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及康复(供参考)
- 格式:ppt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50
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
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
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
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
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
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
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1)术后第1~3天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
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般术后应持续使用 6 ~8 周.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
同时完全没有活动可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应根据所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
以关节活动度训练与肌肉力量训练为主。
1.早期(术后第1~7天):主要以控制疼痛和肿胀,预防感染为主。
第1天控制出血,适量运动,在无痛情况下进行膝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以及主动踝关节活动,术后第2天开始下地扶助行器站立,部分负重,被动或鼓励主动做直腿抬高,维持肌肉含量。
2.中期(术后第2~6周):主要目的是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恢复负重站立行走功能,加强下肢平衡功能。
需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恢复正常活动度,并进行渐进负重练习,借助平行杠进行步态练习,通过动态平衡训练仪等进行本体感觉的练习。
3.后期(术后第7~12周):主要目的为加强肌肉功能,改善膝部稳定性、功能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逐渐增加步行活动以及上下楼梯的训练,增加不同体位下的直腿抬高练习,以增强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进行持续性的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常见于髋、膝、肩关节的疾病治疗中。
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接受系统的康复护理,以促进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操作流程1. 术后立即护理术后立即护理是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首要步骤。
这一阶段的护理工作包括:-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患者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 确保患者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定期更换患者的着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 康复早期护理康复早期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康复早期护理的具体步骤:- 帮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如站立、行走等;- 监测患者的伤口情况,以防止感染;-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 协助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如洗澡、穿衣等。
3. 康复中期护理康复中期是患者逐渐恢复正常活动能力的阶段。
以下是康复中期护理的主要措施:-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肌肉强化锻炼、平衡训练等;-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运动和活动,鼓励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育患者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饮食、睡眠等。
4. 康复后期护理康复后期是患者逐渐完全康复的阶段。
以下是康复后期护理的关键措施:- 继续进行康复运动和锻炼,巩固和提升恢复效果;- 教育患者关于保持关节健康的重要性,如正确姿势、躯干和关节保护等;- 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根据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提供临床咨询和支持,回答患者的疑问和关注。
二、评分标准为了评估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医护人员可以使用评分工具。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评分:通过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如使用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估法。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高的关节。
当关节出现退行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感染性关节炎等多种原因引起关节破坏,出现严重疼痛及关节功能丧失,同时患者全身情况好,可耐受手术,置换关节周围的神经血管状况良好,肌肉肌腱系统可发挥正常功能;病人合作、术后可配合良好的康复锻炼者可实施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评估1. 评估病人心理状况。
2. 评估病人饮食和睡眠情况。
3. 评估病人患侧肢体皮肤,有无疖、痈、脚癣、静脉曲张等。
4. 评估病人原发疾病及术前用药情况5. 评估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出血、伤口渗液、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
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入院后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病人心理问题,介绍成功病历。
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发放膝关节宣传手册,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指导病人合理饮食。
如类风湿病人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糖尿病病人应严格限制饮食,控制好血糖水平。
(3).皮肤护理:术前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如有脚癣,灰指甲,瞩患者每日用温水清洗局部后用2.5%碘酒涂抹三次。
并告知上级医师(4).术前准备:术前白天备皮,术前晚及术日晨用0.75%碘酒消毒手术区域,并用无菌布包裹。
术前晚8pm灌肠,并于术前晚10pm至术日晨禁食水,术日晨留置尿管。
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如有活动性假牙应摘掉,等待手术。
(5).术前用药:术前一天常规应用预防性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前晚给予抗血栓药物速碧林皮下注射,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近期有激素使用史者,应于术前一天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50mg,维持患者常规口服激素用量。
术前应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的病人,应于术前2周停药,改用其他对血小板影响较小药,防止术后出血。
(6).如有吸烟史的病人,术前嘱其禁烟并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方法和深呼吸。
2.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观察: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6小时。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需知道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当前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骨病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术解决,让很多原来无法站立的患者重新站起来。
