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19.88 KB
- 文档页数:2
病理学在精准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北京协和医院卢朝辉一、什么是精准医学?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精准医疗”的定义:“精准医疗”是一个建立在了解个体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新兴疾病治疗和预防方法。
二、对医疗模式的影响(一)能够深刻了解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对疾病的预测,特别是疾病易感性的预测将得以实现(二)疾病诊断进入基因诊断水平:一旦患有了某种疾病,其诊断将会非常容易;(三)诊断后的用药,将针对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制定,每个病人将得到最合适的药,并在最佳剂量和最小副作用。
三、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一)疾病的分类发生变化(二)疾病的诊断术语发生改变(三)从业人员的培训及标准的变化四、病理学在精准医学中的作用(一)组织学诊断短时间内不可替代(二)分子病理学在精准医学中占核心地位1. 疾病的分子分型2. 分子治疗靶标检测3. 高危因素等预后分子指标五、分子病理学研究手段(一)原位杂交1. ISH2.FISH3.CISH4.SISH(二)基于PCR平台的检测1. 经典的PCR,如淋巴瘤重排2. 实时荧光PCR(Real time PCR)3.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 (三)核酸测序技术1. Sanger测序2. 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六、实际应用(一)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二)基因扩增(三)基因断裂与融合(四)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五)PCR-基因重排(六)葡萄胎的基因型鉴别(七)表观遗传学分析——DNA甲基化检测。
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病理学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病理学诊断技术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探讨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病理学诊断技术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项专门技术,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尸体的变化来推测疾病的性质和原因,这就是最早的病理学诊断技术。
到了近代,随着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病理学诊断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开始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变化,这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随着组织学、细胞学、免疫组化技术等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病理学诊断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到了20世纪后期,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更是为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病理学诊断技术的现状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病理学诊断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在,病理学诊断技术主要分为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两种。
常规病理学检查是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基础,它主要通过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对患者的组织和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病理类型。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则是一种检测蛋白质在组织中存在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特定的抗体与病理组织化学反应,以确定组织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蛋白质,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情和病理类型。
除了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现代医学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病理学诊断技术,比如数字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物标记物检测、核型学检查等,这些新技术为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病理学诊断技术的未来趋势未来的病理学诊断技术将采用更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在增强病变信息显示的同时,提供更加快速、准确和全面的诊断信息。
病理学的发展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也是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之一。
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描述性阶段、细胞学阶段、分子病理学阶段和系统生物学阶段。
一、描述性阶段病理学最早的形态是在17世纪,荷兰人Rudolf Virchow首次提出“所有疾病都是细胞病变的结果”的细胞理论,从中开创了病理学的基础。
在此之前,病理学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描述,没有系统性的理论体系。
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病理学家开始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病变的细胞和组织形态,这一时期称为“描述性阶段”。
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建立了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体系,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细胞学阶段在描述性阶段的基础上,到了20世纪初期开始兴起的“细胞学阶段”,随着电子显微镜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好地研究疾病中的细胞类型和组织学变化。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病理学逐渐进入了“分子病理学阶段”。
