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6
保洁的产品组合一.保洁产品组合策略分析: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洗发护发用品;护肤美容用品;个人清洁用品;口腔护理用品;妇女保健用品;婴儿护理用品;食品;织物和家居护理用品;纸巾类产品(9大类产品)洗发护发护肤美容个人清洁口腔护理妇女保健婴儿护理织物和家居护理食品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伊卡璐玉兰油护肤系列SK-Ⅱ封面女郎舒肤佳香皂玉兰油香皂激爽佳洁士牙膏佳洁士牙刷护舒宝卫生巾丹碧丝卫生棉条帮宝适纸尿布碧浪汰渍熊猫品客1、广度产品组合的广度是指该公司具有多少不同的产品线。
由表可以看出,宝洁公司有6个产品线,即:洗发护发、护肤美容、个人清洁、口腔护理、妇婴保健、家居护理、食品2、长度该公司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它的产品组合中的产品品目总数。
在表中,产品品目总数是19个。
我们再来看一看该公司产品线的平均长度:平均长度等于总长度(这里是19)除以产品线数(这里是6),所以结果为3。
3、深度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线中每一产品有多少的品种。
例如佳洁士牌牙膏有3种规格和2种配方(普通味和薄荷味),佳洁士牌牙膏的深度就是6。
通过计算每一品牌的产品品种数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的平均深度。
4、关联度产品组合的关联度即产品组合中个产品线之间在最终用途、生产技术、销售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程度。
在表中,总的来讲,宝洁公司的产品关联度很强,除了食品行业的品客外,其他的产品几乎都是洗化护理行业的产品。
二.保洁公司产品组合策略成功的原因:1.寻找差异如果把多品牌策略理解为企业多到工商局注册几个商标,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宝洁公司经营的多种品牌策略不是把一种产品简单地贴上几种商标,而是追求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包括功能、包装、宣传等诸方面,从而形成每个品牌的鲜明个性。
这样,每个品牌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市场就不会重叠。
以洗衣粉为例,宝洁公司设计了9种品牌的洗衣粉,汰渍(TIDE)、奇尔(CHEER)、格尼(GAIN)、达诗(DASH)、波德(BOLD)、卓夫特(DREFT)、象牙雪(LVORYSNOW)、奥克多(OXYDOL)和时代(EEA)。
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以保洁为例保洁公司介绍宝洁公司全称普罗克特与甘布尔公司(Procter & Gamble Company),简称P&G,是1837由威廉·普罗克特和詹姆斯·甘布尔两人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创办的主要生产肥皂和蜡烛的公司,两人的姓氏作为公司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宝洁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洗涤和护肤保健品制造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
全球员工近110,000人。
2008年,宝洁公司是世界上市值第6大公司,世界上利润第14大公司。
他同时是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
口号:宝洁公司,优质出品人。
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其中国业务发展的历程。
宝洁大中华区总部位于广州,目前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东莞及南平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及工厂,员工总数超过六千三百人,在华投资总额超过十亿美元。
宝洁公司产品简介宝洁公司是产品多元化的典型代表,它经营300多个品牌的产品,包括洗发、护法、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在中国,宝洁的飘柔、海飞丝、潘婷、舒肤佳、玉兰油、护舒宝、碧浪、汰渍和佳洁士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市场细分宝洁公司营销战略的成功首先来源于对市场的细分。
市场细分策略就是按照一定的基础和标准,把一个市场划分成若干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客户具有较高程度的同质性,与其他部分的客户具有较高的异质性。
企业或单位通过是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要评价每个市场的价值,同时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辨认和确定目标细分市场,然后针对客户的特点采取独特的产品和市场营销战略,以求获得最佳效益。
就拿洗发水来说,常见的就有“海飞丝”、“飘柔”、“潘婷”等。
