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0.63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长江三峡:是一个令无数国人心向往之的地方,于是收集了一些资料,是否抄袭?不过,还是决定下一些功夫,整理了一下,也许有些用处。
一、长江三峡简介长江三峡是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西起重庆的奉节,东至湖北的宜昌,全长192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三峡因此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直立,山峰一般1000---1500米。
江面狭窄,最窄处不足百米,水流湍急。
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
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
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北魏时郦道元编著,书中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地跨两省。
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建成,“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间殊”,这是何等的情怀,如今变为现实,三峡不再像当年那样激流险滩。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古人赞美长江的诗句古人赞美长江的诗句我国的长江是雄伟的,那么在我国的.古人是如何赞美长江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古人赞美长江的诗句,欢迎阅读。
1、《过长江伤贾岛》唐·李频忽从一宦远流离,无罪无人子细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2、《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咏怀》魏晋·阮籍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4、《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沁园春·寿贾丞相》宋·姚勉章武中兴,淮蔡欲平,晋公已生。
信天生英杰,正为国计,擎天著柱,要自支撑。
万里长江,古称天险,去岁里风涛忽震惊。
公谈笑,把云腥霓翳,一日都清。
归来奠枕于京。
有辉焕明堂前一星。
称衮衣廊庙,枫宸眷宠,彩衣公府,萱砌春荣。
著片公心,辨双明眼,长与群贤扶太平。
无它愿,植万年宗社,万古功名。
6、《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李白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7、《送储邕之武昌》唐·李白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关于三峡的诗句【经典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三峡的诗句【经典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
长江长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长江长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长江的诗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登高》唐. 杜甫2.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3.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唐. 王勃4.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1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5.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别》唐. 李白6.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王兵马使2角鹰》唐. 杜甫7.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水龙吟》宋. 苏轼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唐. 张籍9.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哭子10首》唐. 元稹10.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过长江伤贾岛》唐. 李频-----------------黄河---------------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唐. 李白3.9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际。
--《浪淘沙》唐. 刘禹锡4.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秋望》明. 李梦阳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唐. 李白6.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送裴图南》唐. 王昌龄7.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黄河2首》唐. 杜甫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 李白9.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杂曲歌辞·生别离》唐. 白居易1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过长江伤贾岛》唐. 李商隐2.有关长江的诗句(带长江的)长江:咏怀阮籍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3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关于长江的诗关于长江的诗11、《临江仙》《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5、《北固山看大江》清·孔尚任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6、《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7、《旅夜抒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
9、《咏怀》魏晋·阮籍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芳香,高蔡相寻找。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10、《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愿向西流。
11、《念奴娇·赤壁怀古》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关于三峡的古诗白居易关于三峡的古诗白居易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白居易曾经也写过关于它的诗,下面来欣赏欣赏。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归京——白居易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注释:(1)九衢[qú]: 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2)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简析:首联叙写朋友归京,千里迢迢,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长安;作者对朋友行路的担忧与二人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颔联以轻快笔调,想象朋友在烟雨朦胧的三峡渡口登舟而去,抵达京城时,快马扬鞭,意气风发穿行于繁华街市的情形,无比欣羡。
颈联对仗工整,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叙写想到自己依旧羁旅在外,虽有美酒为朋友饯行,却没有书信寄给君王,不禁又黯然神伤起来。
尾联对朋友寄予厚望,希望朋友归京后替他向君王传话,请君王回忆当年科考放榜时君臣一起在曲江池宴饮欢谈的美好情景。
入峡次巴东——白居易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文学赏析忠州在当时是偏僻的山区,生产落后,赋役繁重,人民生活相当困难。
这次改受,表面看来是升迁,但忠州偏在远郡,实际上和流放没有多大差别。
天涯沦落之感,苦闷忧伤之情并未完全消除。
所以诗一开头就满腹惆怅,忧心忡忡地低吟出“不知远郡何时到”。
这象口语一样的淡淡一句,不知包含了诗人多少忧伤的感情,细玩之,大有长路漫漫,命运何托,是祸是福,前途未卜的味道。
这平平的起句,给后面开拓了广阔的意境。
但刺史的上任,和贬为司马的出行毕竟不同。
描写水流急的词语诗句湍tuān 〈形〉(形声。
从水,专(zhuān)声。
本义:水势急速)同本义 [torrential] 湍,疾濑也。
——《说文》水湍悍——《史记·河渠书》。
集解:“疾也。
”长濑湍流。
——《楚辞·抽思》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
——《淮南子·说山》。
注“急水也。
”又如:湍水(急流的水);湍悍(水势急猛);湍急(水势急速);湍泷(形容水流急疾);湍涛(激荡的水流);湍瀑(水流急溅貌)湍tuān 〈名〉急流的水[rushing waters] 急湍甚箭。
——吴均《与朱元思书》又如:急湍(急流);湍洑(急流形成的旋涡);湍渚(急流中的小洲);湍鸣(急流的响声);湍驶(急速的流水);湍激(水流猛急);湍波(急流的水)湍tuān 〈动〉冲刷;冲击 [scour] 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史记》湍急tuānjí [(of a current) rapid;torrential] 水流急速湍急的溪流湍流tuānliú [swift current;turbulent flow;turbulence;torrent;rushing waters] 急而回旋的水流湍tuān ㄊㄨㄢˉ 急流,急流的水:~急。
