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921.15 KB
- 文档页数:23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2.3目录实验说明 (3)实验一双绞线制作 (5)实验二 Windows网络协议配置 (10)实验三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 (25)实验四路由器的配置及使用 (39)实验五 IIS的安装及配置 (46)实验六 DNS服务的设置 (65)实验说明一、实验安排实验时间从教学第六周开始,第八周结束,其中每个班的时间安排如下图所示星期六星期日上午8:00-11:00 自动化08(3)对口自动化09(1)下午2:00-5:00 自动化09(2)二、实验项目列表周次需完成的实验第六周1.双绞线制作2.windows网络协议设置第七周3.常见网络命令使用4 .路由器配置第八周5.IIS的安装及配置6. DNS服务的配置实验项目共六个,三周完成,每次实验时间四学时,每次实验课做两个实验,写两个实验报告,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对每个实验,老师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指导书,其中:(1)详细版本的是供大家预习和做实验时用的,里面详细列出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每一步的截图(给大家实验时做参照用的,大家实验时可能随大家机器的不同,截图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
大家做实验时可以参考来开展实验。
(2)简化版本,该版本主要是给大家写实验报告时用的,主要是实验理论和实验步骤部分做了一定的简化,大家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内容抄到实验报告上。
三、实验要求1.按时参加实验,不无故缺席,确实有缘由请提前请假。
2.由于部分实验内容教材上没有,内容将在上课时做一定讲解,请大家认真听讲,并做好实验的预习工作。
3.按照实验指导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习题。
实验报告内容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实验指导书来写,禁止抄袭,实验数据记录应反映本机实验结果的真实情况。
5.实验报告和作业本在做下一次实验时当堂交上来。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一、实验目的了解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范围,掌握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制作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一网线制作 (4)1.实验目的 (4)2.实验任务 (4)3.实验设备 (4)4.实验方法 (4)5.实验预习要求 (5)6.实验报告内容 (5)7.摸索题 (6)实验二网络常用命令 (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7)二、实验环境 (7)三、预备知识 (7)四、实验步骤 (7)五、实验报告内容 (11)实验三DNS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12)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2)二、实验环境 (12)三、预备知识 (12)四、实验步骤 (12)五、实验报告内容 (18)实验四W EB服务器配置与治理 (1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9)二、实验环境 (19)三、预备知识 (19)四、实验步骤 (20)五、实验报告内容 (30)实验五FTP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3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1)二、实验环境 (31)三、预备知识 (31)四、实验步骤 (32)五、实验报告内容 (36)实验DHCP服务器配置与治理(选做) (3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7)二、实验环境 (37)三、预备知识 (37)四、实验步骤 (37)五、实验报告内容 (42)实验六熟悉网络互连设备及其差不多配置 (43)一、实验目的 (43)二、实验环境 (43)三、实验步骤 (43)四、实验报告内容 (46)实验一网线制作1.实验目的(1)认识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认识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了解其差不多功能。
(3)学会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4)学会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装、接线等差不多使用方法。
2.实验任务(1)熟悉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网线。
(3)完成网卡的硬件安装。
(4)熟悉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接口及接线和使用方法,弄清各指示灯的含义。
3.实验设备●5类双绞线、RJ-45头、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剪刀等●细缆、BNC接头、T型接头、端接器。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学部:信息工程学部专业:软件工程课程:计算机网络姓名:洪江山教师:李毕祥2017 年 2 月目录实验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 (5)实验二 TCP/IP协议常用网络工具的的使用 (8)实验三在Windows2003上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 (11)实验四在Windows2003上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 (16)实验五实现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21)实验六路由器基本实验-静态路由、缺省路由配置 (28)实验七交换机基本实验-VLAN、 VTP、TRUNK (34)《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实验课程信息课程编号:06133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总学时数:10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2、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电子商务应用的人员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通过课程实验,学生应学会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和掌握通信媒体、网络工具的使用,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配置方法,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方法,为进一步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组建、管理和进行网络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计算机网络实验共10学时,实验分为“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两大类。
其中必修实验2个,共4学时;选修实验分2个等级:A级和B级,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选修实验A级或选修实验B级,共6学时。
4、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1)实验设备和仪器名称:RJ-45接头、双绞线、RJ-45压线钳、打线钳、测试仪、计算机等。
(2)计算机(内存为1G以上),学生一人一机。
