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站危险源辨识
- 格式:xls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8
lng加注站工程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辨识注意事项
1.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规范。
2. 在进行危险货物运输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危险源辨识工作,确保所有潜在的重大危险源都得到准确识别。
3. 对于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备、操作规程、培训等。
4. 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必要时需要对相关设备、场地和人员进行专门的保护措施。
5. 对于危险源间存在的可能相互影响、相互放大的情况,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做好应对措施。
6. 在加注站工程港口,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7. 加注站工程港口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安全隐患。
8. 加注站工程港口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持证上岗,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9. 对于新进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0. 在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如
安全评估软件、危险源监测仪器等,提高辨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LNG加气站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1 物质危险特性液化天然气性质:液化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扩散、易产生静电、有毒、低温的特性。
①易燃性液化天然气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B类,该类气体极易燃,其点火能量小,只要一个小小的火花就能引燃。
②易爆炸性液化天然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点火源即可发生爆炸。
化学性爆炸物质的爆炸极限浓度范围越宽,爆炸极限浓度下限越低,该物质爆炸危险性越大,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4.96%-15.3%。
③静电荷积聚性液化天然气为绝缘气体,在管道输送时,天然气与管壁摩擦会产生静电,且不易消除。
当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火花,其能量达到或大于天然气的最小点火能并且天然气浓度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可立即引起爆炸、燃烧。
④易扩散性液化天然气泄漏后不容易在低洼处聚集,有较好的扩散性。
但是,当大量天然气发生泄漏时,在气象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如风力很小),可造成大量天然气在较小空间范围内集聚,形成爆炸性蒸气云,遇火源可引起爆炸。
国内外均发生过泄漏天然气扩散遇明火燃烧爆炸的恶性事故。
⑤窒息、毒性虽然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本身无毒,但空气中甲烷含量过高,可造成人员缺氧窒息,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会使人发生缺氧症状,甚至引起人员窒息。
同时天然气为烃类混合物,性于低毒性物质,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⑥低温性液化天然气储存是在-162℃左右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的,泄漏时除了对近场直接接触人员可能造成冻伤等效应外,还可能因为其低温能力对其他未作防冻设计的结构、装置和仪表等造成脆性破裂,从而引发此生破坏效应。
1.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火灾爆炸加气站储存的液化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受到各种外来条件的影响,一旦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爆炸是该站生产装置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a.LNG泄漏引起火灾爆炸设备管道因腐蚀、安装质量差、温度升降骤变等原因,极易引起管道、设备及其连接点、阀门、法兰等部位泄漏,造成着火爆炸。
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危险等级划分标准(D)
对于稍有危险和一般危险项目组应严格执行安全政策,避免危险;对于危险等级高于一般危险的应该项目开始前制定防范措施
并制定应急预案报公司批准
注:本表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是采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即
D = L×E×C
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湖口LNG储配站危险源辨识成果消防栓使用作业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工作名称/任务: 消防栓使用作业地点:站区部门:生产运营部主管人: 生产运营部主任工作执行人职务: 生产运营部安全员编制:生产运营部审查: 安全环保部批准:安全副总作业环境条件□室内■室外□冷□热■湿□灰尘□水汽□噪音□震动□天气状况不良□其它基本工作行动□举重■抓取□推□坐□伸展■弯曲□跪□直立■拖□蹲□其它序号工作步骤潜在危险危害原因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其它需说明情况可能性损失风险值风险等级1准备工具及防护用品划伤、砸伤工具缺陷、未佩戴防护用品G4E14一般操作前检查工具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合理穿戴劳保用品2打开消防箱,取出消防扳手、枪头、消防水带。
碰伤操作不当G4E14一般佩戴防护用品,轻拿轻放3安装消防枪头,铺好消防水带枪头接口处严重漏水安装不正确缓慢开启消防栓(建议修改为均匀用力拧紧榫头和水带)4拆卸消防栓接头,检查消防水带接头有无密封垫。
划伤用力不均G4E14一般穿戴防护用品,均匀用力5安装消防水带与消防栓碰伤扭伤操作不当G4E14一般风险熟练操作,佩戴防护用品6开启消防栓,检查接口处和消防水带是否漏水7使用结束关闭消防栓8拆卸消防水带和枪头,安装好消防栓。
9消防扳手及枪头放入消防箱,消防水带晾干后放入消防箱。
LNG储罐区低温阀门维护作业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工作名称/任务:低温阀门维护地点: LNG储罐区编号: CRCGAS-LNG-JSA004部门:生产运营部主管人: 生产运营部主任工作执行人职务: 运行工编制:生产运营部审查: 安全环保部批准:安全副总作业环境条件□室内■室外■冷■热■湿□灰尘□水汽□噪音□震动□天气状况不良□其它基本工作行动□举重■抓取□推□坐■伸展■弯曲□跪直立□拖■蹲□其它序号工作步骤潜在危险危害原因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其它需说明情况可能性损失风险值风险等级1检查防护用品及工具碰伤、划伤没穿戴工作服、安全帽等或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工具,与操作不匹配。
LNG工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LNG工厂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危险源情况,以及针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主要控制措施。
[关键词]:LNG工厂;工艺流程;危险源;辨识控制随着改变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状况力度加大,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正迅速地被开发利用,而自主知识产权液化天然气(LNG)技术和大型LNG储罐技术正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不同等级LNG工厂在全国各地相继投产、运行。
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的介质,其燃烧范围约为体积分数为5%~15%,密度约为1.5kg/m3,比空气要轻。
LNG主要成份为甲烷,及少量的乙烷、丙烷以及氮等,常压下沸点约为-162℃,其燃烧范围为体积分数6%~13%,密度约为424kg/m3。
LNG属于超低温的液体,容积大约是气体的1/625。
因此,在考虑LNG工厂安全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天然气的易燃、易爆的危险性,还需考虑转变为液态后,其低温特性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本文以某公司30万m3/d LNG工厂为例,对LNG工厂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进行研究。
