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饮食安全教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8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成为了班主任和老师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份初中生健康饮食教案,涵盖了一系列有关营养学、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一、教学目的:1.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健康饮食的概念,了解不同种类的营养素、身体吸收营养的基本过程,并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习惯,将健康饮食的理念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3. 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对身体的重要影响,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的基本概念通过扫描全球的饮食文化,探讨不同饮食方式的特点,订正对健康饮食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的基本概念,以及食物的营养成分。
2. 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通过讲解营养学的基本知识,探讨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分别说明各种营养素的作用、缺乏和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合理膳食搭配原则以食物金字塔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不同营养素的含量比例,提醒学生了解合理膳食搭配的原则,避免过量和不足造成的健康问题。
4. 食物的健康价值介绍各类常见食物,给出适量食用的建议,并从矿质、维生素、纤维素等方面讲述它们对身体健康的贡献和作用。
5. 商品安全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安全饮食的概念,从食品添加剂、农药、食品污染等方面讲解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同时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辨别有害的食品,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1. 给学生讲解、演示搭配食物的原则,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日常食品,配合食品摄入不同种类的营养素,避免色香味相似的生疏病,即食品没有基本均衡,无特殊情况不过度挑食。
2. 联合食品安全指南告诉学生如何识别有害的食品,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播放食品安全相关的视频、类织物和文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3. 通过制作食品等方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食品的属性,从而更好地学习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知识,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相关知识。
教案:初中饮食健康与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饮食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
3. 提高学生对饮食健康与安全的重视程度,预防食物中毒和营养不良。
教学重点:1. 饮食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
2.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3. 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如何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饮食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饮食健康与安全的理解和经验。
二、讲解饮食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饮食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中毒的类型和预防措施等。
2.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些与饮食健康与安全相关的案例,如食物中毒、营养不良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讲解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搭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饮食习惯,并讨论如何改进不良饮食习惯。
五、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10分钟)1. 教师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添加剂的危害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的注意事项,并讨论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饮食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饮食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饮食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情况。
3. 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程度。
教案设计:初中饮食安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哪些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举事例、讲解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饮食安全案例,引发学生对饮食安全的关注。
2. 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食物,以及不喜欢吃的食物。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饮食习惯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
3. 警示台:展示一些因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疾病案例,如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等,让学生认识到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严重影响。
4. 查一查:让学生查找哪些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食品的伤害。
5. 讲一讲:讲解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如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等。
6. 注意饮食营养:讨论合理搭配饮食的好处,讲解如何合理地烹饪食物,减少营养的损失。
7. 食物的感官性:讲解饭菜的色、香、味对饮食健康的影响。
8. 注意饮食卫生:讲解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如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彻底烹调食品,立即食用做熟的食品,精心储存熟食,彻底再加热熟食,避免熟食与生食等。
9.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习惯。
10.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饮食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饮食安全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饮食计划,包括早餐、午餐、晚餐的食物搭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不良饮食习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饮食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保障身体健康。
初中健康饮食方面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健康饮食的危害。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饮食健康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饮食搭配,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的含义及重要性2. 不健康饮食的危害3.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4. 科学饮食搭配的原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饮食吗?”,“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不良饮食习惯?”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二、讲解健康饮食的含义及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健康饮食的含义,包括营养均衡、饮食适量、饮食多样化等。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
三、分析不健康饮食的危害(10分钟)1. 教师列举常见的不健康饮食现象,如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具体危害,如肥胖、贫血、免疫力下降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性。
四、培养良好饮食习惯(10分钟)1. 教师给出良好饮食习惯的建议,如按时吃饭、饮食适量、多吃蔬菜水果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饮食习惯,互相学习、借鉴。
3.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饮食计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讲解科学饮食搭配的原则(10分钟)1. 教师讲解科学饮食搭配的基本原则,如主食与副食搭配、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科学的饮食搭配,教师给予指导。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具体建议。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不良饮食习惯的改进情况。
3. 学生对科学饮食搭配的掌握程度。
教案名称:初中食品安全知识教育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概念及其重要性2.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3.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4.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吗?食品安全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二、讲解食品安全概念及其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 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三、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的加工处理、食品的烹饪方法等。
