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道管放置操作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571.48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老年护理技术口咽通气管放置
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由于自理能力缺陷及各种疾病的并发症,所需护理技术也复杂多样。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需具备为老年患者提供基本生活照护的技能,并掌握护理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处理突发病情变化的急救技能。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及合作程度。
2.评估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
3.观察有无牙齿松动和活动性义齿、口腔及咽部的气道分泌物及舌根后坠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测量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型号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
2.协助取合适体位,取下活动性义齿。
3.吸尽口腔和咽部分泌物。
4.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1)采用顺插法时,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管放入口腔。
(2)采用反转法时,将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
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反转180°成正位,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位置。
5.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置于牙齿和口咽
通气道之间。
(三)注意事项。
1.咽部异物梗阻、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者禁用。
2.牙齿松动、有脱落风险者,插入和更换口咽通气管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3.定时检查口咽通气管是否通畅。
口咽通气道的搁置项 操作重点分评分等级目 评论重点 ⅠⅡ Ⅲ值 仪 仪表庄重,服饰整齐切合要求5 31表51. 确认医嘱:患者姓名、床号、诊疗、病情、治疗。
查对正确 5315评估正确2. 评估患者吸氧浓度、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状况,有无活动的义齿、生 评估正确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 553 1咽部异物阻塞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
评 评估患者有无舌后坠,面部皮肤完好性。
3. 估4. 依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门齿到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合型号的口咽通气道。
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 颗牙齿为最正确。
5. 见告患者及家眷搁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获得配合。
1. 个人准备:六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操 2. 物件准备①适合型号的口咽通气道两个②治疗盘内备: 纱布 1 包,胶布、弯作 盘;③张口器,或压舌板④吸痰装置一套,吸痰管2 根,盐水一瓶⑤听诊器一前个⑥ 医嘱履行单、笔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查察吸氧流量,做好解说,将床头 放平,辅助患者取平卧位,活动义齿应取下,头后仰, (使舌体前移,带动舌根抬高加大舌根与咽喉壁空间)。
2.清理洁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必需时吸痰。
3. 选择适合的方法搁置使用压舌板将舌体向下向前推,裸露咽喉部。
( 1)顺插法:在压舌板的辅助下,将口咽通气管的咽曲折部沿舌面趁势送至操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加大舌根与咽喉壁空间,保持呼吸道畅达。
作( 2)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曲折部向上插进口腔,当其前端靠近口咽部后壁时,(已经过悬雍垂)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使弯中曲部分下边压住舌根, 曲折部分上边抵住口咽壁, 搁置于口腔中央地点, 将舌根与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畅达,排除气道阻塞。
(3 )关于意识不清者, 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操作时注意动作柔和,正确。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
口咽通气道也称为简易人工气道,是把口腔下坠的舌根和口咽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插入方便,使用快速。
口咽通气道也称为简易人工气道,是把口腔下坠的舌根和口咽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插入方便,使用快速。
事先准备好,洗手,戴上面罩;在病人床边放置一切准备好的物品,询问病人,咨询病人的床号和姓名;把床头平放,头后仰,舌体前移,抬大舌根和咽喉壁之间的空隙,清洁干净口腔和喉部分泌物,如果口腔内有痰,应进行吸痰操作;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
对于尚有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患者,如果患者经常呕吐且数量较多,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会增加患者误吸的危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最新:口咽通气管使用规范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是经口插入的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打开气道辅助物。
口咽通气管对咽喉部刺激较大,而且张口带来不适,不适宜应用于清醒病人。
主要用于心肺骤停昏迷病人或麻醉病人紧急时放置,解除一时的舌根后坠,引起气道阻塞。
一、口咽通气管结构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无套囊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
口咽通气管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亦可用金属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管,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如图3-2-1所示:翼缘(Flange)、牙垫部分(Bite portion)和咽弯曲部分(Pharyngeal curve section)等。
1. 翼缘:口外端有一圈突出的外缘(即翼缘),主要作用是防止口咽通气管脱入口腔内过深。
另外,翼缘还可作为固定口咽通气管处于正确位置的装置。
正常情况下,翼缘应放置在病人的门齿外,但不应压迫唇部。
2. 牙垫部分:牙垫部分与牙齿接触的咬合部位,宽度应足够与两到三颗牙齿接触,这样牙齿咬合压力才能够均匀分配到所接触的牙齿上。
其结构坚固,以防病人咬牙将通气管的管腔闭死。
3. 咽弯曲部分:是通气管的主体,呈向上向后弯曲,以适应病人舌和腭部的形状,多呈管形或半开放状,用作通气或器械操作的径路。
图3-2-1 口咽通气管结构图3-2-2 各种型号通气管各类口咽通气管均有多种型号,从适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的000号至成年人应用的4号(图3-2-2)。
随口咽通气管型号的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以适用于在不同年龄和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表3-2-1)。
一般要求,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的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个牙齿为最佳,这样可使病人咬力均匀地分布在口咽通气管的牙垫部分,从而降低了病人咬闭通气管腔的可能性。
当口咽通气管处于正确位置时,其全长位于唇部与咽部之间,近端位于两唇和上下牙齿之间,远端位于舌和口咽后壁之间,通过其对舌的压力,可以向前提起会厌。
口咽通气道
【适应症】
1.舌后坠等原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2.需要引流上呼吸道分泌物。
【禁忌症】
1.呼吸肌麻痹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2.下呼吸道梗阻。
3.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操作方法】
