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在场面
“壮”在军营生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
凉苍劲之曲,沙场秋点兵的壮大场景。
“壮”在本领
骑飞快奔驰的的卢马,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风驰
电掣,勇猛雄健。
“壮”在志向
率师北伐,统一南北,为朝廷立功,成就英名。“ 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地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 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合作探究
精读细研
响雷,震雷。这里喻指 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像……一样。 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了结,完成。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可惜。
【译文】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响霹雳作响的雕弓。 完成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业,赢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只可惜(我壮志未 酬)白发已生出了许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
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 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有《稼 轩长短句》。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 首词。陈亮是一位志士,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 千言立就。一生坚持抗金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学术上的好友。 辛、陈二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 歌的词人。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 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他们的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 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描 写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渴望杀 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 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