏剧艺术2 戏剧3 戏曲艺术(北京)4 四川戏剧5 戏剧文学6 中国戏剧J9.电影、电视艺术1 电影艺术2 当代电影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4 世界电影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 电影评介8 电影文学K(除K207.8,K85,K9)历史(除中国学、汉学和文物考古)1 历史研究2 近代史研究3 史学月刊4 中国史研究5 清史研究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7 抗日战争研究8 安徽史学9 史学集刊10 史学史研究11 史林1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3 世界历史14 史学理论研究15 历史档案16 西域研究17 文史18 中国农史19 中华文史论丛20 民国档案21 民俗研究22 中国藏学23 西藏研究K 207.8中国学、汉学1 文献2 中华文化论坛3 中国典籍与文化K85.文物考古1 考古2 考古学报3 文物4 考古与文物5 江汉考古6 华夏考古7 中原文物8 四川文物9 东南文化10 故宫博物院院刊11 敦煌研究12 北方文物13 南方文物14 敦煌学辑刊15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6 文博17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O3力学1 力学学报2 爆炸余冲击3 固体力学学报4 振动与冲击5 计算力学学报6 工程力学7 振动工程学报8 实验力学9 应用力学学报10 应用数学和力学11 力学季刊12 力学与实践O4物理1 物理学报2 光学学报3 中国激光4 物理学进展5 光子学报6 发光学报7 中国光学8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 声学学报11 量子电子学报12 波谱学杂志13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4 量子光学学报15 计算物理16 原子核物理评论17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8 物理19 高压物理学报20 低温物理学报O6/O7化学/晶体学1 分析化学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3 化学学报4 色谱5 有机化学6 物理化学学报7 分析测试学报8 催化学报9 化学进展10 无机化学学报12 中国科学.化学13 分子催化14 质谱学报15 分析科学学报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7 化学研究与应用18 化学通报19 人工晶体学报20 分子科学学报21 合成化学22 功能高分子学报23 化学试剂P3地球物理学1 地球物理学报2 地震学报3 地震地质4 地震工程学报5 地震6中国地震7 地震研究8 震灾防御技术9 水文10 地球物理学进展11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P4大气科学(气象学)1 大气科学2 气象学报3 高原气象4 气象5 应用气象学报6 大气科学学报7 气候与环境研究8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9 热带气象学报10 气象科学P5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1 岩石学报2 矿床地址3 地质学报4 地学前缘5 地质通报6 中国地质7 地球学报8 地质论评9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10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1 岩石矿物学杂志12 沉积学报1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4 地球化学15 古地理学报16 地球科学17 高校地质学报18 矿物学报19 第四纪研究20 现代地质21 地质与勘探2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3 矿物岩石24 地质科技情报25 地质科学26 地层学杂志27 西北地质28 新疆地质29 物探与化探30 岩矿测试3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P7海洋学1 海洋学报2 海洋地质与第四地质3 海洋通报4 热带海洋学报5 应用海洋学学报6 海洋科学进展7 海洋与湖沼8 海洋工程9 海洋学研究10 极地研究11 海洋预报12 海洋科学13 海洋湖沼通报K9,P9地理学1 地理学报2 地理科学3 地理研究4 地理科学进展5 人文地理6 中国沙漠7 经济地理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9 干旱区地理10 山地学报11 地球科学进展12 冰川冻土1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4 湿地科学15 世界地理研究16 热带地理17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8 干旱区研究19 湖泊科学20 中国岩溶Q(除Q94/Q98)生物科学(除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1 生态学报2 生物多样性3 应用生态学报4 生态学杂志5 遗传6 水生生物学报7 微生物学报8 生物工程学报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0 微生物学通报11 古生物学报1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3 古脊椎动物学报1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5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16 生物技术通报17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18 微体古生物学报19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 生命科学21 生物学杂志Q94植物学1 植物生态学报2 植物学报3 西北植物学报4 植物生理学报5 植物科学学报6 菌物学报7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8 植物研究9 广西植物10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Q95/Q98动物学/人类学1昆虫学报2 兽类学报3 动物学杂志4 应用昆虫学报5 人类学学报6 四川动物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8 野生动物学报R71妇产科学1 中华妇产科杂志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 实用妇产科杂志4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5 生殖与避孕(改名为: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6 中国围产医学杂志7 现代妇产科进展R72儿科学1 