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感谢对手-生命健康教育-小学-胡悦-78500862-6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感谢教学目标:1.认识感恩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并知道感恩的含义。
2.培养学生感悟身边人与事的美好,了解周围众多人和事对自己的帮助和贡献。
3.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感恩之心。
同时,将感恩的情感培养成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什么是感恩?2.感恩的重要性3.如何表达谢意?4.感恩的案例教育。
教学方法:1.导入法2.问答法3.小组讨论法4.问题解决法5.自我感悟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与师生的交流,让学生迅速进入主题,并引导学生接触自己的内心,激发他们对感恩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能够感恩与被感恩的快乐。
二、对感恩的认识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感恩的看法,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人与事以及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等。
三、感恩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以及周围人和事的故事中,了解到感恩的重要性。
了解感恩的概念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感恩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情感健康的价值。
四、如何表达谢意?通过问答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表达谢意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并总结表达谢意的方法和技巧,同时,用具体的事例来引导他们感同身受,理解如何表达感恩之情五、感恩的案例教育。
通过阅读真实的感恩故事,让学生领悟到感恩的价值,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是一种人类的基本情感,体会到感恩在生活中的深远影响,并积极接受这种情感的熏陶和感召。
六、自我感悟在学生观看、听取和参与到感恩教育和活动中,充分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产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感悟,让学生感觉到感恩的重要性和需要,并尝试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谢意,真正感受到通过感恩建立更加良好关系的快乐。
七、小结通过对感恩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学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了解到感恩对人类的正面影响,对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和动力。
2023年《感谢》教学设计2023年《感谢》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点、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按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正确理解“精神”、“闪耀”等词,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这点学生难以理解。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要点:初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会有关生字词。
(一)揭题。
读题:教学盲,理解盲人(眼睛看不见的人)感谢信(为了表示对别人的感谢而写的一封信)介绍书信:书信在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相隔较远的人们之间有什么重要事情都会采取书信的格式予以交流。
可以是给长辈写,也可以给同辈写,还可以给自己的晚辈写。
感谢信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他是公开的,而其他的书信是不公开的,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要是没有经过允许就拆开他人的书信是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
今天要学的这封感谢信更加的特殊,他是不具备书信的一般格式,而是采取诗歌的形式来写的。
这样大家读起来会更上口一些,他虽然格式不一样,但是,也具备信的几要素。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划出课文的生字词,要求按拼音读准读正确,响亮地自读课文,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2、检查读音。
词语:绊倒阿姨清脆搀扶使劲举高胸口精神闪耀读准音,分析有关生字字形,理解较容易的词语。
课文读通顺。
(三)找出信的几要素。
1、写信人是谁?写信人是盲人阿姨。
2、收信人是谁?3、要感谢的是谁?要谢谢教育他的人,但盲人阿姨更多要谢的是那个红领巾。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说信的这些信息都在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4、看信人有哪些?(四)小结:下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感谢信的主要内容。
学会感谢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学会感谢,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让学生对感恩有更深的理解,并学会如何表达谢意。
3、让学生亲身体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永远快乐,永远幸福。
所用课时1课时活动重难点1、从小懂理学会感谢,理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让学生对感恩有更深的理解,并学会如何表达谢意。
活动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课件《感恩的心》手语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小故事——《别致的医药费》2、板书课题——学会感谢二、初步理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汇报……2、从你出生到今天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习,你最感谢的那个人是谁?还有吗?除了这些人,我们还应该感谢谁呢?(1)学生汇报,说出感谢的理由。
(2)教师板书。
生活中处处值得感恩,值得感谢,只要你心存感激着激情。
3、美文共享——《感恩》(1)自读(2)齐读(3)师生对读三、故事林1、五千多年前,在印度有一位著名的圣者,他的门徒问:“人类最大的罪是什么?”圣者说,人类最大的罪是“不感恩”,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与付出,孩子认为理所当然;人们对自己的服务与付出,自己认为理所应当;地球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也都认为是理所当然。
这才是人类最大的罪。
2、动物知恩图报小故事——《乌龟感恩》(1)师讲(2)学生听后汇报感悟动物尚且知恩,报恩,何况我们人类呢?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礼仪之邦,适当地表达谢意是我们做人最起码的礼节。
