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压强总复习03八年级上册大气压
- 格式:pdf
- 大小:320.67 KB
- 文档页数:5
初二大气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气压力量,是气体分子碰撞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
在初中科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
本文将对初二学生需要了解的大气压强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气压力量。
在地球上,大气层的压强是由重力对大气分子的作用而导致的。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高空的大气分子数较少,碰撞力量较小。
二、大气压力的计算大气压力可以通过功和面积的比值来计算,即公式P = F/A。
其中P 代表大气压力,F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量,A代表作用力垂直于物体上的面积。
大气压力的单位为帕斯卡(Pa),1Pa等于1N/m²。
三、大气压力的测量常用的测量大气压力的仪器是气压计。
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毛细管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通过水银柱的高度来测量大气压强,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毛细管气压计则通过吸引水银的高度来测量大气压强。
四、大气压力的影响因素1.纬度和海拔: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会减小。
2.温度:在同一高度下,温度升高会导致大气压力减小。
3.天气系统:不同的天气系统会对大气压力产生影响,如气旋和高压系统。
五、应用领域1.气象预报:大气压力是气象学中重要的观测参数之一,通过测量大气压力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2.海拔测量:利用大气压力的变化可以测量海拔高度,如气压高度计。
3.飞行和航海:在飞行和航海中,大气压力的变化可以影响飞机和船只的性能和导航。
综上所述,初二学生需要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压力的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笔记一、大气压强的概念1.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产生原因: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1. 证据: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
实验中,将两个铜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然后让两队马分别往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吸盘挂钩、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液等,都是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据。
三、大气压强的测量1. 工具:托里拆利实验是第一次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
实验中,利用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测量出大气压强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2. 注意事项:做这个实验时,玻璃管上方必须是真空,如果混入空气,测量结果将偏小。
四、大气压强的变化1. 随高度的变化: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2. 天气变化:一般来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1. 抽水机:利用大气压强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2. 吸管吸饮料:当我们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吸管,从而进入口中。
六、大气压强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1. 与液体压强的关系: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由于物质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强。
但大气压强是气体压强,而液体压强是液体产生的压强。
2. 与温度的关系:大气压强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大;温度越低,大气压强越小。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还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压强知识点总结知识要点 ⼤⽓压产⽣的原因:空⽓受重⼒的作⽤,空⽓⼜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向都有压强,在同⼀位置各个⽅向的⼤⽓压强相等。
接下来⼩编为⼤家整理了物理学习相关内容,⼀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压强知识点总结知识要点 1、压⼒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压⼒压强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上的⼒物体在单位⾯积上受到的压⼒物理意义物体表⾯所承受的使物体发⽣形变的作⽤⼒⽐较压⼒的作⽤效果公式F=pS P=F/S单位⽜顿(⽜)1帕斯卡(Pa)=1⽜顿/⽶2(N/m2)⼤⼩有的情况下与物重有关,⼀般情况下与物重⽆关不但跟压⼒的⼤⼩有关,⽽且跟受⼒⾯积的⼤⼩有关液体对容器底部F=pSP=ρ液gh (h:容器中某点到液⾯的竖直距离)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向都有压强:在同⼀深度,向各⽅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压强越⼤。
2、上端开⼝,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总保持在同⼀⾼度。
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3、⼤⽓压强: 1、定义:⼤⽓对浸在它⾥⾯的物体产⽣的压强叫⼤⽓压强,简称⼤⽓压或⽓压。
2、⼤⽓压产⽣的原因:空⽓受重⼒的作⽤,空⽓⼜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向都有压强,在同⼀位置各个⽅向的⼤⽓压强相等。
3、⾸次准确测定⼤⽓压强值的实验是:托⾥拆利实验。
⼀标准⼤⽓压等于76cm⾼⽔银柱产⽣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压强:⼤⽓压强不但随⾼度变化,在同⼀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压强叫做标准⼤⽓压强,它相当于760mm⽔银柱所产⽣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压强的值在⼀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八年级上册压强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许多科学知识,其中涉及到了压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压强指的是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和其所接触面积的比值。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在物理中通常用帕斯卡(Pa)作单位。
压强指的是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和其所接触面积的比值,单位为帕斯卡。
计算压力公式为:p = F/A。
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所受力大小,A代表接触面积。
二、大气压和气压计的原理大气压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对单位面积所施加的压力,通常用标准大气压(101325Pa)作为单位。
气压计是用来测量气压的仪器,原理是利用大气压与液面高度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气压计有安第斯气压计和水柱气压计。
三、水压的概念和应用水压指的是水对物体所施加的压力,由水的密度和高度决定。
应用中,水可以用于水压力机、水坝、水塔等工程中,也可以用于水力发电等领域。
四、压力的传递和液压传动压力的传递指的是通过介质(如液体或气体)将压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液压传动指的是利用液体的流动性质来传递能量的一种方法。
液压传动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和工程领域,如起重机、挖掘机、船舶和汽车等。
五、练习和注意事项为了更好地掌握压强这个知识点,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如计算物体受到的压力,测量水压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气压计时,要保证气压计的表面干燥,避免读数出现误差。