1、工艺流程及功能区块该LNG工厂是将来自管线的原料天然气,经计量、压缩到一定压力后,然后经净化(脱除含有的水、H2S、汞、重烃和CO2等)、冷凝至液化工艺过程,再将LNG送入储罐,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燃烧放空,储罐内的LNG经泵送至装车站装车外运。
主要有六大功能区块:1.1、液化装置区:包括液化装置区、冷剂罐区和压缩机房。
1.2、LNG储罐区:包括一只10000M3LNG储罐、废水池。
1.3、LNG装车站:包括装车站和罐车停车场。
1.4、动力装置区:包括变电所、维修间、导热炉房、脱盐水站、空压站、制氮站、地面火炬等。
1.5、辅助区:包括综合楼、消防水池、水泵房等。
1.6、管廊:贯穿连接于各生产功能区块。
2、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判定2.1、危险源辨识(1)液化装置区介质:NG、LNG、混合冷剂、氨液、导热油主要危害:操作不当温度、压力急剧变化,发生超压、泄漏等后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同时混合冷剂由液态甲烷、乙烯、丙烷、异戊烷等易燃易爆介质,呈气液两态,泄漏失去控制,会产生的“蒸气云”,存在爆炸危险;氨液泄漏会导致腐蚀和环境污染;导热油泄漏,使用温度260 ℃左右,易发生烫伤。
LNG装卸站危险源辨识1.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LNG (液化天然气) 装卸站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装卸站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2. 装卸站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下面列举了LNG装卸站可能存在的一些主要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2.1 液化天然气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是装卸站中最重要的危险源之一。
由于储罐内储存的液化天然气具有高压和易燃的特性,一旦发生泄漏或泄爆,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2.2 液化天然气泄漏液化天然气泄漏是由于储罐、管道或设备破裂、失效或操作不当引起的。
液化天然气泄漏会导致可燃气体的扩散,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2.3 火源在装卸站中,可能存在各种火源,如明火、电火花和静电火花等。
这些火源与液化天然气的接触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2.4 职工操作不当职工操作不当是装卸站发生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不正确的操作流程、违反安全规定或忽视安全警示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2.5 高温环境装卸站中可能存在高温环境,特别是与液化天然气接触的设备和管道周围。
高温环境可能引发设备失效、泄漏和火灾,对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为了准确辨识装卸站的危险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收集资料收集涉及装卸站的相关文件、技术资料和安全规定,了解装卸站的设计、设备和操作要求。
3.2 实地考察对装卸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获取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3.3 识别危险源根据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的结果,识别装卸站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包括设备、材料、作业流程等。
3.4 评估风险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考虑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后果和可能性,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3.5 提出防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物理隔离、安全设备、操作规程等,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造成的风险。
4. 结论LNG装卸站危险源辨识是保证装卸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具有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的重要性。
然而,该项目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需要我们予以辨识和处理。
本文将就LNG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确保项目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一、LNG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因素1. 高压和低温环境LNG的液化过程需要极低的温度和高压环境,这为工作人员和设备带来潜在的危险。
在存储和运输阶段,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并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防护设备,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爆炸和火灾风险LNG是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泄漏或泄露,将面临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因此,在项目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合理设置防爆设施、消防设备和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处置任何火灾和泄漏事件,防止事态扩大。
3. 液化天然气泄漏LNG运输管道和存储设施的损坏、腐蚀或人为错误可能导致液化天然气的泄漏。
针对这一潜在风险,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监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气测试,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任何泄漏事件。
二、LNG项目环境影响的危险因素1. LNG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LNG项目建设涉及大量的土地使用和工程施工,如排水沟、储罐区等。
这些活动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等问题。
项目建设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LNG运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LNG项目中,液化天然气的海洋运输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船舶排放、洗舱水的处理和意外泄漏等都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风险。
在项目运营期间,应加强对船舶排放的处理和监控,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三、LNG项目安全管理和监控危险因素1. 安全管理制度LNG项目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培训和演练等。
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LNG重大危险源的判别标准
一、储罐容量
单个储罐容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单个储罐容量超过临界量的,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储罐总容量:对于多个储罐,总容量超过临界量的,无论单个储罐容量是否超过临界量,均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二、储罐压力
储罐设计压力:储罐设计压力超过工作压力的,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储罐工作压力: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储罐实际工作压力超过设计工作压力的,无论设计压力是否超过工作压力,均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三、储罐位置
储罐与人口密集区的距离:储罐与人口密集区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否则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储罐与其他重要设施的距离:储罐与其他重要设施(如交通枢纽、通信设施、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使用、存储场所等)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否则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四、其他因素
