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概述2017
- 格式:pptx
- 大小:21.25 MB
- 文档页数:97
现代园林的特点范文现代园林是指建于近现代时期的园林,与古代园林相比,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
1.景观与功能结合:现代园林注重景观与实用功能的结合,不仅仅是供人游览赏景,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现代园林常常设置游乐设施、运动场所、休憩区域等,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体验和服务。
2.艺术与自然的结合:现代园林不仅追求自然美景的呈现,还注重艺术元素的引入,使园林更具观赏性和装饰性。
现代园林常常运用雕塑、喷泉、亭台楼阁等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美学效果。
3.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现代园林注重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布局、科学种植和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园林对自然的破坏。
现代园林常常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法,如雨水回收、低碳建筑、多样生态系统等,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4.功能多样、体验感强:现代园林提供丰富的功能设施和活动,如休闲步道、游乐场、户外影院等,让游客可以在园林中不仅仅欣赏美景,还可以参与各类互动活动,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体验感。
5.空间层次分明:现代园林注重空间的层次分明,通过不同的布局和景观元素的组合,使园林空间更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
现代园林常常设置主轴线、次轴线和支轴线,通过不同的景点和景观元素串联起来,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层次的转换。
6.多样化的植物配置:现代园林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园林植物,而是更加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现代园林常常引入各种植物的种类和变种,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组合,打造出更具有变化和美感的园林景观。
7.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现代园林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融入了现代化的创新元素。
现代园林常常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通过景点命名、园林造型、文化展示等形式,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
总的来说,现代园林的特点是景观与功能相结合、艺术与自然融合、生态环保、功能多样、空间层次分明、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现代园林建筑现代园林建筑:融合艺术与自然的瑰宝园林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园林建筑逐渐被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所代替。
现代园林建筑不仅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现代园林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现代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技术吸引人们的目光。
传统园林建筑注重人为的设计和布置,以求达到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现代园林建筑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呈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美。
现代园林建筑在设计上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兼顾人类的需求和大自然的要求。
它们通过雕塑、造景、轮廓线条等手法,为人们营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环境。
其次,现代园林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态环保的表现。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增加。
现代园林建筑不仅注重美观,更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
它们会利用可再生资源,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水系设计等手段,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安静的休闲场所。
再次,现代园林建筑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们逐渐遗忘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现代园林建筑通过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它们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式园林文化的元素,如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等,给人以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通过回归传统,传承和弘扬文化,现代园林建筑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现代园林建筑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变得单调、枯燥,人们渴望一处能够远离喧嚣的场所。
现代园林建筑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
无论是公园、庭院、或是居民小区中的园林景观,现代园林建筑都提供了一个将城市与大自然连接起来的“绿色通道”。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释放压力,享受从喧嚣中归于宁静的快乐。
目录前言 (6)1西方现代园林的简介 (8)2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再利用的价值 (8)2.1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再利用的历史价值 (8)2.2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再利用的社会价值 (9)2.3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再利用的生态价值 (9)2.4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再利用的经济价值 (9)3西方工业废弃地改造案例 (10)3.1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10)3.1.1设计师介绍 (10)3.1.2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背景 (10)3.1.3西雅图煤气厂的再利用 (11)3.1.4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改造历程 (13)3.1.5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意义 (14)3.2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 (14)3.2.1设计师简介 (14)3.2.2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项目背景 (15)3.2.3杜伊斯堡北风景园的景观层 (16)结语 (22)西方现代生态园林—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姓 名: 徐珍珍学 号:2013203003专业名称:风景园林学指导教师: 闫晓云论文提交日期:二○一四年六月分类号U D C 学校代码 10129 学 号2013203003摘要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的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大量城市工业废弃用地,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为了重振经济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一些地区开始了复兴计划,如何将人类过度利用而严重污染的工业废弃用地进行整治随即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工业废弃场地的景观改造和再利用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分析.通过对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研究,查阅书籍文献的手法,来了解这种曾经辉煌却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己经衰败了的工业景观。
试图以生态和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手段实现工业废弃地的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标。
在秉承原工业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将衰败的工业废弃地改造成为后工业时代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设计作品。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价值,生态,艺术,改造与再利用ABSTRACTWith the coming of the post industrial era, most countries have witnessed remakable change in terms of the eeonomies patten and sector structure ,so a lot of industrial wastelands have been created.Thu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ssues have been closely follow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econom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novation Programs in some regions have been put on stage. How to reconstruct and reutilize the wasteland that has been over exploited and seriously Polluted has become a hot issue to be resolved.With the target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to be reconstructed and reutilized, 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ways to reconstruct and reutilize the once glorious industrial wasteland that has declined and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cases of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abroad and makes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to support the point of argument. This paper tempts to realiz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ecologieal restoration,cultural reconstrue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integrated design approach to combine ecology , art and technology . On the base of the layout of the original industrial landscape,this paper tempts totransforms the industrial wasteland into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works in the post industrial era.Keywords:Industrial Wasteland, value ecology, art, reconstruction and reutilization前言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的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重工业如煤炭业、钢铁制造业等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日趋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正在从城市中心区向外迁移,由此产生了大量城市工业废弃用地。
