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头洞病的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52.68 KB
- 文档页数:2
罗汉鱼的头洞病治疗,罗汉鱼得了头洞病怎么办罗汉鱼得了头洞病怎么办头洞病是水族类“最狠毒”的鱼病之一,它不仅会导致鱼儿死亡,更主要的是患有头洞病的鱼儿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头洞病又称臭头病,那罗汉鱼患有这种病时应该怎么办,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呢?1、首先应该将患病的罗汉鱼进行隔离饲养,注意这是治疗病鱼的最基本要求。
然后可以用碘制剂涂抹于患处,每天一次,连用数日。
此外还应该每天更换部分新水,保持水环境良好哦。
2、其次在罗汉鱼饮食的饲料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然后在配合活饵喂养。
为患病的罗汉鱼补充营养物质,帮助提高身体体抗力。
3、然后可以选择一些用福尔马林、甲硝哒唑、兽用二甲硝咪唑、二氧化氯等药物给罗汉鱼进行治疗。
注意,发现罗汉鱼得了头痛病一定要趁早治疗,不要异想天开的随便拖延救治时间。
如果拖延一天两天,那罗汉鱼的生命也多一份危险,其死亡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
罗汉鱼中文总称彩鲷,意解多姿多彩的慈鲷,又名花罗汉。
1996年马来西亚的水族业者经过不断的杂交选育,培育出一种全新的鱼种——“罗汉”,并引发一鼓养殖罗汉鱼的热潮。
一瞬间席卷整个亚太地区,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鱼迷纷纷竞相抢购,在水族界掀起轩然大波。
罗汉鱼红润的面颊,高耸的额头象征多福高寿,两侧形态各异的“墨斑鳞”在风水学上更有催财的妙用。
罗汉鱼除了威武雄壮的王者气势,艳丽夺目的动人色彩,具人性化的可爱外形以外,最令广大爱好者沉醉其中难以自拔的一点,就是他们与饲主之间的情意结。
罗汉鱼的头洞病治疗罗汉鱼头洞病头洞病(Hole-in-the-HeadDisease),又称臭头病。
是一个令鱼友们听到都会很头疼的鱼病。
不仅是因为头洞病会夺去鱼的生命,更可怖的是它会令鱼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病鱼症状惨不忍睹,萎靡不振,一扫平日里叱咤风云的气势,头洞病是最“狠毒”的鱼病之一。
1、首先应该将患病的罗汉鱼进行隔离饲养,注意这是治疗病鱼的最基本要求哦。
穿孔病和头孔病的区别及治疗
穿孔病和头孔病这两个疾病对于新手来说可以说有点难以辨认,但是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可使不太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分清楚这两种疾病才能对症下药。
一、穿孔病
通常集中在头部,产生一小孔,并无溃烂,但深及骨骼,而且会传染,死亡率也高,很难治愈。
据了解,很多鱼场一发现穿孔病,会整池销毁,把水池放干,洒生石灰,再以福尔马林消毒,然后太阳曝晒鱼池,由此可见其可怕程度。
建议隔离,泡细菌用药,尽力而为。
二、头孔病或者是烂身病
我们会发现鱼头上有几粒芝麻大的小脓疮,或者是鳞片交合处出现红斑,慢慢这个烂的地方越变越大,烂得像爆米花一样。
治疗方法,用景裕2号药给它浸泡,4~6天内这个病会治好。
这种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治好以后,身体上会有疤或小孔及生长不正常的鳞片。
观赏鱼头洞病的治疗方法
头洞病是一种很常见并且死亡率较高的鱼病,如果受到细菌二次感染,救活的几率非常低;病因:当鱼饵料中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营养素,或由于鱼受鞭毛虫类感染而导致食物运行到肠内时,这些营养素被寄生虫所吸收,同时由于大量的鞭毛虫类的感染而减弱寄主肠内粘膜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的营养缺乏症;
症状:鱼的头部及眼睛周围出现1~3毫米的蛀洞,看起来就像—条条小白虫由皮肤内钻出来—样;
治疗方法:
准备物品1、一条柔软的湿毛巾;2、牙签、棉签;3、药物有:甲硝锉、黄粉、红霉素软膏、双氧水;
一、将甲硝锉压碎与黄粉以1:1的比例混合;
二、将鱼从缸中捞出,用湿毛巾握在手上,可以看到眼睛旁边的溃烂点;