储罐的制造、检验、修理、改造等过程中的缺陷或隐患,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储罐内介质的质量和数量: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者易燃易爆的储罐,无论其容量、压力和位置等因素如何,均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储罐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可能对储罐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综上所述,LNG重大危险源的判别标准应综合考虑储罐容量、压力、位置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判定。
lng加气站危险因素分析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目录
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8)
4.1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 ...................... 18 4.2 LNG 加气站重大危险源 .. (18)
5 主要危险因素及应急处理 . (20)
1 有关名词、术语
1.1 危险源
根据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危险源的最新定义,危险源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1.2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危险源性质的过程。
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才能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3.6 消防及安全防护 . .......................... 14 3.7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 .......... 17 3.6 消防及安全防护 . .. (14)
3.7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 (17)
编号
施,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1.3 临界量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1.1 依据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7号)第十一条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安全评价的要求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采用类比方法对该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1.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1.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析本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为原料天然气及产品液化天然气(LNG)。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为易燃、易爆物。
能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混合达到5~15%(体积比)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属甲类火灾危害性。
原料天然气含有少量汞,具有腐蚀性,易发生中毒事件,与氯酸盐、硝酸盐、热硫酸等混合可发生爆炸。
辅助材料用氮气,吸入可引起缺氧窒息,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原辅材料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危险性,装置具有潜在危险性。
在制造、施工、调试、运行、检修等工作环境中都存在一定风险。
1.2.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理化特性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险特性主要参照《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化学化工大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本和《危险化学品名录》。
1.2.2.1 LNG的危险特性LNG虽是在低温状态下储存、气化,但和管输天然气一样,均为常温气态应用,这就决定了LNG潜在的危险性。
(1)低温的危险性LNG泄漏后的初始阶段会吸收地面和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迅速气化。
但到一定的时间后,地面被冻结,周围的空气温度在无对流的情况下也会迅速下降,此时气化速度减慢,甚至会发生部分液体来不及气化而被防护堤拦蓄。
气化的天然气在空气中形成冷蒸气云,此蒸气云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等时的温度是-107℃。
所以,LNG泄漏后的冷蒸气云或者来不及气化的液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低温灼烧、冻伤等危害。
LNG泄漏后的冷蒸气云、来不及气化的液体或喷溅的液体,会使所接触的一些材料变脆、易碎,或者产生冷收缩,材料脆性断裂和冷收缩,会对加气站设备如储罐、低温泵、加气机、卸车阀组、加气车造成危害,特别是LNG储罐和LNG槽车储罐可能引起外筒脆裂或变形,导致真空失效,保冷性能降低失效,从而引起内筒液体膨胀造成更大事故。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危险源辨识1. 背景液化天然气加气站是一种供应液化天然气(LNG)给汽车使用的设施。
然而,由于液化天然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加气站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以确保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描述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和方法,为加气站的管理者提供指导,以减少潜在事故的发生和保障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安全。
3. 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是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源来确定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3.1. 现场考察进行现场考察是评估加气站安全风险的重要步骤。
在现场考察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液化天然气的存储和输送系统;- 加气站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储罐、管道、泵站、阀门等;- 安全设备,如火灾报警系统、紧急关闭装置等;- 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规程。
3.2. 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对各个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定性风险评估:根据经验和专家判断,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类,确定其风险等级;- 定量风险评估: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对危险源进行定量分析,给出风险值和概率。
3.3. 风险控制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需要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和标牌;- 安装和维护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关闭装置;- 开展员工培训和演练;-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设施;- 建立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
4. 总结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加气站运营安全的关键步骤。
通过现场考察、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潜在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保障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安全。
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落实相应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措施,确保加气站运营的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