三、分子病理学阶段分子病理学是基于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DNA、RNA、蛋白质以及代谢物等分子结构层次上,探究疾病发病机理和发展规律。
分子病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它的出现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研究方法也开始逐渐加强,如海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病理学的研究开始朝着更加微观和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四、系统生物学阶段在分子病理学的基础上,病理学进入了更高级别的“系统生物学阶段”,它不仅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还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成果,从而更好地研究生物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理学也在不断进步,相关领域更加广泛且深入,使得医学和病理学更加高效。
在未来,病理学会更加全面地认识生物体和疾病的本质,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保障。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主要作用及研究进展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学科。
它通过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来探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
病理学在医学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病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一、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1. 诊断疾病病理学对于疾病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代医学的诊断基本上是通过临床检查和化验检查来完成的,但这种诊断方法有时并不能确诊疾病的本质,因为一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常常是相似的。
此时,病理学可以通过研究组织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等,协助医生正确地诊断疾病。
2. 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疾病的扩散范围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在患者身体内的扩散范围,进而指导治疗,例如恶性肿瘤的治疗。
同时,病理学可以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3. 研究药物疗效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反应病理学还可以通过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毒性等方面,来指导医生更好地选择药物,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疗效,或者是对药物疗效进行研究,了解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管理疾病。
4. 确定疾病的预后病理学可以通过研究疾病的生长与扩散特征、组织及细胞的变化、腺体增生和癌变等特征,指导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预测疾病的发展方向,制定更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目前病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 肿瘤病理学现在,肿瘤病理学是病理学中最繁荣的领域之一,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从肿瘤形态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
肿瘤病理学的研究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2. 消化系统病理学消化系统病理学研究范围包括食道、胃、肠、肝、胆、胰、脾等器官疾病,如溃疡、炎症、癌症等,研究的重点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等。
病理科精准病理诊断助力疾病治疗病理科作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借助病理科的精准病理诊断技术,医生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阶段,并因此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精准病理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对疾病治疗的帮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精准病理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精准病理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对患者样本的检查和分析,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分型、分级以及疾病的进展程度等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来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精准病理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理切片检查、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等多个方面,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全面地了解疾病的特征和机制。
病理切片检查是病理科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组织切片的染色和观察,可以直观地看到组织的结构和异常变化情况。
同时,病理切片检查还可以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核分裂、组织的损伤等指标,对疾病的发展状态进行评估。
免疫组化技术则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或分子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疾病的类型和分级。