三、用牙签沾双氧水后将溃烂处轻轻拨开,把表面那些坏死的组织去除,直到看到有少许血红色为止;
四、用棉签沾双氧水,对伤口进行消毒,再用干燥棉签将里面擦干;将准备好的药物塞进头洞中,用棉签压实;
五、用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到黄粉上;主要目的是避免鱼进缸后药物粉末很快融于水中导致药效变短;
六、将鱼放回原缸,不用隔离饲养;注意观察鱼的状态,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三天后再次
用药一次,具体方法与第一次相同;
治疗时除药物控制外,还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规律地添加足够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穿孔即可愈合;同时在水中添加碳酸钙和硫化镁,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及预防患穿孔病;。
罗汉鱼头洞的治疗办法治疗方法一:有关罗汉鱼头洞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此方法需要用到的药品有:棉棒,纱布或消过毒的纸张,高锰酸钾,红霉素药膏,镊子,甲硝锉溶液。
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定不要将高锰酸钾弄到罗的眼睛上,棉棒和擦脓血的布子一定要干净消过毒。
还有就是这不是一次就处理好的,需要再继续清理几次,一定不能偷懒,只有清理干净才能彻底治好头洞,否则还是会复发的。
此步我们就是需要将罗头洞内的烂肉和脓血清理干净,接下来就是用高锰酸钾填塞洞口,其中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切记千万不要把高锰酸钾落在鱼的眼睛上。
填塞好之后,然后用红霉素药膏封住头洞,以免里面的药物流出。
换药的时间可以是两天换一次药,在每次换药的时候一定要把罗头洞内的烂肉再次清理干净,干净的标准是看到有少量的血流出,也可以用甲硝锉溶液进行清洗。
也可以用甲硝锉,需要自己配成合适比例的甲硝锉溶液。
治疗方法二:准备的材料如下:高锰酸钾、消毒后的毛巾、消毒之后的小刀、黄粉或是甲硝唑(用小刀刮成细面)、红霉素眼膏治疗步骤:1抽一盆鱼缸里的水,放点高锰酸钾,让药物全部融化再进行下一步。
2把有病的罗汉鱼放进盆里泡几分钟。
3用湿毛巾把鱼包上固定但是不要太用力,最好是用干净的湿软布将鱼的眼睛蒙上可以让鱼安定下来。
4用消过毒的小刀把烂的地方挖掉,或者是用棉签抠或挤出来,医用棉签不可重复使用,要注意一定要把烂的地方处理干净,不要再进行第二次处理了。
5最后用黄粉摸在烂的地方或是用甲硝唑把坑填满,在用红霉素眼膏给封上。
(药膏的作用是防止黄粉入水分解)等过几分钟观察下上药的地方黄粉是否有外漏分解,如果没有就把罗汉鱼放在高锰酸钾的水里。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再配合打点甲硝唑的药水效果更好,剂量为0.5毫升,每日2次或者1次,打的时候用微湿的毛巾包住(过干的毛巾会擦伤鱼鱼),打针的位置就在背鳍下侧的肌肉上。
治疗方法三:准备的材料如下:比鱼大的海绵、双氧水一瓶、甲硝唑一板、维生素C一瓶、凡士林一瓶、棉签一袋治疗过程:首先把甲硝唑和维生素C各一片碾碎备用,然后把鱼捞出放在海绵上(已经消过毒),棉签蘸双氧水开始在头洞的地方清理,清理的方法是转动棉签把洞里面的烂肉清洗掉,一直转的有小泡沫了,再用干净的棉签擦拭一下,接着把前面准备好的甲硝唑和维生素C放在头洞里面,外面用凡士林封好,第3天又重复了一遍以上的步骤,后面就是等鱼慢慢恢复即可。
鱼突眼、蒙眼、头洞的治疗一、病鱼症状:凸眼4天后,右眼越来越突出。
可能有1公分,而且右眼眼圈处也开始腐烂。
治疗方法:每天往缸里放2粒氟哌酸。
放药的时候,把过滤材料中的活性碳取出,晚上再用事先化开的1粒浮氟哌酸涂在眼。
30秒后把鱼再放回水里。
痊愈时间:11天病鱼症状:凸眼治疗方法:单缸、停食、水温提升到30度。
加入百必除鱼药和甲基蓝药浴。
A加入双倍的硝化细菌改善水质。
天换三分之一左右的水,换水后补药。
药浴见效后,第5天开始喂食孵化的丰年虾易消化。
痊愈时间:8天二、病鱼症状:凸眼,蒙眼治疗方法:纯物理治疗罗汉蒙眼、凸眼病换水一半,六十厘米的缸下粗盐两大碗,将浴缸温度调高至32度,关灯静养,至第二天晚继续换水三分之一,再加盐一碗,温度调高到33度,静养,至第三天晚继续换水三分之一强,加盐一碗,温度调高至34度,静养,严重者,每天两次将病鱼捞起(病眼一边向上,以防碰伤)用链霉素眼药水滴眼,效果明显。
