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菌株的想法(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 依据:根据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相应的环境中寻找。
②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
(2)实验室筛选目标菌株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培养基中分解尿素微生物的选择原则: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尿素被用作氮源。
缺乏脲酶的微生物不能分解尿素,并且由于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因此,可以用这种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
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2.菌落数的计算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① 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来自样品稀释液中的活细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显微镜直接计数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实验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知识发展:1、taq细菌是耐高温的微生物。
2.培养基对微生物有选择性作用。
在配置培养基时,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添加一些物质或排出一些营养物质,以保持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根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抗性,向培养基中添加化学物质,以筛选未确定的微生物。
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性培养基。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① 直接计数法:常用显微镜直接技术,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细菌的计数。
②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培养基上长出一个菌落就代表原待测样品中一个微生物个体。
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梳理社会的进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一辈子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进展和应用。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伙儿举荐了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请大伙儿认真阅读,期望你喜爱。
1.培养基一样都含有、、、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2.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能够分为、、按照化学性质分为和;按照用途分为和。
3.尿素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肥,然而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取利用。
4.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要紧目的是:(一)选择菌株1.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方法:选择培养基(1)定义:在微生物学中,将承诺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2)配制的的依据: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能够做到这一点,加入能够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
那个地点的加入是在培养的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的。
②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的改变也可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
如培养基中缺乏源时,能够分离固氮微生物。
③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成效。
④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能够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二)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估量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样设置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样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三)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用具和药品,具体的以及时刻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一、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____肥,但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____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______。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______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______、pH等),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________的微生物生长,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
2.统计菌落数目(1)常用来统计样品中______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
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________来表示。
(2)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细菌的数目还可以通过______法来测定。
例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________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到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色,可以根据培养基上________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3.设置对照(1)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________。
(2)对照实验是指除了________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实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生物网一直陪伴您。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细菌,并学会计算每克土壤样品中的尿素分解细菌数量。
这个实验比主题1更复杂。
学生不仅要了解更多关于微生物培养的知识,而且要有许多实验工具和复杂的操作步骤。
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实验方法和步骤,学生不易记忆操作步骤,没有独立思考,导致实验中出现问题。
很难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提问的教学策略。
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应逐步明确实验方法,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课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课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验进行评价。
1,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通过阅读教学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代谢特性。
它们可以分解尿素,因为这些细菌可以分泌脲酶,在脲酶的催化下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氨。
教师举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生存。
例如,耐热细菌生活在温泉中,耐热细菌将被消灭;制作泡菜时,泡菜罐中的厌氧环境会选择乳酸菌等厌氧菌,而需氧菌则无法存活。
如果你想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你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分析尿素培养基的组成,以及该培养基配方是否对微生物有选择性影响?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选择性媒体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细菌数目的原理问这个问题:如果你想知道每克土壤中有多少细菌能分解尿素?我们该怎么办?此问题的目的是要引出计数细菌数目的方法。
问题本身比较开放,学生会有多种设想,不妨让学生谈谈。
在多种设想中,引出本实验要训练学生的细菌计数方法稀释涂布法。
引导学生回忆课题1是如何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单个菌落的,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就代表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知样品中的细菌数目。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高中同学现代意识的培育,对于当前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是一个特别有效的途径。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别和计数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别和计数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1)土壤取样:①土壤取样缘由:土壤有“微生物的自然培育基”之称。
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②要求:富含有机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中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酸碱度接近中性且潮湿(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有70%~80%是细菌,此环境相宜细菌的生长)的土壤。
③取样部位: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距地表3~8cm的土壤层,将样品装入事先预备好的信封中。
(取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都要经过灭菌)(2)制备培育基:以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作为对比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育基作为试验组,用来推断选择培育基是否具有选择的作用。
(3)样品的稀释与涂布平板:①取样稀释:在火焰旁称取土壤10g,放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
将细菌分散,制成101倍土样稀释液。
用1支1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 土壤悬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三次,充分混匀,制成102倍土壤稀释液。
依次类推,制成103、104、105、106、107倍土壤稀释液。
(稀释缘由:样品的稀释程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②取样涂布:根据由107~103稀释度的挨次分别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
根据浓度从107~103的挨次涂布平板,不必更换移液管(涂布时稀释倍数的选择:选用肯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育,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便于计数;如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培育;测定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3、104、105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培育;测定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2、103、104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培育)。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核心知识要点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原理: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2.实验流程(1)土壤取样→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土(2)样品的稀释→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3)接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4)培养⎩⎪⎨⎪⎧细菌:30~37 ℃培养1~2天放线菌:25~28 ℃培养5~7天霉菌:25~28 ℃培养3~4天(5)观察→根据菌落的特征区分微生物 (6)计数→统计菌落的数目(7)计算→根据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C 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 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 代表稀释倍数]”进行计算【重难详解】1.选择培养基四种常见制备方法或实例 方法一 加入某些特定物质2.两种计数方法的比较【解析误区】1.“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的两个提醒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时,要求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解题时易出现以下误解: (1)只得到1个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是错误的。
错误的原因是不符合实验的重复原则,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
(2)得到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也不一定正确,这可能有两种情况:①不同平板间差异较大,如得到3个平板,菌落数分别为230、34、240,虽然菌落数均在“30~300”,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34”与“230”“240”差异太大,应重新实验找出原因。
②不同平板之间差异不大,是符合要求的,用其平均值作为估算的最终结果。
可见,并不是只要得到3个“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即可,而应该是涂布的同一稀释度的平板均符合“菌落数在30~300之间”且无较大差异,说明实验操作合格,才能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
计数知识点梳理
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2.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按照化学性质分为和;按照用途分为和。
3.尿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但是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4.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
⑴;
⑵。
(一)筛选菌株
1.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方法:选择培养基
(1)定义: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2)配制的的依据:
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可以做到这一点,加入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
这里的加入是在培养的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的。
②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的改变也可达到分离微生物
的目的。
如培养基中缺乏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③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
④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二)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三)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用具和药品,具体的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土壤取样
从富含有机物、潮湿、pHasymp;的土壤中取样。
铲去,在距地表约cm的土壤层取样。
(2)制备培养基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用作为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将土样以1、101、102,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是否)更换移液管。
对于不同的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稀释浓度,测定细菌一般选择,测定真菌一般选择,测定放线菌一般选择。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以及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温度下培养。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会有不同的菌产生。
比较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
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年级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下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