其中,“海飞丝”针对去头屑,“飘柔”强调头发的顺滑,“潘婷”则着重于头发的营养,三者各有特点,各有特定消费群体,也各有自己独立的品牌。
案例1 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表中表明宝洁公司产品组合的宽度是五条产品线(实际上,该公司还有许多另外的产品线,如护发产品、保健产品、饮料、食品,等等)。
在表中,产品项目总数是26个。
我们再来看一看该公司产品线的平均长度。
该公司产品组合的平均长度就是总长度(26)除以产品线数(5),结果为5.2。
宝洁公司的产品项目如“佳洁士”牌牙膏有三种规格和两种配方(普通味和薄荷味)。
“佳洁士”牌牙膏的深度就是6。
通过计算宝洁公司每一品牌的产品品种数目,然后加总除以宽度,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公司的产品组合的平均深度。
由于宝洁公司的产品都通过同样的分销渠道出售,因此可以说,该公司的产品线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就这些产品对消费者的用途不同而言,该公司的产品线缺乏关联性。
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案例2 双向延伸的成功案例1.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延伸策略。
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便携式计算机进入市场前,该市场主要由玻玛公司低价、低质的计算机和惠普公司高质高价的计算机所控制。
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以中等价格和中等质量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计算机。
然后,它又逐步向市场的高低两端增加计算机品种。
该公司推出了质量优于玻玛公司但价格与之持平,甚至更低的计算机品种,击败了玻玛公司;该公司还设计了高质量的但售价低于惠普公司的计算机,夺走了惠普公司高端产品的大部分市场,控制了高档市场。
双向延伸策略使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占据了便携式计算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2.丰田公司的产品延伸。
丰田公司对其产品线也采取了双向延伸的策略。
在其中档产品卡罗纳牌的基础上,为高档市场增加了佳美牌,为低档市场增加了小明星牌。
该公司还为豪华汽车市场推出了凌志牌。
这样凌志的目标是吸引高层管理者;佳美的目标是吸引中层经理;卡罗纳的目标是吸引基层经理;而小明星牌的目标是手里钱不多的首次购买者。
此种策略的主要风险是有些买主认为在两种型号之间(如佳美和凌志之间)差别不大,因而会选择较低档的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 宝洁公司(P&G)简介 宝洁是美国第一大家庭日宝洁是美国第一大家庭日用品用品生产商,史创于1837年,经营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涤,纸制品,美颜品,食品和饮料,保健品五大类产品。
宝洁公司的口号是——“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
宝洁在全球拥有大约十万六千名员工,2001年度的收入为390亿美元。
一、宝洁公司的经营理念1、注重人才,以人为本宝洁公司把人才视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历来重视招聘优秀人才,他们向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
在历史上,宝洁是最早建立利润分享制度,使员工成为公司主人的先行者之一。
此外,宝洁还重视多元化的员工队伍带给公司的不同观点和建议,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集思广益的环境,以多样话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
最优秀的人才加上最好的培训发展空间以及开明的工作环境是宝洁成功的基础。
2、消费者至上的观念宝洁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消费者的深入了解以及不间断地开发具有突破性技术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宝洁公司每年运用多种市场调研工具和技术与全球超过700万的消费者进行交流。
例如:入户访问和观察、举办消费者座谈会、问卷调查、访问商店、接受消费者反馈信息等。
宝洁公司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前,必定先对消费者、市场进行调研。
业务前,必定先对消费者、市场进行调研。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宝洁早在宝洁早在1985年就开始了中国的市场调研活动。
宝洁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市场研究队伍。
3、不断创新的意识宝洁分布于全球的18个研究开发中心雇佣了超过8300名研究人员。
他们来自600多所不同的大学及研究机构。
宝洁每年用于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超过17亿美元。
