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鹌鹑的饲养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怎样养鹌鹑一、引进优良的鹌鹑品种优良的鹌鹑品种是决定其生产性能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饲养的蛋鹌鹑品种主要有朝鲜龙城、隐性白羽和隐性黄羽3个品种,其中朝鲜龙城与隐性白羽的杂交子一代生产性能最高,出壳便可根据羽色鉴别雌雄,育雏期成活率98%以上,雏鹑出壳后35天开始产蛋,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可达98%。
二、抓好育雏管理(一)适时的饮水与开食。
饮水要在进雏后马上进行,水温与室温相同,先饮水后开食,开食要在进雏后10小时进行。
(二)育雏期适宜的温度。
1―3日龄37―38℃,4―5日龄36℃,6―10日龄35℃,11―35日龄30―32℃,在保证育雏温度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育雏期室内的通风状况。
(三)合理的光照。
1―7日龄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60瓦为宜;8―35日龄20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40瓦为宜。
(四)采用单层平网育雏笼育雏。
单层平网育雏方式与多层立体育雏笼育雏相比,具有光照充足、温度均匀、卫生条件好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的优点。
在采取单层平网育雏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200只为宜。
(五)适时转群。
雏鹑长至20日龄,便可从育雏笼转入成鹑笼,在转群时要求成鹑室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与育雏室相同,以免雏鹑转群时因环境不适而使其抗病力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批雏鹑育雏结束后,育雏室要进行彻底清扫、消毒,为育下一批雏做好准备。
三、为成鹑创造适宜的环境雏鹑长至35日龄,便逐渐开始产蛋,从此便进入成鹑期。
(一)适宜产蛋的温度。
鹌鹑体型虽小,但体表相对散热面积较大,从而御寒能力差,而抗热能力较强,当舍温低于20℃时,产蛋率会明显下降,低于10℃时几乎停产。
舍温达到36℃时对产蛋率影响不大,产蛋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夏季舍温达到36℃以上时,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二)合理的光照制度。
鹌鹑产蛋期光照时间一般掌握在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等于16小时、光照强度以40瓦为宜,24小时光照时间虽不会引起鹌鹑脱肛,但对于提高产蛋率没有任何意义,且蛋料比会降低,过强的光照易引起鹌鹑啄癖,突然将光照时间降为每天10小时,大部分鹌鹑会脱毛换羽,产蛋率下降50%以上。
畜 牧 兽 医2021年第4期新农民鹌鹑孵化技术及饲养管理贲娇娇(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畜牧兽医站,甘肃 两当 742400)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鹌鹑的养殖情况,介绍了几种人工孵化技术的优势,并根据实际情况阐述了鹌鹑饲养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鹌鹑养殖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鹌鹑;孵化技术;饲养管理鹌鹑是重要的农副产品之一,是多地区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因此,做好鹌鹑孵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饲养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是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工作重点。
1 人工孵化技术首先要选择检验抗病能力强的鹌鹑,再对其进行筛选,选择体型大、爪子伸展无障碍、能够交配繁殖的公鹌鹑进行留种。
