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坊七巷,福州还有15条惊艳古巷,排在第一的是
- 格式:doc
- 大小:21.45 KB
- 文档页数:13
福建---福州永泰青云山、平潭岛、十八重溪、三坊七巷、达摩十八景、九日山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距永泰县城10多公里的岭路乡,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云而得名。
景区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
山高林茂,云雾飘缈,岩奇洞怪泉碧。
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珍稀植物——桫椤和羚羊、猕猴等。
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天石廊、火烟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场、天池和状元洞、红军洞等。
云天石廊在青云峰近山顶处,又称“登天廊”,因软硬岩层受风化的差异,形成一层层长条形通道。
石廊共4层,累计长度约300多米,人行其中,惊而不险。
藤山周围几个山头,坡度平坦,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号称“万亩草场”,是理想的避暑游览胜地。
藤山顶部有一口古火山爆发形成的天池,呈弯椭圆形,周长约400米,面积12亩左右,丰水时平均水深1.5米。
池内碧波荡漾,池旁绿草如茵,周围还有不少火山喷出物如火山弹等。
在乌后村附近的乌后天池面积约6亩,也是古火山口积水成池。
火烟瀑布即青龙瀑布,落差80多米,水流跌落的悬崖岩壁经淘蚀呈半圆凹槽,上小下大,如倒漏斗形。
瀑布分三迭,上部水流顺峭壁滑落;中间部分越过悬崖飞泻而下,形成水帘,水珠四散,水雾弥漫;下部有一岩坎,瀑流打在上面,再沿崖壁分流滑落,最后汇入底部的青龙潭。
此外,还有凤尾瀑布、珠帘瀑布、石龙瀑布和新月瀑布等,其中的石龙瀑布,水流从半山坡近乎直立的崖壁上跌落,总落差达150米左右。
除青龙潭外,景区内还有龙潭、鲤鱼潭、长生潭和济生潭等。
红军洞是一个经过人工改造的天然岩洞,是当年闽中游击队活动场所之一。
洞呈半圆形,高约25米,宽24.5米,洞口有碎石砌成的围墙。
洞深约30米,洞内由碎石砌成4层平台。
青云山--石廊峡谷景区:主要景观有凌空绝壁、风化石廊,号称“云天石廊”。
远可观,近可行,长廊1000多米。
还有飞瀑三潭、妙笔生花、镇山大钟、天门洞、灵芝岩、状元靴、金鸡相斗、音乐广场、仙君殿等景观,主峰雄伟壮阔,有雾都云海之称。
福建福州市旅游景点
福州市旅游景点
一、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位于福州市中心地区,是福州历史上最大的广场之一,也是福州最热闹的娱乐场所。
广场中有著名的鼓浪屿唱片、李香兰故居、淘金轮海洋公园、水门商务区等景点。
充满了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成为福州市的一个文化地标。
二、福州博物馆:
福州博物馆坐落在福州市著名的五四广场中,是集藏品展览、文物研究、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博物馆拥有10000余件文物藏品横跨六千余年的历史时期,是研究福建及全国文物的最佳实物场所。
三、莆田城堡:
莆田城堡是一座经历了五百多年历史的城堡,位于福建莆田市西湖附近,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军事防御工事,也是一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建筑。
城堡由边城和主城等组成,外形独特,覆盖着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特点,是观赏福州古迹的好去处。
四、鼓浪屿:
鼓浪屿是福建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福州市湖门口,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浪漫的海岛。
鼓浪屿拥有浩瀚碧海、洁白沙滩、古朴古色、千姿百态的礁石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新中式建筑,是集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和体验式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福建古城景点介绍
福建拥有多座古城景点,各具特色,以下是一些介绍:
1.漳州古城。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
传统建筑。
漳州古城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而闻名。
2.云水谣古镇。
位于漳州市南靖县,是一个融合了闽南人和客家人文化的古镇,以
其古朴的土楼建筑和诗情画意的环境而著名。
3.泰宁古城。
位于三明市泰宁县,以其“汉唐古镇,两宋明城”的美誉而闻名,泰
宁古城保存有明代府邸——尚书第建筑群,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
4.长汀古城。
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是一座著名的唐宋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
的文物古迹而著称。
5.龙潭古镇。
位于宁德市屏南县,以其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和古朴宁静的环境而吸引
游客。
6.霍童古镇。
位于宁德市蕉城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淳
朴热情的当地居民而闻名。
7.五夫古镇。
位于南平市武夷山市,是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故里,以其保存完好的
兴贤书院、紫阳楼等景点而知名。
8.闽安古镇。
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千年古镇,以其宏伟壮观
的闽安楼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而吸引游客。
这些古城不仅展示了福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是了解福建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