宝洁公司一、简介宝洁(英文名称:Procter & Gamble)创于1837年,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公司性质:股份制。
宝洁在日用化学品市场上知名度相当高,其产品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个人清洁用品及电池等。
二、产品组合分析在中国洗发水领域中,宝洁公司推行多品牌的差异化市场细分策略,旗下有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多个强势品牌,在洗发水行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1)洗涤剂:象牙雪1930、洁佛1923、汰渍1946、快乐1923、奥克多1952、达士1954、大胆1956、吉思1966、黎明1942、独立1979.(2)牙膏:格里1952、佳洁士1955、登鞋1980.(3)香皂:象牙1879、柯柯1885、拉瓦1893、佳美1926、爵士1952、舒肤佳1963、海岸1974。
(4)方便尿片:帮宝适1961、露肤1976。
宝洁公司产品组合宽度是四条,产品项目总数是22个。
三、产品组合策略1、扩展策略宝洁洗发水有多种产品系列,如沙宣系列、潘婷系列、海飞丝系列等,对于宝洁洗发水系列来说,其适应市场需求,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中等规格一般在200m-400ml,大瓶一般在750m,开且其生产有洗发水息息相关的一系列产品,如精华素、发膜等,而且宝洁的洗发水都有自已独特的功效,其中飘柔以便头发光滑柔顺著称,有去头屑、营养护发、洗护合一等几种产品,以头发修复及深层护理著称,有丝质顺滑、弹性丰盈、特效修复、清爽洁净去屑四大系列护发美发产品,海飞丝以去屑著称,推出了怡神属双星(天然薄荷)、滋养护理型(草本精华)、洁净呵护型等系列产品,沙宣以美发定性著称,带来专业发廊互利的三大时的元素:柔顺、亮泽、充满弹性。
其中飘柔的洗发水和护发素每种功效是对应生产的,潘婷由于修复护养效果很好(还分为日间、间护理),海飞丝还专为男士出了系列的产品。
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一、案例介绍宝洁(P&D)公司以其寻求和明确表达顾客潜在需求的优良传统,被誉为在面向市场方面做得最好的美国公司之一。
其婴儿尿布的开发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1956年,该公司开发部主任维克·米尔斯在照看其出生不久的孙子时,深切感受到有篮篮脏尿布对家庭主妇的烦恼。
洗尿布的责任给了他灵感。
于是,米尔斯就让手下几个最有才华的人研究开发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尿布的想法并不新鲜。
事实上,当时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几中牌子了,但市场调研显示:多年来这种尿布只占美国市场1%。
原因首先是价格太高;其次是父母门认为这种尿布的市场潜力巨大。
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正处于战后婴儿出生高峰期。
将婴儿数量乘以每日平均需换尿布次数,可以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潜在销量。
宝洁公司产品开发人员用了一年的时间,力图研制出一种既好用又对父母有吸引力的产品。
产品的最初样品是在塑料裤衩里装上一块打了褶的吸水垫子。
但1958年夏天现场实验结果,除了父母门的否定意见和婴儿身上的痱子以外,一无所获。
于是又回到图纸阶段。
1959年3月,宝洁公司重新设计了它的一次性尿布,并在实验室生产俩37000个样子相似于现在的产品,拿到纽约州去做现场实验。
这一次,有三分之二的试用者认为该产品胜过布尿布。
行了!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质量。
为此要进行的工序革新,比产品本身的开发难度更大。
一位工程师说它是“公司遇到最复杂的工作”。
生产方法和设备必须从头搞起。
不过,到1961年12月,这个项目进入了能通过验收的生产工序和产品试销阶段。
公司选择地处美国最中部的城市皮奥里亚试销这个后来被称定为“娇娃”(Pampers)产品,发现皮奥里亚的妈妈们喜欢用“娇娃”,但不喜欢10美分一片尿布的价格。
因此,价格必须下降下来。
降多少呢?在6个地方进行的试销进一步表明,定价6美分一片,就能使这类新产品畅销,使其销售量达到零销售的要求。
宝洁公司的几位制造工程师找到了进一步降低成本的解决办法,并把生产能力提高到是公司能以该价格在全国销售娇娃尿布的水平。
【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宝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户外卫生意识的觉醒,纸巾市场迅速成长。
近年来,恒安集团挟其品牌优势,于1998年初在重庆推出“心相印”系列纸巾,它以其高值低价的定位和一系列积极的品牌推广措施,逐渐为重庆消费者所钟爱,1998年末,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心相印”纸巾已占重庆高档纸巾市场1/3强,居市场领先地位。
宝洁公司继续推出妇孺皆知的飘柔、海飞丝、碧浪、汰渍等数十个强势品牌后,于1999年决定以香港、重庆两地作为试点推出其由德国公司生产的“得宝”系列纸巾,意欲以其一贯整体、连续、多层面、大投入的行销模式,后来居上,一统高档纸巾市场。
