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7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标题: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正确使用次氯酸钠可以有效杀灭病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本文将介绍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匡助人们正确、安全地使用次氯酸钠。
一、准备工作1.1 准备次氯酸钠溶液:根据需要的浓度和用量,准确称取次氯酸钠粉末或者液体。
1.2 穿戴防护装备:操作时应佩戴护目镜、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次氯酸钠溶液溅到皮肤或者眼睛。
1.3 选择合适的操作场所:操作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次氯酸钠溶液的气味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操作步骤2.1 搅拌溶解:将准备好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适量水中,并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至溶解。
2.2 均匀喷洒:使用喷雾器或者喷壶将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得到覆盖。
2.3 静置时间:让次氯酸钠溶液在表面停留一段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以确保病菌被有效杀灭。
三、注意事项3.1 防止混合:次氯酸钠溶液与酸性物质、有机物质等不可混合,以免产生有毒气体或者爆炸。
3.2 避免直接接触:操作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次氯酸钠溶液,如不慎接触应即将用清水冲洗。
3.3 储存注意:次氯酸钠溶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光线和热源,避免溶液失效。
四、急救措施4.1 眼部接触:如次氯酸钠溶液溅入眼睛,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
4.2 皮肤接触:如次氯酸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即将用清水冲洗,并使用中性洗剂清洗皮肤。
4.3 意外吸入:如不慎吸入次氯酸钠溶液的气雾,应迅速转移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就医。
五、废弃处理5.1 废液处理:使用完的次氯酸钠溶液应按规定的废液处理程序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或者随意丢弃。
5.2 容器处理:空的次氯酸钠容器应清洗干净后,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桶。
5.3 环保意识:在使用次氯酸钠时,应保持环保意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正确使用次氯酸钠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大家掌握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做到安全、高效地使用该消毒剂。
次氯酸钠投药方案背景次氯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消毒和杀菌的化学物质。
在医疗领域,次氯酸钠常被用于灭菌手术器械和消毒患者肌肤。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次氯酸钠投药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化学物质。
投药方案以下是次氯酸钠投药方案的步骤和建议:1. 安全措施在进行次氯酸钠投药之前,确保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佩戴手套和护目镜,并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
2. 配置溶液使用正确的配比,将次氯酸钠溶解在水中。
确保正确的浓度以实现所需的消毒效果。
3. 清洁表面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之前,确保要清洁和消毒的表面干净。
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清洗工具。
4. 投药方法使用喷雾器、布类或海绵等适当的工具将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地涂抹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
确保覆盖到所有需要处理的区域。
5. 时间和浸泡按照次氯酸钠厂商的建议,对已经投药的表面进行足够的处理时间。
根据产品说明,有些情况下需要将次氯酸钠溶液留在表面上浸泡一段时间,以确保充分的消毒效果。
6. 清洗和去除残留物完成消毒后,使用清水和适当的清洗剂清洗已经处理过的表面,以去除次氯酸钠的残留物。
注意事项以下是使用次氯酸钠投药方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必须按照厂商提供的建议正确配置和使用次氯酸钠溶液。
- 注意使用正确的浓度以避免过度投药或稀释造成的效果不佳。
- 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时,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使用次氯酸钠的限制和规定。
- 避免将次氯酸钠溶液接触到眼睛或皮肤,如有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咨询医生意见。
以上是一份次氯酸钠投药方案的简要说明,为了安全和可靠地使用该化学物质,请参考厂商提供的详细指南和说明书。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1]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 + H2↑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NaClO+ H2O→HClO + NaOH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 ⇋H++ClO-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 ⇋2HCl+ O2↑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2]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①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②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 以上。
次氯酸钠操作说明介绍
次氯酸钠操作说明
1、概述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清洁等领域。
本文档将介绍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安全注意事项
- 穿戴防护设备:在操作次氯酸钠之前,必须穿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 通风良好:操作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
3、准备工作
- 检查次氯酸钠的包装:确保包装完好无损,没有泄漏。
- 准备清洁工具:包括喷雾瓶、拖把、洗刷工具等。
- 准备清水:用于稀释次氯酸钠。
4、稀释次氯酸钠
- 将适量的次氯酸钠粉末或液体加入清水中,按照所需浓度进行稀释。
- 搅拌均匀,确保溶解彻底。
5、次氯酸钠的使用
- 喷雾消毒:将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液体装入喷雾瓶中,均匀喷
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
注意避免喷雾溅入眼睛或口鼻。
- 清洁消毒:将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液体配合洗刷工具使用,对
需要清洁消毒的区域进行刷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6、结束工作
- 清洁工具:使用后的清洁工具应彻底清洗干净,并妥善保管。
- 包装处理:将使用后的次氯酸钠包装物妥善处理,避免破损