另外,母鹌鹑的选择要注意其腹腔容积,要选择体型大、腹腔容积大、产鹌鹑率高的母鹌鹑。
注意在进行留种时,鹌鹑的雌雄比例应该保持在1:2到1:3左右,选择种蛋时要选择个头饱满、色彩鲜艳、斑点明显的,这样才能够提升孵化率。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孵化方式,目前常用的孵化种类大概分为以下几种:缸孵法、桶孵法、平箱孵化法、立箱孵化法等。
一些小型的养殖场或者家庭养殖的鹌鹑适合平箱孵化法,这种孵化方式设备和场地的构造简单,容易操作,只需要准备几个96 cm×80 cm×156 cm 的箱子,然后再其中搭建5 cm×5 cm的木头架子作为箱子四周支架,箱子的四壁和门采用双层的纤维板,两层纤维板中间填充玻璃纤维,提升箱子的保温能力。
平箱孵化法是通过将平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鹌鹑蛋作为孵蛋室,下层作为热源室放置孵化热源,两层之间用0.3cm左右的铁板进行分隔,上层的孵蛋室放置温度计和蛋架,通过温度计实时监控孵蛋室的温度,保证孵化温度在20~24℃之间,且保证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之间,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孵化率。
采用平箱孵化法需要进行翻蛋和验蛋,从孵化的第三天开始,要每天进行两次翻蛋操作,并且每次翻蛋后要晾蛋几分钟;孵化至11d后,要进行验蛋操作,筛查那些不透光的红色或者黑色的蛋进行继续孵化操作;孵化至15d后,将蛋放到雏蛋盘中,一般2d后这些蛋就会破壳,这时需要将雏鹌鹑放进育雏饲养室[1]。
鹌鹑的合理饲喂方法
一、选择优良鹌鹑品种。
在商品肉用仔鹌鹑生产中,一定要选择肉用品种,如法国的迪法克FM系或莎维麦脱肉鹌鹑。
也可选择中国白羽肉鹌鹑与白羽蛋鹌鹑的杂交种。
二、创造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
1、温度:第1周温度保持在36℃;第2周保持在33℃;第3周保持在28℃;第4-5周保持在17-30℃(指雌鹌鹑和作种用的雄鹌鹑,阉割的雄鹌鹑的生长温度要保持在28-31℃)。
2、光照:实行全期光照,光照度为5勒克斯。
照明时间,第1周为每天24小时,第2-5周每天保持16-24小时(指雌鹌鹑和作种用的雄鹌鹑,阉割的雄鹌鹑每天光照以4-8小时为宜)。
三、加喂饲料添加剂。
生理调控型饲料添加剂-F89能提高鹌鹑的饲料采食量,改善其消化吸收,增强其代谢水平,从而提高鹌鹑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改善肉质。
一般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F8910克,添加时,须先将其溶解于50-100毫升水中,然后再喷洒于饲料中;也可先将其与矿物质元素、多种维生素混匀,再配料。
四、合理饲喂。
给鹌鹑饲喂营养全面、适口性强的全价颗粒料。
1-10日龄时颗粒料的直径以1毫米为宜,11-20日龄为2毫米,21-35日龄为3毫米。
此外,可在配合饲料中加一些利血平和安神的中药剂,以减少其活动,降低养分
的消耗。
鹌鹑的饲养管理
核心提示:1、鹌鹑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2、0~4日龄常1、鹌鹑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2、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1、鹌鹑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2、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3、鹌鹑饲养40天即可上笼,以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冬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
4、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天黑以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
母鹑产蛋通常是下午2~4时,6时结束。
要随时捡蛋,以防践踏、啄碎。
5、要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并要防止各种应激、啄癖、鼠害、兽害和煤气中毒的发生。
鹌鹑的饲养管理1、场舍和设备。
①场舍。