痊愈时间:7天三、病鱼症状:头洞+凸眼治疗方法:以60*30*40的药浴缸为例:1.惠宏的百必除每天2-4公匙,庆大霉素4只药浴3天换水一半,药浴6天一个疗程。
用小刀将患处的表层处理一下,塞入黄粉和青霉素粉的混合物,换药2天一次,直到患处表面结痂好转。
(轻度的只药浴就行,不用处理患处,以免留下过大的疤痕)。
加温.打氧.停食.关灯.撤掉过滤切记罗汉鱼的神经系统与人类近似,用药量不要超过人体用药量的1/6。
痊愈时间:不详四、病鱼症状:头洞+凸眼治疗方法:疗程一:惠弘的百必除+惠弘的特灭菌(按说明下药,两药比例为1:1),升稳至32度,加强打氧,三天后换水1/3补药,第七天把水位降到原高度的1/2加盐1%,2小时后恢复原水位.后一星期(恢复期)每天换水1/4。
疗程二:缸内留水一半,加盐1%,2小时后恢复原水位,按照原处方加百必除和特灭菌,补充甲硝唑3克/100升水,药浴三天后换水一半,按照20ML福尔马林/100公斤水比例药浴半小时然后100%换水注意:1、治疗期间如发现鱼缸中有白色便便要及时捞出2、治疗期间最好停饲,也可少喂点血虫,但一定要保持好水质.3、因最后要100%换水治疗最好用治疗缸治疗,同时治疗缸治疗可以少用些药,这两种要不便宜啊。
鹤顶红金鱼头部溃烂
鹤顶红金鱼头部溃烂一般是因为水质的原因导致的,所以需要注意鹤顶红金鱼的饲养水质。
一、细菌性头洞病(主要危害金鱼)
防治方法:
1、经常投喂水蚤。
水蚯蚓等鲜活食料,加强营养,增强对疾病的抗病力。
2、合理密养,水中溶氧量最好维持在5毫克/升左右,避免鱼浮头,以增强抗病力。
3、呋喃唑酮和食盐合剂浸洗。
呋喃唑酮20ppm加食盐1.4%浓合液浸洗20—30分钟,每天浸洗一次,连续浸洗2—3次,预防比治疗效果更好。
4、呋喃唑酮、食盐、高锰酸钾20ppm,浸洗10—30秒钟。
适用于发病早期的幼鱼。
曾有七万尾小鱼经浸洗后,生长发育良好,直到成鱼阶段,未见此病复发。
5、死亡的病鱼务必深埋并加主石灰消毒灭菌;病鱼池水用漂白粉10ppm浓度全池遍洒消毒24小时后方可排入下水道中。
二、外伤性头洞病(主要感染慈鲷)
病原体:细菌、霉菌。
症状:早期病鱼食欲正常,仅头部,特别在眼部附近出现针孔状小洞,霉菌感染有白毛。
长期无明显不适,后期合并其它感染而死。
流行情况:一般不传染,主要是因为鱼相互争斗,伤口感染。
防治方法:1、下甲基蓝药浴、2、孔内填黄粉、3、缸要大以避免争斗。
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的给鹤顶红金鱼头进行治疗。
夜鱼爱好分享养鱼经验之甲硝唑的应用,头洞、体内肠炎症、
寄生虫
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哈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乐乐爸
甲硝唑片,对养鱼人来说,这个药应该都有听说过,头洞寄生虫最佳治疗药品,是的,没错,在观赏鱼出现头洞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甲硝唑片+红霉素软膏,清理白色析出物,然后用压成粉的甲硝唑片添洞,最后用红霉素软膏进行封口,以防放回鱼缸时甲硝唑药物会掉落。
甲硝唑除了治疗头洞还可以治疗体表的溃烂和体内肠道炎症与寄生虫,真可谓是观赏鱼的“万能药”
治疗体表疾病时,我们可以和治疗头洞时一样,把药压成粉末,均匀涂抹于患处,每天一次,见到伤口有收口的迹象就可以停药,保持良好的水质,可以适当每天少量换水,清洗滤棉。
治疗体内肠道炎症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肠炎,鱼出现厌食或是拒食时,药浴用量为30升水1片(0.2克)计量,之后每天换水4分之1,换水后少补些药(换水时所稀释掉的部份),连续3天一个疗程,如果好转停药坚持换水1周后少量投喂进行开口,没有好转的情况下第四天第五天每天换水4分之1稀释药物,然后再做一个疗程。
至于体内体外寄生虫,甲硝唑可以配合庆大霉素同时用药,药剂量与体内炎症一样,操作上也一样,做2个疗程,期间停食好了,知道甲硝唑的作用和用法了,如果自己还是对症状无法确定,可以来咨询我。
夜鱼爱好,让你的爱好不再业余。
七彩额头上有洞怎么办?别慌!照着做轻松解决~
一、头洞病的症状
顾名思义,头洞病就是在七彩的头部出现一些小洞,针眼大小或者更大,在头洞里面通常会出现脓液、棉絮等。
头洞病发病初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病情严重后七彩会出现食欲降低,甚至不吃食。
二、为什么会得头洞病
发生头洞病的根本原因在于七彩的内寄过多,作用条件是水质过于酸、老。