市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1999年8月7日,得宝广告——“得宝大比拼篇”在重庆卫视、重庆八频道黄金时间连续滚动播出,广告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在同一使用环境下,两种纸巾的不同表现,从消费者某种细致的生活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力图表达得宝纸巾“特别柔韧”这一独特的销售主张,至此“得宝”挑战重庆高档面巾市场的号角吹响。
8月12日星期四,在“得宝”纸巾“加了四层柔韧素、湿的更坚韧4倍”、“出门要安心、得宝多用纸手巾”等广告口号仍声声不绝于耳时,宝洁又在重庆发行量最大的《重庆晚报》推出1/4版“得宝大比拼现场活动篇”——“你的纸巾行吗?”活动欢迎消费者于8月14日至9月5日期间的双休日自备除得宝以外的任一品牌纸巾,至重庆各大卖场活动点参加“得宝大比拼活动”,活动以纸巾沾湿后看谁能多承一枚硬币,所有参赛者皆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并可参加店内幸运大抽奖。
8月13日,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内容……消费者开始拭目以待。
8月14日,星期六,晴,最高气温38℃。
一大早,一大批宝洁现场促销人员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至各商场开始营业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着装统一的促销形象人员、一字排开的促销展台,“得宝”标准色的活动结果记录板……如此整齐划一的布置立即吸引了过往的行人,大家争相传阅产品介绍及活动内容小海报,不一会儿便围了个水泻不通。
宝洁公司的案例分析宝洁公司的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始创于1837年,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1-1所示图 1-1案例简介1、网站定位与特点宝洁是一家有半个世纪以上历史的老牌企业, 以对高质量产品的不懈追求闻名于世, 在管理上更是精明练达, 独具风格. 在众多的企业网站中, 宝洁始终是抢眼夺目的.宝洁公司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已建立了近百家高度细分的家族网站,涵盖了宝洁旗下300多个产品品牌。
2000年初,宝洁公司推出护发新品牌Physique,互联网推广成为头筹,产品正式上市之前就有60万用户通过网络递交了订单。
xx年,宝洁经销商在淘宝网上开出的一家“旗舰店”覆盖宝洁旗下所有品牌,打出远低于超市的“低价牌”,一时颇受关注。
网上开店已经成为经销商拓展渠道的一种尝试。
保洁公司在中国的网站首页如1-2所示图1-2宝洁在中国的网站首页坚持画面简洁, 重点突出的原则, 每帧页面均按照平面广告的幕广告的做法, 在众多网站中独具特色. 宝洁产品分为日用品和食品两大类, 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所以在网页上沿用其在传统广告中的营销主题: 亲情至上, 关爱生活. 画面上总洋溢着欢乐与亲情, 直沁人心. 这种互联网上无声的欢乐颂是能够跨越任何民族, 国家, 年龄, 语种和宗教的, 在访问者心中激起爱心和快乐的共鸣, 因而是商家营销的利器. 宝洁网站现正执行在线消费者研究和理念调查,这大大减少了收集和分析消费者意见的时间,降低了成本,使宝洁更快地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推向市场。
“一两年前,我们在全球进行数千理念测试和消费者调查时,需要6到8周时间。
”宝洁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ley说,“今天我们在48到72小时内即可完成大部分理念测试,可靠性相同甚至更高。
”“凭借网络订购管理,我们不必在店中安排销售人员也能达到同样的服务范围。
”CIO兼企业间业务官SteveDavid说,“零售商很喜爱它,因为其成本只是以前的1/10甚至1%。
实训项目三宝洁公司产品组合策略和品牌策略分析报告大部分企业都不只是一种产品,而是拥有多种产品,如何将这些产品统筹安排好,就是产品组合所要解决的事情。
一、宝洁公司简介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
宝洁在日用化学品市场上知名度相当高,其产品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个人清洁用品及电池等。
公司口号:“宝洁公司,优质出品。
”旗下主要洗发护发用品:飘柔、伊卡璐、潘婷、海飞丝、沙宣等洗发护发系列。
二、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在中国的洗发水领域中,宝洁公司推行多品牌的差异化市场细分策略,旗下拥有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等多个强势的品牌,建立了相当高的品牌忠诚度,在洗发水行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下面是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示意图表中表明宝洁公司产品组合的宽度是四条,产品项目的总数是22个,由于宝洁公司都是通过相同的分销渠道出售。
因此,我们可以说该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就以上的产品对消费者的用途不同而言,该公司的产品线缺乏关联性。