鹌鹑舍的大小、形式要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为了适应鹌鹑的生态习性和防疫要求,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鹌鹑舍。
②设备。
鹌鹑笼,一般采用重叠式笼,其规格长100厘米、宽20厘米、高150厘米,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承粪板接纳粪便。
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由于鹌鹑的大小和饲养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设计也应各有不同:可用木板、镀锌铁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既便于鹌鹑采食,又不浪费饲料,同时还便于消毒;水槽,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器有塔式真空饮水器,长条形饮水槽和连续式自动给水槽;育雏箱,长90厘米、宽45厘米、高25厘米,箱脚高20厘米。
出壳至30日龄鹌鹑可在此笼内饲养;产蛋笼,供产蛋和配种用,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5厘米,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鹑,小格养公鹑;育肥箱,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每箱养20-30只鹌鹑,专供饲养肉鹑用。
2、饲料配方。
①保温。
1-3日龄温度为36-38℃,4-10日龄温度为35~36℃,11-20日龄温度为32~34℃,21-30日龄温度为26-28℃。
温度适宜时,雏鹑在热源附近均匀分布,觅食正常。
如果舍内温度较低,可在育雏箱的每层设2-3个灯泡,或在室内增设煤炉升温。
②供水与开食。
开食前先喂饮0.1%的高锰酸钾水,以促进胎粪排出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最初1-2天每天喂饮温开水。
雏鹑出壳后10小时即可开食,用煮熟捣细的蛋黄加玉米粉或混合料撒在报纸上让其啄食。
100只鹑每次喂3-4个蛋黄,连喂5天,以后可直接用配合饲料饲喂。
③饲养密度。
1~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80-100只,15-30日龄饲养50-60只。
④光照控制。
1~7龄昼夜光照,其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左右,7日龄至产蛋每天实行16小时光照,每平方米以1-2瓦为宜。
3、产蛋鹌鹑的饲养管理。
①饲养方式。
笼养产蛋鹑,每层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饲养蛋鹑6-8只、公鹑2-3只。
蛋用型鹌鹑的饲养管理一、鹌鹑的经济学和生物学特性鹌鹑是一种驯化时间较短,具有较大野性的一种特种禽类。
杂食、群居、体型小、体重轻、性成熟早、产蛋量高、善争斗、抗病力强、有飞翔能力。
1、经济学特性1.1、性成熟早,开产早鹌鹑是家禽中性成熟最早的禽类,蛋鹌鹑在35-49天开产。
1.2、繁殖速度较快鹌鹑种蛋在17-18天孵化岀壳,可大量进行人工繁殖。
1.3、鹌鹑属于早熟雏出生后全身就布满绒毛,具有独立的采食、饮水能力,独立的生活生长。
1.4、鹌鹑的繁殖力大鹌鹑的年产蛋量可以达到300枚以上,料蛋比低。
1.5、鹌鹑的杂食性,可利用多种饲料,但是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
1.6、善于飞翔笼养条件下易于撞网受伤死亡,要求鹌鹑的笼的后网高度不小于16厘米前网高度不低于25厘米。
1.7、鹌鹑的善斗性鹌鹑具有很强的争斗性。
1.8、神经质鹌鹑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受惊吓时会出现飞窜受伤。
1.9、喜温怕冷、喜干怕湿、喜沙浴。
二蛋用鹌鹑的品种1、日本鹌鹑最早起源与中国,在日本培育成功,分布与日本、中国、朝鲜、美国、印度及东南亚。
栗色也称麻色头部中央有三条淡色的直纹,有眉线。
雄性胸部颜色较淡,有大而稀少的的黑斑,胸部羽毛颜色随着四季的变化有灰白色到赤褐色的转变,肛门上有囊腺,成年雄性体重110克。
雌雄胸口羽毛颜色较深,散布有小而密的黑斑,成年体重140克年产蛋250-300枚,平均蛋重11克,料蛋比3:1.2、朝鲜鹌鹑体型较日本鹌鹑小,颜色相似,生产性能与日本鹌鹑相似,差异不显着。
