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42.50 KB
- 文档页数:10
电液控制系统具体技术要求1、支架配置电液控制系统,能够完成支架要求电控的各种动作功能。
2、电液控制系统显示菜单语言为中文。
3、支架可实现成组程序自动控制,包括成组自动移架、成组自动推溜、成组自动伸收护帮。
4、支架可实现邻架电控的手动、自动操作,实现本架电磁阀按钮的手动操作。
5、配备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以确定采煤机位置。
6、对立柱的工作压力、推移千斤顶的行程、煤机的位置、方向进行监测,能在井下主控计算机上显示。
7、电液控制系统设有声音报警、急停、本架闭锁及故障自诊断显示功能,并能方便地进行人工手动操作,能够在线进行参数调整设定。
8、电液控制系统的电源为隔爆兼本安型,供电电压为 AC 127V 50Hz。
9、电液控制系统具备防水防尘能力,主要电液控制装置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68。
10、电液控制系统具备抗干扰能力,不允许有误动作。
11、电控系统连接器的插接可靠,有较好的抗砸、抗挤、抗拉能力,插接灵活。
12、压力传感器的量程60MPa。
13、电控系统为非主-从机型,当工作面控制系统与顺槽控制主机断开后,仍能完成各种操作功能和操作模式设置。
14、具备初撑力自动保持功能,补偿初撑力可调(不超过泵压);具有带压移架功能。
15、支架配备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过滤精度25μm,流量1000L/min;具有自动反冲洗功能,能够实现定时自动反冲洗。
16、高压过滤站过滤精度25μm,流量1000L/min;具有自动反冲洗功能,能够实现定时自动反冲洗、根据进出口压差自动反冲洗及顺序反冲洗滤芯功能。
17、回液过滤站过滤精度60μm,流量2000L/min,结构上具有可方便切换操作的备用过滤装置。
18、进入泵站的清水要符合MT419—1995标准和经过60μm清水过滤装置的过滤。
19、所供应的货物将按下列标准(推荐)进行设计和制造电气: IEC标准/EN标准机械: ISO标准类似或高于上述标准的货物原产国的国家标准或其它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它将电子技术和液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器对液压系统中的比例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比例阀是一种特殊的液压阀门,它可以根据电信号的大小来调节液压系统中的流量和压力,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床加工中,可以通过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实现对切削力、进给速度、加工精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飞机的姿态、高度、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在军事装备中,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坦克、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作战效率和作战能力。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技术,它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
军事装备等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论述基于电动叉车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本文结合以往工程车辆工作装置的控制系统,改进和创新了我国现有叉车工作装置控制系统,设计出来了一套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作业的智能化水平。
1 叉车概述叉车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可以有效地对物料进行运输和搬运,通过应用叉车,人们的劳动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
叉车的车身是由车辆底盘来承担的,并且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给传递出去,这样叉车可以正常行驶。
通过液压系统叉车可以完成工作,液压系统包括很多个组成部分,比如油箱、限速阀、液压缸等,它的能量是通过工作油液来传递的,对叉车门架的升降以及前后倾斜进行控制。
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分析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中,液压输出信号是通过模拟式或数字式输入电信号来控制和调节的,这样随着信号的变化,就可以改变输出液压油的流量或压力,这种变化是有着一定比例的,从而快速准确以及稳定地控制运动。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具体包括这些方面:一是操作不复杂,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编程控制比较容易实现。
二是有着特别简单的控制原理和较高的控制精度,不需要使用较多的元件,有着较强的抗污染能力。
三是工作平稳,不需要太高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并没有特别复杂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指令元件、液压放大、电液比例阀、液压执行机构以及比较放大器等组成部分。
其中,元液比例阀是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关键控制元件,它结合了一般的液压阀,将阀的调节机构用比例电磁铁来代替,这个比例电磁铁由比例放大器来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液压阀,保证能够连续成比例地控制液压阀输出压力或者流量,最终调节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或者方向等等。
因为电液比例阀在控制精度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比较的优良,那么一般的控制阀就需要发展为电液比例阀。
比较放大器的作用就是综合、比较以及处理放大输入的电压指令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电流控制信号,在电液比例阀比例电磁铁上输入,这样就会有相应的电磁力在比例电磁铁上产生,继而移动阀芯。
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简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是指通过电气与液压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机械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
该系统使用了电气控制和液压驱动,通过电液转换器进行信号的传递和执行器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工程机械的运动、位置、力量等参数的调节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结构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电控部分: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电气元件。
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通过传感器获取机械的运动状态和环境参数,然后通过执行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对机械的控制和调节。
2.液压部分:包括液压传动系统、液压执行元件等。
液压传动系统负责将电气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通过液压执行元件控制机械的运动、位置、力量等参数。