中华儿科杂志2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4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5 临床儿科杂志6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7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R73肿瘤学1 中华肿瘤杂志2 中国癌症杂志3 肿瘤4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5 中国肿瘤6 中国肿瘤临床7 中国肺癌杂志8 临床肿瘤学杂志9 中国生物治疗杂志10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R74神经病与精神病学1 中华神经类杂志2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4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5 中华精神科杂志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7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8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9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1 中华皮肤科杂志2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3 临床皮肤科杂志R76耳鼻咽喉科学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4 中华耳科学杂志R77眼科学1 中华眼科杂志2 中华眼底病杂志3 中国实验眼科杂志4 眼科5 眼科新进展R78口腔科学1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3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 口腔医学研究5 上海口腔医学R8特种医学1 中华放射学杂志2 介入放射学杂志3 临床放射学杂志4 实用放射学杂志5 放射学实践6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7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8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9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10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1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2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R9药学1 药学学报2 中国药学杂志3 药物分析杂志4 中国新药杂志5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6 中国药理学通报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9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0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1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2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3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4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5 中国药房16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S综合性农业科学1 中国农业科学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3 华北农学报4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7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 西北农业学报9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0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1 西南农业学报12 江苏农业学报1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5 新疆农业科学1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7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8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1 南方农业学报22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3 河南农业科学24 吉林农业科学(改名为:东北农业科学)2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科学版)26 浙江农业学报27 福建农业学报28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表面工程的参考文献style
1.朱晓冬,赵宜瑜,郭东旭,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轻质汽车材料表面涂装中的应用[J]. 汽车工程师,2015,5(5):20-23.
2. 王亚明,刘刚,李建军,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铝型材表面处理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8(2):87-90.
3. 赵洋,孙瑞峰,付俊杰,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表面涂层中的应用[J]. 航空科学技术,2014,(6):24-28.
4. 赵丽娟,李慧,李青. 表面工程技术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J]. 生物材料学报,2017,38(4):661-666.
5. 王志刚,曹铁军,韩彦刚,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电子封装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J].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2015,34(3):24-28.
6. 张宇,廖嘉瑶,张鹏,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建筑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J]. 住宅科技,2016,(4):89-93.