三、宝洁洗发水的产品组合策略1、扩展策略宝洁洗发水有多种产品系列,如沙宣系列、潘婷系列、海飞丝系列等。
对于宝洁洗发水系列来说,其适应市场需求,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
中等规格一般在200ml—400ml,大瓶一般在750ml。
并且其生产有洗发水息息相关的一系列产品,如精华素、发膜等。
而且宝洁的洗发水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其中飘柔以使头发光滑柔顺著称,有去头屑、营养护发、洗护合一等几种产品。
潘婷以头发修复及深层护养著称,有丝质顺滑、弹性丰盈、特效修复、清爽洁净去屑四大系列护法美发产品。
海飞丝以去屑著称,推出了怡神属双星(天然薄荷)、滋养护理型(草本精华)、洁净呵护型等系列产品。
沙宣以美发定性著称,带来专业发廊互利的三大时尚元素:柔顺、亮泽、充满弹性。
【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宝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是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一环,宝洁将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营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一起来看看吧!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户外卫生意识的觉醒,纸巾市场迅速成长。
近年来,恒安集团挟其品牌优势,于1998年初在重庆推出心相印系列纸巾,它以其高值低价的定位和一系列积极的品牌推广措施,逐渐为重庆消费者所钟爱,1998年末,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心相印纸巾已占重庆高档纸巾市场1/3强,居市场领先地位。
宝洁公司继续推出妇孺皆知的飘柔、海飞丝、碧浪、汰渍等数十个强势品牌后,于1999年决定以香港、重庆两地作为试点推出其由德国公司生产的得宝系列纸巾,意欲以其一贯整体、连续、多层面、大投入的行销模式,后来居上,一统高档纸巾市场。
市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1999年8月7日,得宝广告得宝大比拼篇在重庆卫视、重庆八频道黄金时间连续滚动播出,广告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在同一使用环境下,两种纸巾的不同表现,从消费者某种细致的生活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力图表达得宝纸巾特别柔韧这一独特的销售主张,至此得宝挑战重庆高档面巾市场的号角吹响。
8月12日星期四,在得宝纸巾加了四层柔韧素、湿的更坚韧4倍、出门要安心、得宝多用纸手巾等广告口号仍声声不绝于耳时,宝洁又在重庆发行量最大的《重庆晚报》推出1/4版得宝大比拼现场活动篇你的纸巾行吗?活动欢迎消费者于8月14日至9月5日期间的双休日自备除得宝以外的任一品牌纸巾,至重庆各大卖场活动点参加得宝大比拼活动,活动以纸巾沾湿后看谁能多承一枚硬币,所有参赛者皆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并可参加店内幸运大抽奖。
8月13日,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内容消费者开始拭目以待。
8月14日,星期六,晴,最高气温38℃。
一大早,一大批宝洁现场促销人员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产品组合的广度是指该公司具有多少不同的产品线。
由表可以看出,宝洁公司有7个产品线,即:洗发护发、护肤美容、个人清洁、口腔护理、妇婴保健、家居护理、食品2、长度该公司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它的产品组合中的产品品目总数。
在表中,产品品目总数是19个。
3、深度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线中每一产品有多少的品种。
例如佳洁士牌牙膏有3种规格和2种配方(普通味和薄荷味),佳洁士牌牙膏的深度就是6。
4、关联度(产品组合的内在一致性)产品组合的关联度即产品组合中个产品线之间在最终用途、生产技术、销售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程度。
在表中,总的来讲,宝洁公司的产品关联度很强,除了食品行业的品客外,其他的产品几乎都是洗化护理行业的产品。
5、产品组合的内在一致性潘婷——维他命原海飞丝——专业去头屑Safeguard——除菌 得宝纸巾——特殊的柔韧素汰渍——软硬水全能,去污力强 佳洁士——不磨损牙齿运用多品牌策略1、公司管理的角度(优势):共享信息、生产、人力、渠道、促销等资源,提高回报率自我竞争,提高每个品牌的效益,优胜劣汰,优化产品组合,使得每一分钱都化刀刃上降低经营风险,东边不亮西方亮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迎合不同细分需求,创造集中形象优势,给竞争对手形成全面压力,攻击力和抵抗力都大幅度提升多品牌使得在营销渠道中的地位更高从吸引消费者的角度日化品的消费者虽然对不同类别产品需求有细致区别,但是总体目标市场是一致的各品牌互相影响,造成连带叠加效应,全面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5:降低经营风险、填补市场空白如果一个产品种类的市场还有空间,最好那些参与竞争的大部分品牌都是宝洁公司的产品。