3.电液转换器:用于将电气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实现电气与液压的相互转换。
常用的电液转换器包括电磁阀、电液换向阀等。
4.连接件:用于连接电气元件和液压元件,实现信号和能量的传递。
工作原理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电控部分接收输入信号,并经过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
2.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获取工程机械的运动状态和环境参数。
传感器将这些参数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
3.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和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计算,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4.控制信号通过连接件传递给电液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
5.液压部分接收液压信号,并经过液压传动系统的传递和液压执行元件的作用,控制和调节工程机械的运动、位置、力量等参数。
6.工程机械根据液压部分的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和运动。
应用领域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机械中,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等。
它们通过电气和液压的相互协作,实现了对机械的高效控制和操作。
在工程机械的挖掘方面,电液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挖斗的位置、速度和力量,提高挖掘效率和准确性。
在装载方面,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特性,调节装载斗的位置和倾斜角度,实现高效的装载和卸载操作。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什么是比例控制?电子液压比例控制是指按电输入信号调制参数。
这是一种理想的液压系统与电子液压系统与电子系统的结合,可用于开环或闭环控制系统中,以实现对各种运动进行快速、稳定和精确的控制。
这类控制是现代新式机器及工厂所必须的。
电子液压系统是全自动化学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精据控制、警报等信息可以以一种简洁的方式,通过现场总线从电子液压系统传送到集中控制系统,或从集中控制系统传送到电子液压系统。
1. 开关阀技术开关系统使用机械可调式(手调式)压力阀、流量阀,压力继电器,行程开关等器件。
其电信号的处理,由继电器技术或可编程控制器实现。
在开关型电液系统中,方向的变换,液压参数压力与流量的变化,通过电磁信号实现,这是一种传统的,多数为突变式的变化。
伴随发生的是换向冲击和压力峰值,经常导致器件的提前磨损、损坏。
过渡过程特性,例如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主要是通过昂贵的机械凸轮曲线来实现控制。
2. 比例阀技术模拟式开环控制系统,使用各种比例阀和配套的电子放大器。
压力、流量和方向的设定值由模拟电信号(电压)预先给出,过渡过程特性通过斜坡函数设置。
预置设定值的调用,由机器控制,现今,一般配置了可编程控制器。
用这种技术,实现了各种高要求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控制。
比例阀一般作为控制元件,运行于开环控制系统。
其重要的特征是开环的工作过程,即在各个步骤(环节)与构件之间,没有回答(响应)和校正器件。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由系统中各个元件的传递特性得出。
这里如果出现了误差,则输出信号将受到其牵制。
这种误差由油液泄漏,油液的压缩性,摩擦,零点漂移,线性误差,磨损等引起。
在速度控制中,最重要的干扰量就是加在液压缸/液压马达上负载的波动,这可通过压力补偿器来调节节流阀阀口的压力差,而部分地加予补偿。
3. 闭环比例阀控制技术闭环调节技术使用闭环比例阀(伺服阀),连续检测实际值的传感器,和闭环电控器。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1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简称EPT,是一种在工业控制应用中广泛使用的电磁输出源。
它将一个压力电子模块和一个特殊的增大比例阀(比率电磁阀)组合在一起,允许控制系统中介入可调节的容量流量。
EPT系统可以根据体系的要求提供不同比例的输出,提高输出安全性,控制精度误差小于1%。
比率电磁阀是一种电磁驱动装置,它可以按照给定的比例从一个入口发出到另一端的流量。
此外,由于比例电子的调节作用,可以保证所需的机械性能和操纵准确性。
EPT系统的应用包括:机械动力学应用,如控制臂被用于实现机械设备的旋转。
它还可以应用于运动控制、负荷控制和流量恒定控制等生产过程中的精准控制。
此外,EPT系统可以用于连续控制平台的推进系统,可以提供必要的力量。
EPT技术的实施,为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提供了更高灵活性、更高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未来,EPT的应用领域将被扩大,技术性能更优异的EPT系统将深入到更多的工业和商用控制应用中。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概述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液压系统、执行机构、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等。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部件组成,负责提供液压驱动力,使液压支架能够实现运动。
执行机构是液压支架的核心部分,通过液压油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支架的伸缩、抬升、倾斜等动作。
控制器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和处理信号,并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对液压支架的精确控制。
传感器则用于感知液压支架的姿态、位置和运动等信息,将其反馈给控制器,以实现对支架运动的闭环控制。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控制器和传感器的配合,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首先,传感器感知和采集液压支架的姿态、位置和运动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分析和处理确定液压支架的运动方案,并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这些控制指令通过电气信号传输到液压系统的控制阀,控制阀根据控制指令的要求调整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液压支架的运动和控制。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具有多种运动模式,常见的有定速模式、定位模式、示教模式等。
在定速模式下,液压支架以固定的速度运动,用于一些连续工作场合。
在定位模式下,液压支架通过控制阀控制腔的压力,在达到设定的压力上限或下限时停止运动,用于一些精确定位的任务。
在示教模式下,液压支架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将其运动轨迹记录下来,然后在控制器的指令下,实现对液压支架的模拟运动。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工程机械领域,它可以应用于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上,实现对斗、臂等部件的运动和控制。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以应用于飞机机翼的折叠、起落架的伸缩等操作中,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和适应性。
