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习性与生物学特性
- 格式:pptx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42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饲养成肉牛的小牛,其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对于肉牛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肉犊牛的生理特点1. 生长速度快:肉犊牛的生长速度较快,通常在1岁半至2岁左右即可达到出栏的标准体重。
这与其遗传背景以及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2. 对饲料的需求量大: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快,对饲料的需求量也较大。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需要确保肉犊牛能够获得充分的饲料供给,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3. 心肺功能发育成熟:肉犊牛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才能支持其快速的生长发育。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注重通风、保暖等环境因素,确保肉犊牛的生长环境良好。
4. 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强:肉犊牛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养分。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根据肉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 疾病防控:肉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因此在饲养管理中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对肉犊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肉犊牛健康的生长发育。
4. 定期的饲养管理:定期对肉犊牛进行体重测定和生长状况的观察,根据其生长发育的情况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肉犊牛能够健康、快速地生长发育。
5. 合理的饲养密度:在肉犊牛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压力和疾病的传播。
通过上述对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肉犊牛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其快速生长的特点,对饲料的需求量大、生长环境的管理、疾病的防控等都需要特别关注。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够保证肉犊牛健康、快速地生长发育,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牛的行为特性及利用(一)牛采食特点及其利用1、牛喜食带有酸甜口味的饲料在肉牛快速育肥生产中,可以根据牛喜食带有酸甜口味的饲料的特点,应用酸味剂和甜味剂,调制低质粗饲料,促进肉牛采食,如对于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小麦秸秆等农作物的秸秆可添加调味剂,改善肉牛对这些饲料的适口性,体高采食量,降低饲养成本。
常用的有机酸调味剂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等;甜味调味剂有蜜糖和甜蜜素等。
2、牛采食速度快牛采食的饲料在口中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在休息时进行反刍。
牛舌大而厚,有力灵活,舌的表面有许多向后凸起的角质化刺状乳头,会阻止口腔内的饲料掉出来。
如饲料中混有铁钉、铁丝、玻璃渣等异物时,很容易吞咽到瘤胃内,当瘤胃强烈收缩时,尖锐的异物会刺破胃壁,造成创伤性胃炎,甚至引起创伤性心包炎,危及牛的生命。
当牛吞入过多的塑料薄膜或塑料袋时,会造成网-瓣胃孔杜塞,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因此,喂牛时饲草要干净。
3、牛喜食高草牛无上门齿,而有齿垫,嘴唇厚,吃草时靠舌头伸出口外把草卷入口中,放牧时牧草在30~45厘米高时采食最快,不能啃过矮的草,故在春季不宜过早放牧,应等草长到12厘米以上再开始放牧,否则牛难以吃饱。
自由采食的牛通常每天采食时间需要6小时,饲料品质对牛采食时间影响较大,易咀嚼、适口性好的饲料的采食时间短,秸秆的采食时间长。
4、牛一般白天饮水牛饮水时把嘴插进水里吸水,鼻孔露在水面上,一般每天饮水4次以上,饮水行为多发生在午前和傍晚,很少在夜间或黎明时饮水。
饮水量因环境温度和采食饲料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每天饮水15~30千克。
因此,要保证牛有充足的饮水位置,特别是白天,集中饮水时间。
5、牛的唾液分泌量大牛的唾液分泌量大,每日每头牛的唾液分泌量为100~200升。
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饲料和形成食团。
唾液中含有碳酸盐、磷酸盐、尿素等,对维持瘤胃内环境和内源性氮的重新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唾液的分泌量和各种成分含量受牛采食行为、饲料的物理性状和水分含量、饲粮适口性等因素影响。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专门用于养肥繁殖和屠宰的牛,肉犊牛的养殖管理对其生理特点有着很大的影响。