7. 刘建军,李建军,陈玉波,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防腐蚀工程中的应用[J]. 防腐蚀工程师,2017,(2):38-42.
8. 杨丽娟,徐永胜,王朋,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太阳能电池电极表面制备中的应用[J].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33(3):64-68.
9. 朱宏伟,王成,张雪梅,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陶瓷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J]. 陶瓷学报,2015,36(2):197-202.
10. 黄群英,李慧,李青,等. 表面工程技术在医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2017,45(5):96-101.。
- 1 -。
《中国表面工程》第33卷(2020年)总目次第1期【工程前沿】超快激光制备材料表面微纳结构的研究进展肖强,徐睿(1)…………………………………………………………【表面工程研究】喷丸成形弹坑尺寸对2324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王强,张炜(18)…………………………………………………AZ31镁合金表面含纳米SiC氟化镁膜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安景花,齐玉明,彭振军,梁军(24)…………………微量钛对离子渗氮渗层特性及性能的影响毛长军,魏坤霞,刘细良,周正华,胡静(34)……………………………氮气对纳米金刚石膜的生长结构及晶界处H含量的影响王振湉,翁俊,汪建华,刘繁(39)………………………a-CʒH和ta-C涂层对7075铝合金的摩擦学特性黄志宏,杨豆,杨兵,刘传胜(47)…………………………………聚酰亚胺基自润滑材料与WS2-Ag固体润滑膜的相容性邱维维,孟祥宇,王非,孟晖,包知迪(55)………………磁控溅射Cr/CrN和Cr/CrN/CrAlN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宋肖肖,李柯,赵婕宇,董艇舰,胡登科,陈亚军(63)………………………………………………………………基体、过渡层偏压和涂层厚度对氧化铬涂层结晶取向的影响黄凯,李刘合(73)…………………………………………Au负载N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性能许美贤,刘佳孟,李文奕,孙研豪,张王刚,王红霞(84)……………LZO/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CMAS的腐蚀性能杨乐馨,李文生,安国升,张义(91)……………………………………HVAF工艺参数对铝基非晶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邱实,王浩伟,王晓明,常青,吕威闫,杨柏俊(101)…………32Cr3Mo1V钢表面激光离散Cr合金化的热疲劳性能李文,王之桐(110)………………………………………………激光比能对Fe2B激光熔覆涂层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王一澎,陈志国,汪力,魏祥,舒忠良,沈聪(117)……………………………………………………………氮化钛含量对热塑性涂层光热效应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王金科,马菱薇,张达威(125)…………………………………【应用实例】【例61】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DLC薄膜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雷霈,帅小锋(封二)……………………………第2期【工程前沿】冷喷涂制备钛及钛合金涂层研究进展周红霞,李成新,李长久(1)…………………………………………………………表面微织构复合固体润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付景国,徐长旗,朱新河,张蓬予,刘耕硕,严志军(15)………【表面工程研究】仿生微织构与氟硅烷修饰对6061铝合金浸润性的影响李杰,黄镕敏,王超磊,吴昊晨,张阳(29)………………AZ31B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聚苯胺改性环氧涂层的腐蚀失效行为莫格,崔学军,张颖君,李明田,宁闯明(37)………………………………………………………………………TC6钛合金渗碳层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腐蚀磨损性能代燕,吴旋,杨峰,李坤茂,刘静,欧梅桂(47)………镍钴合金在低共熔溶剂中的共沉积行为李文若,郝建军,牟世辉(57)……………………………………………………机械能助渗锌铝渗层的防腐耐磨性能分析梁义,周云龙,盛忠起,邢伟,魏世丞(65)……………………………表面纳米化对Dievar模具钢高能离子注渗WC层性能的影响王文权,桑娜,胡春华(75)……………………………N含量对Cr-N涂层结构和抗高温水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白羽,黄平,葛芳芳,黄峰(87)………………………钛合金表面GO/HA/MAO复合膜层的制备及其性能李明泽,赵子聪,吴敏宝,左佑,张玉林,陈飞(97)………不同电极排列方式下纯铁薄膜晶粒的生长行为王振宇,丁国,李岩,定巍(111)…………………………………等离子喷涂La2Zr2O7热障涂层高温烧结的硬化行为唐春华,李广荣,刘梅军,杨冠军,李长久(119)…………………TA15钛合金激光熔化沉积制件超声相控阵检测何振丰,赵宇辉,赵吉宾,王志国,孙长进(127)………………………同轴送粉工艺参数对激光增材再制造喷嘴粉流流场的影响规律郭辰光,郭昊,李强,岳海涛,王闯(136)……超高速激光熔覆低稀释率金属涂层微观组织及性能娄丽艳,张煜,徐庆龙,王轲岩,澹台凡亮,李长久,李成新(149)………………………………………………第3期【工程前沿】仿生自主变色伪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吴昱,金青君,崔志峰,毕鹏禹,张梦清(1)………………………………………仿生织构类型及其对表面摩擦性能影响侯启敏,杨学锋,王守仁,肖居鹏,李万洋(18)………………………………等离子体喷涂环境障涂层高温失效研究进展庄铭翔,都业源,袁建辉,王亮(33)……………………………………垃圾焚烧发电锅炉高温腐蚀治理的研究进展曲作鹏,钟日钢,王磊,赵文博,田欣利,王海军(50)…………………【表面工程研究】纯钛表面超疏水性着色膜的制备及性能郑志军,何蕊,陈均焕,高岩,李浩(61)………………………………NaOH溶液存储对纯钛表面TiO2-x 