2. 让学生了解食品在保存、加工处理和烹饪过程中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从而提高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
四、讲解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包括洗净手、煮熟食物、保持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等。
2. 让学生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五、讲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5分钟)1. 教师讲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包括合理搭配食物、不偏食、不挑食等。
2. 让学生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加深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饮食中是否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食品安全概念及其重要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饮食安全教育教案饮食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饮食安全对健康的重要性;2. 掌握饮食安全的基本常识和原则;3. 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食物中的安全隐患;4. 提高学生的饮食安全意识和保护自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饮食安全的重要性;2. 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3. 食物中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小故事或例子,激发学生对饮食安全的关注和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健康的关系,食物中的微生物、化学物质、残留物等对健康的危害。
b. 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材料;正确存储和加工食物;合理搭配饮食。
c. 饮食安全的标志和认证:包括食品卫生许可证、有机食品认证等。
3. 安全隐患识别和处理(20分钟)a. 食物中的微生物:细菌、病毒、霉菌的危害与识别;正确处理、烹饪食物的方法。
b.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农药、化肥、添加剂对健康的危害;正确选择和清洗食物的方法。
c. 食物中的残留物:重金属、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危害;购买有安全检测合格标志的食品。
4. 教学互动(10分钟)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巩固知识。
5. 拓展延伸(10分钟)组织学生形成小组,根据所学内容制定健康饮食原则的宣传海报,发表并展示。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次课所学的饮食安全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并对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反思。
四、教学资源:教学PPT、实物食品样品、宣传海报制作材料。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海报展示等途径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将饮食安全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注意饮食安全,并进行饮食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推广所学知识,宣传饮食安全,影响身边人的饮食选择和健康意识。
初中生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习惯。
3. 提高学生辨别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食品污染的类型:讲解食品污染的类型,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
3. 食品中毒的原因:分析食品中毒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
4. 食品安全预防措施:传授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 学生饮食生活中的问题:分析学生在饮食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案例,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讲解:分别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污染的类型、食品中毒的原因和食品安全预防措施。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饮食生活中的经验和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行为改变:观察学生在饮食生活中的行为改变,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食品安全案例:收集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食品安全案例。
2.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整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以便学生课后查阅。
3. 饮食生活调查表:设计一份饮食生活调查表,用于了解学生的饮食状况。
六、教学活动:1. 观看食品安全教育视频:播放一部关于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买食品、烹饪和用餐场景,引导学生正确判断食品安全。
3. 制作食品安全宣传海报:邀请学生分组制作食品安全宣传海报,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食品中毒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初中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大全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身体发育快速,对食品的需求量也较大。
因此,加强初中生的食品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适用于初中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以便在校内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
二、教案一: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食物中的常见有害物质•食品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原则•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兴趣。
2.讲解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并引导学生了解其危害。
3.讲解食品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原则,如避免交叉污染、合理使用冰箱等。
4.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归纳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5.总结和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核心知识。
三、教案二:识别食品安全问题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食品安全检测和识别的基本方法•常见食品安全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教学步骤1.导入:展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2.讲解食品安全检测和识别的基本方法,如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4.分享实验结果: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5.讲解常见食品安全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如遇到过期食品应当如何处理等。
6.总结和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总结识别食品安全问题的几个关键步骤。
四、教案三:学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健康饮食的定义和原则•饮食习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合理膳食的知识与技巧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康饮食。
2.讲解健康饮食的定义和原则,如合理搭配五大营养素、饮食多样化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饮食习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并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饮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饮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食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食品安全。
2、关注食品安全,能在生活中辨别某种食品的安全性。
3、学习购买安全食品。
4、透过本课的学习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学习先进人物敢于同社会不良现象斗争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1、购买有外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
2、如何购买没有外包装的食品。
难点:包装食品标签的规范性以及过期与否的识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留意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持续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取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个性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教案名称:初中饮食安全与我同行
课时:1课时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饮食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饮食安全问题。
3. 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安全问题,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
1. 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
2. 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
1.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安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饮食安全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饮食安全问题。
二、讲解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10分钟)
1. 食品污染的类型和危害。
2. 食品中毒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3. 食品安全标志的认识。
