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晶岩矿床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辽宁海城伟晶岩矿床浅析——020131 20131002460 林少伟一、区域地质简介辽宁海城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腹地,处于辽东半岛与内陆的连接点上。
海城区域位于中朝地台东北部的胶辽台隆上,它所在的三级地质构造单元称为辽东台拱。
这是一个长期隆起区,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广泛出露,中元古代至中奥陶世的沉积盖层仅在少数地区分布,中生代燕山运动构成了辽东半岛构造的基本格架(钟以章等,1982)。
区域内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3组断裂,东西向断裂形成最早;北北东-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的构造,它们将区域分割成若干长条状断块,并控制了现代地形、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后期形成的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则穿切了原有的构造,使辽东半岛的构造面貌进一步复杂化,从而奠定了本区北东向成条,北西向成块的构造格架(邓起东,1976).。
研究区域属华北克拉通的东南边缘(图1), 是中国早前寒武纪特别是古元古代地质体研究较早和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古元古界。
以中、低级变质的各类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的辽河岩群为主,同时伴有大量花岗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墙群的出现。
图1-1辽南海城地质略图二、矿区地质概况2.1区域地层辽宁海城伟晶岩矿床是以开采长石为主的伟晶岩矿床。
区内出露的地层是前寒武纪变质岩系:(1)太古代片麻岩系:主要由黑云母钾长石片麻岩、角闪片岩和绿帘斜长片岩等组成。
其中有各种细晶岩和伟晶岩脉穿插。
(2)元古代辽河系:由云母岩、片麻岩、铁质岩及浅变质岩组成。
(3)震旦系:石英岩不整合盖在古老岩系之上。
区内花岗岩至少有两期:(1)长岭花岗岩。
分布广泛,在与围岩接触处常有混合岩化现象。
(2)中生代千山花岗岩,分布不广。
2.2岩浆岩古元古界发育有两种地质单元:层状变质火山沉积岩(辽河群)和侵人杂岩体,后者包括顺层侵入的花岗岩和呈脉状或席状产出的基性岩墙。
海城地区的辽河群及早期侵入于其中的变质辉绿辉长岩墙群在古元古代晚期经历了3个阶段变形和变质作用的改造,后者多转变成为斜长角闪岩。
伟晶岩矿床及其地质特征一、伟晶岩与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指由特别粗大的矿物晶体所组成,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构造特征,常呈规则或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产出的地质体。
若伟晶岩中的有用矿物或金属元素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构成了伟晶岩矿床(pegmatite ore deposits)。
自然界中的各种火成岩均可形成相应的伟晶岩,但最具工业价值、分布最广的伟晶岩是花岗伟晶岩,其次是碱性伟晶岩,其他伟晶岩一般不具有工业价值。
人们通常所说的伟晶岩矿床一般即指花岗伟晶岩矿床。
因此,下面着重介绍花岗伟晶岩与花岗伟晶岩矿床。
伟晶岩的巨大矿物晶体往往是良好的非金属原料,其中也常常发生稀有元素的高度富集。
因此,伟晶岩矿床有着特殊的工业意义,是某些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矿产的重要来源,有些伟晶岩矿床中的U、Th以及Sn、W等也很重要,而长石、石英和云母等则是本类矿床中的主要矿产。
另外,在一些伟晶岩矿床中还产出许多宝石类矿物,如黄玉、水晶、绿柱石、电气石等。
伟晶岩矿床除具有特殊的经济意义外,在矿床成因分类中也有其特定的位置。
作为一个单独的矿床类型,在成矿条件、成矿作用、分布规律和矿体的内部构造上都有其特点。
因此,研究伟晶岩矿床也有成矿理论上的意义,对研究其他内生矿床的成矿作用也有很大影响。
二、伟晶岩矿床的地质特征(一)伟晶岩的形态、产状及规模受围岩岩性和构造的影响,伟晶岩的形态复杂,产状多样。
伟晶岩通常可发育脉状、透镜状、囊状、筒状、网状及不规则状等多种形态(图4-1),其中以各种规则或不规则的脉状占主导地位。
伟晶岩脉在走向和倾向上可以膨大、收缩,也可呈雁行排列和尖灭再现现象(图4-2)。
伟晶岩既可与围岩产状一致,也可切割围岩,产状有陡有缓。
陡倾斜或直立的岩体,一般是左右对称的,矿化富集在脉的上部或顶部,特别是脉体的膨大部分。