降低单一品牌的经营风险。
2、降低经营风险,填补市场空白(寻找差异 充分占领市场在销售同类产品时,宝洁公司运用美国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提出的“独特销售主张 USP ”营销理论 追求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 包括功能、包装、宣传等诸方面形成每个品牌的鲜明个性 制造不同的“卖点”。
保洁的产品组合一.保洁产品组合策略分析: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洗发护发用品;护肤美容用品;个人清洁用品;口腔护理用品;妇女保健用品;婴儿护理用品;食品;织物和家居护理用品;纸巾类产品(9大类产品)洗发护发护肤美容个人清洁口腔护理妇女保健婴儿护理织物和家居护理食品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伊卡璐玉兰油护肤系列SK-Ⅱ封面女郎舒肤佳香皂玉兰油香皂激爽佳洁士牙膏佳洁士牙刷护舒宝卫生巾丹碧丝卫生棉条帮宝适纸尿布碧浪汰渍熊猫品客1、广度产品组合的广度是指该公司具有多少不同的产品线。
由表可以看出,宝洁公司有6个产品线,即:洗发护发、护肤美容、个人清洁、口腔护理、妇婴保健、家居护理、食品2、长度该公司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它的产品组合中的产品品目总数。
在表中,产品品目总数是19个。
我们再来看一看该公司产品线的平均长度:平均长度等于总长度(这里是19)除以产品线数(这里是6),所以结果为3。
3、深度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线中每一产品有多少的品种。
例如佳洁士牌牙膏有3种规格和2种配方(普通味和薄荷味),佳洁士牌牙膏的深度就是6。
通过计算每一品牌的产品品种数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的平均深度。
4、关联度产品组合的关联度即产品组合中个产品线之间在最终用途、生产技术、销售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程度。
在表中,总的来讲,宝洁公司的产品关联度很强,除了食品行业的品客外,其他的产品几乎都是洗化护理行业的产品。
二.保洁公司产品组合策略成功的原因:1.寻找差异如果把多品牌策略理解为企业多到工商局注册几个商标,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宝洁公司经营的多种品牌策略不是把一种产品简单地贴上几种商标,而是追求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包括功能、包装、宣传等诸方面,从而形成每个品牌的鲜明个性。
这样,每个品牌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市场就不会重叠。
以洗衣粉为例,宝洁公司设计了9种品牌的洗衣粉,汰渍(TIDE)、奇尔(CHEER)、格尼(GAIN)、达诗(DASH)、波德(BOLD)、卓夫特(DREFT)、象牙雪(LVORYSNOW)、奥克多(OXYDOL)和时代(EEA)。
案例一:宝洁公司在市场上的产品有:香皂为舒肤佳;护肤用品为玉兰油;洗发用品为飘柔、海飞丝、潘婷、沙萱。
请分析其产品线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和产品的关联度。
请分析:宝洁公司采用的什么品牌策略?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案例二:海天公司是一家生产调味品的公司,近年来公司随着品牌信誉的增加,改变了过去免费铺市和代理销售的做法,用现款现货的经销方式,以加快货币回笼的速度。
但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司与分销商有了冲突:一是利益冲突,分销商希望海天能在当地做些广告宣传,但同时又不作为成本支出,减少公司让给分销商的利润;二是支付条件冲突,现款现货,惹怒了不少分销商,“人家都能够给我代销,你们算什么品牌,名牌有什么了不起,我卖本地货算了”。
请分析: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处理?案例三:美国某制鞋公司意欲开拓太平洋赤道附近某岛国市场。
总经理决定先派遣一名营销员区该国进行市场调研以搜集信息。
不久,总经理接到了这位营销人员的电报:“此地人皆赤脚,无穿鞋之习惯,鞋子定无销路。
我将立即返回。
”总经理不甘心,又派出第二名营销人员去该国核实情况。
几天后,总经理接到了如下回电:“此地赤脚成习惯,故市场潜力巨大,若在此推销,销路定广。
”两种截然不同的调查结果,使总经理心里很不踏实,于是他决定再派出第三名营销人员去该国考察。
几周后,总经理接到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此地居民皆赤脚。
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此地人脚板较宽且多患有脚疾,故极需穿鞋保护。
但市场上现有的鞋型皆不能适应其需要,公司的鞋子太窄。
因此,应特制一些较大尺码的鞋子来这里投放市场。
考虑的这里的官员思想很封闭,反对外国人来此做生意,因此应先树立公司的形象,比如捐资为他们兴办学校等福利事业,以克服进入障碍,估计约需2万元。
据预测,若鞋型适当,每年可销3万双,投资利润率可达15%,望速做决策。