膝关节置换术就是一种现代高科技的人工材料手术方式,通过人工材质的关节替换原有、已损坏的关节,帮助患者重新站立。
但是在手术之后必须要做好护理工作,才能够保证人工关节更好的适应人体,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1.一般护理工作1.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后,需要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选择合适的体位,同时要叮嘱患者禁食禁水6个小时。
(2)手术刚完成后身上会设置导流管、导尿管等管道,进入到病房后要对这些管道进行稳妥固定,并保证管道的通畅性。
同时对引流管引流出的液体颜色、液体量以及性状等进行严密观察。
若引流量>100ml/h,色鲜红,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3)手术之后要做好心电监护、吸氧观察,着重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等。
(4)在手术完成后,置换关节的患腿需要比心脏高15度,膝关节保持微曲的状态,同样达到15度。
患肢需要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并对膝关节进行冰敷,冰敷时间需要达到24个小时,有效预防出血和肿胀。
(5)对患者患肢的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主要通过对足背动脉以及皮肤颜色的观察实现。
如果发现足背动脉消失或者减弱的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可能是由于伤口包扎过紧或者关节腔出现积血等情况导致的血液循环受到限制。
2.并发症护理(1)全身并发症护理全身并发症护理中包括肺不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尿道感染等情况。
在护理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呼吸情况等进行严密观察。
严格根据医生开具的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对患者的体温和饮食情况等进行观察和护理,同时结合个体差异情况合理选择食物,食物需要以高纤维、清淡、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补充患者术后的消耗。
如果患者是老年人,需要对液体的速度进行控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的喝水量要达到2000到3000毫升,并做好每天的尿量统计,对血电解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保证水电解质以及进出量方面的平衡性。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
引言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膝关节
退行性疾病。
术后护理对于恢复和术后的成功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
总结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要点
1. 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术后的伤口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敷料,确保伤口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2. 控制疼痛:术后常伴随疼痛,可通过口服镇痛药或静脉给药
来缓解疼痛。
合理控制疼痛对于患者的舒适和康复至关重要。
3. 康复锻炼: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关
节功能。
锻炼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逐渐增加强度和范围。
4. 使用辅助工具:在术后的康复期间,可以使用助行器、手杖
或轮椅等辅助工具,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和提供支撑。
5. 饮食调理:术后应保证患者的饮食均衡,并遵循医生的饮食
建议,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注意事项
1. 避免受伤:术后的膝关节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扭伤或跌倒等可能对关节造成损伤的活动。
2. 定期复诊:术后应定期复诊,及时跟进康复进展,随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和进展,并按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和护理。
3. 安全环境:在患者家中和康复建议设施提供安全环境,包括无障碍设施、防滑措施和安全护栏等,以避免患者摔倒和受伤。
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是患者恢复和康复的关键步骤。
通过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控制疼痛、进行康复锻炼、使用辅助工具和注意安全事项,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同时,定期复诊和提供安全环境也是重要的。
护理团队应与医生和患者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膝关节手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膝关节置换、膝关节镜手术等。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术后膝盖护理要点及措施的文章,供您参考。
一、术后早期护理要点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休克的发生。
特别是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麻醉未完全恢复,反应能力差,生命体征的观察尤为重要。
2. 患肢护理(1)足下垫软枕:使膝关节呈过伸位,减轻关节负担。
(2)弹力绷带包扎:术后患者弹力绷带包扎下肢,观察患肢血供,防止弹力绷带过紧造成压迫。
(3)抬高患肢:拔出引流管后,患肢可逐渐出现肿胀及皮下淤血,正确指导患者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cm,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3. 引流管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发生,防止引流管脱出。
(2)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根据医嘱间断开放引流管,若短期有大量鲜红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时)要严密观察是否有继发出血、休克发生。
(3)拔管时间:一般术后4h内引流量最大,呈血性,术后24h为出血高峰期,当24h引流量小于50ml时可考虑拔管。
4. 营养护理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由于麻醉和手术创伤,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
二、术后中期护理要点1. 功能锻炼(1)术后第1周: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每次10-15分钟,每天3-5次。
(2)术后第2-3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如膝关节屈伸、内外旋等。
(3)术后第4-6周:进行步态训练,如平行行走、上下楼梯等。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 药物护理(1)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2)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遵医嘱使用消炎药物,预防感染。
三、术后晚期护理要点1.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洗澡、进食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摘要】膝关节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的主要手段,可以解除患者疼痛,纠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此,本文就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护理进行阐述,旨在为社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在我国现有3600万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关节变形和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造成患者残疾。
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国际趋势的蔓延,OA的发病率还在在继续上升。
85%的骨关节炎患者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的主要手段【2】,可以解除患者疼痛,纠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此,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观察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护理阐述如下。