也就是说在七彩体内寄生虫超负荷,又长时间没有换水的情况下,就会得头洞病。
头洞病是内寄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头洞病的治疗
(一)先说治标,也就是处理头洞
处理头洞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甲硝锉粉填头洞。
具体步骤为
1、把病鱼捞出来,用棉签将头洞中的脓液处理干净
2、把甲硝锉磨成粉填入处理后的头洞内
3、用棉签把药粉压实,放回缸内。
4、入缸后药粉会挂在头上,这样就顺利完成了。
如果药粉遇水即散,说明没填好。
(二)然后是治本,换水和治疗内寄
1、勤换水是养彩的基本保障,彩得了头洞病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换水,每次换水50%以上,连续3天。
后面建议保持每次30%以上,每两天一次的换水频次。
当然在换水的同时要清晰滤棉等滤材,特别是滤材上有大量有机物沉积的情况下。
快速治疗罗汉鱼头洞病的办法摘要:罗汉鱼头洞病是由水质变化或细菌因素所引发的,发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鱼头或鱼脸上有几粒芝麻大的小脓疮,罗汉鱼头洞病的蔓延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鱼头及鱼脸的周围就会全部溃烂,导致鱼儿死亡。
当发现罗汉鱼得了头洞,应尽快及时治疗。
景裕2号药是罗汉鱼专罗汉鱼头洞病是由水质变化或细菌因素所引发的,发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鱼头或鱼脸上有几粒芝麻大的小脓疮,罗汉鱼头洞病的蔓延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鱼头及鱼脸的周围就会全部溃烂,导致鱼儿死亡。
当发现罗汉鱼得了头洞,应尽快及时治疗。
景裕2号药是罗汉鱼专用药,对罗汉鱼肿嘴、头洞病、烂身、白点病的治疗有特效。
我们介绍一下用景裕2号药快速治好罗汉鱼头洞的步骤。
1、将头洞的罗汉鱼移到小的治疗缸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治疗缸内要用原缸的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得了头洞的罗汉鱼已经是抵抗力很差了,如果再用新水,水质会有变化,罗汉鱼就更受不了。
同时,治疗缸还需加温和增氧,将水温稳定在32度~33度,治疗缸不需要启动过滤。
放入温度计,可以随时观察温度,将水温稳定在32度~33度。
2、景裕2号药一瓶中包含3个胶囊,6个药片,其中以一个胶囊加两个药片为一套药,一瓶总共三套药。
以20公升水加一套药为标准,选择适当的用药量。
这里的治疗缸约60~70公升水,一次需要加三套药。
3、将鱼捞出来,小心地把伤口内的脓包完全挤压干净。
4、将胶囊打开,取适量的药粉将药粉搽在伤口上,同时尽量把药粉向那个大洞里挤一挤。
取适量的药粉将药粉搽在伤口上,尽量把药粉从那个大洞里挤进去。
5、把鱼放回缸中,加入药片和剩余的药粉。
把鱼放回缸中,放入药片,胶囊拔开将药粉倒入水里。
6、放药后,鱼需要泡药48小时。
第三天,再挤一挤鱼头,已经挤不出脓了,但头上的洞还没完全愈合。
于是把治疗缸换水1/3,再重复上面1~7的过程,继续泡药48小时,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新加入的水一定要曝气两天的水,新加的水必须和治疗缸内温度保持一致。
观赏鱼最常见的8种鱼病,及其治疗和预防办法,早晚都会用到大家好,我是玩了十多年鱼的江南养鱼人。
是条鱼都会生病,是养鱼人都会遇到病鱼,这句话应该没毛病吧。
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个令人头疼、非常重要、每一位养鱼人(无论你是老司机还是新手小白)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鱼病。
这篇文章,我会先描述鱼病症状,并配上图片,方便鱼友们诊断,分析病理,再阐述每一种鱼病的治疗和预防办法。
这篇文章看完一定要记得收藏,因为你早晚都会用到。
观赏鱼常患的第1种病:白点病白点病症状白点病症状白点病,顾名思义,就是鱼身上长满了白色的小点,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绝对会起鸡皮疙瘩。
白点病初期可以看到鱼身上有零星的白点,不懂的鱼友们还以为是鱼长青春痘了,其实,白点病是由寄生在鱼身上的小瓜虫引起的,和青春痘没半毛钱关系。