”看过报告,总经理宽慰地笑了,于是果断接受第三名营销人员的建议,迅速设计制造了尺寸适当的鞋子投放该地市场,赚取了一笔可观的利润。
案例1 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
表中表明宝洁公司产品组合的宽度是五条产品线(实际上,该公司还有许多另外的产品线,如护发产品、保健产品、饮料、食品,等等)。
在表中,产品项目总数是26个。
我们再来看一看该公司产品线的平均长度。
该公司产品组合的平均长度就是总长度(26)除以产品线数(5),结果为5.2。
宝洁公司的产品项目如“佳洁士”牌牙膏有三种规格和两种配方(普通味和薄荷味)。
“佳洁士”牌牙膏的深度就是6。
通过计算宝洁公司每一品牌的产品品种数目,然后加总除以宽度,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公司的产品组合的平均深度。
由于宝洁公司的产品都通过同样的分销渠道出售,因此可以说,该公司的产品线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就这些产品对消费者的用途不同而言,该公司的产品线缺乏关联性。
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
┄┄┄┄┄┄┄┄┄┄┄┄┄┄┄┄┄┄┄┄┄┄┄┄┄┄┄┄┄┄┄┄┄
案例2 双向延伸的成功案例
1.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延伸策略。
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便携式计算机进入市场前,该市场主要由玻玛公司低价、低质的计算机和惠普公司高质高价的计算机所控制。
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以中等价格和中等质量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计算机。
然后,它又逐步向市场的高低两端增加计算机品种。
该公司推出了质量优于玻玛公司但价格与之持平,甚至更低的计算机品种,击败了玻玛公司;该公司还设计了高质量的但售价低于惠普公司的计算机,夺走了惠普公司高端产品的大部分市场,控制了高档市场。
双向延伸策略使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占据了便携式计算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2.丰田公司的产品延伸。
丰田公司对其产品线也采取了双向延伸的策略。
在其中档产品卡罗纳牌的基础上,为高档市场增加了佳美牌,为低档市场增加了小明星牌。
该公司还为豪华汽车市场推出了凌志牌。
这样凌志的目标是吸引高层管理者;佳美的目标是吸引中层经理;卡罗纳的目标是吸引基层经理;而小明星牌的目标是手里钱不多的首次购买者。
此种策略的主要风险是有些买主认为在两种型号之间(如佳美和凌志之间)差别不大,因而会选择较低档的品种。
但对于丰田公司来说,顾客选择了低档品种总比走向竞争者好。
另外,为了减少与丰田的联系,减低自相残杀的风险,凌志并没有在丰田的名下推出,它也有与其他型号不同的分销方式。
案例3 美国摩托车市场的产品之争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个看上去并不太起眼的公司的侵入,使一个本来稳定而平静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侵入者是一家从“二战”后的废墟中成长起来的规模不大的日本公司,它企图侵占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市场领地,而那家美国公司曾,击败了其在美国的所有竞争者从而占据领先地位达60年之久,在摩托车市场上占了70%的份额。
然而,不可想像的是,在5年内这家美国公司的市场份额降到5%,而整个美国摩托车市场却比5年前扩大了好几倍。
在这个神话般不可思议的现实故事中,两位主角分别是哈利·戴维森公司和本田公司。
哈利·戴维森公司成立于1903年,是一家摩托车公司,主要产品是大型摩托车。
20世纪50年代美国每年的摩托车销量为大约5万辆,其中哈利·戴维森、英国的诺顿·特姆夫和德国的宝马(BMW)几乎占领了整个市场。
进入60年代后,日本本田公司的产品开始进入美国市场。
1960年美国注册登记了近40万辆摩托车,这比15年前的“二战”末增加了近20万辆,这个增长率远远低于其他各种机动车辆的增长率。
但到了4年后的196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96万辆,到了1966年则上升到140万辆,到1971年则为4013万辆。
美国摩托车市场的新繁荣,实际上是日本本田公司一手造成的。
本田公司实行了一套独特的战略来提高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这套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推广轻便摩托车及针对新顾客群大做广告。
几乎没有一个公司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哈利·戴维森公司的市场份额骤减的局面(尽管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剧烈下降,但其总销售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它没有争取到摩托车市场的任何新顾客)。
面对着日本人的冲击,哈利·戴维森是如何采取对策的呢?他们根本就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至少是行动得太晚了。
