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新科技,新生活_科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9.79 KB
- 文档页数:3
《新科技,新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方法,了解各领域高新技术和前沿科技的最新成果。
2、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会分析各种科技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培养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
3、通过讲授、讨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事物的观点,意识到科技的弊端。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认识这个时代的新变化,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动向,全方位认识新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弊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各领域的新科技产品的图片、视频。
五、教学时间1学时。
六、教学过程(一)科技浪潮1、学生活动: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以下领域科技的发展,并向同学展示所搜索到的资料。
(完成以下内容)领域研究范围该领域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2、教师小结、补充。
(二)科技造福人类1、学生活动:从身边找出科技造福人类的例子(联系实际,说一说下列内容)我们的生活事例:衣:食:住:行:通讯:医疗保健:2、教师小结、补充。
(三)科技是把双刃剑1、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民,同时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3、学生活动:搜索科学技术对人类是把“双刃剑”的事例。
项目正面作用负面作用:核能:克隆技术:炸药及爆破技术:计算机网络:反季节蔬菜:3、教师小结。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高新科技的魅力。
也认识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民,同时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何使用好它,取决于人类自己。
新科技,新生活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智能卡等高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帮助。
3.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
学情分析 :通过将近五年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
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文中提到的传统的劳动及其工具(如用柴草烧饭、搓衣板、煤灶等)和现代家用电器(微波炉、消毒柜、煤气灶等)比较熟悉,因此,学生对微波炉、消毒柜、煤气灶等高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容易理解,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比较浓厚。
重点难点: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上课起立后,示意老师关灯(预设:学生惊讶,议论)师:喲,一上课灯就灭了。
怎么回事呢?生:停电了师:那还真不巧,我们就这样上课,有什么感觉生:光线暗师:对呀,光线暗,还好是白天,我们可以借助自然光线那么晚上呢?没有电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习,怎么办呢?生:点蜡烛(等)师:对,也只能这样了就让我们点燃蜡烛,回到几十年前,去认识一些曾经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老朋友”活动2【活动】初步认知了解人们曾经的生活是怎样的师: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几乎看不到这些“老朋友”忙碌的身影了。
为什么它们都不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抽1-2个同学)讨论:1.这些“老朋友”现在如今被哪些新的生活用品给代替了?2.替换后,你有何感受?(分组讨论)抽生回答师总结感受:新的生活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与方便”新科技新生活揭示黑板课题新科技新生活活动3【讲授】对比式学习(发现、体会)师:时代在向前,生活在改变常听老人们感叹:现在生活条件真好,不像我们那会儿孩子们,你们认为老人们所讲的“那会儿”大概是什么时候(1950-1960 50、60年代)在那会儿啊,怎样的生活条件就算是最好的呢?(三转一响一咔嚓)那会儿距今不过四、五十年的时间,几十年来人们的生活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呢?让我们走进家里三代人的生活来看个究竟之前小组已经拿到了各自的调查表,调查对象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现在的自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调查结果我们之选取了生活中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照明用具,一个是洗衣用具,来看看变化(我先抽查一下)然后请两组代表汇报老师和我比一比光说不够,光看也不够,我们来体会一下老师再和你们比一比(搓衣板和洗衣机)师:从三代人生活用品的变迁,你觉得变化大吗?用新科技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来说说它带来的变化板书:方便快捷活动4【活动】讨论还有哪些科技产品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些改变为你们家带来了哪些方便?(分组交流)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类似的新科技。
一、课题:新科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新科技;
2、认识新科技带来的好处;
3、知道新科技对我们品德的影响;
4、培养学生坚强的品德素养,并能够在正确的方式上使用新科技。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新科技;
2、学习正确使用新科技;
3、发现新科技对品德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课件;
3、课堂活动相关的文字、照片、视频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1、出示一张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出示的图片描绘的是什么?