下面将对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理特点1.体型,雄性肉犊牛体重约为550公斤,体长约为2米,肩高约为1米。
雌性肉犊牛体重约为450公斤,体长约为1.8米,肩高约为0.9米。
2.繁殖,肉犊牛一般在8个月到10个月龄时就开始性成熟,但为了保护牛的健康,建议从12个月龄后再开始配种。
3.饮食,肉犊牛是一种能量需求量很高的动物,每天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清水。
在0~3个月龄时,它们需要喝奶粉和大量的水。
在3~12个月龄时,它们需要大量的粗饲料来满足生长的需要。
4.健康,肉犊牛是一种易感病动物,常见的疾病包括新生儿腹泻和脚底炎等。
因此,健康饲养非常重要,包括定期注射疫苗、病虫害防治等。
二、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肉犊牛的饲料管理非常重要,它们需要大量的饲料来满足生长和生理需求。
建议采用多样化的饲料,例如禾本科饲草、豆科饲料和秸秆等,同时应保证饲料质量良好,以免饲料发霉或有老鼠等害虫污染。
2.饮水管理,肉犊牛每天需要大量的水,清水的供应应保证充足、清洁、卫生。
建议在饲喂时间段内,每天固定的时间段供水和饲喂。
3.环境管理,肉犊牛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建议对牛圈进行消毒,保持通风良好、保暖、干净卫生。
同时饲养密度也不可过高。
4.疾病预防,疾病是肉犊牛的主要威胁之一,要定期检查牛只的疫苗接种情况,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总之,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是影响其生长和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牛肉的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用于生产牛肉的年龄在6个月至24个月之间的幼年牛,繁殖期女牛在产犊后将其分离出来喂养,通常使用牛奶替代母乳进行饲养。
为了保证肉犊牛的健康和快速生长,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的详细介绍:(一)体型特点肉犊牛体型大,身体重量通常在150-300kg之间,目光温顺,性情温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二)消化特点肉犊牛消化能力较弱,胃容积较小,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进行渐进式的饲养,避免过饮奶粉导致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过早添加青贮饲料导致未完全发育的消化系统负担过重。
(三)生长特点肉犊牛的生长速度较快,出生时体重在20-50kg之间,通常会保持每日1.2-1.8kg的生长速度,到达8个月时体重可以达到200kg以上。
(四)环境适应能力肉犊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其对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光线等环境要素的管理,以确保牛只健康成长。
(一)饲料1. 奶粉及水肉犊牛吃奶时间长,喂奶粉要全程温度适宜,必须为儿童奶粉,加水比例要适合,避免腹泻。
一般情况下,肉犊牛每天需要摄取2-3%的体重的奶粉。
饮水要清洁、卫生。
2. 青贮饲料肉犊牛出生后1个月或以上,可逐步加入沙丁草、紫花苜蓿等青贮饲料,增加其对草料的适应能力,积累饲料基础。
青贮饲料需要保持干燥,避免霉变,同时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均衡。
(二)精细化管理1. 饲喂方法的精细化为了让肉犊牛养出肉质更好的牛肉,必须控制饲喂方式,一般情况下采用2-3次的分批投喂,每次喂养量以20-25L的奶粉为宜,保证每头牛只能吃到自己的奶粉,多吃少喝会导致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少吃多喝则会影响生长发育。
2. 疾病防治的精细化肉犊牛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各种病原体较为敏感,养殖环境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将肉犊牛分批隔离,避免疾病传染,定期注射疫苗,防止患病。
肉犊牛舒适度的提高对于保证其生长和肉质品质至关重要。
引言概述:牛是世界上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其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我们将讨论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然后介绍不同的牛品种,包括肉牛、奶牛、双用途牛和小型牛。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
然后,我们将讨论牛的生理特性,包括消化系统、繁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我们将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1.1原始牛的起源和分布1.2牛的驯化过程及影响2.不同的牛品种2.1肉牛品种2.1.1肉质优良的品种2.1.2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品种2.2奶牛品种2.2.1高产奶牛品种2.2.2优质奶牛品种2.3双用途牛品种2.3.1同时适用于肉和奶生产的品种2.3.2适应能力强的品种2.4小型牛品种2.4.1适合特定环境的品种2.4.2用途广泛的小型牛品种3.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3.1外部形态特征3.1.1体型和体重3.1.2颜面和四肢特征3.2毛色特征3.2.1基本毛色和花色3.2.2毛色与品种的关系3.3骨骼结构3.3.1骨骼结构与品种的关系3.3.2骨骼结构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4.