小瓜虫入侵鱼体和鳃,就以鱼的组织细胞为食物,快速繁殖,形成密集的白色小点。
白点病是观赏鱼常见病之一。
这种病传染快,一旦爆发,就可能全缸的鱼一起遭殃。
白点病的症状非常明显,就是鱼的身体、鳍部、鳃瓣布满白色小点,继续发展下去,鱼的颜色暗淡,鱼鳞失去光色,状态萎靡不振,不进食,趴在缸底不游动,或者单独浮在水面不怎么动。
治疗办法:白点病的治疗相对比较简单,最便捷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升温。
因为小瓜虫在高于28度的水温中就无法存活,幼虫就会停止发育并且逐渐死亡。
另外,水温升高,鱼也会感觉舒服一些,更有利于康复。
白点病基本上都是气温低的时候发生的,而且大多发生在冷水鱼鱼缸中,热带鱼很少爆发这种病。
如果你养的鱼得了白点病,买根加热棒,把温度升到28到30度之间,维持一周,鱼身上的白点就会逐渐掉落,再配合换水,就可以搞定白点病。
如果用药的话,就用白点净就好了,只要买到的不是假药,白点基本都会被治愈。
预防办法:小瓜虫在找不到寄主之后,很快就会自行死亡,所以,给鱼缸换水之前,先困水一天以上,或者放置在阳光暴晒,小瓜虫连入侵鱼缸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预防白点病的最好办法。
家庭养彩心得之-----七彩头洞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有不少鱼友养了一段时间七彩后,发现其爱鱼会“无端”患上头洞病,轻的影响观赏,重的引起腐烂,甚至还有死鱼现象。
而且这种情况在一些鱼友那里经常发生,有的还是前面刚刚治好,后面接着又发生同样问题。
其实,关于头洞的问题论坛上早有讨论,其治疗方法也很简单。
但是,关于七彩头洞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的话题往往“聊”得不深,多数都是浅尝辄止,未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使得不少鱼友至今仍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下面,结合自身的肤浅认知,撇开纯理论的说道,谈一谈七彩头洞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方面的体会,供各位鱼友参考:一、头洞病的发病机理所谓头洞病,直观的表现是在七彩头部出现一些针状小洞,其内部伴有浓状粘液。
发病初期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几天后可以明显看到鱼的头部有点状小洞。
一般情况下头洞并不影响七彩的正常觅食,但随着病情发展鱼会出现摄食率逐步下降甚至封口现象,这时就比较严重了。
不知道鱼友们注意到没有,不少野彩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容易患头洞,在一些平时没有多少时间照顾七彩的鱼友那里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由于野彩生长环境的原因,在人工饲养时常常会刻意调水或减少换水,以满足其喜欢弱酸性水质的特性,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平时没有时间换水的鱼友,其鱼缸里的水质一般既“老”且“酸”,情况与上面的一样。
那么,为什么在水质老、酸等情况下会使七彩患上头洞呢?这个问题要从七彩的普遍性问题说起。
事实上引起七彩头洞的真正“罪魁祸首”在其体内,即内部寄生虫问题。
七彩多多少少都有内寄,而且一般无法彻底清除。
但根源虽然如此,却并不是有了内寄就会患头洞的。
只有当七彩身处的水体环境呈现出“老”、“酸”等适宜条件时,内寄才会在外界作用下通过“头洞”这种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鹦鹉鱼头洞病怎么办鹦鹉鱼头洞病的出现影响着鱼儿的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大家的观赏,若想让自己的鱼恢复正常,那么就要全面的了解鹦鹉鱼头洞问题。
鹦鹉鱼头洞病是什么症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治疗,又该如何预感这种问题呢?先说鹦鹉鱼头洞病形成的原因有二:其一,头洞病是一种非生物引起的疾病。
这种病是一种很常见并且死亡率较高,如果受到细菌二次感染救活的几率非常低。