简述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主要包括融合中西文化、注重生态环保、强调文化内涵、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特点进行详细解释。
中国现代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融合中西文化。
中国园林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吸收了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园林风格。
比如,在园林的布局和构造上,中国现代园林融合了西方的对称和轴线布局,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曲径通幽和错落有致的特点。
在景观元素的选择上,中国现代园林也广泛运用了西方的花坛、喷泉等元素,与传统的假山、水池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中国现代园林注重生态环保。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现代园林在设计和建设中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
中国现代园林在植物的选择上,更加注重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引进,减少对外来物种的依赖。
同时,在水资源的利用上,现代园林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减少了对自然水源的开采。
此外,现代园林还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中国现代园林强调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特点得到了更加突出的体现。
中国现代园林在设计上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比如,在园林的建筑物和雕塑中运用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文化符号,通过景观元素的设计和布局,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现代园林还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修复和利用古代园林遗址,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现代园林注重人文关怀。
现代园林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场所。
因此,在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现代园林注重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和娱乐环境,为此,园林中会设置休息区、游乐设施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现代园林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受,在景观设计中注重营造舒适的氛围,通过音乐、灯光等手段,增强游客的感官体验。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融合中西文化、注重生态环保、强调文化内涵和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
现代园林的名词解释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空间设计概念,有着古老而广泛的历史。
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园林的定义和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今,现代园林已经演变成一门复杂而多样化的学科,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对现代园林涉及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1.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现代园林的核心概念。
它强调通过涉及自然和人工元素的整合来创造出具有美学和功能性的室外空间。
景观设计师将地理要素、人文要素和生态要素等融入设计过程中,以结果的美学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作为评判标准。
现代景观设计注重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通过绿化、水景、雕塑、石材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塑造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官体验,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自然的美和人文的底蕴。
2. 生态环境现代园林设计强调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考虑。
他们通过保护和加强自然景观特点、恢复或建立生态系统以及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种类等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自然遗产。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环境要求使人们更加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并提供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
3. 空间规划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规划是基于功能性和美学性的整体布局。
设计师通过考虑人们的需求、使用方式和活动范围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空间分配。
空间规划要求能够有效地组织不同功能区域,如休闲区、娱乐区、植物区、运动区等,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园林的空间规划还需要注重引导和塑造人们的行为。
通过合理的路径设计、景点设置和视线引导等手段,设计师可以引导人们在园林中的流动和活动,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4. 植物配置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为了实现美学和生态目标而进行的植物种植。
设计师根据所处环境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现代园林的主题等,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植物布局。
植物的选择不仅要注重美观,还要考虑其生长习性、抗逆性和生态效益等。
我国现代园林的特点摘要:本文从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的差异以及现代园林的布景构造特点、社会文化的特点阐述现代园林特点,并且分析西方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得知中国现代公园在园景创作手法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创新,并且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中国各地公园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地方风格。
关键词:现代园林,特点,传统园林,西方景观现代园林主要指首先在工业化国家发展起来的,与现代城市结构、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园林。
它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极端人工化所产生后果的一种平衡或补偿,是城市土地的一种利用方式,实现了创造者与使用者的同一。
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
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有性,且以自然、生态为主导的园林势必将代替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园林。
1中国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的差异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园林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中国传统园林是写意山水式园林,讲求天人合一,是强调意境的自然山水园林;而现代园林过分的接受西方规则式园林的设计形式,重视色彩、线条、形状,大多形成了混合式园林。
经过民国前后的停滞之后,我国园林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就是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新中国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也就是1949—1952年间是以恢复和整理旧有公园为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以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大量建造新公园为主;1958—1965年期间出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文化大革命”期间园林建设再次陷于停滞,这次直到1979年中国园林才得以重新起步,建设速度普遍加快。
2布景构造上的特点对于中国现代园林来说,现代园林将重点放在城市开放空间上,用建筑、山系、水体和植物等园林要素,所构建出来具有生态功用、艺术观赏价值和休闲使用的三大功能的城市大园林。
因此,与传统园林有所不同的是,现代园林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协调性研究,进行包括城市道路、路灯、构筑物及其他市政设施等城市设施和绿地,并包括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在内的开放空间。