分子病理学则是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蛋白的序列、表达、修饰等进行研究,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二、精准病理诊断技术的应用领域精准病理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涵盖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常见疾病的精准病理诊断技术应用领域。
1. 癌症的诊断和分期在癌症的诊断和分期中,病理切片检查和免疫组化是最常用的技术。
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和检测特定蛋白的表达,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判断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转移情况,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分子病理学也在癌症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检测癌症相关基因的突变,可以为靶向治疗的选择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2. 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这些疾病的准确诊断和分型十分重要。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确定疾病的免疫学特征,从而协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理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它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病理学技术主要是对病理标本的处理与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建议。
本文将探讨病理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常见的病理学技术现代病理学技术主要包括常规病理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子病理学技术等。
其中,常规病理学技术是最基础的技术,它主要是对组织标本进行常规染色,比如HE染色、伊红染色,以及特殊染色,并对其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
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则是利用特定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从而进行病理诊断。
分子病理学技术是在常规病理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疾病的基因、蛋白质等分子水平进行研究。
二、病理学技术的应用领域病理学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疾病的诊断、分型、鉴定、分期和预后评估等。
在临床医学领域,病理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肿瘤内科、感染性疾病学、肾脏病学等。
病理学技术在科研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科学家对疾病的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三、病理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病理学技术将更加侧重于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破,病理学技术将更加深入疾病的内部机制,不仅有助于病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病理学技术也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未来的病理学技术也将更加整合化,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与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等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最大程度的联合创新。
总之,病理学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的病理学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整合化,为医学带来更大的进步和创新。
精准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与挑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准医学作为重要的医学模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精准医学可以将患者的基因信息、疾病环境、病理学表型等个体化因素纳入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决策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然而,精准医学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进展:精准医学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准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已经逐渐显现。
以肿瘤精准医学为例,目前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引入肿瘤基因检测技术,根据患者基因变异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癌症患者HER2阳性的基因检测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HER2靶向药物治疗。
此外,对于肿瘤晚期患者,综合考虑不同治疗手段的副作用和效果,基于个体化因素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精准医学还可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二、挑战:技术、伦理、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解决虽然精准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是显著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技术方面,精准医学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高通量测序、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等,但这些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数据量大、数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伦理方面,精准医学所涉及的个体化信息需要得到充分保护,包括隐私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这需要医学界和社会各方广泛探讨和协调。