那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呢?现在请同学们参考“教你一招”设计一下你的感谢方案:(1)自主设计(2)指名汇报3、同学们的“感谢方案”设计的都很棒,但请记住一点:学会感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将感激之情化为实际行动。
它不在于言辞多么美丽,而在于出自真心。
我记得在一篇文章中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忘记许多人和事,但我唯一不能忘却的是那些曾经给予帮助过我的人。
第2课竞争合作求双赢第1节感谢对手(教学设计)一、目标确定(一)课标解读落实课标:二2.4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关于合作。
渗透课标:二2.3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一1.5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品质。
行为动词:说出、描述、归纳、体验、写出、形成、养成、具有课程标准要求: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竞争,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在竞争过程中,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忌妒等不良心理。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由“生活处处有竞争”和“竞争的勇气和智慧”两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主题是引导学生理解竞争的作用和怎样正确面对参与竞争。
第一层次,生活处处有竞争,通过回望生活,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竞争现象,初步感知生活处处有竞争,学生在列举竞争现象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竞争的利与弊。
第二层次,竞争的勇气和智慧,主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和参与竞争,培养学生竞争的健康心态,增强竞争的规则意识,拥有竞争的智慧,提高竞争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中学生复杂的竞争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因为他们渴望超越别人,渴望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竞争正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但这种竞争意识容易过度膨胀,学生容易走向极端,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竞争,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不能忍受自己不如别人,不会面对竞争中的失败,一旦遭受竞争中的失败,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出现畏惧心理、忌妒心理、焦虑过度等不良情绪。
中学生面对的各种竞争在校园内中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包围中,各种考试、班级卫生评比,纪律检查、才艺表演、体育比赛等五花八门,而家长老师又成为竞争的施压者。
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中学生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的竞争心理和竞争智慧以及应对失败的技巧,能在竞争中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不要背上过于沉重的负担。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学会感谢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感谢的含义,认识到感谢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谢。
-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教学内容- 感谢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感谢的方式和技巧- 感恩意识的培养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感谢的含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谢。
-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感谢的力量。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卡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感谢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感谢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感谢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感谢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感谢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感谢的方式和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谢。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感谢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感谢方面的表现。
板书设计- 学会感谢- 副感谢的含义、方式、技巧- 重点内容:感谢的含义,感谢的方式和技巧,感恩意识的培养作业设计-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感谢的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感谢的人和事。
- 让学生制作一张感谢卡片,送给想要感谢的人。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谢的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以上为大致的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吸收和理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下面将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1. 导入-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简单的“感恩接力”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思考感谢的主题。
-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有关感谢的真实故事,如“一杯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感谢的力量和美好。
《感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感谢的方式和使用的语言。
教材内容有两部分,四段文字和一幅同学握手的图画。
文字是对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的要求。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经验和实际生活设计话题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到亲切、熟悉、有趣味,并且有话可说。
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知道感谢的方式和使用感谢的语言,形成礼貌待人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和表演,知道感谢的方式和使用恰当的感谢语言。