或泄漏。
附件:
本文档涉及到的附件包括:
- 次氯酸钠相关的操作记录表格;
-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是一种氯洁剂,具有一定的杀菌
消毒作用。
2、包装完好无损:指次氯酸钠的包装容器没有破损或泄漏现象。
3、喷雾溅入眼睛或口鼻:指使用喷雾瓶喷洒次氯酸钠时应注意避免喷雾直接接触到眼睛、口腔或鼻腔。
污水处理中如何用好次氯酸钠次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
它可以有效地除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提高水质。
下面将介绍如何用好次氯酸钠进行污水处理。
首先,正确使用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但过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装置腐蚀。
因此,在使用次氯酸钠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污水质量分析和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确定适宜的次氯酸钠投加量。
投加操作时,可以采用分批投加的方式,以避免过量使用。
其次,合理调节次氯酸钠酸度。
适当调节次氯酸钠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提高其消毒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pH值为6-7时,次氯酸钠溶液最为稳定,消毒效果最佳。
因此,在投加次氯酸钠之前,可以根据污水的酸碱度进行酸碱度调节,将其调节至适宜的范围。
第三,加强混合和接触。
次氯酸钠的溶液在污水中投加后,需要与污水充分混合和接触,才能充分发挥其氧化和杀菌的作用。
因此,在次氯酸钠的投加点,可以设置搅拌装置来加强混合。
同时,在污水处理装置中适当设置静态混合器或其他混合设备,以提高次氯酸钠与污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表面积。
第四,监控和调节次氯酸钠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直接影响其氧化和杀菌效果,因此需要进行监控和调节。
可以通过在线监测仪器监测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确保次氯酸钠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适宜的范围内。
最后,合理利用和处理次氯酸钠废液。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次氯酸钠废液。
废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将废液进行集中处理和回收利用。
可以采用化学中和、氧化还原等方法对次氯酸钠废液进行处理,将其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次氯酸钠提取出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要想好好利用次氯酸钠进行污水处理,需要合理使用、调节酸度、加强混合和接触、监控和调节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并对废液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一、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次氯酸钠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的场所和个人。
三、工具和材料1. 次氯酸钠2. 清洁布或纸巾3. 消毒器具(如喷雾器、擦拭布等)4. 手套和防护眼镜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次氯酸钠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泄漏应及时更换。
b. 安排好工作区域,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品。
c. 确保操作人员身穿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和防护眼镜。
2. 稀释次氯酸钠a. 将适量的次氯酸钠加入清水中,按照规定的浓度稀释。
b. 搅拌溶液,直至溶解均匀。
3. 清洁和准备消毒器具a. 使用清洁布或纸巾清洁消毒器具,并确保其干净。
b. 检查消毒器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腐蚀应及时更换。
4. 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a. 将稀释好的次氯酸钠装入消毒器具中。
b. 根据需要,使用喷雾器将次氯酸钠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确保完全覆盖。
c. 或者使用擦拭布蘸取次氯酸钠溶液,擦拭需要消毒的表面,确保充分湿润。
5. 处理和存放次氯酸钠a. 使用完毕后,如有余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应妥善处理,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b. 空的次氯酸钠包装物应当分类投放。
c. 保持次氯酸钠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六、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次氯酸钠时,应戴上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溅入眼睛和皮肤。
2. 使用次氯酸钠时,应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3. 严禁将次氯酸钠接触到有机物质或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爆炸或火灾。
4. 当使用喷雾器进行消毒时,应保持距离目标表面适当,避免吸入喷雾剂。
5. 使用完毕后,应将次氯酸钠消毒器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七、紧急处理措施1. 意外接触到次氯酸钠的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并寻求医生帮助。
2. 意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立即就医。
次氯酸钠操作说明介绍次氯酸钠操作说明1.引言本操作说明旨在提供有关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2.产品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化学品,具有强大的氧化性和消毒能力。
它广泛用于医疗、环境清洁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3.产品属性- 化学式:NaClO- 分子量.74.44 g/mol-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溶解性:可溶于水4.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次氯酸钠前,请务必阅读并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衣。
-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发生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 避免吸入产生的气溶胶,确保通风良好。
- 请妥善存储次氯酸钠,并远离易燃材料和有机物。
5.次氯酸钠的用途次氯酸钠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5.1 医疗- 消毒器械和设备。
- 消毒手术室和病房。
5.2 环境清洁- 消毒公共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和餐厅。
- 消除污水和污水处理厂中的有害微生物。
5.3 食品加工- 消毒食品加工设备。
- 消除食品中的细菌和寄生虫。
6.使用方法6.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
- 检查次氯酸钠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果有损坏请勿使用。
-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6.2 稀释次氯酸钠溶液- 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次氯酸钠,按照制定的浓度比例配制溶液。