此外,在法律方面,精准医学涉及的知识产权、医疗诊断和治疗标准等问题也需要政策和法律制度的配套和完善。
三、前景:精准医学为未来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可以预见,精准医学在未来的医疗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精准医学将推动医疗从传统的以症状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向以个体化信息为中心的精准化医疗模式转变。
未来,通过精准医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指导药物研发,开发更为精准的治疗手段。
精准医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近年来,精准医学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被誉为医学领域的“革命性”进展。
精准医学的目的是将医疗转化为个性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计划,通过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方法,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预防和治疗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进入21世纪,随着基因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精准医学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一、精准医学的发展现状精准医学的发展必须依赖大量的技术进步,包括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细胞分子影像技术,以及导向性药物研发等。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当前,精准医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精准医学的核心领域之一,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大规模测序和分析,来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预测和个性化治疗。
目前,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费用已经大大降低,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生物银行,为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样本数据。
2、细胞分子影像技术细胞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在细胞或者分子水平上,通过高能源的电子束、中子束或者激光光束等探针,探究细胞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暴露在其中的生物病理学细节的模型。
这项技术可以用来观察生物中的动态过程,如生物膜蛋白的结构变化和分子信号的传递等生命过程.3、导向性药物研发导向性药物是指针对病因、基因和代谢特征等精准治疗策略,通过针对疾病的特定靶点,以精确定位和精准处理方法改善和修复患病组织和器官。
有别于传统药物治疗,导向性药物是通过寻找软靶点,特定分子、化合物和蛋白质来实现其精准治疗策略。
二、精准医学的前景展望1、个性化诊疗精准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个性化诊疗”,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这是目前医学提出“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治疗”的重要体现。
精准医学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将有力推动医学的升级换代。
2、病理学诊断的进步传统的病理学诊断是通过对组织片进行染色和剖析,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㊀Vol.31No.6Dec.2019㊀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管理科学收稿日期:2018-07-09㊀修回日期:2019-04-24作者简介:王德望(1980-),男,湖南省攸县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病理诊断工作㊂精准医疗时代下基层病理发展思考与质控实践王德望1,司明远1,龚金梅2(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骨科,南京211102)[摘要]㊀受精准医疗理念的影响及个体化治疗的需求,精准的病理诊断已进入分子病理时代㊂受各方面主客观因素所限,中国众多基层病理科室可能达不到分子病理诊断水准㊂如何跟上精准医疗理念的节奏,尽力保证不影响患者的后续精准治疗的需求,笔者认为基层病理科室应有应对精准医疗的新思维以及质控理念,并执行㊂[关键词]㊀精准医疗;基层科室;病理;规范[中图分类号]㊀R 197.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19)06-0825-03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thology and Practice of Quality Control in Basic-level Hospitals in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WANG Dewang 1,SI Mingyuan 1,GONG Jinmei 2(1.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Affiliated Nanjing Tongren Hospital of School of Medicine ,Southeast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Affiliated Nanjing Tongren Hospital of Schoolof Medicin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02,China )[Abstract ]㊀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precision medical treatment,accurate pathological diagnosishas entered the era of molecular pathology under the demand of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However,dueto variou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many basic-level pathology departments in China may not be able to reach the level of molecular pathological diagnosis.To keep up with the current pace of precisionmedicine and ensure the follow-up precision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basic-level pathology departments should respond to the new thinking of precision medical treatment andthe concept of quality control,and put it into practice.