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三章第四节_
- 格式:ppt
- 大小:6.94 MB
- 文档页数:37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聚落的发展与景观变化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居民与聚落靖安三中钱光海学习指南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什么变化?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都会日益繁荣吗?一、聚落的规模变化活动案例一:1.最初巴黎建立在塞纳河上的小岛上,为什么?①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比较巴黎城②巴黎建立在塞纳区发生了什么河上的小岛上主要变化是防卫的需要聚落的规模变化活动案例一:2.比较巴黎城区发生了什么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的范围在不断地变大巴黎城区○巴黎今昔对比结论:聚落的规模会发生改变!二、聚落的性质变化活动案例二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2.观察图C,说说在1867年的时候埃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城市.3.从景观上看,埃森的工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二、聚落的性质变化活动案例二代表着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以商业、电子业、旅游业以钢铁机械为主的教堂等为主的综合性城市重工业城市3.从景观上看,埃森1.找一找从1829年到2.观察图C,说说在1867的工业结构发生了什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年的时候埃森是一个什么变化为什么么性质的城市.德国埃森市今昔对比结论:聚落性质的变化!三、聚落的标志——地名活动案例三北京中关村路牌北京魏公村地铁站口聚落发生了变化,地名会跟着发生变化吗?聚落的名称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活动案例四四.聚落的兴衰变化为什么阿那萨齐人要放弃自己的聚落,远走他乡?阿那萨齐人大量砍发森林,用做燃料和建筑。
日久天长,周围的森林被砍伐殆尽。
由于没有森林涵养水源,地表土壤被冲刷侵蚀,土地肥力逐渐降低,农业发展的条件被破坏了,他们不得不远走他乡。
结论: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人们放弃,或者因毁灭而消失。
活动拓展:1.举出你所知道的已消亡的聚落:楼兰、玛雅、2.聚落消亡的原因①自然原因:火山地震等②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森林、无计划地滥用水源等玛雅玛雅是玛雅人、玛雅语和玛雅文明的统称和简称。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说教材《海洋资源》是《中国的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等内容。
本节重点:我国海底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本节难点: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本节内容比较庞杂,涉及范围广:主要以文字叙述为主,插图少、形式单调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在教学时,选用图片、视频、分布图等资源加以弥补教材单调的不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情:1.我们学习过的知识中,一般只有领土意识,而没有领海概念。
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却选择性忘却我国还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海。
学习本节知识,对引导学生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有重要意义。
2.我们地处山区,海洋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领域,了解海洋资源知识,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说教法和学法1.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及分析能力。
3.通过知识的扩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就“未来的海洋空间利用”展开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展示中国地图和中国近海分布图,播放《辽阔的海域》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四个近海的分布及景观,以达到复习知识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目的。
(一)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海洋资源的求知欲。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法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课导入]观看图片,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
[过渡]大海是生命之源,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出示自学指导1、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以下问题:(1):我国生物资源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①生物资源:_______、小黄鱼、_______、乌贼。
②矿产资源:______、______、滨海矿砂等。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资源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_、紫菜、________、扇贝、牡蛎、鲍鱼。
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大是________.(4)海盐:①北方盐区:__________盐场(最大)、_________的北方盐区海盐产量占海盐总产量的85%。
②南方盐区:_________盐场、________盐场.2、学生阅读p73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1)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2)保护“蓝色国土”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六、展示自学情况一.海洋资源的类型A.生物资源[学生活动一]阅读P71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沿海大陆架宽广3.海水温度适宜。
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一、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在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就是自然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圈资源,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可更新性,反映出这种资源有生命,有自然更新能力。
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如果合理利用,便可以保持生物资源的生态平衡,不断更新繁衍,被人类持续利用。
否则,则日趋衰退,崩溃灭绝。
所谓合理利用,就是根据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海洋生物资源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开发和利用。
滥捕和捕捞过度,是引起许多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下降的原因。
世界上许多传统性经济鱼类,都因过度捕捞而日趋衰竭。
20多年来,中国近海渔业资源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近海渔业资源从60年代后期起就开始衰退。
带鱼从年产量一百多万吨降到50万吨左右,小黄鱼几乎不见,大黄鱼产量不足 3×104t。
由于大规模搞底拖网,且网孔越来越小,把大量幼鱼都捕捞上来了。
后果是渔获物中成鱼减少,幼鱼增多;优质鱼比例下降,劣质鱼比例大幅度上升。
现在,黄海的带鱼和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
东海的大黄鱼和带鱼,产量大幅度下降。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人类可持续利用。
一方面,必须加强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尽量预防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就是做到合理捕捞,既要使人类捕捞的产量达到最大,又要使海洋生物资源有所增长。
每一种海洋生物资源,每年都要因疾病死亡、被捕食或被捕捞而损失一部分,同时每年又因个体生长和幼体补充而增加一部分。
补充量与损失量之差,就是每年适宜捕捞的数量。
若捕捞量大于这个差,则超过该种海洋生物的补充能力,资源就要减少。
当每年的最高捕捞数量可使该种海洋生物的资源量仍得以保持稳定时,这个量就叫最大持续产量,也就是合理的捕捞数量。
要达到最大持续产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捕较大的鱼,不捕小鱼。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禁渔区,禁渔期,最小捕捞长度,禁止捕捞亲鱼和幼鱼,还规定最小网目、规格、捕捞工具,最适捕捞量等,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第四节 “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疆的位置和地形概况2、知道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3、了解新疆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了解新疆闻名全国的农产品5、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 特点: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主要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主要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特点: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程度小 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面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民族: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特点:由于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和瓜果特色农产品:长绒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三、新课导引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新疆境内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格局。
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基地,绿洲农业是新疆的特色农业。
〔思考讨论〕 新疆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新疆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新疆的农业特点是什么?新疆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特色农产品有哪些?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 新疆的自然环境√新疆的地形特征(1)主要山脉北部的阿尔泰山脉,中部的天山山脉,南部的昆仑山脉。
(2)主要盆地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3)特征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具有“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
√新疆的气候特点和成因(1)特点新疆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很大。
全年多晴天,日照特别强烈。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成因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探究交流 〔活动〕 1.从内蒙古自治区往西,就来到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农业 气候 地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