~流。
~濑(石滩上的急流)。
郑码:VLGL,U:6E4D,GBK:CDC4 笔画数:12,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52132522。
波澜壮阔、浩浩荡荡1、波澜壮阔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解释: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白话译文:旅途行客贫苦艰辛,水路壮阔漫长。
2、浩浩荡荡读音:hào hào dàng dàng解释:浩浩荡荡是一个汉语成语,原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
2013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与中国美学《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分为《经》、《传》两个部分,《经》大约起源于殷周之际,《传》则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是用以解释《经》的。
《周易》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首先不在于它所提出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而在于它的整个的思想体系。
因此,在考察它所提出的那些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之前有必要先来考察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同中国美学的关系。
《周易》的《经》本来是古代用以占卜的书,只是个别地方包含有一些原始的哲学概念。
但经过《传》的解释、引申和发挥,《周易》就远远不是一本占卜的书,而是一步哲学著作了。
《周易》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企图对包含自然、人类的历史发展等范围极广的问题做出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明,建立一个世界模式。
所以《周易》历来被看做是“弥纶天地,无所不包”。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注意的主要是现实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包括自然、社会、人类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大问题缺乏研究和说明。
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虽然确定了他们认为是贯穿整个自然、社会、人类的根本法则——“道”,但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上,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上,着眼点是在自然,并且常常流入玄虚,对包含自然和社会两者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产生形成及其内在的结构等等问题,仍然没有做出总体性的概括说明。
古诗鉴赏(唐诗)100首目录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10.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12.杜甫《曲江对酒》1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14钱珝《未展芭蕉》15.刘眘虚《阙题》16.李商隐《霜月》1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8.薛逢《长安夜雨》19.卢纶《逢病军人》张乔《河潢旧卒》20. 雍陶《天津桥春望》21.薛涛《送友人》22.柳中庸《听筝》23.白居易《梦微之》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24.杜荀鹤《自叙》25.孟云卿《寒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26.郑谷《题杭州樟亭》2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8.李商隐《风雨》29.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0.张蠙(pín)《登单于台》31.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32.刘方平《梅花落》33.陆龟蒙《吴宫怀古》34.许浑《旅夜怀远客》35.栖一《武昌怀古》36.李白《清溪行》37.韦应物《春游南亭》38.贾岛《寄韩潮州愈》39.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40.雍陶《塞路初晴》41.杜甫《孤雁》42.杜甫《叹庭前甘菊花》43.韦庄《忆昔》44.戎昱《塞下曲》45.王勃《咏风》46.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48.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49.吴融《子规》50.杜甫《九日》51.陈子昂《感遇》52.李商隐《落花》宋祁《落花》53.赵嘏《长安秋望》54.崔湜《边愁》55.司空曙《峡口送友人》雍陶《送蜀客》56.曹松《南海旅次》57.白居易《琴茶》58.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59.裴磷《裴给事宅白牡丹》白居易《惜白牡丹》60.元稹《高荷》61.李中《舟次彭泽》62.高骈《风筝》63.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64.杜荀鹤《闽中秋思》65.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66.温庭筠《赠少年》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68.崔道融《梅花》69.崔道融《溪居即事》70.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71.张仲素《秋闺思》施肩吾《望夫词》72.李中《舟次彭泽》73.寒山《杳杳寒山道》74.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75.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76.刘沧《江楼月夜闻笛》77.万楚《骢马》78.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79.徐通《春日闲居》80.陆龟蒙《离别》81.张乔书边事①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83.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84.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李端《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85.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听晓角》86.顾况《听角思归》87.戎昱《耒阳溪夜行》88.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89.元稹《送孙胜》沈宇《武阳送别》90.张仲素《秋夜曲》91.薛媛《写真寄外》92.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93.孟郊《秋怀(其二)》94.崔涂《除夜有怀》95.王勃《别薛华》96.韩偓《春尽》97.马戴《楚江怀古》98.吴融《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99.李益《汴河曲》皮日休《汴河怀古》100.卢照邻《雨雪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江三峡的诗句有译文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长江三峡的诗句有译文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哪些描写长江3峡的古诗诗句1、咏怀古迹5首·其1唐代: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3峡楼台淹日月,5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期地停留3峡楼台熬日月,与5溪民族都住在1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行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1生境况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2、咏怀古迹5首·其4唐代:杜甫蜀主窥吴幸3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1体君臣祭祀同。
译文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3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从前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进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接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3、望海楼宋代:米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3峡江声流笔底,6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译文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
3峡的江声好像流入我笔底,6朝的帆影似乎映落我杯前。
几番哽咽的画角催落着红日,远处幽静的沧洲袅起了白烟。
忽忆起赏心美景毕竟在何处?往事如烟那春风秋月已茫然。
4、黄溪夜泊宋代:欧阳修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9回。
万树苍烟3峡暗,满川明月1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译文楚人自来宠爱登高,抒发心中的郁闷。
我才到这里,也觉得忧愁难忍。
莽莽苍苍的树木,终日不散的烟云,使3峡显得阴霾沉沉。
开阔的江面,明月高悬,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