[Key words ]㊀precision medical treatment;basic-level department;pathology;standard㊀㊀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步,分子病理学的快速发展,病理诊断的分类㊁分型更精确,不仅要明确疾病的性质,还要为临床提供相关病因和预后的信息,推进临床以靶向治疗为核心的个性化治疗,极大改善疾病的预后,尤其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1-2]㊂基层临床病理将如何应对这一新时期㊁新形势的变化,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进行初步探讨㊂长期以来,受 重治疗,轻诊断 国民健康意识影响,基层病理的规范性建设被各级医疗行政管理者忽视㊂目前,基层病理科条件简陋,人员短缺,技术操作的规范依从性相对不高,诊断欠精准[3-4]㊂基层病理科要发展壮大,除环境外,自身是否有发展思路㊁能否适应临床需要非常重要㊂笔者认为,在当前精准医疗时代,基层病理科应积极顺应这一变化,从操作的规范性㊁临床的发展需求上找差距,对标精准医疗,持续改进日常的诊断工作,更好地服务患者和临床需要㊂1㊀加强学习,积极参与临床基层病理医生应以精准医疗新理念指导日常工作,从临床角度观察疾病诊治的新动态和临床病理需求,并持续加强业务学习,增强诊断能力㊂1.1㊀转变理念㊀精准医疗是一种体系,需要整个医㊃528㊃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1卷疗界的协作㊂同时,精准医疗也是一种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倡导个性化诊断和治疗,不仅限于分子诊断和生物靶向治疗,而应是更规范㊁更系统对疾病的深入探究及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切个性化诊疗㊁预防行为,各级医疗机构均应是精准医疗的参与者[5]㊂基层病理要改变临床参与度与自信心不够㊁学科角色缺位㊁被边缘化的状态,除在业务上奋起直追,更要在理念上予以改变,要从临床的角度看病理,从临床需求展开工作,让临床感受到病理指导角色和参与度,才能凸现价值,科室地位才能提高[6]㊂1.2㊀了解临床所需,积极参与临床㊀部分医务工作者对病理检查既熟悉又陌生,知其工作性质,却不太清楚病理诊断的工作流程,尤其是病理的前期质控要求㊂病理科可主动在院内以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向广大同仁宣讲病理知识,帮助其他医务工作者熟悉并协助做好相关的病理前期质控工作[7]㊂病理科可与临床科室交流讨论,了解临床科室需要,了解临床相关术式的病理指征,便于病理医生更好把握病理诊断的度㊂同时,病理科与临床科室相互学习,以便更好服务于患者㊂如:本院曾遇一淋巴结肿大患者,术中快速及常规病理均证实为 囊性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临床却未寻及原发病灶,根据大体及组织学特点,推测可能为 与HPV感染相关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转移,并口头告知临床医生此形态肿瘤往往为早期转移癌,而原发灶隐匿,建议密切随访㊁随诊㊂5个月后,在声门区找到黏膜下硬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HPV检测阳性,成功使该患者得到及时诊治㊂1.3㊀加强信息交流和业务学习㊀基层单位外出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方面的机会相对较少,如何使本单位的病理诊断能力和操作实践与学科规范相接轨,紧跟学科前沿,这对于基层病理科室是个普遍性的难题㊂除了要积极向单位申请外出进修学习或参与学术交流会外,可充分借助专业的期刊杂志和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学习,进而提高技术规范和能力㊂2㊀规范化技术操作与诊断,积极参与临床诊治各种标本送到病理科后,经规范处理后,对于材料充分㊁病变典型的组织,能确保得出准确的诊断,获取更多的预后信息㊂同时能保证外送合格样本至上级医院或独立医学实验室做分子生物学检测㊂2.1㊀规范取材㊀取材必须重点考虑有利于临床分期,有利于疾病的预后判断,有利于分子检测㊂2.1.1㊀规范标本送检㊀①为避免组织变性等因素影响诊断,离体组织原则上应立即固定,组织标本保证30min内固定,细针穿刺细胞学(FNA)标本必须立即固定[8]㊂②浆膜腔积液送检量在100~ 200mL,不少于50mL,并立即送检,最晚2h内送检[9]㊂③痰标本在送检前需清洗咽部口腔,患者深呼吸,用力深咳嗽后取标本㊂④浆膜腔积液㊁尿液及痰标本一般应连续3次以上送检,以提高阳性检出率㊂⑤规范胃镜活检:常规活检4块,怀疑恶性者取6~8块㊂⑥送检单患者基本信息必须完整㊁准确,必须有基本病史㊁临床诊断,妇科标本必须有月经史,送检骨相关标本或颅内标本必须同时附相关影像胶片及诊断结果,手术所见及相关检查结果应尽量详实,送检单不一定要求术者亲自填写,但必须术者亲自签名,以示负责㊂2.1.2㊀规范取材、制片㊀①配备反映当代病理学的新理论㊁新观点㊁新技术与新分类,特别是分子病理学领域新进展内容的具体操作指南效力的指导用书㊂②近三年来,本科室在主治医师全程参与下取材,人员资质相对较好,取材经验较丰富㊂③在取材前,仔细阅读送检单,了解大致的临床诊断,哪些部位的组织可能是病变组织,予以针对性重点取材㊂④充分取材,防止遗漏重要病变组织,如:临床诊断功能性出血的子宫内膜,组织量一般较多,需多取,质脆者应全取,防止漏诊子宫内膜瘤变或癌[10]㊂⑤少见㊁疑难病例充分取材,或能找见典型或与起源组织移行的病变组织㊂⑥淋巴结取材要充分,但凡可触及的淋巴结,悉数包埋,直径>1.0cm的淋巴结应分多个组织块包埋㊂恶性肿瘤根治标本,按规范找淋巴结,以利于临床分期和后期的预后评估和治疗[11]㊂⑦规范切缘取材:恶性肿瘤根治标本,如肿物距断端2cm以上,取平行切缘,肿物距断端2cm 以下,取垂直切缘㊂⑧合埋包埋㊁制片:每个蜡块中的组织包埋量应适宜,应尽量保证所有组织有效平铺,不叠加,如胃肠活检标本,每个包埋盒内材块数不多于4块㊂一般情况,每个蜡块,一张切片应裱2张蜡片,胃肠活检标本,蜡块可经修整后,一张片可裱上6张蜡片㊂⑨详实记录组织块对应切片编号及取材内容,以便资料保存㊁上级会诊和科研工作㊂2.2㊀规范诊断与会诊㊀病理检查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提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会诊㊂一份正确的病理诊断报告书可以为临床明确疾病性质,制订治疗方案㊁评估预后及总结诊治经验㊂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书应包括一般信息㊁大体描述㊁镜下描述㊁病理诊断(组织学类型㊁组织学分级㊁肿瘤浸润深度㊁脉管及神经侵犯情况,标本切缘㊁淋巴结累及情况和其㊃628㊃第6期王德望,等㊀精准医疗时代下基层病理发展思考与质控实践他病理学改变,或+免疫组化标记)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①科室应配备一套新出版的WHO病理学工具书㊂②病理诊断报告中使用的疾病名称和专业术语必须规范和通用,原则上采用新出版的WHO肿瘤组织学分类㊂③病变典型的应明确诊断,如肺癌活检小标本明确的鳞状细胞癌图像应直接诊断为 