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代壁画赏析复习进程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人美版高一美术《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教学设计课题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美术鉴赏的“四步法”过程,可以从图像形式和时代背景的角度去赏析古典绘画,并且能够解析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具备分析图像的能力。
通过对新古典主义作品与浪漫主义画派作品的赏析,理解作品中的美术语言并掌握各时期艺术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如何透过不同流派作品的风格特征,理解西方古典绘画的意识之变;如何认识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艺术思维,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绘画,理解图像形式及色彩表现手法,掌握西方古典绘画的指导思想。
对西方古典绘画的每个阶段的优秀作品有基本了解,对每一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艺术家有整体认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感受画家的绘画表现力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
了解作品在内容与风格表现上的区别与联系,并体会各个主义画派特有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通过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作品,让学生透过古典绘画认识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识,并理解西方社会、文化对古典绘画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解构画面的图像形式来分析、解释古典绘画,并通过解构画面的图像形式和图像色彩,分析西方古典绘画中现实和审美理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本、PPT 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西方古典绘画是追求极致和谐美与理性美的绘画艺术类型。
其写实性和叙事性似乎令观众能对画面内容一目了然,但要真正理解画面形式与主题后面的理性精神与庄严静穆,却要求观众在感受画面视觉美感的基础上谋求更深层次的理解。
今天的文化环境和生活内容已与古典时代相去甚远,我们该如何认识西方古典绘画的艺术特征,又该如何领略其精神世界的深邃和广袤呢?一、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生活在原始大自然中的远古先民,凭着对猎物的深刻了解,尝试着对动物进行逼真的描绘,这是西方最早的绘画。
而古希腊艺术的均衡、和谐,古埃及法扬肖像画的精确描绘,它们共同的特点体现在合理的结构、明朗的线条、严格和谐的比例上。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主题三《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新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的第二单元主题三《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本册教学属于“美术鉴赏"模块,内容由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等组成。
本单元教学是鉴赏内容,共有四个主题。
主题三"西方古典绘画"让学生分析《阿尔洛芬尼夫妇像》、《最后的晚餐》等美术作品,熟练掌握"四步法"赏析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风格样貌、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
学会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美术作品。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的主题三"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教材中展示了14世纪到16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艺术。
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经典文化为引导,以重视人文主义的思想启蒙为价值核心,在绘画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开创了西方艺术全新的时代。
本课紧紧围绕"西方古典绘画"这一基本主题展开问题探究。
以“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绘画呈现了哪些丰富多彩的面貌" "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该怎样呈现"四个议题展开,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创设情境切入课题,明确四个学习任务,教师示范引领,分析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预设问题,分组探究学习,通过对中外代表作品进行比较、讨论,认识到西方绘画特点,理解本课主题,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
本说课是针对“学习任务一"与“学习任务二”的教学。
西方古代画作赏析教案教案标题:西方古代画作赏析教案目标:1. 了解西方古代画作的发展背景和特点;2. 学习分析西方古代画作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对西方古代画作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幅西方古代画作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对这幅画作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知识讲解:1. 介绍西方古代画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2. 解释西方古代画作的特点,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透视等;3. 分析一些著名西方古代画作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示范演示:1. 选择一幅西方古代画作,与学生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2. 演示如何从线条、色彩、构图、主题等方面分析一幅画作;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幅西方古代画作进行分析;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撰写一份画作分析报告,包括画作的作者、年代、主题、艺术手法等;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个人实践:1. 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西方古代画作,进行个人分析和赏析;2.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这幅画作的理解和感受;3.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或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总结反思:1. 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西方古代画作赏析的方法和技巧;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西方古代画作。