2、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就出示的图片进行猜测,了解出示的图片背后的信息,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二)讲授
1、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课件,介绍新科技的概念和类别;
2、介绍新科技的优势和功能;
3、介绍新科技如何改变社会现状,以及对品德方面的影响;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做到既要利用新科技的优势,又能够把握新科技的使用,以正确的方式使用新科技。
(三)合作探究
1、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图片、视频形式,分享新科技的功能;
2、通过讨论,让学生交流新科技使用时对品德的影响;。
新科技,新生活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智能卡等高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2、过程方法: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
2学情分析从学生上学乘坐公交车入手,再现生活场景。
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一张张智能卡,并介绍其功能和用途。
这种角色的转换入情入境,激发学生思维表达的欲望。
在学生展示完自己收集的各种智能卡后,我适当的鼓励他们会利用资源收集资料。
接着,我和他们共同分享老师收集到的智能卡,目的一是拓宽孩子们的见识面,为后面设计智能卡做准备;二是告诉孩子共同分享也是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3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搜索、整理资料的能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认识智能卡的时代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做一个小调查,今天上学时哪些同学是乘坐公交车来的?是用什么方式付费的呢?2、你觉得公交卡使用起来有什么优点?3、老师手里的这张就是公交卡,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乘公交车用它付费既方便又实惠。
公交IC卡它就是一张智能卡。
(板书)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公交卡这样的智能卡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感受“一卡走天下”(板书课题)活动2【活动】课中探究活动一:认识智能卡的时代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调查、收集了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智能卡,现在咱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这些智能卡的使用方法及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各种智能卡,并简单讲述其用途。
银行卡——可以存钱和取钱,比存折更方便保管,能代替货币用于商场消费,并且有密码,不但方便而且非常安全。
电话IC卡——可以往卡里充值,在任意电话机或公用电话机上拨打电话,方便并且实惠。
就餐卡——就餐刷卡,方便、卫生并且卡的保密性也很好。
还有医疗保险卡、水表智能卡、煤气智能卡、游戏卡等。
2、分享老师收集到的智能卡。
同学们真能干,很会收集资料。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智能卡,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第一课新科技,新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
2、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蜡烛和油灯的图片。
2、收集有关电流发明的历史资料。
3、收集有关各种人造卫星的用途的资料。
学生准备:1、观察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做简单记录。
2、调查和搜集电流发现前人类的生活的状况。
3、了解最常见的几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4、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蜡烛和油灯。
师:你们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蜡烛或油灯?然而在点灯发明之前,人类一直在使用它们。
2、教师简单介绍电流现象和被发现的过程。
二、调查汇报1、(1)小组汇报课前的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
(2)学生讲述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器种类,要求说明理由或举例。
(3)阅读“聚焦镜”,了解2003年8月14日发生在美国东北地区大面积的停电给美国带来的损失。
(4)体验:如果城市大面积停电,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2、塑料。
(1)塑料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学生讲述身边的塑料制品有哪些。
(2)小组讨论:在塑料产生之前,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完成“智多星”。
(3)体会塑料对于其他一些材料的优点。
三、小组合作1、小组自由组合,准备以小品、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电器和塑料的优点。
2、小组汇报。
五、课外延伸学生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是如何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的?2、教师引出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
二、了解人造卫星1、教师简述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经过。
2、联系实际,讨论电视上卫星后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学生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各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新科技新生活》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展示神舟5号、神舟八号天宫一号成功自主对接、航空母舰的照片。
我们来进入我们今天的课程:新科技,新生活。
二、谈谈改变首先,我们来走一走神奇的时光隧道,一起来认识一群“老朋友”吧!1、出示图片:鸡公车、煤油灯、水井和老旧电视机那想想现在,这些老朋友被什么新朋友代替了呢?鸡公车——货车,鼎罐——电饭煲,煤油灯——电灯泡,水井——自来水。
那替换后你们有什么感受?(新朋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快捷)…刚刚看到的那些老朋友,有些是来自我们爷爷奶奶的时代,有些呢则是来自爸爸妈妈的时代,现在让我们一起从交通、生活、娱乐等方面,来看看这一本时代三部曲吧!(1)讲爷爷奶奶的生活故事这是爷爷奶奶的时代,这里面有你们觉得陌生的东西吗?傻瓜相机,缝纫机,收音机没错,现在我们基本都见不到这种老式的生活用品了,但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些可都算非常时髦的物品了,算大件,有些还只有家里生活比较好的人家家里才能拥有,基本的农人家里的大件呀是锄头。
这三转一响一咔擦,生活在爷爷奶奶最美好的记忆里。
出行靠自行车,洗衣服用搓板,煮饭用柴火,娱乐呢,就是全家守着那一台收音机…(2)讲爸爸妈妈的生活故事然后时光流转科技进步,你们的爸爸妈妈出生了,爸爸妈妈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摩托车、洗衣机、电视机、BB机)我也只有很小很小的时候见过bb机,读幼儿园的时候吧。
