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调护
- 格式:doc
- 大小:333.50 KB
- 文档页数:22
中医饮食调护中医饮食调护1·背景介绍中医饮食调护是中医学的一部分,以食物为中药,根据人体体质和疾病特点,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达到调理人体机能、促进健康的目的。
2·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2·1 个性化调理:根据个体的体质差异,制定不同的饮食方案。
2·2 食物搭配合理:合理搭配谷类、蔬菜、禽肉、鱼类等食物,满足人体对各类营养的需求。
2·3 合适的食物制作方法:选择烹饪方式,保留食物中的有益成分,减少有害物质的。
2·4 适量进食:食量要适度,不过量饮食,同时保持适量的物质摄入。
3·常见疾病的饮食调护方法3·1 高血压调护:限制摄入钠盐、脂肪,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摄取富含钾、镁、钙的食物。
3·2 高血脂调护: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E的食物摄入。
3·3 糖尿病调护:控制饮食中糖类的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
3·4 肥胖症调护: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低脂、低糖的食物,均衡饮食。
3·5 脾胃虚弱调护: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饱满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
4·饮食调护的常用食物推荐4·1 谷类食物:米、面、杂粮等,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4·2 蔬菜类食物: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等。
4·3 禽肉类食物:低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鹅肉等。
4·4 鱼类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鲤鱼、鲫鱼、鲈鱼等。
4·5 水果类食物: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苹果、橙子、香蕉等。
附件:本文涉及的中医饮食调护菜谱集锦法律名词及注释:1·饮食调护: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摄入,促进身体健康,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饮食调护原则中医饮食调护原则一、总则中医饮食调护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养生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饮食调护原则包括调整膳食结构与禁忌、根据体质调理、食物烹饪方式及进食习惯等方面。
二、调整膳食结构1·粮食类:以稳定血糖为原则,以杂粮为主,如糙米、玉米、荞麦等,同时适量补充优质谷类食物,如小米、燕麦等。
2·蔬菜类:保持摄入足够的蔬菜,多样化选择,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和红、黄、紫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紫苏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3·水果类:选择新鲜成熟的水果,避免过量摄入高糖水果,如葡萄、芒果等。
可适量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等。
4·蛋白质类:合理搭配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如鱼、瘦肉、豆类等。
5·脂肪类:限制摄入动物脂肪,适量补充植物脂肪,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6·饮料类:推荐饮用淡盐水、绿茶、红枣水等,限制高糖饮料的摄入。
三、禁忌食物1·糖分摄入过多的食物,如糖果、蛋糕等。
2·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等。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4·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等。
5·过热或过凉的食物和饮料,如热食、冰镇饮料等。
6·过于刺激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等。
四、根据体质调理1·阳虚体质:应以温补为主,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桂、肉类等。
2·阴虚体质:应以清热养阴为主,多食用苦味食物,如黄芪、沙参等。
3·湿热体质: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多食用苦寒食物,如苦瓜、黄连等。
4·血瘀体质: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多食用辛温食物,如川芎、红枣等。
五、食物烹饪方式1·尽量清淡:避免使用过多的油、盐和味精等调料,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2·蒸煮烹调:尽量选择蒸和煮的烹调方式,避免油炸和烧烤等高温烹调方式,减少对食物的营养破坏。
中医饮食护理中医饮食护理中医饮食调护的重要性中医饮食调护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疗效,加速病人康复。
如果临床辩证准确,药食相须,寒温相宜,五味相适,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反之,药食相冲,寒温失当,五味过偏,就会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会使病情恶化。
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中医饮食疗法是一种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
中医饮食疗法提倡先食疗后药药疗。
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饮食应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
疾病和食物都有寒热虚实的属性,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食物的四性是指它们的寒热温凉属性,而五味是指它们的酸苦甘辛咸味道。
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凉性或寒性食物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如马齿苋、蒲公英、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紫菜、西瓜、香蕉、黄瓜、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
温性或热性食物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如芥子、肉桂、辣椒、花椒、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醋、龙眼肉、杏仁、鸡肉。