而缓倾斜的伟晶岩体,上下可以不完全对称,矿化多富集在脉体的上部。
据不完全统计,在板状伟晶岩中,倾角在45°~90°之间的,对稀有金属矿化富集最为有利。
可可托海花岗伟晶岩矿床一、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的阿尔泰陆缘活动带,离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线不远(图3-1)。
本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泥盆系和石炭系的黑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十字石黑云母片岩和变粒岩(图3-2)。
区内侵入岩为海西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辉长岩。
图3-1 阿尔泰地区板块构造和区域地质图(据卢焕章等,1996)1.前寒武基底;2.前寒武构造单元;3.早古生代构造单元;4.早古生代构造单元;5.晚古生代构造单元6.加里东期侵入体;7.海西期侵入体;8.镁铁质及超镁铁质侵入体;9.俯冲带;10.断层;11.俯冲杂岩体。
Ⅰ-西伯利亚板块;Ⅱ-哈萨克斯坦板块本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泥盆系和石炭系的黑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十字石黑云母片岩和变粒岩(图3-2)。
区内侵入岩为海西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辉长岩。
可可托海矿区面积近7km2,其中有11条含矿伟晶岩。
图3-2 可可托海伟晶岩分布图(据卢焕章等,1996)1.第四系;2.石炭系火山沉积岩及砂岩;3.泥盆系砂岩、灰岩及火山沉积岩;4.奥陶系砂岩、板岩及页岩;5.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γ5)6.斑状黑云母花岗岩(γ43)7.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岩(γ43)8.伟晶岩区9.主断层可可托海矿区面积近7km2,其中有11条含矿伟晶岩。
可可托海三号脉是其中最大的并且有Li、Be、Nb、Ta、Rb和Cs矿化。
三号伟晶岩脉侵入于角闪辉长岩中,并且切过花岗岩岩脉。
在三号伟晶岩脉下面存在着花岗岩,推测该花岗岩可能是伟晶岩的母岩。
二、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和构造新疆阿尔泰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属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的泥盆纪—石炭纪火山弧、弧后盆地及早古生代陆源构造活动带;而准噶尔北缘地区的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地区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的晚古生代岛弧带;两者之间被近EW向的掐尔斯克、玛因鄂博—布尔根板块缝合构造带所分割(图3—3),该缝合带在中国境内的北界为克慈加尔—锡泊渡—富蕴—玛因鄂博断裂,南界为柯克森套—沙尔布拉克—阿拉图拜断裂。
伟晶岩矿床及其地质特征一、伟晶岩与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指由特别粗大的矿物晶体所组成,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构造特征,常呈规则或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产出的地质体。
若伟晶岩中的有用矿物或金属元素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构成了伟晶岩矿床(pegmatite ore deposits)。
自然界中的各种火成岩均可形成相应的伟晶岩,但最具工业价值、分布最广的伟晶岩是花岗伟晶岩,其次是碱性伟晶岩,其他伟晶岩一般不具有工业价值。
人们通常所说的伟晶岩矿床一般即指花岗伟晶岩矿床。
因此,下面着重介绍花岗伟晶岩与花岗伟晶岩矿床。
伟晶岩的巨大矿物晶体往往是良好的非金属原料,其中也常常发生稀有元素的高度富集。
因此,伟晶岩矿床有着特殊的工业意义,是某些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矿产的重要来源,有些伟晶岩矿床中的U、Th以及Sn、W等也很重要,而长石、石英和云母等则是本类矿床中的主要矿产。
另外,在一些伟晶岩矿床中还产出许多宝石类矿物,如黄玉、水晶、绿柱石、电气石等。
伟晶岩矿床除具有特殊的经济意义外,在矿床成因分类中也有其特定的位置。
作为一个单独的矿床类型,在成矿条件、成矿作用、分布规律和矿体的内部构造上都有其特点。
因此,研究伟晶岩矿床也有成矿理论上的意义,对研究其他内生矿床的成矿作用也有很大影响。