牛的生理特性4.1消化系统4.1.1反刍消化系统4.1.2瘤胃和胃肠道的特点4.2繁殖系统4.2.1发情周期和受孕率4.2.2繁殖行为的特点4.3免疫系统4.3.1免疫系统的组成4.3.2牛的免疫机制5.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应用和重要性5.1农业生产的应用5.1.1肉牛品种在牛肉生产中的作用5.1.2奶牛品种在乳制品生产中的作用5.2科学研究的价值5.2.1牛的遗传研究5.2.2牛的生理学研究5.3文化和历史价值5.3.1牛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5.3.2牛在人类文化和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是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各种牛品种的特点,有助于选择适合特定用途的品种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专门用于肉牛生产的品种,其生长速度较快,肉质鲜美,受到市场青睐。
为了获得高产量和优质肉,需要重视肉犊牛的饲养管理。
下面是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一、生理特点1、发育快: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快,出生后3至4周即可加入饲养,8至12月龄即可达到肉牛出栏体重。
因此,对于肉犊牛的饲养和管理需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制定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饲养方案。
2、胃容积大:肉犊牛胃容积较大,只需少量多餐即可满足营养需求。
饲料需要均匀分配,适当增加进食频率,提升营养吸收效率。
3、喜好嫩草:肉犊牛喜欢嫩草,因此饲养场应当种植一定比例的嫩草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同时,应当定期修剪牧场,保持草地质量,防止草皮老化影响喂养效果。
4、易受病虫害影响:肉犊牛生长发育快,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因此,应当加强疫苗接种,做好防疫工作,控制虫害数量,保障肉犊牛的健康成长。
二、饲养管理1、饲料供应:肉犊牛需要全价配合饲料,同时也需要适量的粗饲料。
应当根据肉犊牛的生长周期和品种特点,定期调整饲料组成比例。
同时也需要保证饮用水源,定期清洁饮水设施。
2、环境控制:肉犊牛需要干燥、通风、清洁的生活环境。
应当定期清理厩舍,保持空气质量和卫生条件,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传播。
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保持温度,给予足够的床垫,防止寒冷影响健康。
3、健康管理:肉犊牛的生长发育快,需定期接种疫苗,同时也需要定期做好驱虫等工作。
严慎防控肉犊牛的疾病和虫害,防止扩散传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保障其身体健康。
4、生长监测:肉犊牛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不断监测和记录。
可以对肉犊牛测定体重、体温、呼吸和饮食情况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用于肉牛育肥的幼年牛,一般指体重在100-300公斤之间的牛犊。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对于肉牛养殖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将对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生长迅速:肉犊牛在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内,生长速度非常迅速,每天体重增加1000克以上。
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体重可增加3-4倍。
肉犊牛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饲养环境。
2. 肉犊牛的骨骼和肌肉发育:肉犊牛在出生后,骨骼和肌肉发育迅猛,需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等营养物质,以促进其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3. 消化系统的发育:肉犊牛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逐步适应不同种类的饲料,以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
在生长初期,应以易消化的饲料为主,逐渐过渡到粗饲料,以促进其消化系统的发育和适应能力。
4. 生殖系统的发育:肉犊牛的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需要在饲养管理中注意适龄配种,避免过早配种影响牛犊的生长发育。
1. 饲料供给:肉犊牛的饲料供给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其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在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粗饲料,以促进其消化系统的发育。
2. 饲养环境:肉犊牛的饲养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和舒适,避免寒冷、潮湿和高温的环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饲养场所应定期清理,保持干净整洁。
