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近代史
- 格式:docx
- 大小:20.82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分布之太平天国1、“进北攻南”(南京大学2004年)2、合挥(北京大学2003年)3、《资政新篇》(06年南京大学)4、《天朝田亩制度》(厦门大学2002)5、厘金(南大 13)6、淮军(2001年北大)7、湘军(华中师范大学2004)8、乡官制(05年南京大学)9、《原道觉世训》(04年武汉大学)10、原道救世歌(华东师范大学03年复试)11、《讨粤匪檄》(04年清华大学)12、永安建制(华东师范大学05年复试)13、李秀成(北大13)14、苏福省(南京大学2004)15、圣库制度(浙江大学2002)简答、论述1、太平天国北伐述评。
(南开2001年简答)2、太平天国建都南京述评。
(南开2001年简答)3、简答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的联系。
(南开2000年简答)4、概述太平天国西征。
(南开2004年简答)5、太平天国永安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6、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军阀官僚势力崛起于中国政坛,试简述这一现象对清末政局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简答)7、评论天平天国的平均主义。
(湖南师范大学13论述)8、简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华东师范大学99)9、《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10、简述《资政新编》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南开99年简答)11、“拜上帝教”的特点及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
(华中师范2005年简答)1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简答)13、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04 武汉大学论述)14、说明太平天国封建化的主要表现(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简答)15、1854-1861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战局特征。
(南京大学2004年论述)16、简述湘军。
(南开2002年简答)17、简述湘淮军的崛起及其影响(09年全国)18、《资政新篇》内容。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论述题论述题1.结合学术动态谈谈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浙江大学2000年中国近代史真题)正确答案:(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学者李育民把不平等条约按内容归纳为如下六大类别:一是以租界制度和治外法权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侨民管理制度;二是以协定关税、协定内地通过税、内河航行通商制度、自由设厂制度、路矿借款等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经济特权制度;三是以海关行政外籍税务司制度和海关兼常关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行政特权制度;四是以自由传教和控制中国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文化特权制度;五是以对中国实行军事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驻军制度;六是以在中国某一区域取得独占权益和领土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制度。
(二)政治影响。
学者徐绪典从法权、财权、政治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政治方面的破坏作用:第一,对中国法权的破坏;第二,掌握了中国的财权;第三,间接控制中国的政治。
学者李育民认为,“条约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保持旧制度的前提下促使它趋于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又刺激它产生近代性质的变化。
由此可见,中国由一个封闭的封建国家进入国际社会时,它的近代化与半殖民地化是相伴而行的,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混合结构中,近代性质的方面处于一种被支配而受限制的地位,以致它的进步性往往是很艰难地显示出来。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简述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一)一战与巴黎和会。
1917年,中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之前签订的与德奥两国有关的条约一律废止。
战后,中国与德国及奥国分别订立了《中德协约》和《中奥通商条约》,从双边法上确认了中国在战时的举措。
中德、中奥新约完全取消了德奥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权,是中国与曾经侵略过自己的西方大国订立的第一批平等条约。
苏州大学中国史考研大纲、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考试大纲: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659 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复试:1、中国古代史(01 与 03 方向)或中国近现代史(含当代史)(02 方向)(笔试)2、综合(面试)参考书目:备考建议:一、个人经历随着夏季蝉鸣之际的到来,我的复试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这一年中,我曾无数次的幻想,考完试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当我真正结束了考研的这段时光,心里变得无比的踏实,有一种期待和希望也在心里发芽。
这也许是今年最好的礼物。
这一年中的备考,我有一些感悟和经验,希望能分享给有缘的人能看到,少走些弯路。
今年我所报考的学校是苏州大学历史系专业,当时报考这所大学担心在于几点原因,一是苏州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是每年报考人数在三万以上,位列全国前十名,增加了考研的难度。
二是苏州大学历史招生名额较少,每年中国史只招收九人。
分到每个方向,大致三人,这又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例如今年中国史报考三百多人,只招收九人,这个比例还是可怕的。
而我决定考这所学校,也是具备了几点优势,一是本科出身历史专业,基础相对于跨考生有一定的优越性;二是我在搜集资料方面,前期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
我搜集到了苏大真题,学长内部整理资料,老师资料及论文,苏大的上课ppt以及一些试卷。
三是我找到了刚考上的学姐,学姐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二、各科复习经验1.专业课专业课可以说是历史考研的重头戏,得专业课者得天下。
我不是很推荐前期只看教材而不背诵名词论述,这可能会磨灭你的斗志和积极性,推荐简单通读一遍教材后,就开始背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背完一遍再看教材,你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会觉得书上的知识都没有记在心里。
书籍最好看两遍,在a4纸整理出大体的知识框架,在最后复习阶段也可以随时翻看。
专业课的书籍,我用的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自己整理过的),长孙博的论述以及范无聊的论述,每日一练的大题以及苏大真题出现过的论述题资料。
苏州大学
苏大社科〔2014〕6号
关于印发《苏州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类)(2014年修订版)》的通知
各学院(部)、部门、直属单位: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
来源期刊调整情况,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经学
校2014年第19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对《苏州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类)》进行年度调整。
现将调
整后的目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苏州大学2014年9月15日
苏州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类)
(2014年修订版)
一类期刊:
1、SSCI、A&HCI来源期刊;专家认定的其他外文一流期刊(由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院组织认定);
2、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的理论性文章视同一类期刊发表论文;
3、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以及教育部主办的《教育部简报(大学智库专刊)》上刊登的论文或研究报告视同一类期刊发表的论文。
二类期刊:
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的理论性文章(3000字以上),视同二类期刊发表论文;
2、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宣传工作动态·社科基金成果专刊》上发表的论文或研究报告,视同二类期刊发表论文。
三类期刊:。
苏州大学校史
1896年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开学堂于苏州宫巷,名中西书院。
1899年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与孙乐文议定改设一大学堂。
1900年5月13日,监理公会组织董事会;议设之大学以孙乐文为校长。
苏州博习书院与中西书院合并,并于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兴建。
1901年3月22日,大学堂正式开学,名东吴大学堂。
监理会以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na之名向美国田纳西州政府注册。
1904年增设医科。
1905年招收大学本科学生。
1906年东吴学报出刊(此为中国第一份大学学报。
)
1907年颁授中国第一个文学士(B.A.)学位。
1908年7月28日,美国田纳西州政府准更名为Soochow University。
1909年颁授三个医学士(M.D.)学位,后未继续。
1910年增设神学科。
住宿组;与国立故宫博物院签订学术合作协议书。
1998年1月,苏州大学钱培德校长来访,并签订「学术合作计划协议书」。
4月,日本明海大学与本校缔盟为姊妹校。
7月,教务处夜间教务
组更名为综合教务组;城中校区第五大楼开工。
8月,政治学系成
立博士班;办理廿六教学单位之「学系自我评鉴」。
1999年3月,与大直高中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书。
8月,哲学系及信息科学系成立硕士班;原商学院经济、会计、企业管理及商用数学四系
进修学士班转型为商学院商学进修学士班。
2000年3月,举行建校百年庆祝典礼及各项庆祝活动,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东吴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邮票。
苏州大学校园风景。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 【大地产制】2. 【考迪罗主义】南开大学2013年世界历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苏州大学2014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南开大学2017年世界历史真题;2018年历史学统考真题3. 【巴布教徒起义】浙江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4. 【印度民族大起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5. 【《改善印度管理法》】6. 【《西贡条约》】7. 【《赢化条约》】8. 【《江华条约》】9. 【菲律宾联盟】10. 【卡蒂瞢南】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近代史真题;浙江大学2001年世界近代史真题11. 【《破石洞条约》】12. 【蒂博尼哥罗起义】2015年历史学统考真题13. 【印度国民经济学派】14. 【印度国民大会党】15. 【提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1856—1920)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16. 【英国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史真题;厦门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17. 【柏林会议(1884年)】(Berlin Conference)北京大学2003年欧美近现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世界史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18. 【2C计划】南京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世界史)真题19. 【法绍达事件】(Fashoda Incident)浙江大学1999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20. 【英布战争】厦门大学2002年世界现代史真题;浙江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21. 【欧洲人内阁】22. 【祖国党】23. 【马赫迪起义】(Mahdist War)浙江大学1999年世界近代史真题24. 【柴鲁尔】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通史真题25.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2011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6. 【土埃战争】27. 【坦志麦特】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真题28. 【《御园敕令》】东北师范大学1999年世界近代史真题29. 【《帝国诏书》】。
中国近代史专业排名
中国近代史专业排名因评估机构和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在该领域表现突出的院校:
1.第一档次: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师
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第二档次: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河
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3.第三档次:暨南大学、山西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
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这些排名仅作参考,具体的院校选择还需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发展方向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博仁考研 第 1 页苏州大学历史学考研科目苏州大学历史学隶属于社会学院,招收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方向,两个研究方向的参考书不同。
因为2017年苏州大学招生信息要到2016年9月左右才会发布,所以备考2017年苏州大学历史学研究生的同学可以先以2016年招生信息为准进行备考复习,并实时关注院校信息更新,也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一、中国史苏州大学中国史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
研究方向:01中国古代史、02中国近现代史、03专门史。
参考书目:1、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五版)》(上、中、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2、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4版)》,中华书局。
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二、世界史苏州大学世界史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60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
研究方向:01国别史暨国际关系史研究、02近现代世界经济研究、03太平洋区域现代化研究、04 专门史研究。
初试参考书目:1、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下),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1、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迟越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2、米歇尔. 博德著:《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等译校,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以上是苏州大学历史学考研科目及相关信息,了解院校考试基本信息和参考书目只是复习准备的第一步,每本参考书的复习重点是什么?每本书应该花多长时间学习呢?复习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呢?需要制定复习计划吗?不让这些问题成为你复习的阻碍,博仁教育老师将根据你的问题给予帮助,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
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琦瞢】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正确答案:清朝大臣。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犯大沽,要挟谈判。
同年9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谈判,自动撤防,裁减水师。
英军进攻虎门时,拒不增援,致使提督关天培等将士战死。
后因擅订条约事为广东巡抚怡良等告发,被革职抄家。
后又被起用,历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等职。