二、伟晶岩矿床的地质特征(一)伟晶岩的形态、产状及规模受围岩岩性和构造的影响,伟晶岩的形态复杂,产状多样。
伟晶岩通常可发育脉状、透镜状、囊状、筒状、网状及不规则状等多种形态(图4-1),其中以各种规则或不规则的脉状占主导地位。
伟晶岩脉在走向和倾向上可以膨大、收缩,也可呈雁行排列和尖灭再现现象(图4-2)。
伟晶岩既可与围岩产状一致,也可切割围岩,产状有陡有缓。
陡倾斜或直立的岩体,一般是左右对称的,矿化富集在脉的上部或顶部,特别是脉体的膨大部分。
而缓倾斜的伟晶岩体,上下可以不完全对称,矿化多富集在脉体的上部。
据不完全统计,在板状伟晶岩中,倾角在45°~90°之间的,对稀有金属矿化富集最为有利。
实习报告
一、前言
我于2023进行了伟晶岩矿床实习,这是我学习地质矿产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伟晶岩矿床的形成、特点和开采利用情况,对我国矿产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1. 伟晶岩矿床概述
伟晶岩矿床是一种硅酸盐岩浆矿床,主要由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结晶而成。
伟晶岩矿床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大型规模,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2. 矿床地质特征
伟晶岩矿床地质特征表现为:矿床赋存于地壳深部,矿体形态复杂,边界不清,矿石结构致密,品位较高。
矿床主要由矿物、岩石和围岩三部分组成。
矿物成分以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为主,其次为白云石、黑云母等。
岩石类型主要为伟晶岩、细晶岩、花岗岩等。
围岩以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为主。
3. 矿床开采利用
伟晶岩矿床开采主要采用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式。
地下开采主要适用于埋深较大、矿体较稳定的矿区。
露天开采主要适用于地表覆盖较薄、矿体裸露的矿区。
开采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
4. 实习感悟
通过实习,我对伟晶岩矿床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矿产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要遵循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原则。
同时,也要注重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论
伟晶岩矿床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地质矿产知识水平,还培养了我现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运用实习期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做出贡献。
1、伟晶岩矿床——所含的有用组份的质和量富集到工业可利用的伟晶岩。
伟晶岩的基本的造岩矿物有用伟晶岩中稀有稀土金属有用伟晶岩和伟晶岩矿床对应于不同的岩浆岩可以有不同的成分类型,但是以花岗伟晶岩最常见,经济价值最大。
在早期的矿床学教材中伟晶岩矿床部分归于岩浆矿床,部分归于热液矿床。
由于: 1、从岩浆演化的观点,伟晶岩的形成正好处于正岩浆向气水热液过渡的阶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其成矿作用和表现特征具有特殊性; 3、对宝石和稀有金属矿床有比较大的意义。
所以后来把伟晶岩矿床独立出来。
:1、伟晶岩矿床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可以非常简单(单矿物) ,也可以非常复杂(多达几十种矿物),富集的元素有 Li、 Be、 Nb、Ta、W、 Sn、 Mo、Zr、 Hf 、 La、 Ce、 U、Th、Ti、 P、 B、F…据资料,伟晶岩中出现的矿物累计已超过 300 多种,是新矿物发现的策源地之一。
2、具有特殊结构:伟晶岩矿物的粒度级别:文像结构——长石与石英交生(同时生长) ;石英沿着某一方向交代长石交代结构——晚期热液生成的矿物交代早期结晶的矿物3、分带性:伟晶岩具有结构和矿物成分的分带现象,2— >10 个带,可以笼统地归并为4 个带:( 1 )边缘带( Border zone) :0-ncm 厚,与围岩关系清楚,与内邻的带为过渡关系,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细粒结构,一般没有工业价值。
( 2 )外侧带( wall zone ) :较边缘带宽,除了石英、云母、长石外,可以有绿柱石、黑云母、磷灰石、石榴石等;文像结构,细粒结构,意义不大。
