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脂肪的生物合成
- 格式:ppt
- 大小:5.45 MB
- 文档页数:37
第29章脂类的生物合成doc欢迎光临生物工程系!29.1 本章主要内容1〕脂肪酸的生物分解2〕其他脂类的分解29.2 教学目的和要求:经过本章学习,使先生掌握脂肪酸的从头分解途径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了解重要脂类物质的分解。
29.3 重点难点1.脂肪酸的从头分解2.甘油三酯的分解29.4 教学方法与手腕讲授与交流互动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29.5 授课内容一切的生物都可用糖分解脂肪酸,有两种分解方式。
A. 从头分解〔乙酰CoA〕——在胞液中〔16碳以下〕B. 延伸途径——在线粒体或微粒体中初等植物的脂类分解在肝脏、脂肪细胞、乳腺中占优势。
一、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分解1.分解部位:细胞质中2.分解的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Glc酵解〕;NADPH 〔磷酸戊糖途径〕;ATP;HCO3—二、乙酰CoA的转运细胞内的乙酰CoA简直全部在线粒体中发生,而分解脂肪酸的酶系在胞质中,乙酰CoA必需转运出来。
转运方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三、丙二酸单酰CoA 的生成〔限速步骤〕脂肪分解时,乙酰CoA 是脂肪酸的起始物质〔引物〕,其他链的延伸都以丙二酸单酰CoA 的方式参与分解。
所用的碳来自HCO 3—〔比CO 2生动〕,构成的羧基是丙二酸单酰CoA 的远端羧基乙酰CoA 羧化酶:〔辅酶是生物素〕为别构酶,是脂肪酸分解的限速酶,柠檬酸可激活此酶,脂肪酸可抑制此酶。
1.脂酰基载体蛋白〔ACP 〕脂肪酸分解酶系有7种蛋白质,其中6种是酶,1种是脂酰基载体蛋白〔ACP 〕,它们组成了脂肪酸分解酶复合体脂肪酸分解进程中的中间产物,以共价键与ACP 辅基上的-SH 基相连,ACP 辅基就象一个摇臂,携带脂肪酸分解的中间物由一个酶转到另一个酶的活性位置上。
2.脂肪酸的生物分解步骤 第一阶段:缩合 第二阶段:恢复 第三阶段:释放1〕原初反响:乙酰基连到β-酮脂酰ACP 分解酶上2〕丙二酸酰基转移反响:生成丙二酸单酰-S-ACP乙酰CoA + ACP-SH ACP-酰基转移酶乙酰-S-ACP + CoA-SHβ-酮脂酰ACP 分解酶乙酰-S-ACP乙酰-S-分解酶 + ACP-SH丙二酸单酰CoA + ACP-SH丙二酸单酰-S-ACP + CoA-SHACP 丙二酸单酰转移酶此时一个丙二酸单酰基与ACP 相连,另一个脂酰基(乙酰基)与β-酮脂酰-ACP 分解酶相连。
第十一单元脂代谢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29章脂类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空间构象三酰甘油的结构示意图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线粒体中脂肪酸氧化的化学步骤可分为三步:1 )长链脂肪酸降解为两个碳原子单元--乙酰CoA2 )乙酰CoA经过柠檬酸循环氧化成CO23 ) 从还原的电子载体到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1 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2 脂肪酸的氧化3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4 酮体5 磷脂的代谢6 鞘脂类的代谢7 甾醇的代谢8 脂肪酸代谢的调节1 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1.1 脂肪的消化发生在脂质—水的界面处脂类先进行消化,在小肠内的各种脂类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较小的简单化合物--甘油和脂肪酸。
由于脂类是水不溶性的,而消化作用的酶却是水溶性的,因此脂类的消化是在脂质—水的界面处发生的。
消化的速度取决于界面的表面积。
在小肠蠕动的“剧烈搅拌下”,在胆汁盐的乳化作用下,消化量大幅增加。
1.2 胆汁盐促进脂类在小肠中被吸收包括胆酸、甘氨胆酸和牛黄胆酸胆汁盐对于脂类的乳化作用可以增加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类的消化产物,甘油单脂、脂肪酸、胆固醇、溶血磷脂可与胆汁酸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团(20nm),这种微团极性增大,易于穿过肠粘膜细胞表面的水屏障,被肠粘膜的拄状表面细胞吸收。
1.3 吸收脂类的消化产物,甘油单脂、脂肪酸、胆固醇、溶血磷脂可与胆汁酸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团(20nm),这种微团极性增大,易于穿过肠粘膜细胞表面的水屏障,被肠粘膜的拄状表面细胞吸收。
被吸收的脂类,在柱状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结合上蛋白质、磷酯、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CM),经胞吐排至细胞外,再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
在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毛细血管中,在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作用下,乳糜微粒中的三酰甘油被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游离脂肪酸被这些组织吸收,甘油被运送到肝脏和肾脏,经甘油激酶和甘油-3-磷酸脱氢酶作用,转化为磷酸磷酸二羟丙酮2 脂肪酸的氧化2.1 脂肪酸的活化2.2 脂肪酸转入线粒体2.3 β-氧化2.4 脂肪酸氧化是高度的放能过程2.5 甘油的氧化2.1 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发生于原核生物的细胞溶胶及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