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时间是指手术麻醉复苏后至术后第三天,主要是配合术侧的康复护理,积极早期行非手术侧肢体的康复锻炼。
同时运用完全补偿系统的护理,在术侧训练促进患肢静脉血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轻周围组织粘连的同时,尽早进行非手术侧的锻炼。
在此阶段中,由于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身体、精神上完全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没有自护能力,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完全补偿护理,帮助患者完成所有的护理工作。
首先保持术肢外展30°中立位,防止肢外旋外翻压迫腓总神经,进行被动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
术侧和非手术侧,均应早期开展股四头肌和胭绳肌的肌力训练可减少肌力衰退,益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为临床一种行之有效的关节重建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畸形情况,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 [1] 。
然而,如果术后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将会导致膝关节屈伸度达不到生理需求,甚至发展为膝关节强直,影响膝关节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手术前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尤为重要。
关键词;全膝关节;护理;康复指导前言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膝部疾患日益增加,膝关节增生性退行性病变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其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自2019年 8 月~ 2020年12月年以来,我科收治了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8例进行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了耐心细致、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取本院自 2019年 8 月~ 2020年 12月实施膝关节置换术病例 8例,本组 8例均为女性,年龄55 ~ 65 岁,均为类风湿性骨性关节炎,其中 3例行单侧、2例行双侧膝关节置换。
2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
由于此类病人病程较长,对手术的期望值较高,同时又害怕手术失败等复杂的心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恐惧。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介绍过去成功的例子。
并强调只有加强膝关节术前及术后的功能锻炼,才能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同时,让患者在术前了解一些相关的功能锻炼的知识,也有利于术后锻炼的配合,消除顾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手术疗效,达到预期效果。
2.1.2 术前准备。
(1)术前 3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为术后做准备。
(2)禁食。
术前8h禁食、4h禁饮。
(3)皮肤准备。
术前为患者做好术肢备皮,术晨用碘伏消毒膝关节,范围为膝关节上下 20cm,而后用纱垫包扎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目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膝关节疾病。
该手术通过替换患者受损的膝关节部分或全部来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手术前的活动水平,并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这包括实施一系列康复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管理、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目标中,首要目标是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
手术引起的疼痛常常会使患者难以进行日常活动,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其次,康复护理目标还包括恢复关节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通常会受到限制,肌肉也会因术后休息而变得虚弱。
因此,物理治疗师将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关节活动性锻炼、肌肉强化和平衡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此外,康复护理目标还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及其家属。
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手术,可能会带来身体和情绪上的挑战。
因此,康复团队应提供情绪支持、教育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康复活动,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
总的来说,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目标是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康复计划和专业的护理,患者可以尽快返回正常的日常活动,并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以以下结构组织和呈现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目标的内容:1. 引言:介绍膝关节置换手术及其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正文:2.1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目标:详细讨论术后康复护理目标的重要性和具体目标的设定。
2.1.1 目标一:防止感染和减轻术后疼痛。
介绍术后感染和疼痛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护理措施来预防和减轻这些问题。
2.1.2 目标二: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膝关节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膝关节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 术后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指示更换敷料,避免污染和感染。
2. 正确穿戴石膏或固定器具: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穿戴石膏或固定器具,遵循规定的时间和方法,以确保膝关节稳定和恢复。
3. 冷敷和热敷疗法: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需要轮流使用冷敷和热敷,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
4. 康复运动:术后适时开始进行康复运动,如活动关节、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
5. 步行辅助工具的使用:根据术后的情况,使用助行器具、拐杖或轮椅等辅助工具来行走,逐渐恢复正常步态。
6. 饮食和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
7. 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在术后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保护膝关节免受二次损伤。
8. 定期复诊和康复评估: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诊和康复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康复计划。
9. 心理支持:在术后恢复期间,面对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和焦虑,寻求家人和专业人士的心理支持。
10. 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关于膝关节保健的相关知识,包括正确的姿势、体重管理、骨质健康和预防运动伤害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