( 3 ) 中间带 ( intermediate Zone ):此带一般比较宽,可以细分出多个亚带。
长石、石英、云母、绿柱石、锂辉石以及许多含 TR、 REE 和放射性元素矿物,工业意义大。
伟晶结构、似文像结构、交代结构。
(4)内核( core) :位于伟晶岩体的膨大处,由石英块体组成,有时含有长石、云母、电气石、锂辉石的巨晶;伟晶结构。
可可托海伟晶岩矿床简介021102班高立秦一、地质背景1.构造位置该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的阿尔泰陆缘活动带,离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线不远,一个巨大的、东西向的、延绵数千公里的天山- 蒙古- 兴安的加里东- 海西造山带在这里通过。
在海西期, 由于准噶尔-北天山洋壳向西伯利亚大陆板块的俯冲, 该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沟弧盆体系。
根据卢焕章等人的研究, 可将包括阿尔泰在内的新疆北部由南向北即从洋壳到陆壳依次划分为五个地质构造单元, 即: Ⅰ前寒武纪基底,Ⅱ前寒武构造单元, Ⅲ1-1)早古生代构造单元, Ⅳ中古生代构造单元, Ⅴ晚古生代构造单元。
( 见图二、矿区地质特征2.1矿区构造特征举世闻名的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宝石矿区分布在青河一哈龙岩浆岩带。
该带东西长300km , 南北宽30-40 , 北以红山嘴断裂为界与尔特火山岩带为邻, 南东侧以玛尔卡库里一玛因鄂博断裂为界与额尔齐斯弧后盆地相邻, 南西侧以康布铁堡大断裂为界, 与克兰火山岩带为邻。
以卡依尔特大断裂(可可托海一二台断裂)为界, 以西构成加里东褶皱带, 以东为青河断块隆起。
构造活动可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期后3 种:(1)成矿前构造走向大致为310 ~ 340 , 向南西:倾斜, 最发育的缓倾裂隙与大致同一走向范围内次发育的陡倾斜裂隙都是成矿前的构造裂隙, 即容矿构造裂隙。
由于缓陡两组裂隙相交, 联合控矿与容矿, 才使矿脉呈缓倾的阶梯状产出。
(2)成矿期构造最常见的是早期结晶出的矿物或矿带被相对晚期的矿物或矿带所切穿。
在伟晶岩演化过程中, 由于伟晶岩内部压力平衡而引发的脉动式构造活动, 几乎在所有伟晶岩脉内部都可随处见到。
如晚期烟灰色石英经常胶结和切穿早期结晶的微斜长石、锂辉石、钠长石、绿柱石等。
(3)成矿期后的构造, 主要有节理裂隙和断裂构造两种类型。
节理裂隙分布有: 走向310 ~ 330 , 倾向北东, 倾角75 ; 走向55 , 倾向南东, 倾角60 , 这两种裂隙既切穿围岩, 也切穿伟晶岩脉。
伟晶岩矿床实习报告一、新疆可可托海含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1、核部块状石英带:灰白色,巨晶结构,块状构造,不规则粒状,粒径在5—10mm之间,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断口油脂光泽,硬度大于小刀。
2、白云母—薄片状钠长石带:浅灰绿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主要由薄片状钠长石和鳞片状白云母组成,有少量微斜长石和石英。
钠长石:淡绿色,薄片状集合体,玻璃光泽,含量约50%;斜长石:灰白色,含量约30%;白云母:银白色,细小鳞片状集合体,粒径在0.2—0.5mm之间,丝绢光泽,含量约15%。
3、核部长石带:浅黄白色,粗粒(准)文象结构,块状构造,主要为斜长石,含石英5%左右。
斜长石:白色,灰白色,粒状,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硬度略大于小刀,可见两组解理。
4、钠长石—锂云母带:块状构造,中细粒结构,浅紫色,硬度小于小刀。
主要矿物有钠长石、锂云母、锂辉石、石英。
锂云母:淡紫色,玻璃光泽,呈小薄片集合体,极完全解理,含量约25%。
钠长石:灰白色,他形中粒,块状,粒径1mm-5mm,含量约45%。
锂辉石:淡蓝色,细小片状构成致密块状集合体,蜡状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与小刀相似,含量约15%。
石英:白灰色,自形粒状,粒径在1-5mm,油脂光泽,含量约5%。
二、辽宁海域伟晶岩矿床1、斜长岩:灰白色,伟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钾长石、斜长石。
钾长石:肉红色,粗粒状玻璃光泽,含量约15%;斜长石:白色,灰白色,粒状,玻璃—油脂光泽,含量约80%。
2、文象伟晶岩:灰白色,文象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有长石、石英。
长石:灰白色,微带些绿色色调,中—粗粒状,粒径多在5—10mm 之间,含量约50%;石英:无色透明,不规则粒状,呈细条带穿插在长石之间,含量约45%。