教学资源:1. 西方古代画作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 小组报告的模板和指导;3. 学生自选的西方古代画作。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报告的内容和表达;2. 学生个人分析短文的内容和观点;3. 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积极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艺术画廊,欣赏西方古代画作的原作;2. 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将西方古代画作与中国古代画作进行对比分析;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尝试使用西方古代画作的艺术手法和风格进行绘画。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时间作品作者地域艺术特征旧石器时代晚期持牛角杯的女子法国洛赛尔人类最早的艺术品,虽动态简略,但把人物的动态和女性形态美感展现出来1940年拉斯科岩洞壁画法国多尔多涅地区奔放有力19世纪下半期《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西班牙轮廓线细,动态、明暗、感情都到位中石器时代北欧岩画北欧抽象概括拉文特岩画西班牙用色单纯,忽略细节刻画,但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新石器时代巨石栏英格兰南部宏伟的环形结构,神圣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公元前2112年《那拉姆辛浮雕石板》两河地区画面采用对角线形式表现动感和空间感及特定环境军旗乌尔城色彩对比明显,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公山羊与树》乌尔城有绮丽的神话色彩牛头竖琴苏美尔有浓厚的奇异色彩巴比伦时期汉莫拉比法典两河地区场面拘谨严肃公元前10世纪萨尔贡二世宫殿胡尔西巴德气势雄壮有力亚述浮雕亚述写实公元前612年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具有强烈装饰效果古王国时期金字塔埃及给人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法老威严地位及诶及人的顽强意志力《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老村长像》写实《纳米尔石板》遵循程式《书吏凯伊》刻画形象《群雁图》构图别致,刻画生动,设色和谐动人,整个画面富有诗意中王国时期《饲养羚羊》画的随意自由新王国时期《埃赫纳顿肖像》真实得表现了一位法老的外貌《纳菲尔提提王后像》一个端庄雅典的东方女性的形象《舞乐图》描绘了贵族的享乐的生活,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古希腊美术,古风时期《阿客琉斯与埃阿斯玩股子》像剪影《荷犊者》整幅画生动和谐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掷铁饼者》米隆表现了竞技者在掷出铁饼前的一瞬间的动作,表现了整个运动的连续性《命运三女神》菲迪亚斯女神姿态柔美。
纤细而繁密的衣褶随着人体结构而起伏。
《雅典娜女神像》她典雅,静穆,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
《持矛者》波留克列特斯其在结构比例上厚重有力,无可挑剔的准确。
《赫尔墨斯与小酒神》普拉克西特列斯整个作品洋溢着诙谐轻松的情调《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整个身体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优美动人《尼奥贝群像》,史珂珀斯作品中尼奥贝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她绝望、悲愤而又不甘屈服的复杂心理《赫拉克拉斯》,留西波斯一个处在休息状态的英雄,肌肉发达的身体和深思的表情形成对比《萨提尔》普拉克西特列斯一个潇洒漂亮的青年,显示了他爱跳爱动、愉快调皮的性格希腊化时期《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女神张开的双翅像是在欢呼胜利,体现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心情。
高三美术鉴赏知识点汇总高三是学生们承受着极大学业压力的一年,但在这段时间里,美术鉴赏也是不可忽视的科目之一。
通过对美术鉴赏知识点的汇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美术的历史和艺术流派,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1. 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这段时期的艺术作品强调对人体形态的准确描绘,对建筑和雕塑的关注,以及对神话和宗教主题的艺术创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艺术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印象主义、立体派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2. 中国古代绘画中国古代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写实描绘,同时强调墨迹的流畅和构图的平衡。
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类别,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思想品味。
3. 著名艺术家与作品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对于美术鉴赏非常重要。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
4. 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某个时期或特定群体的艺术风格或表现技巧。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探索了透视和人体比例的新方法,立体主义致力于通过碎片化和多角度的视角来描绘物体,超现实主义则追求超越现实界限的艺术创作。
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
5. 艺术品评价标准在美术鉴赏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评价一件艺术品。
艺术品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形式美感、表达力、内容深度、符号意义等。
通过训练自己的眼光和思维,我们可以培养出独特的艺术品鉴赏能力。
6. 国内外艺术展览参观艺术展览是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国内外的艺术展览汇集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艺术家的艺术风格。