6.3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 将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倒入需要消毒的区域或设备中。
- 使用喷雾器、刷子或布等工具进行均匀分布。
- 根据需要的接触时间,等待一定时间后将溶液彻底清洗。
7.清洁与保养- 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 将未用完的次氯酸钠溶液密封保存。
8.废弃物处理- 次氯酸钠溶液应根据当地环境保护法规进行处理。
- 不要将次氯酸钠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排水系统。
9.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10.法律名词及注释- 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次氯酸钠的水溶液。
- 消毒:通过杀死或抑制有害微生物来减少感染风险的过程。
84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禁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含量5.5~6.5%,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挥发性的。
一般不用于皮肤表面消毒,也不宜直接用皮肤接触未经稀释的84消毒液原液。
若长时间直接用皮肤接触84消毒液,会引起皮肤干燥、蜕皮、瘙痒等问题。
一、84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1.首先清洗时带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此外在清洗一般物体表面时,与水(冷水)的配比为1:100,消毒时间约为20分钟,而且擦拭、喷洒、拖地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净。
2.在用84清洗白色织物时,浓度要低,一般是1:160,配比好后将衣物放入水中,切不可将84消毒液直接倒在衣物上或用84消毒液清洗有色衣物,浸泡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即可,且在浸泡消毒后仍要用清水多次冲洗。
3.除臭消毒,清理下水管道、厨房水槽、沟渠、垃圾桶等,可直接倒入84消毒原液两瓶盖或者有原液喷洒在物品的表面,1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许多人正是忽略了清水二次清理这一步而导致84中的刺激性气味刺激了呼吸道,对人体造成了损伤。
4.在使用84消毒液后,还要注意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尽快散尽残留的刺激性气味。
在清理完器具用品后,最好在太阳下晾晒一会。
二、84消毒液的禁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呈弱碱性,洁厕灵是盐酸,呈酸性。
两者混合会起化学反应,产生次氯酸,而次氯酸极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产生氯气。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吸入后轻者咽痛、恶心、呕吐,重者有生命危险,所以与洁厕灵混合使用是绝对的禁忌。
2、禁忌光照和用热水稀释,次氯酸钠不稳定,见光和遇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而次氯酸上述说过极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产生氯气,所以84消毒液需放置阴凉处,避免用热水稀释。
3、禁忌使用原液消毒,需要按照说明书配比稀释,并且现用现稀释。
4、禁止用于容易被腐蚀和被漂白的物品,因为84消毒液有腐蚀性和漂白性。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卫生、医疗、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杀灭大量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然而,次氯酸钠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1. 安全操作:(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口罩、防护服和耐酸碱手套等。
(2)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确保操作区域有足够的通风,减少吸入次氯酸钠气体的风险。
(3)正确稀释:根据使用的具体要求,按照指定比例稀释次氯酸钠溶液,避免使用过于浓度的溶液。
(4)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次氯酸钠与酸性物质(如醋、柠檬酸等)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应避免混合使用。
(5)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到次氯酸钠溶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发生眼镜接触,应立即就医。
2. 危害:(1)刺激性:次氯酸钠具有刺激性,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炎症、灼伤等。
因此,在接触次氯酸钠时应注意保护皮肤和眼睛。
(2)氧化性:次氯酸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与有机物反应产生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
因此,不应与易燃物质和可燃性物质接触。
(3)有毒气体:次氯酸钠与酸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如氯气等,对呼吸道和眼睛有严重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窒息和中毒。
(4)环境污染:次氯酸钠不易降解,如果大量泄漏或不当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5)与其他物质反应:次氯酸钠与某些物质如酰胺、醛、官能胺等反应会产生可燃物、爆炸物等危险物质。
综上所述,次氯酸钠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消毒和漂白。
然而,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稀释、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通风良好等安全操作措施。
还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此外,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产生有毒气体和其他危险情况的发生。
如果发生不慎接触或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就医。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一、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H2↑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NaClO+H2O→HClO+NaOH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H++ClO-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2HCl+O2↑二、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三、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使用方法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1、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
2、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
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
法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1]
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 + H2↑