鳞状细胞癌 ,明确的小细胞应直接诊断为 小细胞癌 ,有清晰腺样结构,可诊断为腺癌,并描述能清晰可辨的组织结构,包括腺泡㊁乳头㊁微乳头㊁实性㊁黏液㊁贴壁生长等㊂④形态学无明确分化证据病例,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别诊断,给予倾向性分类㊂如腺癌标记物阳性,鳞癌标记物阴性可诊断为 非小细胞肺癌,倾向为腺癌 [12]㊂⑤熟悉㊁易鉴别的病种,可作出亚型诊断㊂本科室对头颈外科病理相对熟悉,如甲状腺的高细胞亚型乳头状癌等往往会明确诊断㊂⑥对不熟悉的㊁疑似有亚型分化的及有别于经典型的病变,通常会对病变判定良恶性,再对主要组织形态㊁所占比例进行适当描述,并建议上级医院专科病理会诊㊂如乳腺的乳头状病变㊂⑦对临床分期高㊁治疗欲望强烈的患者,且组织类型(如乳腺癌㊁肺腺癌)可能适合靶向药物治疗,建议赴上级医院或独立医学实验室行分子病理学检查㊂⑧规范会诊:会诊不仅仅是上级科室的事情,是协作和交流的过程,送检单位应规范取材㊁制片,并向会诊单位充分告知病例相关信息,并对会诊报告予以存档㊁学习㊂基层病理科室应建立健全一套管理制度:如借片登记㊁归还㊁会诊资料反馈与归档㊂另外,如果诊断报告书中没有大体记录内容,借出单位应将原始申请单的大体记录内容复印,与病理报告复印件一并交于患者送会诊单位,告知完整信息;石蜡切片最好能全片完整借出;骨及神经系统病变,应嘱患者务必附上影像原始胶片资料[13-15]㊂否则,可能影响会诊单位对病例的完整判读㊂3㊀结语精准医疗时代,精准的病理诊断比以往更加重要㊁更受重视,而临床对病理期望值将更高,要求病理为其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包括组织学诊断㊁切缘情况㊁病理分级㊁分期等及相关分子信息,以利于患者得到更好的个体化诊治,改善预后㊂基层病理科室客观条件受限,在某种层面来讲,不太可能达到精准诊断,但可通过持续改进,逐步达到规范性操作和诊断,为患者后续进一步精准检测和治疗起到保驾续航作用㊂参考文献[1]㊀刘智贤,刘汉忠.精准医学时代下临床病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3):127.[2]㊀杨举伦,王丽,潘鑫艳,等.分子病理诊断的现状与思考[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6):341-346.[3]㊀杨树东,孙荣超,蔡颖,等.基层医院病理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3):30-31. [4]㊀赵声春,何桂香,牟海,等.基层医院病理科外送会诊结果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25(6):479,481.[5]㊀谢丰培,石宇,李连宏,等.中国精准医学发展需要大力加速病理学科建设[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34(1):4-6. [6]㊀李云园,王良哲,刘会敏,等.精准医疗浪潮下病理医师继续教育及分子病理医师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3):158-161.[7]㊀张淼.提高基层病理质量管理的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143-144.[8]㊀刘树范,阚秀.细胞病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906.[9]㊀来茂德.病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960-963.[10]商建峰,陈东,方微,等.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取材的质量控制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23(1):79-80. [11]余春开,周全.病理科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25(6):480-481.[12]毛伟敏,倪型灏.常见肿瘤病理诊断及报告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8-39.[13]陈辉,余波,章如松,等.病理会诊常见问题与对策[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7,24(1):79-80.[14]马健波.基层医院病理会诊常见的技术问题与解决对策[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12):786.[15]陆珍凤,夏春,夏秋媛,等.病理院外会诊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8):852-854.[责任编辑:张亚光]㊃728㊃。
精准医学背景下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加强实验教学的设置
二、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在精准医学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数据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因此,对于口腔病理学方
面的课程,也要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
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处理和分析如病理图像、基因组学数据等病人的数据,从而加深对
课程内容的理解度,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三、引入临床实践环节
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加入临床实践课程环节。
通过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和了解实际病人
的病理组织,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准确判断患者的病
情和应对方法。
同时,此环节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战能力。
四、满足产学研需求
随着精准医学模式的逐渐壮大,产学研的合作也愈发紧密。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
当更好地满足产学研的需求。
例如,引进企业的技术人才来讲述前沿技术研究成果;引入
生物技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精准医学在临床病理学中的应用等。
总之,在精准医学背景下,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潮流,创新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水平,并最终提高学生在口腔病理学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未来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摘要:通过病因,发病的形态变化,功能的损害进行对疾病的发生过程和发展规律而进行研究的学科叫做病理学。