1.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选用合适的型号。
3.将口咽通气的咽弯曲部分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插入口腔,当头端接近口咽
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使凹面向下,推送通气管至合适的位置。
4.对意识障碍、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将牙关撬开,压舌板从磨牙处放入抵住
舌,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下对准咽喉部迅速置入,使前端置入舌根之后,位于上咽部,口咽通气管尾端固定在患者上下切牙外。
5.放置成功后,用胶布将口咽通气管固定于患者双侧面颊部。
【注意事项】
1.保持口腔清洁。
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时,可用吸痰管由口咽通气
管两侧插入,轻轻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2.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重
新固定。
3.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其推置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
梗阻。
4.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由呕吐物引起喉痉挛。
口咽通气道(管)放置操纵规范之樊仲川亿创作(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二)操纵要点
1.选择合适的体位和适合的口咽通气管。
2.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1)顺插法: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
(2)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上拔出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4.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5.固定口咽通气管。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宜的口咽通气管型号。
2.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3.牙齿松动者,拔出及更换口咽通气道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4.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5.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坚持通畅。
口咽通气道操作方法
口咽通气道操作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呼吸救治措施,用于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阻塞。
以下是一般口咽通气道操作的基本方法:
1. 准备工作:戴好手套,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 评估患者:判断患者的意识水平和呼吸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口咽通气道操作。
3. 抬头后仰:将患者的头向后仰至适当位置,以便于通气道的插入。
4. 打开口咽通气道:将一端封闭或圆锥形的口咽通气道插入患者的口腔中央,嘴唇应紧闭以避免吞咽,同时确保不牵拉患者的舌头。
5. 插入到正确位置:轻轻推入直到底部,使通气道完全进入口咽部。
6. 检查通畅与长度:通过观察胸廓的抬升和下降,确保通气道已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检查通气道的长度是否适合患者。
7. 定位稳固:如果通气道有固定装置(如耳挂),请将其固定。
8. 监测呼吸: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在需要时调整通气道的位置。
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轻柔、细心,避免对患者的牙齿、口腔黏膜造成损伤。
- 如果患者有颅骨骨折、喉部创伤、颞下颌关节紧闭等情况,应避免进行口咽通气道操作。
- 操作后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护人员,尽早寻求进一步的呼吸支持措施。
请注意口咽通气道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合适的资质,本回答仅供参考,如非专业人士请勿擅自操作。
如何正确使用口咽通气道一、概述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软腭相似,易于插入。
二、目的防止舌后坠,有利于吸痰,开放气道,改善通气。
三、适应症1、呼吸道梗阻的患者;2、口、咽、喉等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3、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4、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充当牙垫使用,防止气管插管被咬;5、需较长时间解除舌后坠者;6、手法托下颌无效者。
四、禁忌症1、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咽反射亢进;2、口腔内门前4科牙具有折断或脱落危险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禁用;3、呕吐频繁;4、下呼吸道梗阻;5、口咽通气管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宜长时间使用。
五、口咽通气道的结构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度三部分六、口咽通气道型号的选择1、柔软的口咽通气道(规格:55-115mm)2、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道(规格:成人80-105cm)3、半硬式口咽通气道(规格:40-110mm)4、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道(规格:40-100mm)七、长度的测量方法1、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如下图)八、放置的方法1、顺插法:在舌拉钩或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2、反转法:将口咽通气道的咽变曲部分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位上面抵住口咽后壁(如下图);3、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气道从后臼齿处插入,注意动作轻柔准确。
九、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以手掌放于口咽通气道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或以少许棉絮放于口咽通气道外,观察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
十、口咽通气道的固定方法放置成功后,翼缘部分要加以固定,以防止口咽通气道滑入咽部或误入气管。
简述口咽通气道置入的护理要点
口咽通气道(Oral Pharyngeal Airway)是一种用于维持患者气道通畅的医疗器械。
以下是口咽通气道置入的护理要点:
1.手术准备:在进行置入口咽通气道之前,护理人员应
洗净双手,并佩戴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患者定位: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头部稍微仰起,以
便更容易进行口咽通气道的置入。
3.选择合适尺寸:选择适当尺寸的口咽通气道,通常是
选择比患者牙弓稍大一点的尺寸。
置入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口腔
组织。
4.检查口咽通气道:在置入之前,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
有裂口、尖锐边缘或其他损伤,以确保器械的完整性。
5.润滑:使用水溶性润滑剂润滑口咽通气道,以便更容
易插入,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6.插入口咽通气道:将口咽通气道缓慢插入患者的口腔,
沿着舌头的底部滑向咽喉。
确保不要损伤口腔组织,并确保通
气道顶端指向患者的鼻腔。
7.固定:一旦口咽通气道插入到位,确保其不会移动,
可通过检查是否有足够的长度伸出患者口腔外或者使用专用固
定带进行固定。
8.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口咽通气道的位置和稳定性,确
保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移位。
9.护理口腔卫生:保持患者口腔卫生,包括口腔清洁和
滋润,以防止口腔黏膜受损。
10.监测患者状况:在使用口咽通气道期间,监测患者的
呼吸情况、气道通畅性和氧饱和度,及时处理任何不适或并发症。
在进行口咽通气道置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维护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并发症。