1853年初,授钦差大臣,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堵截太平军,屡战屡败。
次年,病死于军中。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黄海海战】正确答案:甲午战争期间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进行的海上决战。
亦称大东沟之役。
北洋舰队于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
双方展开激战,清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官兵英勇奋战,壮烈牺牲。
此战,北洋舰队5艘沉毁,6艘受伤,死伤官兵约800余人,损失重大,但主力尚存。
日本舰队5艘受重伤,官兵死伤300余人,也遭到沉重打击。
此后李鸿章避战求和,下令退守威海卫,使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马关条约》】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南开大学2014年中国历史真题;苏州大学2014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湘潭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中国社科院2014年中国边疆史基础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世界史复试真题正确答案: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五四运动】南京大学2002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现代史真题;黑龙江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1919年的5月4日,北京发生的以青年学生的学生运动为主,以及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事件起因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
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
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们要求惩办的官员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
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对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李大钊】苏州大学2015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1917年任《甲寅》日刊编辑。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
12月,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
1919年,参加并领导五四运动。
1920年,发起成立北京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9月领导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后任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
1924年,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为实现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在北京被奉系张作霖逮捕,英勇就义。
著作辑为《李大钊文集》。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陈独秀】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现代史真题;内蒙古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安徽怀宁人。
1915年,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1918年冬,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新思想。
苏州大学考研——新闻与传播个人考研感悟白驹过隙,离成绩出来已经过去有几天了,经过这一场奋战,感觉自己真的是成长了不少,感谢自己能够坚持到最后,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这里,首先必须感谢high研当初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没有它,可能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
在我最迷茫最无措的时候,是high研给我指明了方向,才会让我成功上岸。
所以,我想把我的考研之路写下来,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
(论坛还给了非常优厚的稿费,两全其美。
嘿嘿),希望你们也能像我当初一样,迷茫了就来这里看看,或许我的些许经验真的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呢。
下面,言归正传。
为什么说经历了考研之后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是因为我之前是一个心理素质很差的人,特别敏感,甚至别人一句无心的话,都可以影响我一整天的心情。
而且特别的不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是畏首畏尾,还拿不定主意,总是跟着人家后面跑,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自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我觉得我似乎找到了我的自信,后来慢慢的,我意识到自信的重要性,考研结束后,同学们、老师还有我的亲人朋友,都觉得我整个人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我也感觉自己真的是自信了许多。
下面说下我的考研经验:一、英语用书:《恋恋有词》《张剑黄皮书》+《英语真题》+《何凯文长难句》+《王江涛2018作文范文》我英语考英语一,70分。
单词书建议大家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选择的朱伟《恋恋有词》+视频课。
《恋恋有词》这本书其实主要是关于重点单词的,所以如果分数想要考高点,肯定要看视频课的,因为视频课会扩展很多单词。
当时我是一个月把恋恋有词单词书背完了,每天100个,然后第二个月开始看单词视频,做好笔记。
接下来就是重复背了,不断的反复。
(这是真理!)但是我没做到,我停了几个月,直到暑假才又看了一遍单词,到后期根本没看单词(大家不要学!)单词书背完一遍的时候,就开始刷97年的真题,阅读理解20个错了14个。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2,考试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四川大学2015年世界通史真题;兰州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 【人文主义】(Humanism)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中古史真题;云南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云南大学2014年世界史基础真题3.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4. 【《神曲》】(Divine Comedy)南京大学2001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5. 【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1304一1374)南京大学2016年世界史基础真题6. 【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通史真题7. 【乔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8.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9.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一1564)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世界通史真题10. 【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1520)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世界近现代史复试真题11. 【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历史综合卷真题;北京大学2010年世界近代史复试真题;南开大学2014年世界历史真题12. 【《君主论》】(The Prince)13. 【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南京大学2006年世界史真题;2014年历史学统考真题14. 【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约1494—1553)武汉大学2003年世界史真题15.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616)16. 【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00)17.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18. 