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
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
"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
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街区,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
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因为它是三坊七巷街区最靠近西湖的坊巷,古时被河泽包围着。
据说,当年西湖的潮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
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
文儒坊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
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
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
细数福州十大名片“三坊七巷”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它们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
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福州市最著名的风景区非鼓山莫属。
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
每个人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来福州没去爬爬鼓山有点遗憾。
鼓山最高峰海拔有925米,鼓山于2002年5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
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
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
闽剧是戏曲的一种,是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也是唯一现存的,因此,又称“福州戏”。
它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
福州城内有于山、乌石山、屏山三山鼎立,白塔、乌塔两塔以峙,闽江横贯城区,构成“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秀丽画卷,形成了山城相依、山水环抱的城市特色,具有独特的城市格局。
因此福州的别名又称“三山”。
福州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温泉文化”。
温泉分布广、埋藏浅、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有着“浴在福州”的美誉。
福州三坊七巷各位团友,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司机,代表心飞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福州,我是心飞旅行社的导游林芷馨,为了方便记忆,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前方的是司机杨师傅,杨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驾驶技术高超,所以大家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完全放心。
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百年修得同船度。
今天我们就是:百年修得同车行。
我们大家由不同的地方走到同一个目的地,乘坐在同一辆车里,大家由不相识到相见相知,这真是一种很奇妙而又美好的缘分,那么就让我们将这个美好的缘分进行到底。
今天就由我和杨师傅为大家服务。
大家知道吗?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山环水绕,名人辈出,特别近代以来福州有许多名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有意思的是许多名人都曾住在福州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什么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福州老城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在最繁华的八一七路边,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院落群,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占地约40公顷。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里面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路不在大,有人则名。
这里涌现出一批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林纾、冰心、郁达夫、……翻动历史,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少映现在三坊七巷,可圈可点的达150多人之众。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三坊七巷的入口。
我们将在这里参观两个小时。
现在我们到了杨桥巷。
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扩建为马路,由巷变成了路,很自然路名就定为杨桥路。
大家看,我们现在所处的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
福州可玩的主要景点
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景点:
1. 福州三坊七巷:这是福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由三个坊、七个巷和一个中轴组成,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明清时期建筑群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福建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
2. 福州西湖公园:这是福州最大的公园之一,拥有美丽的湖泊和园林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划船、观赏风景和享受文化活动。
3. 福州鼓山:这是福州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寺庙、佛塔和石刻等。
4. 福州南少林寺:这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寺庙、佛教文物和武术表演等。
5. 福州烟台山公园:这是福州的一座自然公园,拥有美丽的山景和海景。
游客可以在这里爬山、观海、观赏自然风光和享受文化活动。
6. 福州琅岐岛:这是福州的一座海岛,拥有美丽的海景和海滩。
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海岛风光、海鲜美食和海滩娱乐等。
7. 福州华严寺:这是福州的一座佛教寺庙,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寺庙、佛教文物和佛教文化活动等。
8. 福州林阳寺:这是福州的一座佛教寺庙,拥有美丽的园林和
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寺庙、园林和文化活动等。
以上仅是福州众多景点中的一部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值得游客去探索和发现。
福州旅游景点
福州是中国福建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名城。
福州有很多非常美丽的旅游景点,令人流连忘返。
福州的三大名胜古迹是福州古城、福州地标性古城国山孔庙和它们之间的龙潭公园。
福州古城位于福州市的中心地带,从古代发展至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融合了南北两种传统文化特色,是福州一座最具有名声的古城,多年来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福州地标性古城国山孔庙是福建省最著名的古建筑群,非常具有历史文化大众认可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孔子文化的传播和宣扬的重要场所,每年有着大量的游客参观仪式。
此外,连接福州古城和国山孔庙的龙潭公园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游览景点,把两大古城联系起来,拥有着美丽的景色,是一个绝佳的地方。
福州有许多古老的庙宇,比较著名的有南普陀寺、南湖庙宇群、贝阙庙宇群、湖西古佛寺、湖西灵澄寺、湖上王庙、双山塔等,都是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每一处都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气息。
此外,福州还有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色,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
罗源大桥位于福州与东部副省罗源之间,这座大桥是福建省最大的桥梁,桥上还有一条观光步行道,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桥上的景色,比如湄洲岛上的旁白山,以及西部的朱家尖等。
福州的西湖也是不可多得的景点,里面有许多奇特的建筑和植物,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游乐设施,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福州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比如“海上灯会”和“朱家尖灯会”,都是福州非常著名的文化盛宴,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福州真是一个旅游胜地,有很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珍贵的历史遗迹,可以让人留恋不已。
如果您还没有去过福州,就赶紧来一次吧,你会收获非凡的视觉盛宴和无限的感动。
福州旅游攻略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福州的旅游攻略,欢迎大家阅读!福州旅游观赏景点1南后街南后街,据历史记载自宋代起就是一条繁华市街,它西起杨桥路十字路口,南至吉庇路,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
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由北向南三坊的顺序依次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宫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昔日的杨桥巷已拓展成繁华的杨桥路,吉庇巷、光禄坊也改变了原有的模样,现在的三坊七巷保留下来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了。
2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州西北部,年代悠久,是福州著名的风景区。
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建筑子城时凿东湖、西湖,将东西北诸山的溪流聚此二处,用于灌溉周围农田。
唐贞元十一年(795年),观察使辟南湖。
五代时,闽王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并有河道与闽江相通。
其子称帝,又在西湖湖滨筑水晶宫,为歌舞游宴之所。
还在自己的住处,修建一条复道,从内城跨越出城外水晶宫,于是西湖成了他的御花园。
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又在湖上建立澄澜阁,此后西湖逐渐成了游览胜地,并品题出西湖八景。