(3)实验环境配置:计算机安装Windows XP或Windows 2003 Server系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网络工程系目录实验一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3)一、实验目的 (3)二、预备知识 (3)三、实验环境 (4)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报告内容 (6)实验二 IP层协议分析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环境 (7)三、实验步骤 (7)四、实验报告内容 (8)实验三 TCP协议分析 (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9)二、实验环境 (9)三、实验步骤 (9)四、实验报告内容 (10)实验四 HTTP和DNS分析 (1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1)二、实验环境 (11)三、实验步骤 (11)四、实验报告内容 (12)实验一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分析802.3协议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3.熟悉ARP报文的格式二、预备知识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仔细观察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
为探究协议操作细节,可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
这些任务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如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
观察在正在运行协议实体间交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
顾名思义,一个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
一般情况下,分组嗅探器将存储和显示出被捕获报文的各协议头部字段内容。
图1为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1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在这里是因特网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
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是附加计算机普通软件上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分组捕获库接收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
高层协议(如:HTTP、FTP、TCP、UDP、DNS、IP等)交换的报文都被封装在链路层帧(Frame)中,并沿着物理介质(如以太网的电缆)传输。
图1假设所使用的物理媒体是以太网,上层协议的报文最终封装在以太网帧中。
分组嗅探器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析器。
《计算机网络》 实验指导书 课 程:计算机网络 编 著:孙兴春 讲 师 审 批: 文立斌 高级工程师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2009 年 9 月 8 日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DGUT《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操作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应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提高其实验动手能力,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服务。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网络相关研究方向的认识。
在学习完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后,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使用网络命令进行网络测试和维护、合理地规划和实现局域网、配置相应的服务、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基本的配置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构建一个局域网,完成所有的配置和测试,提高网络工程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应用。
本实验指导书是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补充,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所需的预备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每个实验都根据实验目的精心设计了实验内容,给出了实验步骤。
共20学时的实验学时。
拟定安排以下9个实验,其中实验四占4个课时,其他各两个课时。
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实验二:CRC的VC++/C++实现实验三:IP协议分析实验四:子网划分与多网段互连互通实验五: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六:TCP/UDP协议分析实验七:DNS服务器的搭建实验八:FTP、WWW服务器的搭建实验九:电子邮件的加密处理总则 (1)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 (2)实验二CRC的VC++/C++实现 (7)实验三IP协议分析 (8)实验四子网划分与多网段互连互通 (12)实验五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16)实验六TCP/UDP协议分析 (21)实验七DNS服务器的搭建 (22)实验八FTP、WWW服务器的搭建 (24)实验九电子邮件的加密处理 (27)本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依据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以太网的组建(2学时) 实验名称:以太网的组建 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室布局;认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结构与连接方法;2、 掌握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3、 掌握简单的局域网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步骤1:观察所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步骤厶画出机房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3:通过Internet 搜索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结构和连接方法。
2、 组建简单的局域网步骤1:将计算机网卡插入PCI 插槽,并安装网卡驱动程序,记录网卡驱动程序名称。
步骤2:制作双绞线(直通线)步骤3:用双绞线将安装网卡的计算机少交换机相连。
步骤4:将交换机通电步骤5:网络操作系统配迸,每个网卡对应一个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属性屮进行局域 网基本配置。
3、 局域网基木配置步骤1:选择网上邻居属性,如图1所示。
选择本地网卡对应的“本地连接”属性,查看并记录木机安装的网络组件,如图2所示。
丄本地连接凰性常规离级 ②凶配置C )…I 确定 I取消连接时使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连接后在通知区域显示甸标逍)安装@)・・・][卸载@)] 说明允许您的计算机访问Microsoft 网络上的资Vi ^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Z Internet 协议 CTCP/IP)图3计算机命名图4配置TCP/IP 步骤3:将同网络其他计算机分别命名,计算机名不能重复。