鹦鹉鱼头洞病又被称为头部穿孔病,它是由于当鱼饵料中部分地或完全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营养素,或由于鱼受鞭毛虫类感染而导致食物运行到肠内时,这些营养素被寄生虫所吸收。
同时由于大量的鞭毛虫类的感染而减弱寄主肠内粘膜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营养缺乏症造成了头洞病。
其二,鹦鹉鱼头洞是由于水质差引起的,若头洞病的症状:起初为小孔,大都分布在头部,后小孔慢慢变大,并流出白色脓状物,此病会传染,但病鱼仍可生活数月。
那么造成鹦鹉鱼头洞病的原因就是水质不好引发元寄生虫造成的。
元生虫是寄生在罗汉鱼体内的虫子,在健康鱼的肠道内多少也会有此类寄生虫的所在,当鹦鹉鱼遇到水质不良、营养不良或精神紧迫时潜藏在罗汉鱼身体内部的六鞭毛虫就会引发此病。
鹦鹉鱼头洞病的症状1、营养不良造成的头洞症状:当鱼体内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等必需营养素中的任一种时,其皮下组织就会开始成块状的分解,尤其是在头部的软骨组织。
起初这些病变并不易察觉,因发病部位的表皮依然完好,直到各个病块被撕裂,白色的软骨组织被分解而成的物质开始渗漏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分泌物会穿透周围的组织,最后流到伤口外面来。
从鱼的外表可发现在头部及眼睛周围出现1~3毫米的蛀洞,看起来就像—条条小白虫由皮肤内钻出来—样。
至于大—点的洞,像几毫米直径宽的塞子被顶出来一样,洞孔随时间而扩大。
2、水质差造成的头洞症状:发生此病鹦鹉鱼会伴有抖动身体、不安、食欲減退的症状。
从刚开始突起的小白点,接着会有个突起的部分,然后突起部分破裂,流出大量的脓,烂肉露出来,严重时会伴随着流血,而且头洞会随着时间腐烂的范围慢慢变大。
观赏鱼的头部溃烂分为很多种的,如何搞清楚状况,有效治疗?每天查看养鱼知识观赏鱼的头部溃烂或者说头洞,以及脑袋出现病变,会有很多种情况的,不是一上来,只要是脑袋上有个白点,那就一定是头洞,我们也根据不同状况予以处理。
一、鼻孔发红,未必都是头洞首先,观赏鱼是有鼻孔的,在嘴巴上部,某些情况下,投喂冰食不化冻,就可能引起嘴巴、鼻孔发炎或者发红。
这种鼻孔发红可能只是单纯性的,并不红肿,或者说红肿的程度非常的轻微,包括了嘴巴,如果我们投喂的是冰食,没有化冻,那么,以后最好是化冻投喂或者暂停,停食两天,改换鱼饲料投喂。
同时改善一下水质,使用点消炎药,比如黄粉或者复方新诺明浸泡,一般的只要三两天,这个发红的部位就会恢复正常颜色。
二、擦碰伤引起的头部溃烂这种情况,就像观赏鱼的体表伤是一样的,只是在外部溃烂,而不是由内而外。
具体原因一定是观赏鱼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打斗或者擦碰伤,甚至于不排除被杜鹃根或者沉木等尖锐物,扎伤,所以,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红肿或者轻微溃烂,再加上水质不好,可能溃烂的会很严重。
这种情况最好处理,单独涂抹点上述的消炎药物即可很快治愈。
三、由内而外,但也未必是头洞还有一种情况,是观赏鱼的外伤好了,但是,可能再次受到伤害,或者说外部消炎处理完毕,内部可能会有部分脓血并未排除,这就好像是,我们的伤口再次发炎了是一个道理。
遭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伤口割开,挤出里面的脓水,使用双氧水消毒,之后涂抹黄粉消炎,很快也会痊愈。
四、单独弥漫性头洞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寄生虫引起的了,观赏鱼的头部某部位,刚开始出现变色,比如发白或者发黄,而不是发红,并且和周边的皮肤,色泽不一致。
好像有个小洞出现,但是其他症状全无,既不红肿也不溃烂,之后,围绕小洞周围的底部地方,开始出现轻微的鼓起,最后,开始流出白色黄色脓水,这种情况才有可能是真正的头洞,但是,也不算严重。
处理方法其实和上述的差不多,也可以使用甲硝唑或者红霉素软膏处理,严重的,伴随其他征兆,比如鱼体非常的消瘦、经常出现透明便等,可以考虑使用内寄大白片处理。
七彩神仙鱼头洞-七彩神仙鱼头洞病七彩神仙鱼头洞病用硫酸铜溶液浸浴15_1七彩神仙鱼头洞病,开始时可发现5-6月龄以上的中大七彩神仙鱼头部“鼻孔”的一边或两边发红(充血发炎)。
其中有很少的鱼过1-2周或1-2个月红中夹白,且最后红色消失而变白色;以后白色物增多(有的还变微黄),且冒出“鼻孔”,但很快就丢落,几天以后再冒出一些。