成年雄性体重125-130克,雌性体重150克,39-40日龄开产年产蛋300枚,平均蛋重12克,料蛋比3:1.3、法国白鹌鹑由法国鹌鹑中心选育,有但用型和肉用型两种,蛋用型颜色白色,成年的胸部有浅砖红色,成年雄性110-125克,雌性140克,年产蛋300枚,平均蛋重11克,料蛋比3:1.4、隐形白羽鹌鹑由北京种鹌鹑场1988年育成,羽毛白色,偶尔有黄色条纹,具有羽毛的自别雌雄,1日龄时浅色羽毛的为雌性,深色的为雄性,成年体重130-140克,40-50日龄开产,年产蛋300枚,料蛋比:1.三、鹌鹑的营养需要鹌鹑的消化特点1、鹌鹑的喙相对较小,应采食粒度较小的饲料;2、口腔没有牙齿及消化液主要靠肌胃的摩擦消化,嗉囊较少,储存私利的能力较差,需要少喂勤添。
鹌鹑好养吗?新手养殖鹌鹑关键鹌鹑是一种头小、尾巴短、不善飞的赤褐色古老的食用禽之一,如今的鹌鹑蛋和鹌鹑肉在市场上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鹌鹑好养吗?新手养殖鹌鹑关键。
鹌鹑好养吗客观来说,鹌鹑是好养的而且对比养鸡来说,是一个更为靠谱的养殖项目。
这是因为鹌鹑产蛋更快,投资更少,风险更低。
鹌鹑养殖40天就可以产蛋,但是养鸡要养殖4个月才能产蛋。
鸡养的时间长,吃的多,很容易爆发各种疾病,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更大,而鹌鹑在这方面的风险就小很多,所以鹌鹑的成活率更高。
另外,鹌鹑的抗病能力比鸡鸭鹅等各种禽类都要更强,平时也不需要怎么进行饲养管理。
至于收益和市场前景的话,鹌鹑的收益也是不低的。
因为鹌鹑蛋的营养价值比鸡蛋的要高,相同量的鹌鹑蛋,营养价值大概是鸡蛋的两倍。
而目前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所以对于鹌鹑蛋的需求量也在上升。
不仅如此,鹌鹑肉的需求量和销量也在快速上涨当中。
所以,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鹌鹑养殖投入小,占地面积小,即便是那些规模比较大的鹌鹑养殖场,占地面积和舍房面积也比养鸡低得多。
另外,养鹌鹑对于劳动力的强度也不高,不像养鸡那么繁重。
怎么养好鹌鹑一、场舍及设备1、场舍:场舍的大小,形式可依据饲养量而确定,一般可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
2、设备:①鹌鹑采用重叠式笼养。
笼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承粪板接纳粪便。
如为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
②食槽与水槽:用铁皮制作,或将两端带节竹子一破二作。
长度与笼子长度一样,深度2?3厘来,靠近笼边做-0.5厘米高的档条防止饲料浪费。
③育雏箱:长90厘米,宽45厘米,高25厘米,箱脚高20厘米。
30日内的鹌鹑可在其中养育。
④产蛋笼:供产蛋、配种用,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5厘米。
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鹑,小格养公鹑,配种时将中隔开。
⑤育肥箱: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每箱养20?30只,专供养肉鹌鹑用。
二、饲料配方1、雏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鱼粉12%、麸皮5%、木薯叶粉3%、骨粉1%,另加食盐0.3%,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蛋鹌鹑的饲养管理
鹌鹑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6-40日龄为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
鹌鹑的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迅速,羽毛脱换、生长速度很快。
初生重平均7-8克,1周龄时可达20-23克,平均日增重1.86克左右,料重比1.4:1左右。
2周龄时可达40-42克,料重比2:1左右。
其羽毛的生长是伴随体重的增长而显示的。
一般1周龄时雏鹑体表的初级羽开始生长,主翼羽毛变粗,尾羽开始萌发。
10日龄的雏鹑除腹部外,全身各处胎毛消失。
15日龄时,雏鹑的胎毛逐步变成初级羽。
30日龄时,鹌鹑的羽毛换成永久羽,40日龄鹌鹑的主翼羽毛色呈芝麻状。
但脸颊下颌部的羽毛要到60日龄方能长好。
一、鹌鹑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食槽、水槽及育雏室的清洗与消毒,饲料、药物及用具准备,保温设备及试温。