3钟鼓楼钟楼上的巨钟,重两吨,是清康熙三十五年由金、银、铜,铁、锡五金铸成,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6372字。
撞钟僧每撞一下钟,要念108遍佛。
奇怪的是该寺不打五更钟。
相传此为龙潭,寺僧向龙借地建寺, 言称五更即还。
建成后,第一次打五更钟,就风雨大作,殿角崩塌,只好用御赐经镇住。
自此不打五更钟。
4金山寺金山寺位于福州西郊洪塘乡附近的乌龙江心的一块小石阜上,因于这块阜很像江南镇江的金山,故名“小金山”。
如今,这里仍可寻见古时的金山寺八景:“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巴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
如果在金山寺凭栏远眺,可见碧波荡漾,风帆浮动。
福州市著名景点介绍Fuzhou, the capital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in China, is renowned for its rich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and stunning natural landscape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landmarks in Fuzhou is the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三坊七巷), which is a historic district that dates back to the Tang Dynasty. Walking through the narrow lanes and alleys, visitors can admire well-preserved Ming and Qing Dynasty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s.福州作为中国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福州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就是三坊七巷,这是一个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历史地区。
在狭窄的巷子漫步,游客可以欣赏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以及传统的中国庭院。
Another must-see attraction in Fuzhou is Yu Hill (福州玉山), which offers panoramic views of the city skyline and surrounding mountains. Visitors can hike to the top of the hill, where they will find temples, pavilions, and gardens that are perfect for quiet contemplation and relaxation. Yu Hill is also a popular spot to watchthe sunset and take in the beauty of Fuzhou from a high vantage point.福州另一个必看的景点是玉山,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天际线和周围的山脉。
福州旅游景点
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几个值得一游的景点:
1. 三坊七巷:这是福州最著名的古老街区之一,由三条主要的巷子和七条次要的巷子组成。
这里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2. 鼓山:鼓山是福州最高的山峰,也是福州的象征之一。
这里有许多寺庙和古建筑,如白居易故居、少林寺等,是一个能够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气息的好地方。
3. 闽江公园:这是一个位于福州市中心的大型公园,占地面积很大,园内有许多湖泊和绿化带,以及许多游乐设施和休闲区域。
4.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部,是一个集森林、山水、文化、旅游、科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森林公园。
5. 闽南大佛:这是福建省内最大的佛像,位于福州市南郊的白湖派林寺内。
佛像高达42.8米,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宗教文化景观。
以上是福州旅游景点的部分介绍,希望能够对您的旅游计划有所帮助。
- 1 -。
福州的著名景点介绍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值得一游。
以下是一些福州著名景点的介绍:
1.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是福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之一。
这里有许多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街道狭窄,巷道纵横交错,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2. 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区西南部,是福州最大的城市湖泊。
西湖风景秀丽,湖水清澈,周围有茂密的树木和花草,是福州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3. 闽江二府:指的是福州市的两个古代行宫——东府和西府。
东府是明代的福建巡抚衙门,现在是福建省博物馆;西府是清代的福建布政使衙门,现在是福建省图书馆。
这两个建筑都保存完好,是了解福州历史的重要场所。
4. 鼓山风景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是福州的象征性山岳。
鼓山上有古代的观音寺,寺内有独特的石刻和佛像,还有观音洞和鼓山公园等景点。
从山上可以俯瞰到福州市区和闽江的美景。
这只是福州的一部分著名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提的地方,如福建土楼、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等。