此外,与艺术家的交流以及与其他观展者的讨论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视野和思考。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古代的壁画绘画开始,一路追溯到现代的中国画,探究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一、古代壁画绘画中国画起源于古代的壁画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赵等国。
那时的壁画画面常常是一些装饰性的图案或是一些祈祷、祭祀之类的图像。
从秦汉时期开始,壁画的画面逐渐丰富和多样化,并受到了佛教艺术的影响。
二、中古时期的山水画隋唐时期,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品。
这种画面通常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景物为主题,注重表现物象的形象和色彩。
中国山水画强调意境和诗意,不仅是一种气象万千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净化和解放的象征。
三、宋元时期的人物画宋元时期,人物画逐渐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形式之一。
这种画风注重生动的人物刻画和精致的丹青技法,深受文人士子们的青睐。
这些画面通常以书法、诗文为配合手法,呈现出了一种传承中华文化和美学的画风。
四、明清时期的花鸟画明清时期,花鸟画逐渐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种画风注重传神的花鸟刻画,强调意境和笔墨的相互辅助,达到了细腻生动的艺术效果。
这些画面还常常深受书法、诗词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凝华清新、雅致不凡的风格。
五、现代中国画现代中国画不再限制于传统画风,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融汇了更多元化的创新手段。
在这些现代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潮,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和拘泥,展现出了更为开放和自由的创作面貌。
六、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笔墨节奏、用墨法度、再生时间。
笔墨节奏是指画家自然的情绪、感官体验所产生的浑然天成的生命力和节奏感。
用墨法度是指中国画家的用墨技法必须尊守一定的法则和原则。
再生时间是指画家熟练掌握用笔和遣色的同时,还能在画外透过心灵的神游,把时间的无限延展融入到画面之中,形成了永不消逝的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化。
本文将从古代开始,分别探讨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中西方绘画艺术都以宗教和宫廷为主题。
在中国,古代绘画以壁画和国画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朝的洛阳壁画和宋朝的北宋花鸟画。
这些作品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注重细腻的笔墨和色彩的运用。
而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壁画和马赛克艺术是西方古代绘画的代表。
这些作品展现了古代文明的宗教仪式和英雄人物。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绘画艺术都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艺术成为了主导,寺庙壁画和佛像成为了主要的绘画形式。
而在西方,宗教画成为了主要的绘画题材,表现了圣经故事和宗教人物。
著名的西方中世纪绘画家有高更、达·芬奇和拉斐尔等。
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方绘画艺术都迎来了重要的发展。
在中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明代是国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文人画和工笔画成为了主流,注重形神兼备和笔墨的表现力。
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荷兰是绘画的中心。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了人体和透视的精湛技巧。
近代时期,中西方绘画艺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中国,近代绘画以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为主,形成了新式绘画的风格和技巧。
著名的近代绘画家有齐白石、徐悲鸿和张大千等。
而在西方,印象派、立体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运动的出现,使西方绘画摆脱了传统的限制,呈现出更加多元和自由的表现形式。
现代时期,中西方绘画艺术继续向前发展。
在中国,现代绘画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艺术家们尝试着将传统文化与当代问题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方式。
而在西方,艺术家们继续探索不同的风格和媒介,包括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和数字艺术等。
总结起来,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革和创新。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绘画艺术都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和情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壁画是人类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在艺术史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即使在绘画形式选择多种多样的今天,壁画也因为它独特的装饰功能在公共空间中被广泛应用,自有其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壁画的画面依存于墙体,与建筑物长期共存,制作过程中需要适应建筑的功能、室内外光线、气候变化等各种情况,在制作工艺上对于环境和材料有着特殊要求,也因此而形成了适应不同地理环境,代表着东、西方不同制作工艺的干、湿壁画体系。
东方的壁画体系主要以干壁画为主,其壁画艺术传统源自亚洲地区和部分非洲地区;而西方的壁画体系则主要指湿壁画,其技法源自古希腊、罗马的爱琴文明。
在壁画艺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在制作壁画时所使用的材料、制作技术对画面的艺术效果和长久保存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采用技术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以资料搜集与实验室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干湿壁画的材料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现代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和古代壁画的修复和保存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一、古代干壁画的制作干壁画技术出现得较早。