3. 饮水管理:肉犊牛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其生理代谢的正常运转,避免饮水不足导致的生长发育不良。
4. 疾病防治:对肉犊牛进行定期的疫病防治,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证其身体健康,避免疾病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5. 定期体检:对肉犊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或异常情况,保证其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
6. 配种管理:对于肉犊牛的配种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过早或过晚进行配种,影响其生长发育。
7. 定期生长监测:对肉犊牛的生长发育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饲料配给和管理措施,保证其生长发育的良好态势。
肉牛的生物学特性1.耐寒不耐热牛体型较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小,皮肤散热比较困难,因此,牛比较怕热,但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在-18℃ 的环境中,乳牛亦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但低温时,牛需采食大量饲料来维持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高温时,牛的采食量会大幅度下降,导致肉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和乳牛的泌乳量明显下降。
高温对牛的繁殖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使公牛的精液品质和母牛的受胎率降低。
因此,生产中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以减少高温对牛的影响,并避免在盛夏时采精和配种。
2.反刍与嗳气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前三个胃没有腺体,又称前胃;只有皱胃能分泌胃液,又称真胃。
牛无门齿和犬齿,靠高度灵活的舌把草卷入口中,并借助头的摆动将草扯断,匆匆咀嚼后即吞咽入瘤胃。
休息时,瘤胃中经过浸泡的食团通过逆呕重回到口腔,经过重新咀嚼并混入唾液后再吞咽入瘤胃,这个过程称为反刍。
牛每天需要6~8小时进行反刍。
反刍能使大量饲草变细、变软,较快地通过瘤胃进入后面的消化道中,这样使牛能采食更多的草料。
而瘤胃中寄居着大量微生物,是饲料进行发酵的主要场所,故有“天然发酵罐”之称。
进入瘤胃的饲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各种气体(如CO2、CH4、NH3等),这些气体由食管进入口腔后,吐出的过程称为嗳气。
嗳气也是牛的正常消化生理活动,一旦失常,就会导致一系列消化功能障碍。
如当牛采食大量带有露水的豆科牧草和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时,瘤胃发酵急剧上升,所产生的气体超过嗳气负荷时,就会出现臌气,如不及时救治,就会使牛窒息而死。
3.食管沟反射食管沟始于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口,它是食管的延续,收缩时呈一个中空闭合的管子,使食管直接和瓣胃相通。
犊牛哺乳时,引起食管沟闭合,称食管沟反射。
这样可防止乳汁进入瘤胃、网胃中由细菌发酵而引起腹泻。
4.群居性与优势序列牛喜群居。
牛群在长期共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锋,可以形成群体等级制度和优势序列。
中国肉牛饲养标准近年来,我国肉牛饲养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肉牛饲养标准,一起来看看。
中国肉牛饲养标准饲养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动物需要量的下限,因此在饲养实践中,必须根据动物所处的环境情况,如气候、季节、圈舍和动物本身的情况如疾病、应激等对饲养标准进行调整。
我国肉牛饲养标准包括生长育肥牛、妊娠母牛、哺乳母牛的营养推荐量。
其中育肥牛的营养标准适用于肉用牛品种、引进肉牛杂交品种以及地方牛品种等。
生长育肥牛营养需要,是在150千克到500千克体重肉牛范围内,不同的日增重(0-1.2千克),分别给出了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它们是:干物质:指肉牛每天进食的干物质,单位是千克。
实际中的饲料是风干物质,因此在计算牛的饲料进食量时,应以干物质的量除90%,以得出接近的饲料供给量。
干物质进食量受体重、增重水平、饲料能量浓度、日粮类型、饲料加工、饲养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根据国内生长育肥牛的饲养实验总结材料,肉牛干物质进食量的参考计算公式为:DMI(kg)=0.062W0.75 + (1.5296+ 0.00371W)´G式中:G为日增重(kg),W0.75 为代谢体重(kg),W为体重(kg),DMI为干物质进食量(kg)。
肉牛能量单位:为了实际中便于使用,将肉牛的需要的净能值折算为肉牛能量单位,本书已在问题6对此做出了描述。
综合净能:肉牛的营养体系将肉牛对能量的需要分为两个部分:用于维持生存的净能叫做维持净能;用于增重的净能叫做增重净能。
把维持净能和增重净能综合起来做为一个综合指标即为综合净能,利用综合净能比较方便,其单位是兆焦耳。
中国肉牛饲养方法一、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一般原则1、牛的生物学特性经过人类长期驯化饲养后,牛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生物习性,了解这些习性有助于科学饲养。
(1)牛有恋群性。