BB机就是一有人给你消息,挂在腰上的bb机就开始响,然后就要举起来看消息,我记得我爸爸跟我讲过,在他年轻的时候bb机还是很多人用的,挂在腰上非常洋气,一听到bb机响,就一脸骄傲的举起来看消息。
所以,在爸爸妈妈那个时代,他们出行靠什么?(摩托车、火车和汽车)通讯呢?(BB机)娱乐呢?(黑白电视机)(3)自己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出行有什么交通工具呢?(汽车,高铁,飞机)我们交流用什么呢(手机、电脑)对比以前的生活,现在我们真是便利了太多太多。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新科技新生活生活好帮手长沙市开福区朝阳小学李静活动目标:1、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帮助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1、课件2、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那一辈人使用过的和现在不同的生活用品的感受。
3 、了解家庭里有哪一些新产品,是什么时候更新换代的。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用榨汁机榨桔子汁和用手工榨汁哪个更快捷方便,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科技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科技带来的好处,在不知不觉中,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许多科技产品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好帮手。
二、生活中的好帮手1、课件出示:从扇子到空调的变化过程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法,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小结:通过这组图片,让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了。
2、课件出示:新老厨房对比图现代的厨房中有哪些科技产品,并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功能。
小结:以前的厨房落后,破旧,有许多的烟尘,而且使用起来有很多不便。
而我们现在的厨房是这样的干净、舒适,这都是因为有了这些科技产品给我们帮忙。
一个小小的厨房变化就这么大,就有那么多的不同功能的科技产品,在这样的厨房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什么, (生活更便捷,舒适了)3、课件出示:洗衣对比图从洗衣服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洗衣服更轻松了) 4、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东西都有更新换代了,请同学们分组填表(通讯的发展,学习工具的发展,娱乐生活的进步)谈谈科技进步给你什么感受。
(表格附教案后面)5、总结科技带来的好处让我们交往更方便了。
学习更有趣了。
干家务活更轻松了。
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三、寻找不同生活区域的科技用品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科技产品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呢,分组调查填表:学生边想边填,自己生活周围有了哪些新的科技产品,地点新科技产品学校街道医院超市……2、汇报交流四、科技无止境:展望未来1、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丰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现在已经发明了很多很多高科技产品,有的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普及,有的可能还没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件出示)学生边看边听教师讲解。
《新科技,新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
响作用。
2、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
系。
3、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蜡烛和油灯的图片。
2、收集有关电流发明的历史资料。
3、收集有关各种人造卫星的用途的资料。
学生准备:
1、观察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做简单记录。
2、调查和搜集电流发现前人类的生活的状况。
3、了解最常见的几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4、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图片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蜡烛和油灯。
师:你们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蜡烛或油灯?然而在点灯发明之前,人类一直在使用它们。
2、教师简单介绍电流现象和被发现的过程。
二、调查汇报
1、电。
(1)小组汇报课前的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
(2)学生讲述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器种类,要求说明理由或举例。
(3)阅读“聚焦镜”,了解2019年8月14日发生在美国东北地区大面积的停电给美国带来的损失。
(4)体验:如果城市大面积停电,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2、塑料。
(1)塑料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学生讲述身边的塑料制品有哪些。
(2)小组讨论:在塑料产生之前,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完成“智多星”。
(3)体会塑料对于其他一些材料的优点。
三、小组合作
1、小组自由组合,准备以小品、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电器和塑料的优点。
2、小组汇报。
五、课外延伸
学生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
第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是如何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的?
2、教师引出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
二、了解人造卫星
1、教师简述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经过。
2、联系实际,讨论电视上卫星后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学生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各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完成“体验园”内容。
4、小结:随着卫星技术的日新月异,卫星种类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它们在宇宙“公海”里遨游“淘金”,已为人类带来了万贯财富,我们今日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它们。
20世纪发明的人造地球卫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了解我国的航天科技
1、学生阅读“大事记”
2、学生交流“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我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