【博丹】(Jean Bodin,1530—1596)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世界史真题19. 【托马斯.奠尔】(Thomas More,1478—1535)20. 【《乌托邦》】(Utopia)21. 【丢勒】南京大学2005年世界史真题22. 【新航路开辟】复旦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3. 【迪亚士】(Bartolomeu Dias,1450—1500)北京大学2006年世界史近现代史真题24. 【达.伽马】(vasco da Gama,约1460一1524)25. 【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26. 【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北京大学2001年欧美近现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27. 【商业革命】(Commercial Revolution)苏州大学2014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苏州大学2015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8. 【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清华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29. 【价格革命】(Price Revolution)厦门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苏州大学2013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世界通史真题30. 【教皇子午线】四川大学2014年世界通史真题。
2012年第0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9,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9期)Total No .309收稿日期:2012—08—12作者简介:王亚范(1962—),男,吉林辽源人。
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常务主编,编审,研究方向:政治学行政公开问题。
学术期刊改革与学报编辑工作王亚范(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吉林长春130024)摘要:高校社科学报经过百余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学术交流和学术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学报仍然存在着经费短缺、众刊一面、发行量少、管理不善等发展瓶颈和弊端。
学报必须在找准定位的前提下,实行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和发展模式的创新。
学报的各项改革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学术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社科学报;管理体制;办刊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001—06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中,出版行业是改革的重点。
高校社科学报作为我国社科学术期刊的重要力量,由于其学科的专业性和期刊的综合性,如实施市场化运作或完全靠自身经营很难生存,更难于持续发展壮大。
因此,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焕发学报的生机和活力,这对于繁荣学术文化,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党和国家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社科期刊的改革也备受关注,教育部“名刊工程”的推出,对于提高学报质量,推动学报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1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清前期在边疆地区施行的不同于内地行省的统治措施。
(四川大学2014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一)东北地区。
在东北地区,清廷实施军府制,设奉天将军驻盛京(沈阳),吉林将军驻吉林,黑龙江将军驻齐齐哈尔。
又分设总管、副都统等机构,加强管理。
对于边远地区如黑龙江下游、库页岛等地未人旗籍的少数民族,则沿用当地旧制设乡长(喀喇达)和姓长(噶珊达)。
清政府还在黑龙江两岸和额尔古纳河设卡伦,建立常规巡边制度,加强对俄国的防范。
(二)蒙古地区。
在内外蒙古地区,均实行札萨克制,即盟旗制度。
蒙古各部划分为旗,旗是基本行政单位,合若干旗为一盟。
旗有札萨克(即旗长),盟有盟长。
札萨克为世袭之职,盟长则由中央任命。
此外,中央又派大员驻在各要地,以加强控制。
此外,清政府在内蒙古地区设察哈尔、热河都统、绥远将军,在外蒙古地区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库伦办事大臣等,以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管理。
(三)新疆地区。
在新疆地区,乾隆时征服准噶尔及回部后,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设伊犁将军,驻惠远城(今霍城东南),又设参赞大臣为辅,总理天山南北路之军事、政治、边防诸务。
在天山南路地区,也就是在回部(维吾尔族)地区,于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设参赞大臣,节制天山南路各城。
伯克,由维吾尔贵族充任,以管理各城事务,但废除原有的伯克世袭制,伯克可随时升调,其制与内地的官制基本相同。
(四)西藏地区。
乾隆年间,清廷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
西藏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长官及各大寺庙的管事喇嘛,都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简选。
西藏的对外联系,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办理。
达赖、班禅的财政机构的一切收支,统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
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决定。
乾隆帝特创金本巴瓶制度,在大昭寺内设一金本巴瓶,规定达赖、班禅及大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或理藩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贵族操纵,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试卷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主题:学院(部):应用技术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生姓名:曾超学号:1316454001指导教师:尤小立成绩:日期:年月日蒋介石说到蒋介石,很多人除了知道那场蒋宋联姻的世纪政治婚礼和四大家族,其他的可能了解得很少。
我们对蒋介石先生的了解本来也很模糊,从小读过有关他的书都是官方教材,现在也只是通过一些新闻媒体或者他的自传来对他做片面的评价。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做到:勿以成败论英雄,勿以今天看历史。
过去我们受到“成王败寇”的思想影响太深,思维也极大地受到了限制。
因此,现在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更该“爱之不增其善,憎之不益其恶”。
既不美化,也不有意丑化、妖魔化。
著名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谈到蒋介石时用了三句话:其一是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其二是蒋介石是一位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其三是蒋介石是一个对中国有过大功与大过的历史人物。
蒋介石1945在波茨坦公告中将台湾和澎湖岛在日本手中要回来,还以把中国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加入联合国,退到台湾,美英试图,让台湾独立。
蒋介石坚决不答应,国民党高层也有分裂台湾的企图,蒋介石曾说过“谁要台独,我要谁的脑袋”。
所以在对蒋介石的态度上,我们不该仅有指责,同样应该意识到在蒋介石的领导下中国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搞国民革命,临危受命,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出一批革命的军事人才;率部东征,北伐,打垮北洋军阀,取得军阀混战胜利,争取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了清朝灭亡后的混战局面,重建自辛亥革命以来几乎崩溃的中央政府,进而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在追求中国民主化过程中他所做的这一切显然是影响巨大的。