在液压传动中,应注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的平衡,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总之,八年级上册所学习的压强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和练习,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概念。
1. 定义。
-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标准大气压 = 1.013×10⁵Pa。
常用的单位还有毫米汞柱(mmHg)和标准大气压(atm),1atm = 760mmHg。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
1. 马德堡半球实验。
-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他把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当每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才把半球拉开。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 覆杯实验。
- 取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或塑料片)盖在杯口,将玻璃杯倒置过来,发现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这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这个压力大于水对纸片向下的压力,从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三、大气压强的测量。
1. 托里拆利实验。
- 实验过程:-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他将一端封闭的长约1米的玻璃管装满水银,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其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
此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 实验原理:- 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 ρ gh(ρ为水银的密度,h为水银柱的高度),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 实验注意事项:- 玻璃管内要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测量高度时要测量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
2. 气压计。
- 水银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制成,测量结果较精确,但携带不方便。
- 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主要部分是一个被抽成真空的金属盒及一个与盒盖中央相连的弹簧片。
八年级大气压强复习【课程内容:大气体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强的特点:(1)与液体一样,在大气层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点处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
(3)大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里的深度是指从大气层外表面向下的距离。
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存在着厚厚的大气层,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就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表面产生压强。
例1不能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D.用注射器向肌肉中注射药液例2如图所示的实验,小试管在水流出时不下落反而上升,主要依靠的是()A.大气压强B.水的分子引力C.手的吸引力D.两试管间的相互吸引专项练习1.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2.如图所示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
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开口a__________(填“闭合”或“打开”),酒水不流出是由于__________的作用。
二、大气压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若管内有少许空气,水银柱高度将改变,实验结果偏小。
(2)玻璃管倾斜,液柱变长,但竖直高度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玻璃管上提,液柱高度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5)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6)若不小心将玻璃管顶部弄破,相当于连通器,则水银全部退回水银槽直至与液面相平。
(7)若不小心弄破玻璃管侧面,则小洞以上的水银柱会向上移动至顶部,小洞以下的水银柱会全部退回水银槽直至与液面相平。
【大气压强】2.28一、基础知识讲解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并且具有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760mmHg=76cmHg= 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2)结论:一标准大气压 p3)说明:⑴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⑵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m⑶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将玻璃管倾斜,高度,长度变。
5.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课本164图11-9)能发现什么规律?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7.沸点与压强:1、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
2、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8.体积与压强:1、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经典例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面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 ) A.向水银槽里加少量水银 B.将管倾斜C.将玻璃管变粗 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3.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 ) A.往上喷出 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 D.降到与管外水平面相平 4.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哪句话是错误的 ( )A.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的值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 D.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大气压的值不完全相同5.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B.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C.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7.下列各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A.用力将钢笔中的墨水甩出B.宇航员穿特制的太空服C.三峡大坝旁修建船闸D.装酒精的瓶子要盖紧8.下列各实验中,能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10.大气压强的值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A.1NB.10NC.100ND.1000N11.著名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合________帕,约________帕.12.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大气的压强一、大气压的存(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不仅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还说明了大气压的数值是很大的。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有重力(根本原因),且具有流动性,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