IP地址分别为:192.168.0.2-192.168.0.254, IP地址也不能重复。
4、使用集线器与交换机纽建的以太网在包跟踪软件中,分别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组建如图所示的以A网。
各计算机的TCP/IP 配置信息根据下表进行配置:(MAC地址请记录在表格空白处)步骤1:使用集线器构建以太网使用集线器组建简单的以A网模拟数据包运行结果:(PCO—>PC2)Pncktrt Tracer 3, 0 C: \DociiBont n and Set t me0\A<tam>«t rator\Loc*l Sett me*. •.匚记录结果:1)PCO发送给PC2的数据,哪些主机收到该数据?全部收到。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指导书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编写说明:本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实验二沿用了编写的《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Windows网络特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WINXP的网络安装、配置方法(TCP/IP协议、网卡、调制解调器的安装、配置)。
2、验证、了解WINXP下的网络命令。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Ⅰ、进行网络设置,必须打开网络对话框,方法如下:1、桌面上无“网上邻居”图标时:方法1: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方法2: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网络2、桌面上有“网上邻居”时:右击桌面上“网上邻居”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Ⅱ、WindXP对等网络设置:(1)添加网卡(调制解调器的安装类似):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新硬件”功能。
现在的网卡都支持“即插即用”,在主板扩展槽中安装网卡后,开机时系统会提示你找到新的硬件,按向导提示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后重启系统即可。
(2)添加服务:添加/服务/添加/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确定。
(3)标识:计算机名:如“user+计算机编号”…) 工作组:(如“student”,) 计算机描述(如“教学网2号机”)。
(4)访问控制:取默认值。
(5)添加TCP/IP协议:添加/协议/添加/Microsoft TCP/IP/确定(6)设置TCP/IP属性:选择“TCP/IP”/属性指定IP地址: 192.168.0.1(计算机号,如1,24,30)。
如2号机:192.168.0.2子网掩码:输入255.255.255.0指定网关:输入192.168.0.88/添加(A)指定DNS:选择启用DNS主机名:要与网络配置中的计算机名—致域:(如)DNS搜索顺序:(输入202.193.64.33/添加(A)),单击确定按钮,完成TCP /IP属性设置。
作为练习,最后单击网络窗口中的“取消”按钮,取消所有的修改,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Ⅲ、资源共享设置:☆前提是要允许他人共享我的文件、文件夹/打印机。
《计算机网络》实验任务指导书实验项目(14个)及课时(28)分配总汇实验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实验二、WINDOWS 的INTERNET 连接共享设置实验三、分析以太网数据帧的构成实验四、TCP/IP 协议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实验五、安装与配置Active Directory实验六、对等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实验七、分析IP 协议数据包格式实验八、分析ARP地址解析协议实验九、分析ICMP协议数据包格式实验十、分析TCP协议数据报格式实验十一安装与设置DNS 服务器实验十二安装与设置DHCP 服务器实验十三网络Web 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使实验十四网络FTP 服务器建立、管理和使用实验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2课时)一、实验目的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环境RJ -45 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 -45 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三、相关理论( 1 )非屏蔽双绞线的六种类型实验使用双绞线是 5 类线。
由8 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 2 )RJ-45 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RJ45 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 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 不能搞错。
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T568B 打线方法,线序如下:直通线:(机器与集线器连)1 2 3 4 5 6 7 8A 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 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交叉线:(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1 2 3 4 5 6 7 8A 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 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四、实验内容1 .一般双绞线的制作2 .交叉双绞线的制作3 .测试一般双绞线的导通性五、实验步骤1 .仔细阅读实验文档,决定实验环境中需要制作的网线的类型和需要使用的线序。
目录实验1 网线的制作和应用实验2 Windows 2000 Server域管理和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3 DNS、WEB、FTP和SM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实验4 华为交换机的配置实验5 华为路由器的配置实验6 Packet Tracer 5.0模拟器使用实验7 访问CISCO路由和交换设备实验8 IOS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9 配置IP、静态路由协议实验10 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实验11 交换机上创建VLAN实验12 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附录华为、思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密码恢复方法及命令比较实验1 网线的制作和应用双绞线一般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类。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所以本节主要以非屏蔽双绞线为例进行介绍。
1.1 实验概述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络的布线,每条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 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