2.借助情境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形成礼貌待人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爱,有爱心,有美好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1.能够选择适当的双向沟通方式。
2.能够真诚不夸张地使用感谢用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轻松谈话。
师:今天后面坐了很多老师听课,说实话,封老师心里有点害怕,担心讲不好。
谁愿意用自己的方式鼓励鼓励我。
(指名学生回答)师:我首先表扬你,你与封老师交流时很勇敢很有礼貌,这值得我们每一名同学学习。
在与别人交流时就要大方有礼。
(教师板书大方有礼)师:还有谁也想说的?(指名回答)师:瞧!她在鼓励我的时候表达非常清楚,让我顿时有了信心!老师很喜欢他。
(板书表达清楚)师:还有谁也想鼓励我的?你为什么觉得我会讲好这节课呀?师:这名同学在与老师交流时应答自如,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在与人交流时也要像他一样灵活地应对。
(板书灵活应对)师:最后一个机会,谁还想说说?师:哇!真会鼓励人,听了你的话,我顿时有了力量。
封老师发现,在xxx 与我交流时,同学们都在认真倾听,真不错,这可是个好习惯也是有礼貌的行为。
(板书善于倾听)2.引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板书),口语交际课教的就是怎样与别人大方地交流。
咱们在与别人交流时就要做到——大方有礼;说话的时候就要——表达清楚;与别人交谈时要——善于倾听,灵活应对。
主题班会课设计:《感谢你感谢他》教学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对“恩重如山的母亲”、“有滴水之恩的朋友、陌生人”“磨砺自己的挫折、苦难、痛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他们心存感激,懂得珍惜、感恩,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感谢”是个很普通的词,我们小朋友都知道,当别人有恩于自己的时候,应该由衷地说声“谢谢”。
二、情感体验:(一)、这一次的小练笔“感谢”,小朋友都觉得妈妈是最值得自己感谢的人,所以都写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写得情真意切。
让我们来听听一些同学对母亲的肺腑之言吧!(生发言)是呀,母亲对我们“恩重如山”(板书),我们应该好好感谢。
(二)、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的人、物、事还有好多好多。
听听这首诗歌,对你有何启发?师朗诵诗歌《感谢你》(生谈体会)(三)、生活是多么绚丽多彩,只要懂得珍惜,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板书),你就会拥有生命的光彩。
想一想:什么时候,你会感谢别人?什么时候,别人感谢过你?(生小组讨论,交流)(四)、感谢有恩于自己的人,我们都觉得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这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板书)(五)、可是,面对别人的(侵犯、伤害),面对(挫折、失败),面对生活给你带来(磨难、痛苦)时,想再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却不是那么容易。
(板书括号内文字)1、游戏:《实话实说》问:如果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生:各抒己见2、出示《感谢》读了这段话后,你现在应该怎么想?怎么做?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还遇到过一些让你不高兴的事吗?现在你还不高兴吗?为什么?4、你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了吗?(生讨论、交流)三、指导行为:联系实际,说说你将因为什么而感谢什么人?(对倪伊丹、对问题答错的同学、对辛勤工作的校工、对陌生人、对学校、对祖国----)出示例句:(略)生仿写四:总结升华。
《感谢》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案一、情景再现,引出方法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位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老人吗?(记得)他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购买上帝的男孩儿》那篇课文中那位救助帕特鲁普叔叔的好心人。
当时这位老人家不但花重金为帕特鲁普叔叔请来了医疗小组,还帮助他付清了全部药费。
还记得吗?为了表示感谢,帕特鲁普叔叔出院后和邦迪是怎么做的。
(去老人家开得杂货店当面感谢人家去了。
)结果呢?(没见到老人家。
)同学们假如当时他们叔侄儿俩见到了这位老人,想一想他们见面时都会说些什么呢?说说看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些类似下面感激的话。
1:爷爷您就是我的上帝,是您救了我叔叔,真师太感谢您了。
2:您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来感谢你,才能表达我此时的心情,没有您的帮助就不会有我的今天,真心真意的谢谢你。
……师: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时候首先要做到态度热情,(板书:态度热情)还要面带微笑。
否则就失去感谢的意义了。
师:多么真诚的话语,多么诚恳的语言。
感谢别人时就应该做到语言诚恳(板书:语言诚恳)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及时板书。
师:从他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诚恳的谢意,这是发自内心的语言。
感谢别人时切忌言不由衷,一定要做到发自内心。
(板书:发自内心)【看他说的多么诚恳呀,谁能向他这样来说一说。
】【做到态度诚恳的同时,还要恰当的使用礼貌用语。
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谁还能试一试】【做到语气诚恳的同时,态度要大方,不扭捏。
】【这样咱俩配合一下,你对我说我当老者,好吗?故意不说话,让学生评议,老者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让学生明确:接受感谢的一方应恰当的回答。
这是一种礼节。
谁能试一试?】师:感谢就应该向同学们表演的那样。
做到(指板书说):发自内心、语言诚恳、态度热情。
这才是真正的感谢。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感谢”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板书课题)同学们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学会感谢也是一种美德。
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知恩图报”,我们除了刚才这种当面向他人道谢外,还有其它感谢别人的方式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8页,谁愿意读读文中提示,(指生读提示)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生汇报,板书:口头、书面)这节课我们就以口头感谢为主进行交际训练,在感谢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做到以下几点(发自内心、语言诚恳、态度热情)感谢要发自内心,说的时候语言要诚恳、态度要热情。
《感谢对手》教学设计
莱州汇泉学校胡悦
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对手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寻找对手的方式,逼自己成功。
2、营造良性竞争机制,创造和谐向上的班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手是什么?(学生讨论)
在我看来,对手是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感谢对手•我们为什么要感谢对手呢?