而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通常考虑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环境导致的差异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影响的是属于精准医学,目前精准医学主要是在某些癌症方面发挥重要,并未将其应用到大部分疾病的诊断中。
关键词:精准医学;临床病理学
美国的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正式宣布在国策中增加“精准医学计划”,一个美国学者在2月通过杂志发表了关于精准医学新计划文章,提出精准医学目前短期目标是为了使得癌症的治疗能有更好的新手段,而长期目标是为了让其他医疗疾病能有更好的资料,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来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1.精准医学
(一)精准医学的含义是以当今医疗为主要的基础,然后随着各种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大数据等新型应用的进步而交叉进行的新型医学。
精准医学是通过蛋白质,基因等各种医学技术,把人的数据和疾病的各种数据类型进行有标志性的分析和鉴定,并对它们进行应用,从而寻找正确的疾病产生原因和治疗的关键点,并对每一种疾病的不同种状态和过程进行分类和判断,从而进行有限管理,实现对每种疾病的精准判断,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对治疗的效益[1]。
(二)我国现如今在进行小康社会,更加注重全民健康的标准,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健康保障的工程,针对全民健康需要,提出了要加快对国内医药品安全的监督,以国产代替进口,从而降低医疗的成本;要发展精准医学的技术,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加强规范基层医院管理;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水平。
(三)精准医学总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贴心,精准,高效,便民的健康服务,建立起符合国际水准的精准医学的研究体系,要把握住相关的核心价值技术,研发国产新型的设备,提高对重大医疗的防治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健康的改革,为全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
2.临床病理学
2.1临床病理学的含义
临床病理学是用精准的判断在临床上实现对疾病的治疗,常见的是对肿瘤细胞的增值进行遏制,从中促进癌症细胞的分化和死亡。
这便要求对疾病的判断要有准确细致的分类,还要根据临床的检查,病理的变化,分子的诊断等一系列专业经验来进行判断。
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不仅仅要求病理医生学会关于对病理的诊断和解剖,还要对分子病理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判断。
2.2临床病理学的作用
(一)病理学是以组织学的诊断作为基础作用,组织学作为传统的组织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发挥诊断作用的学科。
只有在病理医生正确判断出各种不同疾病的生长级别,才能对疾病标识物进行有效的判断,并做出准确的病理技术诊断。
而病理医生在组织学的基础下进行分析,应用各种相应的技术和检测方法对疾病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
在当今的医疗时代,临床对病理学的诊断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未来的病理报告是运用传统的组织学和创新的病理学相结合,从而对临床病理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和高效的病理报告。
(二)分子病理学在疾病分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根据对疾病的判断,分子病理的诊断技术是对传统诊断的补充和完善。
在面对疾病的隐藏性基因表达时,需要分子病理学对疾病进行更加深入和更加完善全面的表达。
因此分子病理学在疾病的分析中占有核心地位,使得更加深入准确的,全面而又规范的对疾病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对疾病的准确性判断,以达
到对疾病的更好控制[2]。
(三)病理学的应用有利于揭示疾病的病理特征,早日发现疾病的问题,并为疾病的治疗进行有效的治疗。
如对肿瘤患者进行检测高危因素等预后分子指标,从分子水平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结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水平和提高对肿瘤疾病的判断准确性。
由于疾病的变化不稳定性,所以依靠病理学对疾病的诊断,能够有效的对疾病发生病变时进行预防和判断,提高病人治愈率和对治疗的信心。
2.3临床病理诊断的发展
临床病理诊断不仅仅要求病理医生对肿瘤进行诊断,而且还要求提供给每一位患者直接相关的信息必须是详尽、精准、具个性化。
在精确的医学时代,要依靠医生专业的技术和实践经验,还要对病理的设备进行升级,提高医生的对病理的准确判断,形成一个高要求,高标准的体系。
在未来的病理报告中,不仅要做到提供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还要对分子病理精准诊断,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判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准医学时代的出现,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病理科带来了挑战和发展。
著名的钟南山院士曾说过“临床病理水平是衡量国家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
病理医生在精准医疗的时代中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病理医生不仅仅是医学的希望,更多的是改善患者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总而言之,精准医学是转变医学研究的一大重点目标,是推动中国精准医学计划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健康社会的又一新起点。
即使现在精准医学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是通过医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推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精准医学计划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詹启敏.中国精准医学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点任务[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01(5):1-3.
[2]罗莉.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J].武警医学,2016,27(2):109-112.。