双绞线有其标准的连接方法,目的是保证线缆接头布局的对称性,这样就可以使接头内导线之间的干扰相互抵消,增强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
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在学习直连双绞线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直连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双绞线的连接,如图1-1 所示、图1-2 所示和图1-3 所示。
图1-1 直连双绞线在网络中的应用图1-2 通过直连双绞线连接设备图1-3 用直连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不同生产商的产品的标志可能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一些信息:•双绞线类型•NEC/UL 防火测试和级别•CSA 防火测试•长度标志•双绞线的生产商和产品号码以下是一根双绞线上的记号,我们以此为例说明不同记号标志的含义:A V AYA-C SYSTEIMAX 1061C+ 4/24AWG CM VERIFIED UL CAT 5E 31086FEET - 09745.0 METERS,这些记号提供了这条双绞线的以下信息:•A V AYA-C SYSTEMIMAX:指的是该双绞线的生产商。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一、性质、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是对实践要求较强的一门课,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初步掌握组建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操作方法,掌握网络的一些具体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与要求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训练,使学生对网络的架构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目录实验一网络基础实验二网络基础(续)实验三网线制作实验四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五配置VLAN实验六子网规划与划分实验七ARP命令的使用实验八Ping命令的使用实验九DNS、DHCP、IIS、FTP服务器的简单配置实验十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十一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实验十二防火墙的配置(标准访问控制类表)实验一网络基础实验目的:1、学会熟练查看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2、学会在局域网内共享资源3、了解局域网内的通讯形式实验条件:单机(windows server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2、学会在局域网内共享资源3、了解局域网内的通讯形式ver 2000)和星型局域网实验内容一、查看记录网络相关信息;1、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标识”。
记录:计算机名称()工作组()2、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属性”/...。
记录:网卡型号()已装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二、共享资源1、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双击Guest 帐户,启用之。
2、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系统工具-“共享文件夹”/共享,查看已共享情况。
3、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右击某一磁盘(或文件夹)/共享设置其详细的共享属性参数(属性参数具体有、等)4、验证共享自我验证及同学间的验证。
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在地址栏内输入“\\计算机标识”,回车。
实验一 RJ-45接口连线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
2)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
3)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具有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双绞线识别、制作、测试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制作正确双绞线的方法。
【实验指导】RJ-45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或插座)。
插孔安装在机器上,而插头和连接导线(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的5类线)相连。
EIA/TIA制定的布线标准规定了8根针脚的编号。
如果看插孔,使针脚接触点在上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在10 /兆比秒和100 Mb/s以太网中只使用两对导线。
也就是说,只使用4根针脚。
那么我们应当将导线连接到哪4根针脚呢?按照T568B(T568A)的标准制作双绞线。
T568B和T568A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EIA/TIA)两种双绞线制作标准。
其中T568B标准在以太网中应用较广泛。
T568A和T568B的管脚编号T568B线序Straight-Through Cable(直通线):双绞线线缆的两端使用同一种标准,即同时采用T568B标准或同时采用T568A标准。
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Crossover Cable(交叉线):双绞线在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A标准。
DTE 类设备:PC、路由器、交换机uplink口、HUB级联口DCE 类设备:交换机普通口、HUB普通口同类设备间相连使用交叉线方式;异类设备间相连使用直通线方式。
说明: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建、配置、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配置要求不低于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网线、水晶头、压线钳等网络布线工具。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2019 等。
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GNS3 等。
网络管理工具:Wireshark、Sniffer 等。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根据给定的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使用网络设备和网线,搭建实际的网络拓扑结构。
2、 IP 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格式和表示方法。
学习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的 IP 地址规划和子网划分。
3、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
学习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如VLAN 的创建与配置、端口的设置等。
进行交换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如查看端口状态、MAC 地址表等。
4、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选择算法。
学习路由器的配置命令,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OSPF 等)的配置。