(2)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Pa) 、毫米汞柱(mmHg) 。
1毫米汞柱~133帕。
(3)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
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即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4)标准大气压: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针对练习】1.一种塑料挂物钩,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中空的“橡胶碗”,如图所示,把它按在比较光滑的墙壁或衣柜上,在钩上就可以挂较轻的衣物,挂钩不掉下来的原因是( )A. 壁与橡胶碗之间有吸引力B. 挂物钩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气压力互相平衡C. 挂物钩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橡胶碗内空气被挤出,外面的大气把橡胶碗压在壁上2.如图所示,当将活塞式抽水机的C杆向下压时,A、B阀门的状态应是()A.A、B阀门均打开B.A、B阀门均闭合C.A阀门打开,B阀门闭合D.A阀门闭合,B阀门打开3.(2019浙江萧山期末)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不断地减小D.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与大气压强无关4.(2018浙江宁波月考)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由于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空气,使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略低于正常值,如果他把玻璃管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槽内的水银面),产生的结果是()A.管内水银柱高度增大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C.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5.(2019浙江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C.将该实验装置从1楼拿到10楼,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此时大气压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6.(2018浙江衢州月考)同学们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上方都是真空,两管内液柱高度h1、h2之比为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ρ1和ρ2之比为5:6B.玻璃管内液体的质量之比为3:2C.玻璃管内液体的重力之比为1:1D.所测大气压的值之比为4:57.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掰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
八年级大气压强知识点学习笔记大气压强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也是物理学和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大气压强也是必要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八年级大气压强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是空气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物体表面每单位面积所产生的压强。
其单位为帕斯卡(Pa),也可用毫米水银柱(mmHg)和标准大气压力(atm)等来表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在大气压强的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汞柱法和气压计法。
其中,汞柱法是一种静态压力法,通过将汞铅直灌入一条长而窄的玻璃装置中,最终形成一个与大气压力相等的柱状结构,从而得到气压的数值。
而气压计法则是一种动态压力法,通过将可自由伸缩的橡胶皮囊或金属盘片与感压元件相连,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形变,从而计算气压。
三、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呈现出反比例的关系。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气压的产生与地球的引力有关,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地球对空气的引力逐渐减弱,导致气压降低。
四、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关系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气压高的地方通常天气较晴朗稳定,反之则表现出天气不稳定,阴雨连绵等气象特征。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用于气象预报、航空航天、石油勘探等领域,还在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高原地区,就需要考虑气压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工具和机器以适应这一环境。
而在生活中,通过测量气压可以掌握天气预报的信息,为出行和安全行车提供参考。
六、学习大气压强的注意事项学习大气压强需要掌握基本的物理和地理知识,也需要一定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在学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的本质与特征;二是多关注天气变化,加深对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理解;三是熟练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四是注意与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知识的实际用途。
●液体压强的计算6.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盐水、水和酒精,它们液面的高度相同,其中烧杯底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A .盛盐水的烧杯B .盛水的烧杯C .盛酒精的烧杯D .三者一样大7.如图(a )所示,封闭的容器中装满水,静置于水平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强为P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P′.现将容器倒置如图(b )所示,则此时()A .F 变小、P 不变、P′变大B .F 变大、P 不变、P′变小C .F 变小、P 变大、P′不变D .F 变小、P 变小、P′变大19.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 1=O.8m ;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 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 2=0.6m ,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 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____N .(g 取10N/kg )●大气压1.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 .唾液把瓶粘住了B .瓶内气压减小了C .瓶外气压增大了D .瓶子质量减小了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 .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 .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 .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 .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帕,(760mm 汞柱)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5.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A .用吸管吸牛奶B .棒冰融化C .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 .水往低处流7.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 )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A .仍是满罐水B .水将流出一部分C .水将全部流出D .以上答案都不对8.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A .从小孔喷出B .要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面齐平C.