层超亲水性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孙飞,程巍,蔺增(71)…………………………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复合制备与性能杨晓红,叶霞,徐伟,顾江,范振敏,陆磊(78)…………………………成膜时间对镁合金镧盐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许满足,邹忠利(88)…………………………………………………………等离子喷涂不同比例掺杂G-Al2O3-13%TiO2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张昊,张晶晶,刘旭,林海,李廷举(95)………………………………………………………………………基于分形方法的YSZ热障涂层有效热导率分析丁坤英,李志远,王者,程涛涛(104)…………………………………超音速等离子转移弧喷涂铝涂层的响应曲面法工艺优化靳子昂,刘明,朱丽娜,王海斗,王海军,康嘉杰(111)……………………………………………………………煤油流量对HVOF喷涂WC-12Co/NiCrBSi复合涂层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刘杰,刘侠,胡凯,张世宏,王硕煜,丁毅,薛召露(119)…………………………………………………基于齿面缺陷激光修复几何数学模型的齿轮修复李向波,李涛,石博文,王东,张元良(129)……………………CeO2对TiC x增强钛基激光熔覆层成形质量和组织的影响杨凡,张志强,张宏伟,张天刚(137)……………………La元素对MoSi2涂层的宽温域氧化行为影响杨英,毛绍宝,巫业栋,张世宏(152)……………………………………【应用实例】【例62】狭小端口超大内腔结构件高性能防腐技术及应用唐斌,李永彬,张志强(封二)………………………………第4期【冷喷涂技术专题】………………………………………冷喷涂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吴洪键,李文波,邓春明,刘敏,廖汉林,邓思豪(1)…………………………………………冷喷涂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黄仁忠,孙文,郭双全,谢迎春,刘敏(16)……………………………………………………………真空冷喷涂技术及其在功能器件中的应用马凯,李成新(26)……………………………………………………冷喷涂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研究进展王吉强,崔新宇,熊天英(51)……………………………………………………冷喷涂金属的组织与性能调控雒晓涛,谢天,李长久,李成新(68)……………………………冷喷涂过程中气固两相流动行为及喷涂工艺优化研究新进展李文亚,樊柠松,殷硕(82)【表面工程研究】…………………………微弧氧化镁表面钙磷生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韩嘉平,王振玲,唐莎巍,胡津,于玉城(102)粉末包埋渗铝与气氛渗铝对P92钢650ħ饱和蒸汽氧化行为的影响…………………………………………………周永莉,鲁金涛,黄锦阳,杨珍,袁勇,谷月峰,赵钦新(111)……………………………………………交流电场增强45钢中温粉末法硼铝共渗特性谢飞,王晓娟,潘建伟(121)……………负偏压和本底真空度对Al膜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胡方勤,曹振亚,张青科,杨丽景,宋振纶(128)HVAF喷涂Inconel625涂层在生物质发电环境的高温腐蚀行为………………………………………杨二娟,刘福广,常绍峰,谷永辉,蒋生喜,张庆和,雒晓涛,李长久(136)……基于面积分数多尺度分析的封严涂层孔隙分布均匀性定量表征李宗艺,张伟,林莉,马志远,雷明凯(145)超音速微粒沉积-激光同步强化Inconel718涂层高温氧化行为……………………………………………………………李丹阳,韩国峰,殷凤仕,任智强,朱胜,王晓明(152)烧结温度对Q235钢搪瓷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影响……………………………………李翠霞,瞿学炜,李文生,冯力,伊莲娜·亚茨申科(俄罗斯),杨晓永(160)第5期【表面工程研究】……………………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对Mg-Li合金的防腐蚀性能李玉峰,高文博,史凌志,高晓辉,王万兵(1)………………………不锈钢网表面润湿性的调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李志文,齐博浩,刘长松,赵欣生,栗心明(10)氟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涂层表面疏水性能…………………………………………韩东晓,侯劲松,苗夫传,张志远,李雪冰,马敬芳,郑勇,朱立群(18)………自组装膜层微观结构对铝合金表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李姣姣,刘燕红,李家平,刘燕仪,尚伟,温玉清(30)………………………………基于梳齿沟槽阵列的集油表面润滑特性刘成龙,郭峰,黄柏林,周易,栗心明(40)…………………活塞环表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处理工艺朱宗宁,赵鸿岳,梅德清,赵卫东,陈晨,陶俊(47)……………………………………………稀土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渗硼强化性能的影响方慧敏,张光胜,夏莲森(56)O/Ar流量比及退火对氧化锆薄膜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许文举,鞠鹏飞,李红轩,吉利,刘晓红,陈建敏(65)…………………………………………SiC对氩弧熔覆AlCuFeNiCo高熵合金涂层组织性能的影响时海芳,王红蕾(75)………………………………………激光裂解Ti-Si有机膜制备陶瓷涂层的组织与耐磨性王思捷,刘照围,王潇(83)………………改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增强PTFE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蒋国强,郭永信,刘雅玄,卞达,赵永武(90)…………………………………………………………环境障涂层的发展瓶颈及应对措施马壮,张学勤,刘玲(99)【再制造工程研究】………………VIGA和EIGA气雾化法制备增材制造用低合金钢粉末吕威闫,杨番,韩国峰,王晓明,杨柏俊(115)…………………………基于政府补贴的制造商“以旧换再”定价策略丰奇倩,刘渤海,郑汉东,陈玉霜,李凯(123)【应用实例】………………………【例63】内孔高能等离子喷涂在泥浆泵缸套内表面强化与修复中的应用刘明,马国政(封二)第6期【综述论文】……………………温度对表面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牛宇生,郝秀清,孙鹏程,赵香港,李亮,何宁(1)【表面工程研究】……………………………电压对医用钛合金阳极氧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朱晓清,王烨,宋瑞宏,吴海丰(23)…………激光刻蚀和阳极氧化对纯钛植入体表面性能的影响赵梓贺,万熠,于明志,张晓,王宏卫,宋章仪(29)………………………增材制造孔隙结构生物医用钛合金力学及干摩擦行为有限元分析徐敬忠,吕晓仁,李述军(37)……………………………………表面织构对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毛亚洲,杨建玺,徐文静,金乐佳(47)铝合金表面有机污染物等离子体清洗机理及验证……………………………………………………李玉海,白清顺,杨德伦,张鹏,卢礼华,张飞虎,袁晓东(58)…………………GLC/成分梯度CN