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知识点梳理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24
专题七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17、18世纪开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组成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特点:制造一部宪法(宪政)设立议会(国家权利机关)实行选举政党政治国家权力机构实行制约与平衡。
3、形成的条件(19世纪70年代确立)(开始形成:17、18世纪)(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发展资本主义(3)思想基础:启蒙思想4、形成的途径:通过革命和改革,推翻专制主义(前提)→制定宪法(立法)等一系列法律,设立议会,把国家最高立法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5、基本形式:(1)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政治文明多样性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基本)不同,国情不同,历史传统不同。
6、历史作用:(1)局限性: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民主,范围狭小,一开始并不成熟(2)积极性:①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传播到亚洲及其他地区。
③对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借鉴性。
1、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力膨胀;资产阶级力量和封建力量斗争长期性和曲折性的结果;既是民主制,又是君主制、贵族制。
2、确立(利用宗教)(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专制主义目的: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过程: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1688)(2)《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颁布(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①内容:限制王权(国王拥有一定的行政权、王位继承权),扩大议会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作用: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之外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国王处于宪法和法律约束中(本质特征))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3)责任内阁制(对议会负责)议会>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①内阁的形成(前身:枢密院):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②1721年开始形成,18世纪中叶形成并完善③作用:促进英国民主化进程,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议会取得行政权,国王成为虚君“统而不治”,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完全确立国王:最高权力的象征3、发展(与两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背景: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要求(工业革命使工业资本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但由于选区划分,议席分配的不公平,工业资产阶级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群众斗争高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浪潮的冲击(1)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财产);扩大了资产阶级内部民主范围(亚当·斯密:自由主义)(2)19世纪70年代开始,内阁权力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被称为议会的“第三院”(议会:上院(贵族),下院(平民))原因: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对外扩张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提高行政效率,争夺霸权。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的兴起1、原因:A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B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两国的战略利益冲突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D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2、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对抗,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经济: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军事: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1949年成立北约。
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民主国家成立华约组织。
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a.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个部分。
b.美苏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c.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二、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2、越南战争,使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一、欧共体的形成1、原因:.a二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
B.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联系加强,在两极格局之下,只有走联合之路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根本原因c.法德和解d.历史根源: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里认同感2、成立: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成立欧洲媒钢共同体;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即欧共体3、措施: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4、影响:a.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b.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 .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政治制度〔1 〕禅让制:历史上把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形式。
〔2〕王位世袭制①建立:禹死后,其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利由“传贤” 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确立。
②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③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④影响:“家天下” 的场面逐渐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稳固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领袖,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2.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政治制度。
〔3〕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稳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上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 和“家” 严密结合;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七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I HOPE YOU LIKE IT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60、70年代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冲击两极格局,促世界格局多极化;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
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
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1948年,柏林危机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历史必修一专题六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背景:资产阶级革命1、两次内战(1640)2、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意义:否定了君权神授。
3、克伦威尔独裁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光荣革命()意义: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二、过程(一)确立:《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1、时间:从1689年至18世纪初2、方式:立法形式3、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颁布4、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5、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2、“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3、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议会行政权大增,内阁对议会负责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象征5、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
*(三)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1、时间:1832年2、背景:无权选派议员代表使工业资产阶级不满、高额的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了工人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3、影响: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四)强化:内阁专横1、时间:19世纪末)2、标志:内阁权力强化,凌驾于议会之上。
三、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特点1、虚君2、内阁对议会负责3、选举权扩大4、内阁权力膨胀OR1、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2、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3、议会和内阁成为权力核心。
4、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专题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复习提纲1、冷战兴起的原因:(1)二战结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2)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的全球战略。
(3)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的在世界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国更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
(5)丘吉尔铁幕演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2、冷战的表现:1947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对抗:美国1948年之实行马歇尔计划(其实质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苏联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对抗:美国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4、朝鲜战争1950-1953: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5、越南战争1954-1973:耗费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苏联此时在军事方面大体上赶上美国6、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①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根本原因)③它们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和美苏相比,于是走上联合的道路。
7、过程: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三合一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8、经济联合表现: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统一大市场。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光荣革命”1.背景:(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_____________统治。
(2)1660年5月,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
詹姆士二世2.概况:1688年,议会发动政变,赶走国王___________,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新国王。
这一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权利法案(1)1689年《_________》,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权等,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王位继承法(2)1701年《___________》对王权进一步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1.过程:枢密院(1)“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是_______。
内阁(2)“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时,_____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沃波尔(3)1721年,_______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责任内阁制(4)18世纪中叶,___________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统而不治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_________”,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意义: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及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一)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1)原有的议会选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改革选举制度。
(2)原有选举制度引发了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斗争。
2.1832年议会改革:(1)内容:降低了对选民的高额财产限制,扩大了选民的范围;重新分配议会代表新兴工业城市名额,增加了_____________的代表名额。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1.课标:(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Ⅱ、考点梳理: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1、《权利法案》的制定(1)背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英国议会的权力(2)目的:(3)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国王只保留了行政权。
(4)意义: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确立:“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任枢密大臣。
“光荣革命”之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议会取得对内阁的监督控制权,责任内阁制形成完善。
(2)特点:它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它的主要特点是:4、君主立宪制的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
很多问题可以通过议会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
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增强。
(a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壮大。
b 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c 作用: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二、美国1787年宪法(一)1787年宪法1、制定: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的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结构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早期政治制度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或世官制);商:内服外服制西周分封制背景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控制地区辽阔目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拱卫王室2、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为了进行有效统治最根本: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性质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实施者武王开始,周公旦大规模分封。
分封的大多数是同姓子弟内容1、分封诸侯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2、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3、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4、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卿大夫和士也要承担义务(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带有家族统治色彩作用前期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发展了交通,促进了边疆开发,使周成为强国局限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埋下割据混战根源破坏瓦解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权衰弱,血缘关系疏远,分封制开始受到破坏。
春秋时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瓦解(根源:生产力发展)西周宗法制目的根本:巩固分封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直接:解决贵族间权力、土地和财产的争夺的矛盾内容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周王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权,为大宗,次子、庶子为小宗;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诸侯和大夫以此类推。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小宗须服从大宗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特点按照父系血统关系的亲疏来维系(也是实质)作用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深远影响利: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重视修家谱,建宗祠,寻根问祖,互相帮助)有益于社会安定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