蒋介石杀共产党,围剿红军,大打内战,背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打压、屠杀异己也是有罪的,但站他的角度看,也不必过多非议,毕竟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他不以这些手段对付别人,其他人就可能会以这些手段对付他,那时侯北伐接近尾声,(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附体于国民革命发展自己,并且在行动中急于夺权发动苏维埃革命,破坏和背叛了国民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1、试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变的历史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成都进一步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为什么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基本彻底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经济得到畸形繁荣发展之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
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3、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中国人探索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
农民阶级: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运动,主要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形式,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开始初步觉醒,许多荼毒良久的封建恶习开始改变,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样,由于自身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了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方式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使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空前解放;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积极奋斗。
同样因为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外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最终失败,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现状。
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国内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他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还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
最后,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运动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制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他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也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
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也缺乏理性的认识。
5、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是一次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此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
5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具有世界意义。
原因:根本上说,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而且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没有形成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究其原因,是根源于资产阶级政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6、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也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失败了,依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外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将救国救民的希望从欧洲转向俄国,不再把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唯一理想。
1开始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世界,2同时注意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十月革命的胜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同时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的内外政策感动了中国人。
内因:1工人阶级队伍的强大,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具体国情的针对性,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7、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各个阶级都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太平天国、义和团、开明地主、上层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君主立宪方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但无不以失败告终。
而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新民主主义建国方案最终胜利,正是中国革命的最终选择,即先进知识分子所提出的多种方案中马克思主义获得了通过和检验。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由于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宣传使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早期认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同时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再加上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接受了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开始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
8、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
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9、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③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的过程中始终英勇的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线。
⑤中国共产党是最有远见,最富有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
10、试述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内容: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全体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将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理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历史意义:实践上:1统全党认识,实现了革命中心的转移,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2反映了中国革命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理论上,1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既是事实求是的典范又是事实求是的产物;2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世界其它国家的革命树立了榜样;3为中国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启示意义。
1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12、怎样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