哈利。
戴维森认为自己是各种型号摩托车的领导者,基本上不认为轻便车有多大的市场。
觉得摩托车是一种运动型的车辆,而不是交通型的车辆。
轻便车仅仅是一种补充。
20世纪60年代末本田以及其他一些日本制造商继续垄断着日益增大的、原先哈利·戴维森公司做梦都不敢想的美国摩托车市场。
本田公司的轻便摩托车是1959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初并不顺利,第一年只卖出了167辆。
摩托车专家们嘲笑这些小型的日本产品是玩具,但这些嘲笑和怀疑很快就被改变了。
1960年本田摩托销售量为2.2万辆。
在随后的5年,本田摩托销量猛增了10倍,1965年到达27万辆。
到1965年本田公司已占领了美国摩托车市场80%的份额,此时哈利·戴维森每年仍然只卖出了3.5万辆。
本田用一种小型轻便(50CC)摩托车来打入美国市场,这种车能在使用少量汽油的情况下行驶数英里,而且只需花不到300美元就可买到,其他大多数摩托车都卖到1500美元左右,甚至更高。
而且,本田车有6种活泼的颜色和3种不同的型号同时让顾客选择。
而其他公司的摩托车一般只有不到两三种型号和颜色可供选择,小型本田车时速能达55英里,用40美分的常规油就可行驶180英里,其产品质量是无可挑剔的。
一名英国的摩托车厂的首席执行人在1961年检查了一辆本田的样车后,说了一番被广为传诵的话:“老实说,当我们拆开机器时,我们发现它的质量是如此得好,这令我们大吃一惊。
它制作得像一块手表一样精细,它是任何其他物品所不能相比的。
”当本田刚开始占领美国市场时,它就着手扩充了产品种类,力争为每一位潜在顾客制作出适合他的一款。
1965年公司已拥有了14种型号的摩托车,从小型的50CC型到高速的305CC型一应俱全。
1966年为了对付哈利·戴维森公司,本田公司推出了一种450CC的龙型摩托。
本田公司在1965年之后的业务稳步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如1963年到1965年期间那么迅猛。
1974年销售量达到65万辆,而市场占有率却从1965年的80%降到1977年的45.6%。
这主要是由于其他日本摩托车企业也杀入了美国市场。
1997年各主要摩托车制造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如下:
本田45.6%,雅马哈18.9%,铃木10.7%,川崎14.4%,哈利·戴维森5.7%。
┄┄┄┄┄┄┄┄┄┄┄┄┄┄┄┄┄┄┄┄┄┄┄┄┄┄┄┄┄┄┄┄┄┄┄┄┄┄┄
案例4 雅马哈的定价经典
雅马哈美国生产经理丹尼斯·斯德见尼说:“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有他们自己的意愿价格。
而这种意愿价格通常比实际成本低25%。
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寻求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使产品有特色,令其更加吸引人,这样就有人愿意为这种产品支付额外的钱。
”这段话也正是世界第二大摩托车制造商——雅马哈的营销策略。
雅马哈公司在1982年到1984年的摩托车市场衰退中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在此紧要关头,雅马哈公司准备推出名为V—MAX的新产品。
新产品营销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新产品V—MAX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快、最令人激动的摩托车。
它的外观设计看起来很有气势。
V—MAX有 135到 140马力的发动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马力强劲。
可以说,新产品的性能还是有相当优势的。
营销者们将定价策略的制定提上了日程,他们首先考虑了消费者的预期心理。
消费者希望得到速度最快、性能最佳的摩托车,并且愿意为此付出高价,他们认为5 0洲美元~5 500美元的价格对于 V-MAX来说是合理的。
营销者们还考虑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情况,雅马哈的价格决策者们充分分析了科达、铃木、BMW的产品的性能、价格等因素,将企业自身的实力与之相比较,得出客观的结论。
雅马哈的营销者们还估计了新产品的价格构成,包括制造成本、运输费用、经营费用、经销广告费用等。
经过多方的分析比较,最后,营销者们将新产品V—MAX的价格定于5 299美元,接近了当时市场最高价。
可以看出,营销者们在价格数字上采用了尾数定价方法,即定价为5 299美元而不是5 300美元。
此外,配合新产品上市,雅马哈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广泛宣传了新产品V-MAX独一无二的外观设计和它的举世赞叹的高超性能。
雅马哈公司周密的新产品定价策略,使得新产品一上市就获得巨大成功,公司迎来了勃勃生机。
到 1988年,雅马哈公司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了价格策略调整,将产品有限供给和高价相结合。
这样在市场上进一步树立了V—MAX
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可以这样认为,雅马哈公司重现生机的转折就是公司推出新产品V—MAX的定价。
这也成为世界定价策略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