公元5—8世纪时,干壁画技术在中亚西起布哈拉、东至敦煌的绿洲上广泛传播,壁画艺术的高峰期率先在亚洲和非洲到来。
无论东西方,现今都留存有古代干壁画的遗址。
一般而言,壁画本体由支撑结构、基础层和颜料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基础层壁画基础层的制作目的是为颜料层提供可供绘制的基础,考究的基础层制作可使画面颜色经久不变。
干壁画的基础层材料有泥土和石灰两种类型,为了防止墙体开裂,增加强度,两个类型的基础层中都掺有植物纤维。
现存的古代石窟干壁画遗迹大多留存于历史上的西域一带,敦煌石窟的气候条件与印度阿旃陀石窟、亚洲中部的巴米扬石窟等类似,干燥的地理环境为干壁画的绘制和保存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因沙土富含碱性,不会腐蚀颜料层,很早就被工匠们用作基础层的材料涂覆在粗糙的石壁上。
一般而言,石窟壁画基础层的制作材料往往都是就地取材,依此种方式制作的壁画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成为一体,与当地的生态保持平衡,并使画作能够长期留存。
第一编中国古代美术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美术1. 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 新石器时代美术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 名词解释:黑陶彩陶岩画4. 作品分析:人面鱼纹彩陶盆鹳鱼石斧纹彩陶缸红山文化玉龙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时期美术1. 为什么夏、商、周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2. 论述《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色。
3. 战国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特色是什么?4. 什么是甲骨文和金文?5. 作品分析:司母戊鼎立鹤方壶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1. 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2. 简要说明秦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3. 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5. 简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6. 秦汉时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7. 秦汉书法发展中的书风演变过程及重要碑刻。
8. 作品分析:武氏祠画像石马踏匈奴长信宫灯说唱俑马踏飞燕张迁碑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大发展?2.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历史贡献是什么?3.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4. 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5. 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上有何意义?6.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7. 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见解。
8. 简要介绍十六国至北朝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9. 简述陵墓雕塑的演变、发展、特征及代表作品。
10. 作品分析: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贤图砖画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美术1. 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唐代美术发展的特征。
2. 举出唐代有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3. 唐代鞍马画的代表作品分析4. 举例说明张萱与周昉仕女画的艺术风貌。
西方古典绘画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绘画,理解图像形式及色彩表现手法,掌握西方古典绘画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重点:串联西方古典绘画中不同时期的作品,通过对西方古典绘画的欣赏,认识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识,理清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解构画面的图像形式来分析、解释古典绘画,并通过解构画面的图像形式和图像色彩,分析西方古典绘画中现实和审美理想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油画作品《蒙娜丽莎》,导入西方古典绘画。
(二)讲授新课▲极致和谐美与理性美并存西方古典绘画▲具有写实性和叙事性▲但要真正理解画面形式和主题后面的理性精神与庄严静穆,需要进行深入探究!1.早期(1)展示西班牙旧石器时代晚期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生活在原始大自然中的远古先民,凭着对猎物的深刻了解,尝试着对动物进行逼真的描绘,这是西方最早的绘画。
(2)展示埃及壁画《三个音乐家》注重表现的是观念中的事物形态,而不是物象的真实面貌。
(3)展示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残缺美”体现最完美的人体形式,即“黄金比例”。
小结:纵观发展,从远古先民到古埃及壁画,再到古希腊雕塑,人们在对自然进行描绘的实践中开始追求作品的形式美感,艺术家们不断美化、调整作品,把不符合美的地方统统去掉,赋予自然“理想化”。
2.文艺复兴时期重视人的价值、自由平等。
作品融合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在形式美感中追求真实的表现。
(1)展示扬•凡•艾克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礼》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拜访1434年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家,去见证西方古典绘画的现实与理想,请你静静地走进这个房间,你看到了哪些内容:人、物或其他?根据任务单1把看到的图像信息用语言故事描述出来。
(2)任务单1(学生回答)(3)当时的场景是否如你所述呢?通过一段视频再次回到画面中,对作品进行了解。
(4)播放视频(5)根据了解,这是一个结婚的场景,要体现结婚的相互尊重、彼此平等、情感永恒。
中国外国壁画介绍1502班李熙若鲁怡壁画它是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
它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
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
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石器时代壁画的发展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