x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杨芳儿,陆诗慧,杨烁妍,高蔓斌,郑晓华(68)工作气压对TiBN/TiAlSiN纳米多层涂层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王泽松,韩滨,项燕雄,田灿鑫,邹长伟,付德君(77)……………………靶基距对Cu/Si(100)薄膜结构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孟笛,蒋智韬,李玉阁,高剑英,雷明凯(86)…………………………非晶Ni-Mo-P镀层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对耐蚀性的影响赵冠琳,刘树帅,吴东亭,邹勇(93)纳米CeO2掺杂对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Zn-Al涂层性能的影响…………………………………………………曹玉杰,刘友好,张鹏杰,徐光青,刘家琴,衣晓飞,吴玉程(100)………………………环境障涂层用纳米结构Yb2SiO5粉体喂料的制备与表征邓路炜,张晓东,王东升,王铀(108)碳含量对激光熔覆CoCrFeMnNiC x高熵合金涂层摩擦磨损和耐蚀性能的影响………………………………………刘径舟,刘洪喜,邸英南,蔺健全,郝轩宏,王悦怡,陈林,张晓伟(118)中间合金粉对激光选区熔化TMZF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褚清坤,邓朝阳,闫星辰,马文有,胡永俊,刘敏(128)磷基无卤素油溶性离子液体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范丰奇,张朝阳,周康,黄卿,汤仲平,于强亮,蔡美荣(136)【应用实例】…………………………………………………………【例64】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液压支柱上的应用邹斌华(封二)。
表面工程技术论文表面工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项关键技术之一,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表面工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表面工程技术论文篇一混凝土实体工程表面缺陷及修补技术【摘要】以1:2水泥砂浆、环氧胶泥、界面修补剂等为主要修补材料,针对混凝土蜂窝麻面、施工缝结合不好、缺棱掉角、砼板面不平整、砼保护层破坏或砼保护性能不良、砼收缩裂缝等缺陷进行修补和养护。
【关键词】水泥砂浆;环氧胶泥;界面修补剂;修补;养护1.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1.1现象(1)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
(2)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
(3)砼局部缺浆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4)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砼,蜂窝特别大。
1.2治理(1)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界面修补剂拌以水泥搅拌均匀后抹平。
(2)将外露钢筋上的砼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2比例)或界面修补剂抹压平整。
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3)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4)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
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砼凿掉,要凿成斜形,以便浇筑砼。
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小时,然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浇筑。
在豆石砼中掺万分之一用量的铝粉。
浇筑后加强养护。
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砼。
2.施工缝结合不好2.1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好。
2.2治理(1)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冲洗裂缝,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
(2)梁柱等在补强前,首先应搭设临时支撑予以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工作。
清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筑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3.缺棱掉角(1)现象:梁、板、柱、墙及洞口直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中国表面工程》期刊两篇载文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
文奖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表面工程》
【年(卷),期】2009(22)2
【摘要】中国科协为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倡导和鼓励我国科技工作者将
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吸引国内外优秀作者投稿,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在科协发学字[2009]1号文件中发布:《中国表面工程》刊出的两篇论文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文奖。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中国科协;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表面工程;科技工作者;载文;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22.25;G237.5
【相关文献】
1.本刊推荐的两篇论文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J],
2.《稀土》杂志两篇论文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J],
3.我刊发表的论文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文奖 [J],
4.2008年《草地学报》两篇论文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J],
5.中国消防协会《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推荐的两篇论文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