从外地购进时,还需考虑购进量及运输设备等。
具体实施办法:
消毒用生石灰消毒场地,清洗用具和栏舍,然后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最后把清洗好的用具、垫物放进栏舍,每立方米用15克高锰酸钾和30毫升福马林(另加水30毫升温水)密闭熏蒸消毒。
进雏前两天,进行通风换气,把舍温升至30~32摄氏度,并保持恒定
(2)雏鹌鹑的饲养管理
保温雏鹌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同时,幼雏个体很小,相对体表面积较大,散热量较成鹑多,所以雏鹑对温度非常敏感。
保温条件比雏鸡要求更为严格。
育雏时在头三天内中心温度应达到38-40℃,在第一周内逐渐降至35-33℃,第二周32-29℃,第三周为28-25℃,第四周为24-21℃。
育雏器内温度和室温相同时,即可脱温。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
温度掌握不仅仅依靠温度计,更主要的是观察雏鹑的状态,看鹑施温。
同时,还应注意天气变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阴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
饮水雏鹑经过长途运输或在孵化器内呆的时间过长,会丧失不少水分,应及时供给温水,使雏鹑恢复精神,否则会使雏鹑绒毛发脆,影响健康。
长时间不供水,会使雏鹑遇水暴饮,甚至弄湿羽毛,引起受凉,产生拉稀。
第一天宜饮用5%葡萄糖水溶液,第二天饮0.05%的高锰酸钾水,以后每周饮高锰酸钾水一次。
随着日龄的增长,饮水量增加,可改用水槽喂水。
使用水槽时,上面最好加盖网罩,以免雏鹑落入淹死。
喂料雏鹑生长发育迅速,所需饲料营养要求高。
可供参考的配方有:配方:玉米55 豆饼36 鱼粉5 植物油1 预混料C371---3。
雏鹑一般要求24-30小时内开食。
开食料采用混合饲料,放入饲料盘。
一般均采用昼夜自由采食,须保持不断水,不断料。
也有采用定时定量喂饲,原则上早、中、晚和夜间共4次。
但应看具体情况而定。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雏生长缓慢,长势不一;密度过小,加大育雏成本,不利保温。
因此,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面积第一周龄130只左右,第二周龄100只左右,第三周龄80只左右,第四周龄50只左右,第五周龄40只左右,冬季
密度可适当增大,夏季则相应减少,一般可以有10%的增减幅度。
应结合鹌鹑的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光照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
第l
周的光照时间为24小时,8~14天为16小时,15~40天为10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光源用白炽灯,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要把窗户遮好,保持光照时间和照度。
辅料育雏器内的辅料最理想的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
由于刚孵出的雏鹑腿脚软弱无力,在光滑的辅料上行走时,易造成"一"字腿,时间一长,就不会站立而残废。
因此辅料禁用报纸或塑料。
辅料3-5天后即可撤除。
日常管理。
育雏的日常工作要细致、耐心,加强卫生管理。
经常观察雏鹑精神状态。
按时投料、换水、清扫地面及清扫粪便,保持清洁。
其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几点:
(1)每天早晨,要观察鹌鹑的动态,如精神状态是否良好,采食、饮水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
(2)承粪盘每日清扫1-2次,饮水器每天清洗1-2次。
(3)每天日落后开灯,掌握照明时间。
(4)经常检查育雏箱内的温度、湿度、通风是否正常。
临睡前,一定要检查一次温度是否适宜。
(5)观察雏鹑粪便情况,正常粪便较干燥,呈螺旋状。
粪便颜色、稀稠与饲料有关。
喂鱼粉多时呈黄褐色,喂青料时呈褐色且较稀,均属正常。
如发现粪便呈红色、白色便须检查。
(6)及时淘汰生长不良的弱雏,发现病雏,及时隔离,死雏及时剖检
(7)每周进行抽样称重,与标准体重对照。
二、青年仔鹑的饲养管理
仔鹑即指15-40日龄期间的阶段。
这一阶段生长强度大,尤以骨骼、肌肉、消化系统与生殖系统为快。