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
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
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秦汉时期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
本世纪70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
在秦宫遗址3号殿的长廊残存部分上,发现了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绘在墙上的,并没有事先勾画轮廓,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没骨”法的最早范例。
西汉的壁画则主要是为了标榜吏治的“清明”而创作的。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记载了当时一个诸侯王所建宫殿里壁画的盛况。
宣帝时更是在麒麟阁绘制了11位功臣的肖像壁画,开了后世绘制功臣图的先河。
东汉明帝时,由于明帝本人的爱好,壁画创作之风更盛。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的肇始。
中西方古代壁画赏析
中西方古代壁画赏析
1、古埃及壁画的绘画法则,及其主要的壁画技法
绘画法则:正面律、大小人物关系等
正面律: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壁画技法:干壁画、浅浮雕(凹雕、凸雕)的内容
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
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
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
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
凹雕:是把人物或图案刻于石头或硬物上,凹雕的图案部分是被挖空的。
当把凹雕用力压向相对柔软的材料上,就会出现图案的浮雕。
2、古希腊罗马时期壁画的主要内容题材,及其艺术上的重要成就
主要题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和诸神、战争
重要成就:深入研究人体的比例和结构,光影与空间的关系,科学理性地模仿客观世界,从此再现真实(写实)成为西方造型艺术体系至高无上的创作目的。
3、敦煌壁画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中西方艺术融合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艺术风格特点:
①早期壁画(南北朝时期)色调热烈浓重,线条淳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
的特色。
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
②中期壁画(隋唐时期)唐代是敦煌壁画的全盛期,壁画内容丰富,结构谨严,色彩华
丽,造型优美。
在形象塑造上,更加具体而接近与现实中的各阶层人物,因而也就更加世俗化,给人以亲切生动的感受。
③后期壁画(宋元时期)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是公式化。
供养
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
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
①借鉴外来人体解剖
②吸收了西域晕染法
4、欧洲中世纪壁画的题材和艺术特点,及其主要的绘画技法
题材和艺术特点:圣经故事和与基督教相关的内容是壁画的唯一题材。
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的完美与和谐。
在绘画形式上,风格化的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人物形象失去了肉体的存在,成为精神的象征。
绘画技法:镶嵌画、彩色玻璃画、湿壁画
镶嵌画:即拜占庭镶嵌画。
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嵌成的图画。
主要用以装饰建筑物天花板、墙壁和地面。
开始于古代东方,后希腊、罗马亦加以普遍应用。
现存作品以拜占庭艺术中的镶嵌画为最丰富。
近代建筑亦常用此形式来作壁面装饰。
湿壁画:在保持潮湿的新鲜石灰泥墙面上用水调合矿物质色粉绘制而成的壁画
5、概述欧洲文艺复兴前期壁画,及其主要成就
概述:欧洲文艺复兴最早开始与意大利的弗洛伦萨,主要的画家和壁画作品有马萨乔的《失乐园》《纳税银》,弗朗西斯卡的《基督受洗》《鞭笞基督》,安吉利科的《受胎告知》等
重要成就:艺术家在透视学、光影与空间的认识与表现上,在人体解剖学和构图的运用等许多方面,理性地、独立自主地勇敢探索。
开始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把艺术引入发现和表现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广阔领域,引导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及其作者
《维纳斯的诞生》《春的寓意》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当时是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的一个远房兄弟绘制的。
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
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落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
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
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春的寓意》是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的:中间也是一位维纳斯,但形象并未比《维纳斯的诞生》上的维纳斯有更多的欢乐情绪。
相反,倒是左边美慧三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
右边的一个象征华美,中间一个象征贞淑,左边一个象征欢悦。
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
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
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精彩地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
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我们可以洞察到他们每人的性格和复
杂心态。
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
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
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心地龌龊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
《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
《雅典学院》拉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