牛喜欢小群活动,一小群3-5头,当有其他牛来到时,会引起争斗。
肉牛生长发育特点
肉牛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性成熟时间较晚:肉牛的性成熟一般在8个月至2岁之间,相对于其他家畜而言时间较长。
2. 生长速度较慢:肉牛的生长速度较慢,从出生到成年需要2-3年时间。
由于需要长时间的饲养,养殖成本较高。
3. 体型大且体重较重:肉牛的体型较大,体重一般在600-900公斤之间,部分品种品系可以达到1000公斤以上。
由于体型大,养殖空间和饲料需求也较大。
4. 生长过程中需要高蛋白饲料:肉牛的生长需求大量的蛋白质,特别是在前期生长阶段。
养殖过程中需要提供高蛋白的饲料,例如豆粕、鱼粉等。
5. 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健康:肉牛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防病保健。
同时,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注射也是必要的防病措施。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专门用于生产牛肉的牛种,其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一、肉犊牛的生理特点:1. 生长发育快:肉犊牛具有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幼仔期短,出生后4个月即可达到200公斤以上,一岁时体重达到400-450公斤。
2. 体型高大:肉犊牛体型高大,体长长,躯体结构较重,胸腔深而宽广,犊牛的面部宽大,头部粗壮。
3. 肌肉发达:肉犊牛的肌肉发达,躯体线条清晰,肉质鲜嫩,肉瘦多汁,适合牛肉生产。
4. 消化系统发达:肉犊牛的消化系统发达,瘤胃有较强的容载量,能够消化利用大量的植物纤维。
二、肉犊牛的饲养管理:1. 圈舍建设:肉犊牛需要干燥、通风良好的圈舍。
圈舍内地面要平整,铺设干净的垫料,保持干燥卫生,防止细菌病毒的滋生。
2. 饲料配方:肉犊牛的饲料应以优质饲料为主,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
精饲料可以选择豆饼、玉米等,粗饲料可以选择高质量的青年牧草。
合理配置饲料配方,保证营养平衡,提高肉犊牛的生长效益。
3. 饲养管理:肉犊牛的饲养管理包括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控两个方面。
(1)日常管理:肉犊牛要进行定期喂养、饮水、清洁和卫生管理。
每天喂养3-4次,保证饮食的充足。
饮水设施要清洁、通畅,及时更换水质,保持良好的饮水环境。
圈舍要经常清理,保持干净卫生。
(2)疾病防控:肉犊牛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等。
要定期给犊牛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生长监测:肉犊牛的生长监测是评估饲养效果和进行选种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测量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来监测犊牛的生长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增加肉犊牛的生长效益。
摘 要:肉牛养殖在农村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草料而言,农村就有天然草场,不但可以放牧,还可以收割加工,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与肉鸡和生猪相比,肉牛抗病力强,伤亡小;牛肉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且相对稳定。
因此,饲养肉牛是养殖户很好的选择。
在家畜中,肉牛体型比较大,一般12月龄左右屠宰时,体重能达到450kg,甚至500kg以上,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为牛提供良好的环境,符合牛正常生理特性的合理的饲养管理等。
本文阐述了肉牛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的饲养办法,供生产实际参考。
关键词:肉牛;生物学特性;科学饲养1 生物学特性1.1 耐寒不耐热牛体型大,单位体重的表面积小,散热难,怕热不怕冷。
1.2 反刍与嗳气、食管沟反射牛有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个胃,只有皱胃能分泌胃液,称为真胃,前三个胃合称前胃。
采食时,牛的舌头把草料卷入口中,匆匆吞入瘤胃。
在休息时,再把食团逆呕至口腔,再次咀嚼后吞入瘤胃,这个过程叫做反刍。
食团在瘤胃中细菌和纤毛虫的发酵下,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各种气体(如CO2,CH4,NH3等),即嗳气。
当牛采食大量的豆科草料和淀粉类饲料时,瘤胃发酵的气体大量上升而出现胀气,如不及时救治,就会引起死亡。
初生犊牛瘤胃功能不健全,喝奶时食管沟收缩成一个中空闭合的管道,牛奶通过食管沟绕过前胃直接进入皱胃,随着犊牛的成长和瘤胃的发育,瘤胃逐渐具备消化干草等饲料的能力。
1.3 群居性与位次牛的祖先是野生原牛,牛的大多数行为都源于自然条件或半自然条件下生活的野生原牛。
牛喜群居,比如交流行为和攻击行为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的学习和训练,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就很难形成相似的行为。
例如把初生牛隔离2-3个月,它将很难与其他犊牛相处。
个体在群体中建立优势序列,每头牛都清楚自己的“社会地位”,这种关系是从犊牛时期逐渐形成的,减少个体间不必要的麻烦和争斗。
1.4 感觉和躺卧行为牛的视力范围在330°~360°,能清楚分辨出红色、黄色,对绿色和蓝色区分能力差;听觉与人类似,且能探测远的声波,对一些离牛很近的声源反而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