其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其标准本重和正常的性成熟期,同时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及免疫工作。
(1)青年鹑的饲养仔鹑这一期间增重较快,3周龄时达62克,4周龄时达84克,5周龄时109.5克,6周龄时123克。
料重比自第三周龄至第六周龄分别为2.7:1,3.2:1,3.6:1,4.3:1。
(2)青年鹑的管理仔鹑的饲养期间需适当"减光",不需育雏期那么长的光照时间,只须保持10-12小时的自然光照即可。
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甚至需要把窗户遮上,继续使光线保持在规定时间内。
仔鹑的饲养期间应定期称重,做为限制饲喂的根据。
在40日龄时,大约已有2%的鹌鹑开产,一般在55-60日龄时达产蛋高峰。
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各种预防、驱虫等工作。
并应及时转群。
转群前应准备好成鹑舍、成鹑饲料等各种准备工作。
转群时动作需轻,环境需保持安静。
三、成鹑的饲养管理
成鹑一般指40日龄以后的鹌鹑,其饲养目的是获得优质高产的种蛋、种雏及食用蛋。
成鹑因生产目的不同可区分为种用鹑和蛋用鹑,二者除配种技术、笼具规格、饲养密度、饲养标准等有所不同外,其它日常管理基本相似。
(1)母鹑的产蛋规律母鹑群一般40日龄左右就开始产蛋,开产一个月后即可达到产蛋高峰,且产蛋高峰期长。
其当天产蛋时间的分布规律,产蛋时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晚上8时前,而以午后3-4时为产蛋数量最多。
(2)成鹑的饲料与饲喂产蛋鹑必须使用全价饲料。
鹌鹑对饲料的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对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要求更高。
日粮粗蛋白水平控制在20%,能量水平控制在2700千卡。
配方为:玉米54,豆粕35,石粉5,植物油1,预混料Q553---5
产蛋鹑每只每天采料20-24克左右,饮水45毫升左右,排粪27克左右,但随产蛋量、季节等因素而改变。
饲料形状有粉料、粒料等,它们各有优缺点。
增加饲喂次数对产蛋率有较大影响,即便是槽内有水,有料,也应经常匀料或添加一些新料,每天饲喂4-5次。
(3)成鹑的管理
温度舍内的适宜温度,是促使高产、稳产的关键。
一般要求控制在18-24℃之间,低于15℃时会影响产蛋,低于10℃时,则停止产蛋,过低则造成死亡。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饲养密度、增加保温设备。
夏天舍内温度高于35℃时,会出现采食量减少,张嘴呼吸,产蛋下降。
应降低饲养密度,增加舍内通风等。
光照光照有两个作用,一是为鹌鹑采食照明,二是通过眼睛刺激鹌鹑脑垂体,增加激素分泌,从而促进性腺的发育和产蛋。
鹌鹑初期和产蛋高峰期光照应达15-16小时,后期可延长至17小时。
光照强度以10Lux为宜。
灯泡位置放置时,应注意重叠式笼子的底层笼的光照。
保持环境安静鹌鹑胆小怕惊,很容易出现惊群现象,表现为笼内奔跑、跳跃和起飞。
如饲养员工作时动作过于粗暴,过往车辆及陌生人的接近等都会引起惊群、产蛋率下降及畸形蛋增加。
据报道,有人曾把鹌鹑放入笼外,然后再抓进去作为一种应激,发现这种应激导致鹌鹑产蛋率下降,而且恢复较慢,需5-15天。
日常管理饲养产蛋鹑日常工作应包括清洁卫生和日常记录。
食槽、水槽每天清洗一次,每天清粪1-2次。
门口设消毒池,舍内应有消毒盆。
防止鼠、鸟等的侵扰,日常记录应包括舍鹑数、产蛋数、采食量、死亡数、淘汰数、天气情况等。
商品蛋鹌鹑推荐免疫程序
3-5 日龄:新支Clone30+H120+28/86滴鼻、点眼
14 日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滴口或2倍量饮水
21日龄:新支Clone30+H120+28/86滴鼻、点眼
25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滴口或饮水。
35日龄:新城疫4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用复合新城疫油苗0.3毫升/只,皮下注射。
120日龄:复合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苗肌肉注射,每只0.3毫升,新城疫IV系2倍量饮水。
200日龄:新城疫IV系2倍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