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用于一般体质或寒凉、热性病症的人,如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蜜、青鱼、牛奶。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
饮食应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
疾病和食物都有寒热虚实的属性,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寒症宜忌:感受寒邪的实寒证宜温热性食物,阳虚阴虚的虚寒证宜温补性食物,无论实寒还是虚寒都忌寒凉生冷之品。
热证宜忌:感受热邪的实热证宜寒凉性食物,阳盛阴虚的虚热证宜滋阴性食物,忌辛辣、温热之品。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中医饮食调护的常用方法包括:吃得有节制、吃得有规律、吃得有营养、吃得有变化、吃得有调味。
吃得有节制是指适量饮食,不过量。
吃得有规律是指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
我学习了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5个知识点如下:
1. 关于中医饮食调护概念,说法正确的有:中医饮食调护主要研究各种饮食及药食同源药的性味、功效、主治及配伍规律;中医饮食调护以膳食和药膳为工具;中医饮食调护以食养和食疗为手段;中医饮食调护是对人类进行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促进康复的一门新的应用型科学。
2.除“经济学理论“外,中医饮食调护与养生学理论、营养学理论、药膳学理论、食疗学理论联系紧密。
3. 作为一名中医饮食调护人员,应掌握各种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和禁忌、主治病证这些内容。
4. 关于各科常见疾病的中医饮食调护方法,说法错误的是:根据中医饮食调护的具体对象的个人爱好,指导其合理选择食物和药膳,有针对性地进行辨证施膳。
5. 中医饮食调护功效在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促进康复。
中医饮食调护基本要求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医饮食调护那些基本要求。
你知道吗,中医饮食调护可讲究啦!第一点,得顺应四季。
就像春天,那得吃点生发阳气的食物,像韭菜、豆芽,让身体跟着春天的节奏醒过来。
夏天呢,天气热,多吃点清热解暑的,比如西瓜、绿豆汤,给身体降降火。
秋天干燥,雪梨、百合就成了好东西,滋润滋润。
到了冬天,就得补补啦,羊肉、核桃这些温热滋补的可不能少。
还有哦,饮食得有节制。
可别碰到好吃的就使劲吃,把肚子撑得圆圆的。
得控制量,七八分饱刚刚好,这样脾胃才不会累着。
而且啊,别挑食,啥都吃点,营养才能均衡。
再有就是,食物的性味也很重要。
热性的食物像辣椒,容易上火的人得少吃;寒性的像苦瓜,脾胃虚寒的朋友就别多碰。
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食物,这才聪明呢。
另外,吃东西的时间也有说法。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可别大晚上的吃一堆,肠胃晚上还得加班工作,能不累嘛。
总之呀,中医饮食调护就是要咱们细心点,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吃对了,身体才能棒棒哒!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唠唠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哈。
先说食物的选择,新鲜干净那是必须的。
那些放了好久、不新鲜的东西,可别往嘴里送。
而且要天然,少来点加工过度的食品。
还有啊,搭配得合理。
主食、蔬菜、水果、肉类,都得有。
别光吃肉,也别光吃菜,就像搭积木,缺了哪一块都不完美。
吃东西的时候,心情也很关键哟!别在生气、悲伤的时候大吃特吃,这样容易伤身体。
得开开心心地享受美食。
还有个重要的,吃东西要细嚼慢咽。
别狼吞虎咽的,给肠胃点反应时间,让它们能好好工作。
而且哦,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饮食注意。
比如容易上火的,就少吃油炸、辛辣的;湿气重的,少碰甜食和油腻的。
另外,特殊人群也有特殊要求。
孕妇要注意营养均衡,老人得吃容易消化的。
总之呢,中医饮食调护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吃才能让身体舒舒服服的,健健康康的。
咱们可得记住这些要求,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哟!。
中医饮食调护中医饮食调护一、概述1.1 饮食调护的定义饮食调护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人体抵抗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2 中医饮食调护的原理中医饮食调护强调与人体体质、疾病类型相适应的膳食安排,通过平衡五味、调和脏腑相依,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2.1 食物品种的选择2.1.1 五谷类食物的选择2.1.2 蔬菜水果的选择2.1.3 蛋类、奶类食物的选择2.1.4 肉类、鱼类食物的选择2.1.5 豆类食物的选择2.2 饮食的烹调方式2.2.1 温热烹调方式2.2.2 凉性烹调方式2.2.3 过火烹调方式2.2.4 适度烹调方式2.3 饮食的调味品选择2.3.1 盐的使用2.3.2 酱油、醋的使用2.3.3 味精的使用2.3.4 草药调味品的使用2.4 饮食的用餐习惯2.4.1 用餐时间的规律2.4.2 餐前、餐后的注意事项2.4.3 饮食的细嚼慢咽三、常见疾病的饮食调护3.1 高血压3.1.1 饮食禁忌3.1.2 饮食宜忌3.1.3 饮食建议3.2 糖尿病3.2.1 饮食禁忌3.2.2 饮食宜忌3.2.3 饮食建议3.3 高血脂3.3.1 饮食禁忌3.3.2 饮食宜忌3.3.3 饮食建议四、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常见食物营养价值表附件二:饮食记录表附件三:健康食谱集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5.1 饮食调护:根据中医理论和食物营养学的原理,采用合理的饮食方式和结构,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5.2 中医:传统中医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医学体系,包括中医理论、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5.3 膳食安排:根据人体体质和疾病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食物选择和搭配。
5.4 五味:中医理论中将味道分为辛、甘、苦、酸、咸五种,每种味道对应着不同的功效和药性。
5.5 脏腑相依: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的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调节、影响的关系。
中医饮食调护中医饮食调护,作为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它强调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以及季节、地域等因素,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同源,许多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比如,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作用;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枸杞可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通过日常饮食中适当食用这些食物,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在进行中医饮食调护时,首先要考虑个体的体质差异。