现代园林的概念现代园林的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为目标,借助景观、植物、建筑、艺术等手段,创造出一种和谐、美观、功能多样的园林空间。
一、人文关怀:现代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园林设计要考虑人们的休闲、娱乐、锻炼等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愉悦身心的场所。
园林景观要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布局、色彩、材料等设计手法,强调人的尊重、包容和幸福感。
二、融合创新:现代园林注重融合创新,吸收传统和现代元素,取长补短,丰富园林的内涵。
传统文化要素可以融入园林中,如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造园技艺、中国画的意境、传统建筑的特色等。
同时,现代科技也要充分利用,如LED照明技术、空气净化技术等,提升园林的互动性、艺术性和环境表现力。
三、生态环保:现代园林倡导生态环保,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园林设计要遵循自然规律,尽量减少园林的人工干预,创造自然的生态环境。
同时,要注重植物选择和配置,提高园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植物对空气净化、景观修复的功能。
园林建设也要节能减排,采用可再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多功能性:现代园林强调多功能性,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园林设计要考虑各种功能的兼容,如休闲、运动、观赏、教育等。
园林空间要分区设计,根据功能要求划分不同的活动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设施和服务,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五、艺术表现:现代园林注重艺术表现,将园林打造成一个具有艺术性的空间。
园林设计要注重构图、构造、色彩、光影的处理,塑造出独特的空间魅力和情感表达。
同时,艺术元素也可以融入材料、雕塑、水景等设计中,增加园林的时尚感、艺术感和观赏性。
六、社会互动:现代园林强调社会互动和参与。
园林空间要鼓励人们进行社交、交流、互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社会融合。
设计上可以增加座椅、休息区、游乐设施等,提供场所和机会,让人们在园林中享受生活、创造美好回忆。
现代园林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设计理念,也是社会环境的体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代园林景观特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运用到园林设计当中的时候确实很少.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园林景观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现代园林景观特点现代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
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
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
不能违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
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
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
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体城市环境,即由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
园林中建筑密度降低,以植物为住的景观取代了建筑为主的景观。
起伏的地形及草坪的建立,代替大面积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增加环境容量。
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手段对园林进行科学规划与施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新型园林。
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各更为紧密,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观点指导植物配置。
现代园林的研究及理论建设,将综合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发展。
具有现代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环境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现代园林建筑的特点第一、开放式现代园林建筑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林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从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提供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平衡城市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城市防灾,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等多项功能。
第二、双重性现代园林建筑既满足了各种园林活动上的使用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给人精神上的感官更好了,艺术性要求更高了,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富有诗情画意。
2017年第5期现代园艺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质量受到人们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
中国古典园林在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发展、成熟,以自己特有的艺术魅力及审美风格,成为世界园林中的瑰宝。
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现代园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和文化的交融影响了园林设计,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古典园林的新特点[1]。
1设计风格的融合1.1极简主义当今社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用于园林建设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这就要求现代园林设计去除繁冗曲折的部分,直接开门见山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引进西方的极简主义。
现代广场设计中,常常引用简单明了的线条和一些简单的几何构成来达到装饰和分割空间的效果,让使用者在心理上感觉空间被放大,适合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国情,同时也显得时尚新潮,因而能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
1.2新东方主义在景观设计中,一些比较新锐的设计师引入了新东方主义的概念。
新东方主义积极地传承本土艺术精神。
所谓消极的传承是照搬旧的东西,而积极的传承则是从传统中挖掘、提炼其深层精神的精髓并通过现代的材料、手法去演绎,使传统的东西赋有新的时代意义[2]。
其中万科第5园的设计风格属于典型的具有中国情结的现代园林设计,“墙”“院”“村”“素”“冷”“幽”六字箴言在这里被演绎得最为淋漓尽致和最具生活意境。
通过运用瓦屋面、石材墙面、村落空间,创造乡村田园风格,人车分流更彻底,极力倡导理性回归中式的居住生活方式。
1.3禅宗文化现代人生活节奏相对于原来要快得多,工作繁忙,很难有和大自然相处的机会,心情容易浮躁,所以禅宗文化的引入能够起到安抚心灵的作用。
在许多别墅小区设计中比较常见的是在庭院里引用日本式的枯山水。
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平静的水面,点缀的石灯笼,以及配置着经过整齐修剪的绿篱植物,枯山水常被认为是日本僧侣用于冥想的辅助工具,所以几乎不使用开花植物,这些静止不变的元素被认为具有使人宁静的效果[3]。
现代园林特点范文现代园林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以满足人们环境需求为目的所建设的园林。
与古代园林相比,现代园林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现代园林注重环境保护。
现代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努力保护环境。
因此,现代园林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平衡,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
例如,园林中使用自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现代园林还注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例如通过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来供应能源和水。
其次,现代园林强调功能多样性。
在过去,园林主要用于休闲和赏景,但现代园林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强调多功能。
例如,现代园林常常包含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和户外表演场地等。
这些功能多样的设施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丰富人们的生活。
第三,现代园林追求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现代园林借鉴了艺术的设计理念,强调景观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与此同时,现代园林也积极应用科技手段来提升园林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例如,现代园林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三维模型等技术来制作精确的设计图纸和模拟场景,提高设计效率和针对性。
此外,现代园林还运用了先进的灌溉系统、照明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等,使园林更加美观、便利和安全。
第四,现代园林倡导参与式设计。
与传统的设计师主导的模式相比,现代园林更多地考虑了用户的参与。
在园林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用户的意见和想法被重视和采纳,使得园林更贴近人们的需求和习惯。
这种参与式设计能够增强园林的可持续性,使园林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最后,现代园林强调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现代社会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现代园林常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设计和艺术的手法将其展现出来。
例如,在园林的建筑物和雕塑中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国元素,如琉璃瓦、石雕和影壁等。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使园林更具有时代感。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具有环境保护、功能多样性、艺术与科技结合、参与式设计和文化传承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