•1、小组讨论2分钟
•2、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二、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1、鲶鱼效应
启示:感谢对手,给予压力,激活生命。
鲶鱼效应对于“鲶鱼”来说,在于自我实现。
鲶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
2、狼和鹿的故事
没有竞争对手,只会让鹿肆意繁衍,导致生态失去平衡
3、对手就是动力
【1】百事可乐PK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百年之争,从而引发了更多产品的诞生。
七喜(百事可乐注册的商标)、非常可乐、汾湟可乐、中华可乐……
相关资料: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百事可乐如何向强手挑战。
百事可乐在美国挑战可口可乐的主要方式,是其卓然超群的市场定位和对销售渠道的控制。
在可口可乐一统天下的年代,针对青少年对碳酸饮料的强大需求及未来的购买潜力,百事可乐将自身定位于“创新、年轻并富有活力”,这对于6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极具号召力,并且控制了销售渠道中的包装公司,因此能够异军突起。
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鏖战可乐市场的时候,七喜将自己定位为非可乐,也迅速打开了销路。
在国际市场上,百事可乐的竞争策略也很独特,它看准时机,占领了可口可乐的“真空地带”,不仅避免了后入劣势和两败俱伤的局面,还在大片地区形成了垄断。
百事可乐对麦当劳等快餐公司的挑战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提供质优、价低的产品,高效、多样的服务,并不断创新”。
都是眼光独到、精准,策略切中要害,深合顾客心理和需求,因此能够行之有效。
【2】对手逼你努力,助你辉煌
康熙和他的对手们
康熙出生于1654.5,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
少年时期智擒鳌拜;青年时期平定三藩(1673-1681);中年时期收复台湾(30岁左右,武力平定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使台湾回归);老年时期御驾亲征,击败葛尔丹,收复边疆。
(康熙还亲征新疆准噶尔,1696,42岁击败噶尔丹,使蒙古土尔扈特臣服清朝。
)
康熙帝在庆贺执政60年时,向孝庄太后敬酒,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又感谢人民尽忠进行发展和产,最后一杯酒敬给他的对手——吴三桂、郑经、葛尔丹、鳌拜,他说是这些对手逼着他建立了丰功伟绩。
三、对手不可无
刘翔PK罗伯斯
失去对手也是自己的损失
落寞的罗伯斯
08奥运刘翔选择退赛,110米栏决赛,罗伯斯轻松夺冠,成绩是12秒93,没有破他自己保持的纪录12秒87,也没破04年刘翔保持的12秒91的奥运会纪录。
这是一场几乎没有竞争的比赛罗伯斯给人感觉几乎没有什么冲刺,就遥遥领先了。
赢了后也不兴奋,只是象征性地披着古巴的国旗地跑道上走了一圈。
相关资料补充备份:
罗伯斯与刘翔:是对手但更是朋友
对于深处加勒比海的古巴来说,东方是地球脚下的另一个世界。
不过对于罗伯斯,中国和他则有着一份奇缘。
罗伯斯10岁那年走上了田径之路,一开始练跳高。
刘翔也是在同样的年纪,进入了上海普陀区少体校练跳高。
14岁时,罗伯斯决定转行练跨栏,而刘翔进入上海体育运动
技术学院初学跨栏时刚刚12岁。
如此接近的“起家”之路,让刘翔和罗伯斯在多年之后的今天成为赛场上实力最接近的对手。
但两个人并没有反目为“仇”,相反却在赛场剑拔弩张的13秒之外,成为了朋友。
2007年7月13日,刘翔24岁生日。
可就在比赛间隙英国谢菲尔德的生日饭桌上,刘翔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用中文写着“生日快乐”的贺卡几经周转送到了刘翔的手中,而这一贺卡,正是罗伯斯特意准备的,它让刘翔既意外又兴奋。
在去年的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上,刘翔也赠送给了罗伯斯一份中国气息扑鼻的礼物:京剧脸谱、木筷、苏绣……没有一样东西罗伯斯能叫出确切的名字,他惟有不断张着大嘴感叹。
他还令人将信将疑地说,刘翔在古巴也有“粉丝”无数,甚至包括他的表弟,都更喜欢刘翔一些,这真让他郁闷,不过他坦言自己对刘翔也是充满了敬意。
2007年的大阪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本来“叫嚣”的罗伯斯意外地以13.15秒的成绩跌出前三甲。
刘翔的教练孙海平看在眼里,“你(指刘翔)回去告诉罗伯斯,让他下次别这么紧张。
”罗伯斯感动不已,“谢谢孙先生,他是对的。
我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和世界上最好的选手们并肩作战,我已经够好了,而且我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个。
”
四、实践园,活动抢凳子
•参加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在活动中,谁反应最快?夸夸你的对手。
五、对手的其他存在方式
1、环境是对手
2、自己是对手
六、寻找对手
给自己找个对手,写行动计划。
七、结语
请记住,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你是我的对手,但不是敌人,因为你的竞争给予我力量,你的意志带给我勇气,你的精神使我崇高。
我的目的是战胜你,但如果能够成功,我不会羞辱你,相反,我将以你为荣。
因为如果没有你,我不可能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