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之处,希望以上介绍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除了三坊七巷,福州还有15条惊艳古巷,排在第一的是。
(本文由福州人家出品,转载请在开头保留这行字,字体不得变异,文末带本我大福州不仅有三坊七巷还有许多有味道的小里弄里弄中也保留着不少有故事的建筑走吧,跟着小编一起去探寻上下杭自2013年,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启动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传统历史风貌建筑的修复。
这里已形成具有浓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闽商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
△隆平路△建郡会馆旧址△福州商务总会八角亭△隆源行旧址△台江书院△老商铺外立面△采峰别墅一头连接福州繁华的东街口,一头延伸至百年老街卫前街的三牧坊,宽不足4米,长不到240米,是福州古代闽县内最著名的一座坊。
三牧坊走出了数不胜数的福州籍名人。
福州清代全省性的四所书院,其中二所凤池与正谊均在三牧坊花围内,1902年两所书院合并更名为“全闽大堂”,成了福建最早的公立学校。
1951年改名为福州一中。
福州一中英才辈出。
校友中有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仁人志士,如林觉民、陈盛馨等。
校友中有15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三牧坊最美丽的莫过于天桥上的紫藤花。
紫藤花每年早春开花,序状的花朵垂在紫藤纤细的藤蔓下,微风吹来,像是紫色的瀑布。
”华侨新村穿过象山隧道,从军区总院大门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西二环路旁的华侨新村。
提起福州的华侨新村,过去,它就是个富贵的象征。
华侨新村是六十年代印尼排华时,福州政府接纳华侨的一处高档住宅区。
一座不大的小山坡,高低错落的布满许多的小院落,那一幢幢小楼房,形态各异,色彩华丽,很是吸人眼球。
如今,这里群集各种私房菜馆、茶馆、会所、画室、小收藏展馆,成为福州闲聚会友的好地方。
(网友“自由飞翔”拍摄)康山里康山里(拍摄:安早)康山里,它是马厂街的支巷。
民国时期康山里兴建了一批带有独立花园的洋房别墅,康山里老洋房的门面不起眼,却各有“来头”。
梦园的主人是叶见元,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据传孙中山来福州时还曾在这里住过。
距离梦园不远的以园是叶见元弟弟的宅子。
康山里(拍摄:leocobra)与以园紧邻的叫可园,一代才女林徽因回福州度蜜月时,曾在这里住过一个月,可园因此带上了浪漫的色彩。
据悉,这是林徽因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回乡之旅。
此外,可园还曾走出过原福建医学院教授林梁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活跃于文坛的青年作家徐君藩、梵语专家罗世方等文化名人。
爱庐(拍摄:池志海)康山里1号- 爱庐(爱园)建于民国时期(约1930-1932),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具有典型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爱庐是建筑建造者刘道岸听取其子刘祁端的建议设计,原拟作为诊所使用,但建筑尚未完工,刘祁端就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因救护伤员惨遭日军射杀。
此后,该建筑始终作为刘氏家族住宅使用。
可园(摄影:池志海)康山里5号- 可园建于民国(约1928年前后),由两座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
梦园(摄影:池志海)康山里13号梦园,后门在马厂街,由两座建筑组成。
正座为两层带地下室英式建筑,面阔三间,木桁架小青瓦歇山屋顶。
正座西侧为后来加建的三层斜角碉楼,顶部现为小青瓦双坡顶,但坡度极缓,明显为后加的,可能原为平顶,损坏后加的瓦顶。
以园(摄影:池志海)康山里12号- 以园为叶氏家族私宅。
原主人叶氏为梦园主人叶见元之弟。
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具有朴素英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占地390平方米。
建筑建筑装饰较为简单,门窗均不发券,用木百叶门窗;顶部开有数个老虎窗,为一大特色。
马厂街马厂街(拍摄:池志海)福州市仓山区桃花山上的马厂街,曾是朱熹的叔叔朱槔笔下的“世外桃源”,又在明朝时戚继光来福州剿灭日本倭寇时,率军驻扎在桃花山脚一带,开辟了军营驻地和马厂。
马厂街因此得名。
马厂街(拍摄:池志海)晚清,马厂街成为洋人、官宦、富豪的中西别墅集中区。
民国时期,马厂街及其支路康山里一带被开发商统一改造,建成花园式里弄住宅多座,并按照传统别墅方式进行命名。
国府主席林森、海军司令陈绍宽、孙中山秘书黄鲁贻的身影常常出没此地。
拓庐(拍摄:池志海)马厂街4号拓庐是曾经就职于英国大东电报局(旧址在川石岛)的金文泳退休归来,在原对湖江南金氏(乾隆末年迁居对湖,已经传至第十代)的茉莉花园上建起来的。
拓庐(拍摄:池志海)拓庐为三层砖木结构、具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
一层窗发券,外廊采用的木质仿铸铁拱廊保存完好,在仓山地区也不多见。
硕园(拍摄:池志海)马厂街8号-硕园为三层砖木结构、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西式建筑。
建筑内为单元式公寓,所有厨房均设在楼后的附属楼中,与主楼间有双层木连廊连接。
硕园(拍摄:池志海)建筑平面近似方形,南立面设置外廊,开间大小相间,四大三小,圆形砖柱;侧面及背面设拱券窗,窗上方有半圆形叠涩线脚遮雨檐口,不开窗的部分则做成凹入式的窄券假窗,每层间也设置了复杂的叠涩线脚。
忠庐(拍摄:小飞刀)马厂街11号-忠庐(中庐)原为曾在“电光刘”(光禄坊刘家开办的福州电气公司等)任会计师的许省庵先生建造的私宅。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英文秘书吴淑贞亦在此居住了10年。
忠庐(池志海摄)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带有外廊的近代西洋式建筑,青砖砌筑;山墙有一组对称的烟囱,并挑出三层露台。