不喷出也不下降D.无法判定10.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12.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已经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13.青藏铁路在广大建设者的努力下,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了,不少游客乘坐第一列列车去西藏旅游,但刚到达青藏高原时有的人头晕﹑头痛﹑耳鸣,有的恶心呕吐,主要原因是()A.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B.高原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C.高原上水分不足,温差变化大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一般情况下,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一般情况下,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D.一般情况下,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降低16.武汉大学负压实验室在抗击“非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下列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A.充气后的汽车轮胎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D.正在煮饭的高压锅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公共汽车上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轮胎上有花纹﹣﹣用来减小摩擦B.使用的IC收费卡﹣﹣利用了超声波原理C.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2.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如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5.把一张半卷着的硬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如果使劲吹一下它的下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片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大B.纸片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C.纸片不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大D .纸片不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6.如图所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会将身体翻转180°,以脚朝上但头保持不变的怪异姿势飞行.灰鹅转体后()A .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B .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C .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D .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7.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 ,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 .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 和F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G >FB .G=FC .G <FD .无法比较...9.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并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A .伞面被向上“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气压B .伞面被向上“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气压C .伞面被向下“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气压D .伞面被向下“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气压11.京沪高铁的世俗高达350km/h ,当两列“和谐号”动车相对驶过时,按铁路部门的规定,它们必须减速,否则车窗玻璃可能会损坏.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现象,()A .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内B .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外C .碎玻璃沿竖直方向下落D .碎玻璃将会飞向车顶12.由于流体具有粘滞性,因而物体在流体中运动要受到流体的阻力.科学家们已测得半径为R 的球在流体中以速度v 运动时受流体阻力大小为F=6πηRv ,其中η为流体的黏滞系数,不同流体η不同,它由流体的性质决定.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测定某种流体的黏滞系数,设计如下实验:让密度为ρ=1.2×103kg/m 3半径为R=3cm 的实心球在密度为ρ0=0.8×103kg/m 3的透明液体中竖直下落,发现球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出球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v=4.9m/s .若球的体积计算式为V=4πR 3/3,g=9.8N/kg .则该流体的黏滞系数η为()A .0.16N•s/mB .0.48N•s/mC .0.16N•s/m 2D .0.48N•s/m 216.某同学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开始时A ,B 示数均不为零),如图所示,他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吹风,下面是该同学在不考虑模型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对实验的结果做出的猜想,你认为的正确是()A .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增大,B 的示数减小B .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减小,B 的示数增大C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增大D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小18.飞机机翼初看好像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的襟翼可以绕轴向后下方、后上方偏转.飞行员在飞机上升、平稳飞行、下降和着陆减速等过程中,是通过操纵杆改变襟翼的弯曲度来改变飞机的升力、阻力的.下图是简化的机翼截面图,其中表现飞机上升的是()向球间吹气,两球靠拢手离纸,纸不滑落轻推气球,快速滑行抽离玻璃片,下瓶变浅转体前转体后水无色气体棕色气体电扇风ABA.B.C.D.大气压综合应用1.右图所示,C形管中充满了水,a、b两端阀门都关闭,竖直放置,若将阀门b先打开,再把a打开,水将()A、b端流出,a端不流出B、b端不流出,a端流出C、a、b两端同时流出D、a、b两端都不流出2.晓光同学发现,在关闭冰箱门后立即打开冰箱门和过一段时间再打开冰箱门,所用力的大小不同,立即打开冰箱门用力小.他对该现象感到奇怪,经查阅有关资料知:关闭冰箱门后,冰箱内的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压强变小.晓光同学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晓光家的冰箱门长为60cm.宽为50cm,当冰箱外的气压为1.0×lO5Pa,如果冰箱内的气压比冰箱外的气压小千分之一,打开冰箱门需要克服由于内外压强差产生的阻力为N.5.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3)如右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Pa(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①;②.6.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E.根据p=,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么?(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的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写出一条).(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参考答案:第一页:AABBCAAB第19题:0.2*10*1.2*103=2.4*103N第二页:DAA;BC;CDDD【第16题解析:可以明确的是ABD都是室内高压室外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