用食盐水长期浸浴,可以减缓病情的发展,但很少有根治作用。
病情发展严重时吻顶部溃烂,继发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后,甚至单眼或双眼全瞎。
多数病鱼在得病后1-2个月,溃烂还不甚严重时就突然死去。
得了该病几乎无自愈的可能,所以预防是绝对必要的。
有很多人把头洞病归结为六鞭虫(中华六鞭毛虫)的感染,这不无道理。
因为六鞭虫可以寄生在鱼体后肠等许多内,也的确在镜检中发现了该种虫;但六鞭虫一般不会引起炎症,倒是感染了其他原生虫和腐烂性细菌时鱼的分泌物(黏液)增多,头洞病后期的糜烂症状与分泌物增多也暗示此为复合感染。
预防方法:发现病鱼应该把病鱼捞出另养,不与病鱼缸同用渔具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方法:①硫酸铜溶液8毫克/升浸浴15-30分钟,或硫酸铜毫克/升缸内治疗。
②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有效成分50%)0.3亳克/升缸内治疗。
③阿苯达唑药饵4毫克/千克,1-2次且4小时之内投喂完毕。
④甲硝唑或替硝唑药饵8~10毫克,千克,每天两次,投喂6天。
浓度为6-10毫克/升,浸浴7-10天,隔l周后同剂量再浸浴一疗程。
⑤用专治六鞭虫的商品药与进口药浴剂,或其他复合驱虫剂,亦都有效果。
施用上述①、②、③、④、⑤提及的药时,可辅以5毫克,升土霉素缸内浸浴,以防止继发感染。
⑥烟曲霉素制药饵200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喂10天,两周后再喂7天。
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肠道寄生虫、头洞病等观赏鱼的种类那么多,却都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病,这个问题挺让人糟心的。
常见的寄生虫病就那么几种,但是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就不容易治好。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观赏鱼常见的寄生虫病,分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
受篇幅所限,这篇先写内部寄生虫的防治,外部寄生虫下一篇写。
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的防治内部寄生虫相对外部寄生虫来说会比较少,主要有肠道寄生虫、体腔寄生虫、血内寄生虫以及寄生虫性头洞病和霓虹灯鱼病。
(1)肠道寄生虫病——绦虫、线虫、棘头虫主要是由各种各样的蠕虫性寄生虫,比如绦虫、线虫和棘头虫导致的。
症状:不严重时,受感染的鱼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被严重侵染的情况下,鱼可能呈现出消瘦或极度肿胀的症状,并且可能伴有寄生虫肛门处外凸的现象。
a. 绦虫通常显现扁平、白色丝带状(有点像宽面条),有时候也会分解为片片状,以裂头属槽绦虫为例,它最长可达25cm,一般寄生在肠道上。
b. 线虫也叫圆虫,一般呈红棕色,大多只有几毫米到1~2厘米,与小片的棉花和细绳很相似,多为雌雄异体,线虫可能在消化系统、体腔和鱼鳔被发现。
c. 棘头虫会吸附在鱼的肠壁上,通常呈淡黄色、扁平或圆柱状,在头部末梢有可以缩进的针状喙,体长约为2~3cm。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肠道寄生虫病并不容易被发现,而且这些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它们往往不止有一个寄主,会有两到三个寄主。
因此,肠道寄生虫不会轻易传播,它们在缺少中间寄主(如水蚤)时会死亡。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驼形线虫,这种寄生虫常见于热带胎生鱼类中,它可以直接在鱼之间传播,而且会延续好几代。
有时候要预防观赏鱼感染寄生虫病并不容易,往往是防不胜防,所以尽量在引进新鱼时做好检疫,喂食水蚤等活体饵料时最好也检疫一下。
推荐以下几种可以治疗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甲苯达唑、灭绦灵、吡喹酮。
左旋咪唑可以用来治疗鱼体内线虫、蛔虫,用量药物与鱼的重量之间的比例是200mg/kg,可以拌饵料喂食。
七彩神仙头洞症-
七彩神仙鱼病了,怎么治?