远离家乡,又逢岁暮年关,怎不叫人心惊。
描写长江的古诗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是唐白居易的一首诗作。
诗中描写长江之景表现作者离家在外的悲怆。
下面是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白居易的内容,欢迎阅读!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作者:白居易朝代:唐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描写长江之景来表现作者离家在外的.悲怆之情。
作者简介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与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至今还有他出生百余天“略识之无”与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与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与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描写长江的古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付,相思意。
将进酒【唐】李白不尽长江滚滚来,千流倒海不复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桥飞驾南北,天堑边通途.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临江仙《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②【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北固山看大江【清】孔尚任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念奴娇赤壁怀古【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旅夜抒怀【唐】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渡荆门送别【唐】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咏怀【魏晋】阮籍湛湛长江水, 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 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 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 咼蔡相追寻。
,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唐】窦巩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唐】杜甫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 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 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 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雨【唐】杜甫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精选138句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精选59句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字音、字形3.末句4.同“缺”,断缺。
5.通假字6.结构。
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7.重重叠叠山峰,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8.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曰还。
9.属引凄异(属古义:连续10.概括每段段意:11.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写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2.文中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由此可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4.选段中哪些词语突现水的流速之快15.不以疾也(疾古义:快16.写了山、树、水、草这几种景物,其特征分别为“水清、草盛、山峻、草盛”。
17.飞漱其间18.略无阙处19.重点词语: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0.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宋·米芾《望海楼》21.下列描写景物动态的一项是()22.描写景物需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文章开篇写山,请你结合文章的.语句说一说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夏天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特征?23.第三段文字写出了三峡怎样的景色特点(2分)2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5.《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有关描写长江的诗句摘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唐·李白◆万里长江,古称天险,去岁里风涛忽震惊。
《沁园春》宋·姚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卜算子》李之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唐·杜甫◆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水龙吟》宋·苏轼◆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咏怀》魏晋·阮籍◆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王兵马使二角鹰》唐·杜甫◆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放鱼》唐·窦巩◆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晴江秋望》唐·崔季卿◆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唐·张籍◆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过长江伤贾岛》唐·李频◆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唐·王勃◆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临江仙》杨慎◆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送储邕之武昌》唐·李白◆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李白◆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哭子十首》唐·元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唐王维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赠崔侍郎》唐李白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唐王之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
—《浪淘沙》唐刘禹锡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征人怨》唐柳中庸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塞下曲四首》唐李益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闻夜啼赠刘正元》唐孟郊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拂舞词》唐温庭筠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唐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赠裴十四》唐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唐李白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水调歌头》宋元好问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黄河夜泊》明李流芳—长江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题长江》唐贾岛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唐杜甫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越王楼歌》唐杜甫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王兵马使二角鹰》唐杜甫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唐张籍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过长江》唐黄滔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晴江秋望》唐崔季卿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宋李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卜算子》宋李之仪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临江仙》明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