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
NaClO+ H2O→HClO + NaOH
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 H+ +ClO-
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 2HCl+ O2↑
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2]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 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
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原液:清水为 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原液:清水为 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①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
②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3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60min 以上。
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④干粉消毒法。
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 2h后排放。
一、次氯酸钠化学品在造纸、纺织和水处理方面的应用[4-6]
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在水中以 HClO 和 ClO两种形态存在,HClO 极不稳定,易分解出 O2。
新生态的氧具很强的氧化能力,能破坏有机色素基团,使有色物褪色。
所以,在造纸业用于漂白纸浆,纺织业中用于漂白织物。
另外,次氯酸钠在无机化工、染料、冶金、医药、轻工、农牧方面均有用途.。
在工业用水和饮用水处理领域中,次氯酸钠溶液可作杀菌灭藻剂使用时将工业品次氯酸钠溶液加水稀释,直接用耐腐蚀的泵加入水系统. 次氯酸钠入水后有次氯酸(HClO)生成,它是杀菌灭藻的主要有效成分。
HClO 能对水中有臭味的无机物彻底氧化消除,使水得以净化,保护工业输水设备,使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保证人体健康。
二、次氯酸钠消毒液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9]
医院是各种病人群集治疗的场所,也是病原微生物栖息繁殖和感染者集中的地方。
空气中存在的大量致病微生物,可随着尘埃和飞沫通过呼吸道、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机体,这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喷雾消毒门诊,病房及各诊疗室,治疗室,自 1996 年以来开始试用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空气喷雾消毒。
消毒后,空气细菌含量结果达到规定的标准,故有效的空气消毒可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次氯酸钠消毒剂是一种含有效氯和表面活性剂,对细菌、芽孢、病毒、结核杆菌增多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经过次氯酸钠空气喷雾之后,空气细菌含量显着下降,是一种纯天然原料配制成的含氯消毒剂,能渗透各种有机物,快速杀灭多种细菌、病毒,作用快,效果好,是一种高效消毒剂。
三、次氯酸钠在杀灭空压机循环水藻类中的应用[10]
当次氯酸钠投入循环水池中以后, 它可穿透细菌的细胞壁, 从而杀死细菌及藻类。
杀灭的藻类死亡后从波型板及池壁脱落, 形成淤泥并沉入池底, 从而改善了现有冷却塔的热交换效果。
在加药的间断期间,水中的残留次氯酸钠对细菌及藻类生成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而还能减缓藻类的再次形成速度。
冷却循环水投加次氯酸钠消毒, 的确可以有效地杀死滋生的细菌与藻类, 对提高冷却塔的换热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
次氯酸钠作为杀菌消毒还是比较经济的, 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四、次氯酸钠在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应用[11]
植物开放式组培技术的关键在于找到有效的抑菌剂,目前利用抗生、农药、家用消毒剂、植物提取物、食品添加剂等作为抑菌剂方面的研究均有道,但用次氯酸钠作为抑菌剂方面的报道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仅报道过次氯酸钠用于几种观赏植物的开放式组。
次氯酸钠是含氯消毒剂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其杀菌谱广,作用迅速低毒,价格低廉,而且对病毒、细菌、真菌和芽孢均有较强的杀灭能力。
根据文献,次氯酸钠可作为香蕉开放式培养的抑菌剂,以浓度在%~%之间最好。
五、水厂中次氯酸钠液消毒剂的分析和应用[12]
次氯酸钠液体投入水中,瞬时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因次氯酸是很小的中性分子,不带电荷,能迅速扩散到带负电的菌(病毒)体表面,并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次氯酸极强氧化性破坏了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酶系统;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六、微酸性次氯酸钠杀菌水在净菜加工生产中的应用[13]
目前,我国净菜加工厂大都采用有效氯浓度200mg / L 左右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即食蔬菜的杀菌消毒,在生产过程中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蔬菜中氯残留浓度也较高,这对生产环境和蔬菜品质都有较大影响。
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 次氯酸杀菌水) 具有杀菌能力强,稳定性高,生成方式简便易行,对于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很微弱等特点。
此外,低浓度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不具有毒性,在有人员操作的场合也可以进行,排放后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廉价、安全的绿色杀菌消毒剂。
参考文献:
[1] 沈顺东,史建榕. 浅析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净水处理中的应用
[2] 张学娥,王立端,马瑞华.等. 84消毒液的多种用途,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18期,第六卷
[3] 张美珍,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在铁路给水中的应用
[4] 郝志明,石红,周婉君. 次氯酸钠消毒剂在水产加工厂中的应用研究
[5] 陆宇骏,次氯酸钠现场生产系统的在大型水厂中的应用,净水技术(1):70-73
[6] 陈国俊,刘水民,等.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宽扎河净水处理中的应用
[7] 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规范
[8] 赵晓彤,次氯酸钠发生器在畜禽防疫消毒中的应用
[9]王凤琴,汪传紫. 次氯酸钠消毒液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第六卷第三期
[10]李晓梅. 次氯酸钠在杀灭空压机循环水藻类中的应用,江西能源开发应用,2006(3)
[11] 解辉,莫廷辉,曾丽星.次氯酸钠在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热带作物学报2011, 32(5): 886-890.
[12] 雷文广. 水厂中次氯酸钠液消毒剂的分析和应用,应用技术
[13] 吴政文,王莉. 微酸性次氯酸钠杀菌水在净菜加工生产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11,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