3、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浅灰黑色,中细粒变晶结构,粒径在0.2—2mm 之间,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钾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
黑云母:黑色,深褐色,细小鳞片状,玻璃光泽—半金属光泽,透明,硬度小,极完全解理,含量约10%。
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和特点
伟晶岩矿床是指含有大量伟晶岩矿石的矿床。
伟晶岩是由矽酸盐矿石和辉石矿石组成的一种具有块状或大块状结构的岩石。
伟晶岩矿床主要由深成岩和岩浆活动形成,通常与火山活动和大规模岩浆喷发有关。
伟晶岩矿床的特点包括:
1.大规模:伟晶岩矿床通常规模庞大,岩石体积较大,矿石的
储量丰富。
2.富集度高:伟晶岩矿床中的矿石通常富含有价值矿物,如金、铜、铁等。
这些矿物在伟晶岩矿床中以形成大块状结构的矿石的形式保存。
3.复杂性:伟晶岩矿床的岩石组成复杂多样,常见的矿物有石英、辉石、斜长石等,其中可能夹杂着其他矿物。
4.成因多样:伟晶岩矿床的形成与多种岩浆活动有关,常见的
成因包括火山喷发、深部岩浆的侵入、热液等。
不同的成因决定了伟晶岩矿床的产状和矿化类型。
5.分布广泛:伟晶岩矿床分布广泛,通常与火山地区、地壳断
裂带等地质环境有关。
总的来说,伟晶岩矿床具有大规模、富集度高以及复杂多样的特点,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可可托海伟晶岩矿床一、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可可托海 3 号伟晶岩脉是阿尔泰地区众多花岗伟晶岩中分异程度最好的岩脉,位于新疆富蕴县城N E约35 km 处。
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离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线不远。
它侵位于阿尔泰加里东-海西褶皱带的轴部—富蕴地背斜褶皱带内的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顶部凹陷的斜长角闪岩内[ 3 ] 。
3号伟晶岩脉形态复杂,由一陡倾斜筒状岩钟和一缓倾斜板状体组成,形似一实心草帽。
岩脉内部分带十分明显,根据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岩钟部分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9 个共生结构带(图1) ,即: Ⅰ. 文象- 变文象伟晶岩带; Ⅱ. 糖粒状钠长石带; Ⅲ. 块体微斜长石带; Ⅳ. 白云母- 石英带; Ⅴ. 叶钠长石- 锂辉石带; Ⅵ. 石英- 锂辉石带; Ⅶ. 白云母- 薄片钠长石带; Ⅶ. 锂云母- 薄片钠长石带; Ⅸ. 石英和微斜长石核[ 1, 2 ] 。
二、矿床地质特征1.矿区简介地层可可托海陆缘深成岩浆弧地区出露的地层, 主要为前震旦纪基性和中性火山岩及海相泥砂质岩和少量碳酸盐岩, 震旦纪海相浊流沉积岩, 晚奥陶世和中晚志留世到泥盆纪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海相泥砂质岩, 石炭和二叠纪的中基性火山岩及二叠纪和侏罗纪的陆相煤层。
构造中国阿尔泰地处西伯利亚板块的南侧边缘, 一个巨大的、东西向的、延绵数千公里的天山-蒙古-兴安的加里东- 海西造山带在这里通过。
在海西期, 由于准噶尔?? 北天山洋壳向西伯利亚大陆板块的俯冲, 该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沟弧盆体系。
岩浆岩本区深成岩浆作用主要包括加里东晚期的辉长岩、辉绿岩及各种I 型和S 型花岗岩的侵入活动, 海西早中晚期的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及各种I 型、S 型和A 型花岗岩的侵入活动。
以上前震旦纪和古生代的地层和深成岩,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低级绿片岩相至中低级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 产生了形变及片理、片麻理, 部分地段发生了部分熔融, 形成了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
第五章伟晶岩矿床
一、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和意义
1、伟晶岩矿床——所含的有用组份的质和量富集到工业可利用的伟晶岩。
伟晶岩的基本的造岩矿物有用伟晶岩中稀有稀土金属有用
伟晶岩和伟晶岩矿床对应于不同的岩浆岩可以有不同的成分类型,但是以花岗伟晶岩最常见,经济价值最大。
在早期的矿床学教材中伟晶岩矿床部分归于岩浆矿床,部分归于热液矿床。