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0分钟)
1. 食物多样化,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
2. 合理搭配食物,避免偏食、挑食。
3. 合理用膳,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4.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四、关注饮食安全问题,增强自我保护能力(1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一些饮食安全问题。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生写出自己要关注的饮食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饮食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情况。
3. 学生关注饮食安全问题的程度。
八年级交通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2、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教学要求: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小结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了解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自由发言。
列举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总结,并对同学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
二、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1、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
因此,对我们中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非常重要。
2、“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例一、据《报刊文摘》报道:四川某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张某,从入校常受到高年级一男生的敲诈,他自己不敢花零用钱,省下的零用钱“奉献”了哪位“大哥哥”。
有一天,该学生被逼急后,偷了同班同学的随身听,被老师查出后,才说出了偷窃的原因,此案令人震惊。
例二、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某中学生,由于上网吧,在网吧里结实了一位社会青年,该青年常以向家长、向老师通报他上网吧为由,向该中学生勒索香烟、钱等。
后来有一次发展到在路上争吵,该生被社会青年动手毒打,幸好被“110”巡警发现,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开始了立案侦查。
有少数学生被欺负,一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请社会青年来“摆平”,终于酿成了流氓斗殴,给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一、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
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有24.24万人死亡,重伤16万,轻伤36万。
20XX年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
20XX年6月10日12时20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华南宾馆发生火灾,至15时30分大火被扑灭,造成31人死亡,23人轻伤,3人重伤。
20XX年6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沙兰镇小学被冲,死亡人数109人,其中学生105人。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报道,有多少人无故的丧命于这些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我们不能说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就万无一失,一点危险都没有,但是起码能够将危害减少的最低限度八年级饮食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合理的、营养平衡的膳食,以及让他们养成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
2、提高对传染病的预防。
活动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要吃饭,吃饭也有很大学问,你知道吗?二、注意的问题1、科学的安排一日三餐,是合理的营养、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2、吃饭要定时定量,不挑食、偏食,不吃过多的零食。
3、吃东西前要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4、不喝生水,不吃有毒的食品,预防食物中毒。
5、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6、有病去医院就诊,不要乱服药。
7、不要玩弄家里存放的各种农药,防止意外中毒事件发生。
8、不饮酒、不吸烟。
9、要了解一些毒品的知识,提高识别能力,避免受骗上当而误吸毒品。
三、小结饮食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卫生、安全的环境当中。
模拟练习创设环境,让学生判断1、拿出生的水果就吃。
2、过多地吃喜欢吃的东西。
3、生病了,自己找药吃。
总结:孩子们,生命是我们自己的,健康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维护健康!6、预防为主,学会自救--消防安全教学目的:1、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规则,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消防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识。
活动过程:(一)主持读前些天威海发生的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A: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消防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1、火灾的预防包括哪些?2、易燃物品应该怎样放置?3、平时用电炉取暖对不对?有什么影响?4、蜡烛为什么要及时熄灭?5、年龄小的同学为什么不能自己燃放鞭炮?6、发生火灾时,要拨打什么报警电话?并且要说清楚什么?7、小学生能不能参加灭火行动?8、从失火的楼房内怎样逃离危险?(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1、表演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路上同小伙伴一起到山上玩火?2、议一议:(1)表演中的小朋友违反了什么规定?(2)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谈心得体会。
(四)模拟练习: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五)小结: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2、班主任小结:消防知识我们一定要牢记,平时预防为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五)课外延伸请你做个督导员,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消防安全,给一年级的小同学做出榜样。
7、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自护教学目标: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过程: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学生讨论、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灾等。
2、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学会小组先讨论发生地震时怎么办?交流:(1)、不惊慌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
(2)、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3)、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安全疏散。
模拟演示。
3、发生火灾时怎么办?(1)看火灾资料片。
(2)讨论交流。
(3)模拟演示练习4、发生其余的自然灾害时该怎么做?交流讨论。
5、演小品,找错误。
6、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传。
7、小结:要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科学救人。
八年级防甲型H1N1型流感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甲型H1N1型流感的资料及其它传染病(如水痘,手足口病)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1.了解与认识(1)甲型H1N1的症状:这种病症状类似感冒,患者会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有报道说,美国20XX年疫情中发现病例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发热,咳嗽,肌肉疼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
湘雅医院感染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谭德明教授表示,青壮年体内免疫力太强,反而会导致抗体反应过于激烈,形成“红细胞激素风暴”,使肺部组织严重受伤害。
所以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而不是季节性流感的易感人群——老人和儿童。
(2)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口腔,鼻,眼睛),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
2.辨析与矫正判断下面的同学属于什么疑似病例?为什么?(1)A同学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和水疱疹。
(2)B同学表现为发热,手,脚,口腔分别出现红疹子,又痒又疼。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上述A同学就像我们班的贺楚毓同学的症状类似,只不过她当时身上没出现水泡,以为是感冒,打了两天针后才出水痘。
而B同学就是轻微的手足口病了。
这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难分,一旦发现不适需及时报告老师,这就是我们每天为什么都要坚持的晨检和午检,就是要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3.防护与拓展甲型H1N1型流感的预防措施:(1)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的机会。
(2)保证健康饮食及充足的睡眠,勤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定期服用板蓝根,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可做茶饮。
也可以用学校发放的预防传染病的药单抓药坚持服用。
(4)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
特别是突然高烧,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
四.思考与实践对今年来势凶猛的水痘,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你如何保护自己远离它们呢?用你收集到的有关传染病知识的资料,办一份“预防传染病”手抄报,为下次的以这个为主题的班队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