建筑一层外廊发券,窗均做平过梁;建筑立面除腰线外未做过多装饰,檐口也没有福州近代建筑常见的叠涩线脚。
忠庐(拍摄:小飞刀)鼎庐(拍摄:池志海)马厂街12号-鼎庐二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带有较大院落。
据后代回忆,原为李德鼎所有,鼎庐亦因他而得名。
建园(拍摄:池志海)马厂街17号-建园曾名“玉庐”,为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柱廊式建筑。
建于1919年前后,原主人林璞臣先生原为民国邮政系统(大东电报局)的高级职员。
现为林氏后裔居住。
原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丁汉波教授幼时也曾住此。
宜园(拍摄:池志海)马厂街22号-宜园是一幢二层砖木结构建筑,立面呈类似殖民式风格,共四个开间,一楼券廊、二楼拱窗,装饰朴素,仅一二层间及檐口处有叠涩线脚装饰。
原主人叶赞林先生,曾在华林坊(今华林路)基督教道原堂担任牧师。
槐荫里麦园路的槐荫里得名于曾位于附近的琅琊王氏(即开闽王王审知的家族谱系)“三槐堂”。
王氏素有“槐荫连云”、“槐荫满堂”等说法,有些王氏祠堂亦名“槐荫堂”,槐荫里因而得名。
槐荫里两边的老房子也是历经了时代的沧桑变化。
槐荫里4号槐荫里4号早期曾为大阪商船株式会社使用,在1932年到1942年期间福州地区中共地下党的发报电台曾经秘密设在此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英等国形成同盟,本建筑也曾经作为盟军联络处使用。
民国时期电影皇后胡蝶也曾经在此小住过。
槐荫里4号为一幢三层砖木结构、具有维多利亚风格的近代建筑。
采用红砖砌筑,两层带地下室,一厅三房式布局,前卧室做八角形突出;立面有多道叠涩线脚装饰,屋顶为木桁架小青瓦屋面。
万春巷万春巷上的陈芷汀故居(拍摄:池志海)'万春巷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是一条东西走向道路,西连公园路,东接上藤路。
该巷原名“大埕中”,因巷口有“万春京果店”而得名“万春巷”。
万春巷西南在清代原有“太古洋行”,早期称为“太古坪”,曾有日本小学、国立音专(现址为仓山小学)、亚细亚火油公司、大罗天剧场等一批公共建筑。
如今这些建筑都已消失,沿路的历史建筑仅剩位于万春巷8号的陈之麟故居。
陈芷汀故居(拍摄:nenva)万春巷8号房主为福州著名华侨领袖陈之麟(陈芷汀)先生的故居,建于1920年代初。
主体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具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洋房,但在顶部又有一个小阁楼屋顶四角发戗,带有教会中国式的意味;北部另有二层砖木结构的附属用房,并带有面积较大的庭院。
院门用块石砌成,带有一定的哥特式特征。
整组建筑规模宏大、中西合璧,是仓山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洋楼之一。
陈芷汀先生,漳州龙海人,是民国期间著名的实业家、华侨领袖,历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商办福建铁路总公司经历、福建都督府财政部长、国会参议院议员、福建美丰银行副理等。
解放后曾任福州市归国华侨联谊会执行委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省政协特邀代表等。
汇丰弄里在塔亭路边原汇丰弄里。
同治六年(1867年),英商在仓山大岭顶设立汇丰银行福州分理处,次年改为汇丰银行福州分行。
清静的塔亭路,一百多年前曾因“五口通商”,一时十分繁华。
商贾云集、名流进出,旁边的里弄始称“汇丰弄”。
现已围入梅坞路上坡路旁“聚龙明珠”二期楼盘“尚书院”之中,靠近塔亭路。
只余下英式风格的独立厅和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旧址独立厅坐东朝西,为双层抹灰洋楼一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郑祖荫等人组织“桥南公益社”,以发展体育、查禁鸦片、义务救火等活动作掩护,建立组织、宣传革命,当年鼓吹民主革命的《建言报》就是在这里创刊的。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该社团成为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策划政治、军事行动。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到福州曾在此发表演说,并题写了“独立厅”的牌匾。
七星巷(摄影:@飞舟)七星巷是一条已经无处寻觅的小巷,唯有仓山程埔头附近的老人才知道七星巷的位置。
但许多人都知道林森公馆,公馆位于原七星巷的2号,隔壁的七星巷3号是林森之弟林为桢故居。
(摄影:@飞舟)林森公馆建于1920年代(准确时间不详,一说为1921年),由福州乡亲江屏藩(1881-1933,曾先后任大元帅府建设部交通局局长、闽海关监督兼福建省建设厅厅长等)等人集资筹建。
建筑呈“T”字形,占地380平方米,座北朝南,中西式三层白砖楼房,中间大厅,左右厢房。
解放初改作民房,陈列品全部散落。
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森曾在晚年暂短居于此。
林森原名林天波,福建闽侯县人。
国民政府临时参议院院长,中国国民党右派(西山会议派)主要成员,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
东山里(摄影:0591蜗牛的温暖)复园路东山里1-8号是脩庐(“脩”通“修”)建于1927年,原为谢为霖(冰心堂哥)产业。
脩庐曾经居住过许多名人,如陈伯流(曾任上海金城银行经理、华侨大学校董等)、林涛(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过继之孙)、清末帝师陈宝琛侄子陈博鲜等。
脩庐是砖木结构的典型的近代联排式公寓建筑,高9米,面阔八间(37米),进深三间(15米)。
建筑前后有庭院,外围以砖墙,大门开于右隅,门楼有“脩庐”(“脩”通“修”)匾额。
每户人家拥有其中一“直”(一个开间),从底楼拱廊进入均有内楼梯,可上二、三层。
另外,脩庐南侧的边套修有独立的外楼梯。
积兴里积兴里(拍摄:池志海)积兴里是福州仓山公园路东部的一条街巷,取“积德兴旺”之意而名。
文革时曾改名为“勤建六弄”、“勤建四弄”。
另有一说,其得名可能典出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兴里看端庐1(拍摄:池志海)积兴里是福州近现代建筑分布较密集、保存状况较好的地段,形成近代建筑群落,对研究福州近现代历史风貌街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