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它可以应用于输送带、机械臂等设备,实现对物料的运动和处理。
综上所述,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液压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实现支架运动和控制的系统。
它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平稳、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是工业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用于各种工程机械设备中对电液传动系统进行控制和调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应用以及发展方向,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原理电液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或者人为输入信号将所需的动作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处理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各种液压动作。
通俗地讲,它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液压能实现各种液压元件的动作,进而控制机器的运动、作业和负载变换等。
其中,电液比例控制调整是控制系统精度和灵敏度的关键,一般用于传动机构中,可以实现电信号和机械运动的比例,使机器动作更加稳定、准确。
二、组成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信号输入部分它是系统的输入端,负责将人工或者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为后续的处理和控制提供数据。
常见的信号传感器包括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通过这些传感器获得相关信息,为控制系统提供数据。
2. 信号处理部分完成信号放大、滤波、限幅等处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对机器运动进行模型分析和反馈控制等算法设计。
3. 电液转换部分将处理好的电信号转变成液压信号,驱动液压元件实现运动。
包括电液放大器、比例伺服控制阀等部件,可分为单向阀、双向阀、堵阀等类型。
4. 液压元件部分负责将液压信号转换成液压能,实现机器的运动和作业。
常用的液压元件有液压缸、油泵、电动机、液压阀、切换阀等。
5. 控制器部分负责管理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数据处理和通信等要求,可结合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全面自动化和灵活性的控制。
三、应用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建筑、采矿、冶金、港口、航天等重型机械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特种机械比如工程车、挖掘机、钻井平台、铲车、推土机、打桩机等。
电液控的基本原理电液控制(Electro-hydraulic control)是一种基于电力和液压的控制技术,用于控制和调节机械系统的运动和操作。
它是将电力信号转换为液压能量,并利用液压传动来实现机械系统的运动控制。
电液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具有高效、可靠、快速和精确的特点。
电液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电控信号传输、电液转换、执行器和反馈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电源提供电能;电控信号传输将控制信号传达给电液转换部分;电液转换部分将电控信号转换为液压能量;执行器接收液压能量,并将其转换为机械力或运动;反馈传感器用于监测执行器的位置、速度或力量,并将其反馈给电控系统,以实现闭环控制。
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电液转换部分是关键组成部分。
它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和油管等组成。
液压泵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通过压力油管输送液压能量到液压阀。
液压阀根据接收的电控信号控制液压能量的流动方向、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液压缸是执行器的一种形式,通过液压能量驱动活塞进行线性或旋转运动。
液压缸的运动通过连杆或机构与要控制的机械系统连接,从而实现位置、速度和力量等的控制。
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控信号控制液压能量的流动和分配,从而控制执行器的运动。
控制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或数字信号等形式。
当控制信号变化时,电控系统会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调整液压阀的工作状态,以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
电液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多种控制方式,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
位置控制是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状态来控制液压缸的位置。
速度控制是通过控制液压阀的流量来控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力控制是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压力来控制液压缸的输出力量。
这些控制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机械运动控制需求。
电液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其高效、可靠、快速和精确的特点。
由于液压系统具有较大的功率密度和传动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力矩和功率输出。
同时,液压系统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能够实现高速运动和精确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研究概述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将电力与液压技术相结合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快速响应的运动控制。
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展开研究,深入探讨相关技术和方法。
一、电液伺服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电液伺服系统由电气控制部分和液压执行部分组成。
电气控制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电动机等,液压执行部分包括液压阀、液压缸等。
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气信号控制液压系统的动作,实现位置、速度、力矩等的精确控制。