七彩神仙鱼病了,怎么治?
这是头洞病由于水质不好所引起的一般被感染的鱼,头部及身体的侧线部最容易感染并形成直径1~2毫米的病灶洞,大家可以从这四张照片上从正面和侧面都能够看见管状疹洞中长出像人的粉刺状的白色粘稠物。
得病的原因据有的资料说是维他命元素缺乏造成,也有的认为是伤洞受到鞭虫和细菌共同感染。
准备一片甲硝唑和一小片纸并且将纸对折一下准备3~4根医用棉签将甲硝唑药片用准备好的小刀刮成细面(一般用量可根据鱼的创面来定)将鱼捞出并固定好不要用力,最好是用干净的湿软布将鱼的眼睛蒙上可以让鱼安定下来(背鳍非常锋利容易伤手,如图操作一定注意背鳍的尖刺)用准备好的医用棉签将创面滚动前擦得方法清理干净(医用棉签不可重复使用)创面较大的要将创洞里的粉刺状的白色粘稠物轻轻挤压滚动擦拭清理干净(医用棉签不可重复使用)用干棉签将清理后的创面沾干水分(医用棉签不可重复使用)将准备好的药面倒到沾干后的创面上,用干净棉签将药涂抹均匀(医用棉签可重复使用)将药棉轻轻压几下使药面能与创面占豪(这样可以在水中坚持更长的时间)让后将鱼放入等待恢复,注意水质的保持这样才能养好鱼。
观赏鱼头洞病的治疗方法
头洞病是一种很常见并且死亡率较高的鱼病,如果受到细菌二次感染,救活的几率非常低。
病因:当鱼饵料中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营养素,或由于鱼受鞭毛虫类感染而导致食物运行到肠内时,这些营养素被寄生虫所吸收,同时由于大量的鞭毛虫类的感染而减弱寄主肠内粘膜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的营养缺乏症。
症状:鱼的头部及眼睛周围出现1~3毫米的蛀洞,看起来就像—条条小白虫由皮肤内钻出来—样。
治疗方法:
准备物品1、一条柔软的湿毛巾;2、牙签、棉签;3、药物有:甲硝锉、黄粉、红霉素软膏、双氧水;
一、将甲硝锉压碎与黄粉以1:1的比例混合。
二、将鱼从缸中捞出,用湿毛巾握在手上,可以看到眼睛旁边的溃烂点。
三、用牙签沾双氧水后将溃烂处轻轻拨开,把表面那些坏死的组织去除,直到看到有少许血红色为止。
四、用棉签沾双氧水,对伤口进行消毒,再用干燥棉签将里面擦干。
将准备好的药物塞进头洞中,用棉签压实。
五、用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到黄粉上。
主要目的是避免鱼进缸后药物粉末很快融于水中导致药效变短。
六、将鱼放回原缸,不用隔离饲养。
注意观察鱼的状态,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三天后再次用药一次,具体方法与第一次相同。
治疗时除药物控制外,还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规律地添加足够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穿孔即可愈合。
同时在水中添加碳酸钙和硫化镁,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及预防患穿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