进行路由器的网络连接和数据转发测试。
5、网络服务的配置与应用配置 DNS 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
配置 DHCP 服务器,为网络中的客户端自动分配 IP 地址。
配置 Web 服务器、FTP 服务器等,提供网络服务。
6、网络安全与管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
配置防火墙,实现网络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2008-9目录实验要求 (3)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 (4)实验二HTTP、FTP服务器的配置 (12)实验三协议分析软件的使用 (18)实验四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 (19)实验要求一、预习实验内容1.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本实验所需要的理论及相关知识;2.准备相关资料,与备实验时参考。
二﹑实验过程1.每次上机作业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及要求。
2.上机时遵守课堂纪律,按照大纲和老师的要求,认真、扎实完成实验。
3.要严格执行良好的上机步骤,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调试作业程序,作好实验记录。
4.实验结束后,关闭机器设备,清理实验环境。
三﹑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1.上机实习题目及要求。
2.使用的工具、环境描述。
3.阐述实验思路,并绘制原理图、流程图等。
4.实验的内容及完成的情况。
5.详细图表、设备配置清单、测试结果、相关说明等。
6.实验中的问题分析,对实验内容、方法的改进意见。
7.收获体会。
四、注意事项1.遵守课堂纪律。
2.严格按照程序开、关机器设备。
3.按时完成实验、严禁抄袭。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实验前的准备♦阅读教材关于网络操作系统方面的相关内容;♦阅读本实验的内容及操作步骤;3.实验内容一、实验课时2学时/1次上机实习操作;二、练习使用如下网络命令:ping.exe,netstat.exe, arp.exe, telnet.exe, ftp.exe, ipconfig.exe, tracert.exe, winipcfg.exe, net.exe, route.exe三、预备知识:1.ping.exe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后才可以使用。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参数:-t ping 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拓扑的构建、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配置不低于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线、水晶头等连接材料。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等。
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GNS3 等。
网络工具软件:Wireshark、Tracert 等。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3、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尝试自行解决,若无法解决,可向教师请教。
4、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好实验设备,关闭电源,清理实验台,并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1、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2、使用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构建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包括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
3、为网络中的设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使其能够相互通信。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认识交换机的外观、端口类型和指示灯含义。
2、通过控制台端口(Console 口)连接交换机,使用命令行界面(CLI)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交换机名称、管理 IP 地址、VLAN 等。
3、学习使用 Telnet 或 SSH 方式远程管理交换机。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一、引言计算机网络实验是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掌握网络技术的重要途径。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编程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指导书包括四个实验,分别涵盖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应用、网络安全和综合实验等内容。
二、实验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实验目标: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拓扑结构、协议等基础知识,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实验内容:1、搭建简单的局域网(LAN),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2、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分析网络数据包,观察网络通信过程。
3、测试网络连通性,掌握ping、traceroute等常用网络命令。
三、实验二:计算机网络应用实验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场景,掌握常见的网络应用技术,如Web开发、FTP服务等。
实验内容:1、开发一个简单的Web应用程序,实现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等功能。
2、搭建一个FTP服务器,实现文件上传、下载、删除等操作。
3、配置DNS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
四、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目标: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内容:1、使用加密算法(如AES)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观察加密效果。
2、配置防火墙,设置安全策略,拦截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3、利用Snort等工具检测网络入侵行为,保护网络安全。
五、实验四:综合实验实验目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内容:1、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程序,实现两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针对某一实际应用场景,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应用,并评估其性能和安全性。
3、以实际企业或组织为对象,分析其网络安全风险,制定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六、参考文献1、《计算机网络》(第七版),作者:Andrew S. Tanen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