二、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提高系统性能、减少能耗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参数优化:通过对系统参数的合理设计和选择,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包括选取合适的电动机、液压阀、液压缸等,并确定其参数值,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2. 结构优化:通过对系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能耗。
可以采用流量分配器、减压阀等组件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3. 控制算法优化:选用合适的控制算法,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精度。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PID控制等。
还可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高级控制方法,提高系统的性能。
三、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研究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控制需求,需要研究和开发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控制研究方向:1. 位置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
可以通过采用编码器等传感器,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
同时,还可以采用滤波器、补偿器等技术,减少位置误差和振荡现象。
2. 力矩控制:对于需要精确控制力矩的应用场景,如机械臂、液压切割等,通过采用力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现对力矩的精确控制。
需要研究合适的力矩控制算法和技术,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是工程机械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是指电液控制系统。
它是由液压元件、电气元件和机械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机械的运作。
1. 电液控制系统的作用电液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工程机械各种姿态的转换,是实现工程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有:(1)实现工程机械部件的运动控制。
通过控制阀门打开或关闭,来实现工程机械油路的流量和压力的控制。
(2)调节工程机械的工作负载。
通过控制液压挖掘机的动力和挖掘负载的大小,来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运行。
(3)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通过控制液压系统的调节阀,监测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减小过载和严重损坏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工程机械的安全性。
电液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机器的各项参数,并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机器的安全性。
2. 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电液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液压泵:用来提供液体动力。
(2)液压油箱:用来储存液压油。
(3)液压挖掘机:用来控制液压油的方向。
(4)电气元件:包括电机、电磁阀等部分,用于控制液压挖掘机的行驶和停止。
(5)机械元件:包括连接管、接头和密封件等部分,用于连接各个部件,并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 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液体动力转换为机械动力,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液压泵将电动机提供的电能转化为液体动力,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出,通过压力油道输送到液压挖掘机中。
(2)当液压挖掘机的电气控制系统接收到操作信号后,液压挖掘机中的电磁阀会打开或关闭,从而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使挖掘机的各个部件实现运动。
(3)液压挖掘机完成工作后,控制液压油的压力释放,回到油箱中。
4. 电液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电液控制系统也必然发生变革,其中的主要趋势有:(1)数字化控制:传统的电液控制系统主要使用模拟信号,而数字化控制则可以通过数字信号来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更高效和精确的控制。
第2章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及应用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采用电液伺服机构,根据液压传动原理建立起来的自动控制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执行元件的运动随着控制信号的改变而改变。
2.1 电液伺服阀伺服阀通过改变输入信号,连续的、成比例地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或压力。
电液伺服阀输入信号功率很小(通常仅有几十毫瓦),功率放大系数高;能够对输出流量和压力进行连续双向控制。
其突出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直线性好、动态响应好、死区小、精度高,符合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的要求。
电液伺服阀是现代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能用于诸如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加速度控制、力控制等各方面。
因此,伺服阀在各种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2.1.1 工作原理及组成1 基本组成与控制机理电液伺服阀是一种自动控制阀,它既是电液转换组件,又是功率放大组件,其功用是将小功率的模拟量电信号输入转换为随电信号大小和极性变化、且快速响应的大功率液压能[流量(或)和压力]输出,从而实现对液压执行器位移(或转速)、速度(或角速度)、加速度(或角加速度)和力(或转矩)的控制。
电液伺服阀通常是由电气一机械转换器、液压放大器(先导级阀和功率级主阀)和检测反馈机构组成的(见图2-1)。
图2-1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2 电气—机械转换器电气—机械转换器包括电流—力转换和力—位移转换两个功能。
典型的电气—机械转换器为力马达或力矩马达。
力马达是一种直线运动电气一机械转换器,而力矩马达则是旋转运动的电气—机械转换器。
力马达和力矩马达的功用是将输入的控制电流信号转换为与电流成比例的输出力或力矩,再经弹性组件(弹簧管、弹簧片等)转换为驱动先导级阀运动的直线位移或转角,使先导级阀定位、回零。
通常力马达的输入电流为150~300mA,输出力为3~5N。
力矩马达的输入电流为10~30mA,输出力矩为0.02~0.06N·m。
伺服阀中所用的电气一机械转换器有动圈式和动铁式两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