不同的体质对食物的耐受性和需求各不相同。
例如,阳虚体质的人,往往畏寒怕冷,宜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而阴虚体质的人,容易手脚心发热、口干咽燥,应多吃些滋阴清热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等。
病情也是饮食调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
对于患有感冒的人,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则要控制糖分的摄入,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
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饮食调护。
春季万物生发,宜多吃一些具有生发作用的食物,如豆芽、春笋等;夏季炎热多汗,宜食用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等;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吃些润肺滋阴的食物,如梨、蜂蜜等;冬季寒冷,适合食用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牛肉、核桃等。
地域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在南方,气候炎热潮湿,人们的饮食多以清淡、祛湿为主;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饮食则相对偏重温热、滋润。
此外,饮食的搭配也很有讲究。
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比如,在吃肉类食物的同时,搭配一些蔬菜,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中医饮食调护还强调饮食有节。
这包括饮食的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过度进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而饮食不足则会导致营养缺乏,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饮食的口味也要适中。
过酸、过甜、过咸、过辣的食物都不宜多吃。
酸味食物过多可能导致肝气过盛,影响脾胃功能;甜味食物过多易导致痰湿内生;咸味食物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辣味食物过多则容易损伤胃肠黏膜。
中医饮食调护
教学参考
<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营养与食疗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中医营养学>
课程介绍
绪论
常用食物
食疗
概念
中医饮食营养学
营养:营养:古代又作“荣养”.营:经营,营造.荣:容盛,繁荣.养:养护,补养.营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饮食:泛指固态、流态、半流态的食物或食品。
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要求的自然界的一
种物质。
食品:食物进一步的加工品。
食品的标准:色、香、味、形、器、意、质、效、
量,或营养成分、心理满足、饱腹感。
内容
中医饮食养生
中医饮食治疗
中医饮食节制
中医饮食宜忌
基本观点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
调理阴阳营养观
食药一体营养观
全面膳食和审因用膳营养观
历史沿革
早期食事活动
择食
火
汤液
酒
调味品
食事制度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山海经》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其他
理论提高时期
《千金要方》
《食疗本草》
其他
理论全面发展时期
《养老奉亲书》
《饮膳正要》
进一步实践时期
《本草纲目》
《随息居饮食谱》
《老老恒言》
其他
现代发展时期
归经
归经是指食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理论多与食味有关。
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
食物的升降浮沉
食物的补泻
食物的配伍:
协同作用
相须、相使。
拮抗作用
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七情配伍的发展
升降并举,散收同用,寒热并调,攻补兼施。
饮食作用
饮食的预防作用
饮食的滋养作用:常用的食补方法: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峻补法
食物的延缓衰老作用——肺脾肾
饮食的治疗作用——补、泻、调
饮食应用禁忌
患病期间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孕期和产后饮食禁忌——
孕期忌活血类食物、滑利类、大辛大热类、酒类及其他有关食物
产后不宜酸涩收敛类、辛辣发散类、渗利小便类食物
药膳
概念
分类
保健类:明目、益智、延年益寿等
治疗类:解表、清热、通便、活血等
康复类:补益气血、调理五脏等
美容类:润肤美颜、乌发、瘦身等
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
一、合理配膳
种类多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味调和营养均衡,不可偏嗜。
审因用膳
1.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体质、年龄、病情、习惯选择合适的饮食。
2.因时制宜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调节饮食
3.因地制宜根据地域环境变化调节饮食
二、饮食有节
饮食宜定量提倡未饱先止,不可暴饮暴食。
进食宜定时一日三餐,按时进食。
饮食宜清淡
1.低盐饮食少吃腌制食物,饮食勿过咸。
2.素食少荤提倡食五谷杂粮,少食肥甘厚味。
3.烹调方法应有助于消化,多用蒸、炖、汤、粥,少用煎炸
三、饮食卫生
饮食宜新鲜,不食腐败不洁食物
宜以熟食为主
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
1.进食宜缓细嚼慢咽,有助消化。
2.食宜专致“食不语”专心用膳。
3.进食宜乐安静愉快的情绪利于脾胃消化。
四、食后养生
食后摩腹搓热双手自左而右做二、三十次环转推摩。
食后散步饭后宜做一些从容缓和的活动,不宜立即卧床休息。
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牙齿坚固,预防口臭,龋齿等疾病
蔬菜类叶、茎、苔类
根茎类
瓜果类
▪西瓜
[性味归经]甘寒,入心、肺、膀胱经。
[效用]
清热解暑—暑热、温热病。
生津止渴—消渴
利尿—湿热蕴结下焦,小便短赤
[现代研究]对高血压、急、慢性肾炎、肝炎有一定疗效。
[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食。
▪药膳
▪西瓜汁(《本草汇言》)
[配方]西瓜肉500克
[效用]清热祛暑。
适用于外感高热、口渴、烦躁、神昏等,还适用于尿急、尿频、尿痛之热淋。
[注意]脾胃虚寒、湿盛不宜多食。
干果类
食用菌
禽肉类
蛇蛙类1.蛇肉2.青蛙
水产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