由于:1、从岩浆演化的观点,伟晶岩的形成正好处于正岩浆向气水热液过渡的阶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其成矿作用和表现特征具有特殊性;3、对宝石和稀有金属矿床有比较大的意义。
所以后来把伟晶岩矿床独立出来。
二、伟晶岩矿床的特点:
1、伟晶岩矿床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可以非常简单(单矿物),也可以非常复杂(多达几十
种矿物),富集的元素有Li、Be、Nb、Ta、W、Sn、Mo、Zr、Hf 、La、Ce、U、Th、Ti、P、B、F…据资料,伟晶岩中出现的矿物累计已超过300多种,是新矿物发现的策源地之一。
2、具有特殊结构:伟晶岩矿物的粒度级别:
文像结构——长石与石英交生(同时生长);石英沿着某一方向交代长石
交代结构——晚期热液生成的矿物交代早期结晶的矿物
3、分带性:伟晶岩具有结构和矿物成分的分带现象,2—>10个带,可以笼统地归并为4个带:
(1)边缘带(Border zone):0-ncm厚,与围岩关系清楚,与内邻的带为过渡关系,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细粒结构,一般没有工业价值。
(2)外侧带(wall zone ):较边缘带宽,除了石英、云母、长石外,可以有绿柱石、黑云母、磷灰石、石榴石等;文像结构,细粒结构,意义不大。
(3)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此带一般比较宽,可以细分出多个亚带。
长石、石英、云母、绿柱石、锂辉石以及许多含TR、REE和放射性元素矿物,工业意义大。
伟晶结构、似文像结构、交代结构。
(4)内核(core) :位于伟晶岩体的膨大处,由石英块体组成,有时含有长石、云母、电气石、锂辉石的巨晶;伟晶结构。
各个带之间一般为过渡的关系,有时可见内部带穿插外部带,界限清楚。
有的岩矿体晶洞构造。
4、矿体形态产状:脉状、透镜状、囊状,不规则状。
长度几——几十米(几百米,甚至上千米)。
宽度几十厘米—几十米。
成群分布于大岩基的顶部及其接触带附近围岩中,构成伟晶岩田。
陡倾斜的伟晶岩体有利于稀有金属矿化。
三、伟晶岩矿床类型:对伟晶岩矿床有许多种分类方案,如弗拉索夫的矿物共生和结构的
分类、金兹堡的矿物组合及特征矿物分类、邹天人按云母分类,以及以矿产和构造分类等。
按构造:简单位晶岩—块状,不分带,矿物成分简单。
复杂伟晶岩—具分带性,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复杂。
弗拉索夫分类:1、文像等粒型伟晶岩型:石英+长石文像结构,等粒结构,无交代现象,无稀有金属矿化。
2、块状伟晶岩型:文像结构带,内侧有微斜长石+石英块体,交代现象微弱,少量稀有金属矿化。
3、完全分异型:文像带—钠长石、微斜长石块体带—石英块体带,有稀有金属矿化,有云英岩化、钠长石化蚀变。
4、稀有金属交代伟晶岩型:文像带—长石块体带—石英带,长石带中交代作用强烈。
5、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强烈交代作用使原有的结晶分带消失,有大量的粒度细的热液矿物组成,有稀有金属矿化。
1-5型代表了演化进程。
四、伟晶岩矿床的成因和成矿作用:三种类型:岩浆型、交代型、重结晶型
1、岩浆伟晶岩矿床的形成作用
(1)费尔斯曼的演化阶段
(2)金兹堡碱交代阶段
2、重结晶-交代成因:扎瓦里茨基、乌斯品斯基等认为,水在岩浆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难以形成伟晶岩浆;岩浆期后的气水热液可以使母岩矿物重结晶,或发生交代作用,形成伟晶岩矿床。
重结晶阶段——封闭的物化条件,形成的伟晶岩与母岩成分一致——简单伟晶岩。
交代阶段——开放的物化条件,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等蚀变以及稀有金属矿化。
这种伟晶岩一般与围岩为过渡的关系。
3、变质交代成因:拉姆贝(1956)针对格陵兰西部老变质岩中的伟晶岩提出来的。
变质热液溶解了变质岩中的易活动组分,在适宜的裂隙带充填-交代变质岩而成伟晶岩。
深部超变质作用形成一种低熔稀薄流体,上升侵入-交代,形成深熔变质型伟晶岩,或称为“再生变质伟晶岩”。
五、伟晶岩矿床形成条件
1、温度:可以用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测温的方法测定伟晶岩形成的温度,900—<100度。
3、岩浆岩条件:岩体规模大、深度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母岩决定伟晶岩的基本成分、在伟晶岩田范围内影响伟晶岩分布的分带性。
4、地质构造条件:造山带——花岗岩;区域构造控制母岩岩基的分布,从而控制伟晶岩田的分布;小构造控制伟晶岩体。
5、围岩条件:伟晶岩的围岩通常是花岗岩和中高级变质岩,沉积岩很少。
围岩成分对伟晶岩流体的成分有影响,比如:
围岩含硅质很低时,流体的硅质向围岩扩散,使得伟晶岩成分偏基性——去硅伟晶岩。
伟晶岩流体同化了富铝的围岩,伟晶岩中可以形成富铝矿物:矽线石、红柱石、蓝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