口咽通气操作标准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一般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放入口腔、放置到舌根后。
具体内容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主要起到防止舌根后坠堵塞气道,以及维持气道打开的作用。
因此应选择长度约等于门齿至下颌角长度的口咽通气管,长度的合适与否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放置。
2. 放入口腔:打开患者口腔,使用舌拉钩提起舌,使舌根离开咽后壁。
此时可将口咽通气管置入口腔中,一般到末端距离门齿仅有1~2CM时说明通气管前端到达咽后壁。
3. 放置到舌根后:双手托起下颌,确保舌根离开咽后壁后,将口咽通气管继续向内送入2CM,使通气道的弯曲段位于舌根后。
放置完成后应固定口咽通气道,放松下颌,检查是否有舌或唇夹在门齿和通气道之间。
注意事项: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当操作。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法导语口咽通气道又称简易人工气道,是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1、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2、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3、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4、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5、需较长时间解除舌后坠者。
6、手法托下颌无效者。
口咽通气道的禁忌症1、呼吸肌麻痹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2、下呼吸道梗阻。
3、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4、呕吐频繁。
5、咽反射亢进。
仅限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如病人呕吐频繁且量较大时,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会增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及时改变策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临床型号的选择型号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
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合适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
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
操作流程1、评估: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对清醒患者,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解释监测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是否有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指征。
2、操作前的准备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患者:根据需要清洁口腔,取下活动性义齿。
用物: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宁大勿小,宁长勿短)、一次性换药碗、生理盐水、纱布、胶布(或绷带)。
3、操作流程(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呼吸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3)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生理盐水湿润口咽通气道。
(5)直接放置:将通气道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6)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
置入口咽通气道的操作步骤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置入口咽通气道的那些事儿哈!
你想想看,这口咽通气道就像是给气道开了个顺畅的通道呢。
那怎
么把它放进去呢?首先啊,咱得选个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就像你得挑
双合脚的鞋一样,大小得正好呀。
然后呢,让病人头后仰,这就好比
给通道先清理出个空间来。
接下来可就关键啦!咱得把口咽通气道顺着病人的口腔慢慢插进去,这可不能着急,得温柔点儿,就像轻轻送一朵花到它该去的地方一样。
一边插还得一边注意着,别弄伤了病人。
插进去后,还得调整一下位置,让它舒舒服服地待在那儿,给气道好好地服务。
你说这是不是挺重要的呀?要是没弄好,那可就麻烦啦!就好像路
没修好,车子怎么能顺畅通过呢?这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不能有丝
毫马虎。
而且啊,在操作的时候,咱得时刻留意病人的反应。
要是病人有啥
不舒服,咱得赶紧调整。
这就好比开车的时候得时刻注意路况,有情
况就得赶紧应对呀。
想想看,如果口咽通气道没放好,那病人呼吸不顺畅了,得多难受呀!咱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对不对?所以啊,每一个步骤都得
认认真真去做。
再强调一下哈,选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很重要哦!要是太大或太小,
那不就白忙活啦?还有啊,插进去的时候一定得温柔,别把病人弄疼了。
这都是咱得时刻记在心里的呀!
总之呢,置入口咽通气道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认真对待,一步一步稳稳地来,就一定能做好。
让病人能顺畅呼吸,这可是咱的
责任呀,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就这么个事儿,大家可得好好记住咯!。
口咽通气道放置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性义
齿。
三、物品准备
口咽气道、手套、电筒、吸痰用物。
四、操作要点
1、核对患者身份,评估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3、必要时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4、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1)顺插法:在舌钳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气道放入口腔。
(2)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5、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6、再次核对患者身份。
7、清理用物,脱手套。
8、洗手,取口罩。
9、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 3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六、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宜的口咽通气道型号。
2、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短时间应用的除外)患者。
3、牙齿松动者,插入及更换口咽通气道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4、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5、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通畅。
口咽通气道管放置操作
规范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口咽通气道(管)放置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二)操作要点
1.选择合适的体位和适合的口咽通气管。
2.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3.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1)顺插法: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
(2)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4.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5.固定口咽通气管。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宜的口咽通气管型号。
2.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3.牙齿松动者,插入及更换口咽通气道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4.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5.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保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